人物:僧玄畅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罽宾国人。在京师,充义学沙门。德宗贞元中译《华严经》。宪宗元和中奉诏于醴泉寺译《本生心地观》。书成奏上,赐紫衣。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罽宾国人。
入本朝。
充义学沙门。
宪宗敦崇佛理。
深思翻译。
而国家多故。
元和五年。
庚寅。
诏工部侍郎归登孟简刘伯刍萧俛等。
就醴泉寺。
译出经八卷。
号本生心地观。
其梵夹则高宗时狮子国所进者。
写毕经进御览。
有诏愿为序。
寻颁视其文冠于首。
大中间。
法宝大师玄畅
请入藏。
宋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篇第一之三
释般若。
罽宾国人也。
貌质魁梧执戒严整。
在京师充义学沙门。
宪宗敦崇佛门深思翻译。
奈何有事于蜀部。
刘辟阻命。
王承宗未平朝廷多故。
至元和五年庚寅。
诏工部侍郎归登孟简刘伯刍萧俛等。
就醴泉寺译出经八卷。
号本生心地观。
此之梵夹乃高宗朝师子国所进者。
写毕进上。
帝览有敕。
朕愿为序。
寻颂下其文。
冠于经首。
三藏赐帛。
證义诸沙门锡赉有差。
先于贞元中译华严经后分四十卷。
此盖乌荼国王所进者。
于时而赐紫衣。
后大中中法宝大师玄畅奏请入藏焉。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慧灵。庄严寺沙门。大中七年赐紫。敕补新寺上座。后预代宗永泰中参谭證义。年百馀岁。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史未详其姓氏乡里。太中七年。上幸庄严寺。礼佛牙。因登大塔四望。见西北有废址。曰此昔总持寺也。怅然久之。诏耆年问往事。众推灵对。上嘉其详尽。即赐紫。且诏脩复总持寺。三月十一日。三教首座辨章勾当脩寺。六月毕工。诏灵为纲任。既居厥职。清众成序。上每加优奖焉。寺岁贡梨华蜜。色白而味佳。世所珍贵。灵竟终于寺。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慧灵。
未详何许人也。
幼脱尘机勤从诵习。
及当应法戒品方圆。
锐意毗尼探颐持犯。
以行副解心口相符。
由是讲训名望翕如也。
人皆奉畏神明如也。
大中七年宣宗幸庄严寺礼佛牙。
登大塔宣问耆年。
乃赐紫衣。
其年六月敕补灵为新寺上座矣。
帝望寺西北废总持寺。
乃下敕曰。
朕以政闲赏景幸于庄严。
其寺复殿重廊连甍比栋幽房秘宇窈窕疏通。
密竹翠松垂阴擢秀。
行而迷道。
天下梵宫。
高明寡匹。
当建之时。
以京城西昆明池势微下。
乃建木浮图高三百尺。
藩邸之时游此伽蓝睹斯胜事。
其总持寺大业中立规制。
与庄严寺正同。
今容像则毁忍草随荒。
香径芜侵尚存基址。
其寺宜许重建以副予心。
三月十一日。
令三教首座辩章勾当修寺。
及毕工推灵为纲任。
崇圣寺赐紫睿川充寺主。
福寿寺临坛大德赐紫玄畅充都维那。
灵居寺职。
清众咸序帝所钦重寺中常贡梨华蜜。
其色白其味愈常蜡房所取者。
灵居新寺终矣。
究其灵公如曾预代宗永泰中参译證义。
则可年百奇岁矣。
如不见不空良贲。
乃春秋夏腊无理知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史未详其族里所自。初依道恒律师于吴之北院。与省躬相友善。俄留南岳。讲训徒众。元和中。阆州龙兴寺结界。时义嵩。方阐怀素新疏。因举僧祗律云。齐七树相去尔所。作羯磨者。名善作羯磨。准此则四面皆取六十三步等。如是自然界。约令作法界上。僧须尽集。时清亦在。遂广致徵难不已。因经州省。达上听。诏两街会三宗。定夺新旧二疏。而嵩公所说。诚亏理。礼部外郎令狐楚。判牒云。据两街传律大德言。称昙清所引之义为正。后著显宗记。行世。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昙清。
未详何许人也。
幼持边幅罔或迷方。
以谨昏呶究穷佛旨。
乃负笈来吴北院道恒宗师法会。
与省躬犹滕薛之前后也。
旋留南岳化徒。
适会元和中阆州龙与寺结界。
时义嵩讲素新疏杰出辈流。
因云。
僧祇律云。
齐七树相去。
尔所作羯磨者名善作羯磨。
准此四面皆取六十三步等。
如是自然界约令作法界上僧。
须尽集时清遂广徵难。
如是往返经州涉省。
下两街新旧章南山三宗共定夺。
嵩公亏理。
时故相令狐楚犹为礼部外郎判转。
牒据两街传律断昙清义为正。
天下声唱。
勇执纪纲清能干城矣。
后著记号显宗焉。
系曰。
清公南山宗崛起别峰。
人咸景仰。
与嵩悟二公遇于必争之地。
清果得俊。
矧夫阆苑也僻用律文三隅不反。
既成图状。
学者流传致其嵩公如填海底。
至大中中玄畅公荐加褒贬贬嵩。
之转沈尾闾中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武宗时长安右街僧录。
灭佛时,与左街僧录灵宴,共推西明寺僧玄畅为首,上表论谏。
宣宗时为右街千福寺三教首座僧,曾入内殿讲论,赐紫。
大中五年(851)与瓜沙僧悟真有诗酬和。
七年奉诏重修总持寺。
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六、卷一七。
敦煌遗书伯三七二〇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908 【介绍】: 唐僧。吴郡昆山人,俗姓糜。宣宗大中中出家于京兆西明寺,后避难止明州阿育王寺。清苦执持,近古罕有。撰有《塔记》、《出集要记》。有入室弟子希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麋氏。
吴之昆山人。
九岁。
即知厌俗。
大中七年。
遽趋京师之西明寺薙落。
九年。
承诏于木寺获受戒。
十四年。
法宝大师讲。
而覆述出侪辈。
是年。
诏补备员大德。
咸通三年。
就崇圣寺。
讲俱沙论。
丧服仪。
撰三界图一卷。
七年。
代畅师。
于祖院宣导。
十五年。
诏署临坛正员。
广明元年。
巢𡨥犯阙。
避乱于华州之卞邽。
中和二年。
淮南高公。
骈迎以弘阐于法云寺。
还乡里。
四众苦留开导。
刺史杨公尤勤至。
皆固辞。
遂东游。
挂锡天台国清寺。
乾宁元年。
抵鄞之育王寺。
撰塔记一卷。
集要记十二卷。
武肃钱王。
请于越州临坛。
开元二年八月八日。
稍疾。
坐而瞑。
阅年七十四。
座夏五十四。
窆于鄮山之冈。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慧则。
姓糜氏。
吴郡昆山人也。
九岁博游才义总玩儒经。
善种发萌条然厌俗。
以大中七年就京西明寺出家。
勤知讽诵皆如曾习。
九年于本寺承恩得度。
十四年栖法宝大师法席覆讲。
当年敕补备员大德。
咸通三年就崇圣寺讲俱舍论并丧服仪出三界图一卷。
七年于祖院代畅师讲。
十五年敕署临坛正员。
广明元年巢寇犯阙。
关中俶扰。
出华州下邽避乱。
中和二年至淮南。
高公骈召于法云寺。
讲罢还吴。
刺史杨公苦留。
却游天台山国清寺挂锡。
乾宁元年至明州育王寺。
撰塔记一卷出集要记十二卷。
武肃王钱氏命于越州临坛。
以开平二年八月八日示疾坐亡。
受生七十四。
法腊五十四。
窆于鄮山之冈。
八戒弟子刺史黄晟营塔。
则生常不好许直。
以撝谦推人为上。
除讲贯外轮诵经咒。
自法华已降可三四十本。
以资口业。
览大藏教两遍。
讲钞七十遍。
俱舍丧仪论语各数遍。
清苦执持近苦罕有。
入室弟子希觉最露锋颖焉。
又元表者。
贞谅之士也。
言多峭直好品藻人事。
而高义解从习毗尼。
兼勤外学。
书史方术无不该览。
早预京师西明寺法宝大师讲肆。
迨广明中神都版荡。
遂出江表。
居越州大善寺。
讲南山律钞。
诸郡学人无不趋集。
表义理纵横善其谈说。
每挥麈柄听者忘疲。
号鉴水阇黎。
著义记五卷。
亦号鉴水。
出门人清福冠其首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早预长安西明寺法宝大师讲肆。
僖宗广明中,黄巢入京,遂东游,居越州大善寺,讲《南山律抄》。
博学善谈说,听者忘疲,号鉴水阇梨。
著《义记》,亦号《鉴水》。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性讦直。
平居好品藻人物。
故与世多忤。
究毗尼。
工洙泗学。
方术伎艺。
无不该综。
蚤年依京师西明寺法宝大师讲席。
广明中。
巢寇充斥。
因南游。
止越之大善寺。
开南山钞。
义理纵横。
谈吐鸿畅。
每挥麈。
学者忘倦。
江表诸匠。
皆悦服。
世号监水阇黎。
著书五卷。
名监水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4—948 【介绍】: 五代时僧。晋陵人,俗姓商,字顺之。幼家贫,佣书于罗隐家。年二十五,出家于温州开元寺。吴越王钱元瓘造十佛伽蓝,召为寺主,署曰文光大师。能诗文,长于《》。有《会释记》、《增晖录》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字顺之。
姓商氏。
世居晋陵。
后徙湮阳。
而觉生焉。
素业儒。
唐季之乱。
窘乏无所归。
尝以佣书获事给事中罗公隐于其家。
公偶与语。
哀之曰。
儿何至此。
因多与之直而劝之学。
文德初。
时年二十有五。
乃游温州。
依开元寺出家。
龙纪中。
受具戒。
即究律部于西明慧则律师。
则盖法宝大师之上足。
广明中。
自关辅逃难浙浒。
觉始见之天台。
及则长往。
觉继讲训于温州。
俄而武肃钱王之季弟铧来牧。
礼貌加重。
或诬以微过。
释不问。
徙居钱唐之大钱寺。
文穆王。
命主千佛新伽蓝。
仍借赐紫服。
私暑以文光大师号。
未几。
以老病乞解职。
啸傲山房。
以道自乐。
示寂之年。
八十五矣。
其所作有增晖集二十卷。
拟江东谗书五卷。
杂诗赋十五卷。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希觉。
字顺之。
姓商氏。
世居晋陵。
觉生于溧阳。
家系儒墨。
属唐季丧乱累被剽略。
自尔贫窭尝佣书于给事中罗隐家。
偶问名居。
隐曰。
毗陵商家儿何至于此。
叹息再三。
多与顾直劝归乡修学。
至年二十五叹曰。
时不我与。
或服晚乘轩。
皆一期尔。
忽求出家于温州开元寺。
文德元年也。
龙纪中受戒。
续揣摩律部。
禀教于西明寺慧则律师。
时在天台山也。
则乃法宝大师之高足。
广明中关中丧乱。
避地江表。
觉始窥其墙。
终见室家瑰富。
以则出集要记解南山钞。
不称所怀何耶古德妄相穿凿各竞师门。
流宕忘返。
觉遂著记。
广之曰增晖录。
盖取曹植云。
萤烛末光增晖日月。
谦言增晖集要之日月也。
二十卷成部。
浙之东西盛行斯录。
暨乎则公长往。
乃讲训于永嘉。
武肃王钱氏季弟铧牧是郡。
深礼重焉。
寻为愚僧所诬塑。
释而不问。
徙于杭大钱寺。
文穆王造千佛伽蓝。
召为寺主。
借紫私署曰文光大师焉。
四方学者骋骛而臻。
觉外学偏多长有易道。
著会释记二十卷。
解易至上下系及末文甚备。
常为人敷演此经。
付授于都僧正赞宁。
及乎老病乞解见任僧职。
既遂所怀。
唯啸傲山房以吟咏为乐。
年八十一。
然犹抄书籍异本。
曾无告倦。
未终之前。
舍衣物作现前僧得施。
复普饭一城僧。
自此困惫每睡见有一人。
纯衣紫服。
肌肤软弱。
如绵纩焉。
意似相伴。
才欲召弟子将至。
此人舒徐下床。
后还如故亲向。
赞宁说此。
某知是天人耳。
嘱托言毕而绝。
享年八十五。
生常所著拟江东谗书五卷。
杂诗赋十五卷。
注林鼎金陵怀古百韵诗杂体四十章。
觉之执持未尝弛放。
勤于讲训切于进修。
学则弥老而不休。
官则奉身而知退。
可谓高尚其事名节俱全。
长者之风蔼然如在所居。
号释氏西斋。
慕吴兢之蕴积编简焉。
僧道丕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955 【介绍】: 五代时僧。京兆长安人。唐宗室后裔。七岁出家,九岁善梵音礼赞。昭宗奔石门,曾往迎驾。遇乱,负母退居华山。二十七岁时,入住洛阳福先寺。天祐间赐紫。后唐庄宗时署广智大师。后梁、后唐间,数入内应制谈论。后晋高祖天福三年,诏入汴京,副录左街僧事。出帝开运中为左街僧录。后汉末,避乱逃归洛阳。后周太祖广顺初,复诏入汴为僧录。世宗初欲沙汰僧尼,因其谏而止。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长安贵胄里宗室子也。父从晏。寔昭宗昆季五院之长。母许氏。以无嗣息。尝躬诵莲经普门品而妊。及生。秀整可爱。甫周晬。父以王事。没于霍山军中。而丕辍乳哺。有戚容。七岁绝荤膻。每游佛寺。辄忘返。而保寿继能法师尝相往来。因白母。从之出家。未几。昭宗幸石门。而丕九岁尔。及驾回已能偕其师。迎驾如礼。十九岁。徇众请讲金刚般若经。听者悦服。既而朱晃逼驾。迁洛阳。长安焚荡。丕独负其母。东征华阴。会刘道开乱。遂入华山。居岩穴中。谷麦翔涌。斗万钱。然丕素得咽气术。卒赖以济。而日巡丐以奉母。无小乏。母或问食未。则跪曰。有施主。于戏可谓孝矣。年二十。母命之曰。汝亦知汝父之死所乎。霍山草木长矣。汝能收其遗馀以归葬。则吾庶几无憾。于是丕含悲茹苦。即其地。昼夜呗梵。聚群骸以祷之曰。诚吾父者。则必动转以自异。阅数日。果有枯髅。跃而出至丕前。起仆再三。丕大恸擗踊良久。乃迎以葬之华阴。先是母梦。从晏尉抚。如平生云。既而曜州牧。娄继英。招住洛阳福先弥勒院。盖晋道安。翻经设浴之地也。天祐三年。诏赐紫衣。梁唐之兴。皆被宠署。晋天福间。诏入梁苑副录左街僧事。开运初。升左街僧录。汉乾祐之季。谢病乞自便。不许。周广顺初。诏充左街僧录。日下即赴任。仍不许陈让。时世宗以晋王尹京。议沙汰。以丕职所系。召问可否。丕曰。今天下初定。疮痍未起。而有所去取。则徒以见其不镇静耳。未见所以澄清也。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苟稍动则縻烂矣。故愿大王缓其事。以须后举。幸甚。世宗以为然。议遂寝。丕后每谓其徒曰。上久有志于汝辈。汝辈宜自谨。勿犯也。乞解职归洛阳。 周显德二年。诏毁僧寺。且立帐以限僧。然不至于酷甚。则丕之力也。 其年六月八日。示微疾。十日早作。命弟子营粥云。有首楞严菩萨相迎。趣令鸣乾稚。俄而化。寿六十七。腊四十七。立石塔葬之龙门广化寺左。 丕平生脩杜多行。若法华金刚仁王上生经等。皆一字一礼。佛名经则遍礼。未灭之二年。犹礼首楞严经。故其瞑目之际。或能致首楞严菩萨。则其精进如此。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道丕。
长安贵胄里人也。
唐之宗室。
父从晏襄宗沿堂五院之首。
母许氏。
为求其息常持观音普门品。
忽梦神光烛身。
因尔妊焉。
及其诞生挺然岐嶷。
端雅其质。
属籍诸亲异而爱之如天童子。
年始周晬。
父将命汾晋。
会军至于霍山没王事。
丕虽童稚聚戏终鲜笑容。
七岁忽绝荤膻。
每游精舍怡然忘返。
遂白母往保寿寺礼继能法师。
尊为轨范。
九岁善梵音礼赞。
是岁襄宗幸石门随师往迎驾。
十九岁学通金刚经义。
便行讲贯。
又驾迁洛京。
长安焚荡。
遂背负其母东征华阴。
刘开道作乱。
复荷母入华山安止岩穴。
时谷麦勇贵每斗万钱。
丕巡村乞食。
自专胎息唯供母食。
母问还食未。
丕对曰。
向外斋了。
恐伤母意。
至孝如此。
年二十岁母曰。
汝父霍山亡没战场之地。
骨曝霜露。
汝能收取归葬。
不亦孝乎。
遂辞老亲往霍邑。
立草庵鸠工。
集聚白骨昼夜诵经。
咒之曰。
古人精诚所感滴血认骨。
我今志为孝子。
岂无灵验者乎。
傥群骨中有动转者。
即我父之遗骸也。
如是一心注想目未轻舍。
数日间果有枯髅。
从骨聚中跃出。
竞骛丕前。
摇曳良久。
丕即躄踊抱持如复生在。
赍归华阴。
是夜其母梦夫归舍。
明辰骨至。
其孝感声誉日高。
至二十七岁遇曜州牧娄继英招丕住洛阳福先弥勒院。
即晋道安翻经创浴之地也。
天祐三年丙寅济阴王赐紫衣。
后唐庄宗署大师曰广智。
丕于梁朝后主后唐庄宗明宗。
凡内建香坛。
应制谈论多居元席。
及晋迁都今东京天福三年诏入梁苑。
副录左街僧事。
与传法阿阇梨昭信大师俱道貌童颜号二菩萨。
是故朝贵士庶多请养生之术。
丕精勤不懈一佛一礼。
佛名经法华金刚仁王上生四经逐一字礼。
然其守杜多之行。
分卫时至二弟子随行。
开运甲辰岁为左街僧录。
虽临僧务日课修持。
相国李公涛西枢密太傅王公朴翰林承旨陶公谷等无不倾心归重。
至汉乾祐中谢病乞西归。
未允之际。
属汉室凌夷。
兵火连作恣行剽掠。
丕于廊庑之下倚壁诵念二日纷拿一无见者。
时京城见闻益加钦尚逃归洛邑。
周太祖潜隐所重。
广顺元年敕召为左街僧录。
不容陈让还赴东京居于僧任。
世宗尹釐府政。
嫌空门繁杂。
欲奏沙汰。
召丕同议时问难交发开喻其情。
且曰。
僧之清尚必不露于人前。
僧或凶顽而偏游于世上。
必恐正施藨𮐀草和兰茞而芟。
方事淘澄金逐沙泥而荡。
大王储明欲照蓄智当行。
为益皇帝邪。
为损君亲邪。
若益君乎不令一物失所。
若损亲也是坏六和福田。
况以天下初平疮痍未合。
乞待后时搜扬未晚。
故老子云。
治大国如烹小鲜。
虑其动则麋烂矣。
世宗深然其言。
且从停寝。
及世宗登极。
丕谓僧曰。
吾皇宿昔有志。
汝当相警护持。
坚乞解归洛阳。
又立礼首楞严经。
二年果敕并毁僧寺并立僧帐。
盖限之也。
毁教不深。
乃丕之力也。
以显德二年乙卯六月八日微疾。
十日令弟子早营粥食云。
有首楞严菩萨众多相迎。
令鸣椎俄然而化。
春秋六十七。
僧腊四十七。
缁素号哭诸寺具威仪送葬于龙门广化寺之左立石塔焉。
未终之前寺钟无故嘶嗄。
表刹龙首忽焉陨坠。
僧澄清梦寺佛殿梁折。
极多异兆焉。
系曰。
周武灭佛法。
隋开皇辛亥岁太府丞赵文昌入冥见邕受对。
寄语文帝拔救。
周世宗澄汰毁私邑勒立僧帐。
故说大渐招其恶报。
或有入冥见之。
并赞成厥事者同居负处。
略同周武。
未知是乎。
论曰。
九重所以成深严。
七礼其能捍忧患。
高墉峻垒加校尉而守之。
犀革兕皮介将军而战者。
君既安所臣亦建功。
犹释门之外侮忽来得法将之中权斯敌。
使其大道丧而重复玄刚绝而又张。
我有仲由恶言不入。
外禦其侮不可暂亡也。
嗟乎真教东传累更年纪。
受其艰否屈指可寻。
法系有为四相以之迁贸。
明虽无损。
一轮以之蚀侵桓楚无端。
效奔得时而变法。
德舆伊始欺孤馀力而责僧。
赖远公之致书。
因朝达之抗疏。
只成暴政空鲠人情。
元魏怀邪周邕尚辩。
昙始乃呈其诡迹。
道安盛奋其辞锋。
是待秦坑能逃汉律。
始安二德疑其住寿应真。
出没其形扶危拯溺者矣。
秀也钟其厄运愤此反常。
上笺若攻垒之先登。
为法偶犯颜而不死。
复礼答权文学难词蔚成解判。
惠立斥吕奉御图注免横窥𨵦。
两面俱通。
玄嶷造乎甄正。
一场贾勇。
法明定其化胡。
答孔老于李华。
名儒慑伏。
挫是非于韦氏。
辩势酋强。
邕也掩徐独记于天台。
俨也令李成书于复性。
其或角史华之术。
因蹑刀梯。
谏德宗之非。
乃停沙汰。
申答而惊李潡。
作谣而占衡山。
破邪之论可宗。
鉴灯之颂归我。
以前诸德超世卓然。
式遏寇雠阋墙禦侮。
言其薄者则发愤忘食。
殊弗防其反汗。
其如皋原纵火。
兰艾之臭同焚。
树木摧风。
鸾鸱之巢共覆者。
其唯会昌灭虐我法之谓乎。
从汉至唐凡经数厄。
钟厄爰甚莫甚武宗焉。
初有道士赵归真者。
授帝留年之术。
宠遇无比。
每一对扬。
排毁释氏。
宜尽除之。
盖以归真曾于敬宗朝出入宫掖势若探汤。
及其祸缠暴弑自然事体如浆。
京邑诸僧竞生诮谤。
归真痛切心骨何日忘之。
还遇武皇因缘狎昵署为两街教授先生。
时谏官抗疏宰臣李德裕屡言。
归真惧其动摇。
奏迎罗浮邓元起南岳刘玄靖入。
帝谓神仙坐致由是共为椅角同毁释门。
意报僧讥诮之雠耳。
众轻覆车群噪惊蛰。
须弥𦤞𭺠困其劫尽之风。
有顶低摧。
倚其宿舂之杵。
讵云终否。
当有复时。
大中行废教之诛。
会昌非后天之老。
吁咄哉。
归真奇秘之术今古所无。
何邪。
能寄喜怒于天子之心。
虽王晋安期俱弗如也。
尔时玄畅法宝大师也。
纳两街之请操一割之刀。
纂辑古今搜扬经史。
成其别录上其表笺逆龙鳞之手已伸。
探虎穴之心且勇。
膏盲之疾。
圭刀之散何施。
混浊之河。
铢两之胶谩解。
如皆畏震所谓坐看。
畅公手拓不周山。
不免共工之触折也。
凡今缁伍无纵毁讥。
毁讥小人也。
及罹祸毒君子受之。
亦犹城门火而池鱼死也。
傥云周武不落于阿鼻归真自登于仙籍。
宣宗诛之已塞责矣。
是故比丘但自观身行。
莫伺玄门。
非干己事。
又以空门染习如然无斗四支而伤具体。
各是圣人设教无相夺伦。
如此行时名真护法也。
老氏云。
六亲不和则有孝子。
如无孝子之名。
信六亲大和也。
已上诸公皆家中有竞号咷谏乎。
因得善父母之名欤。
今我传家止劝将来。
二教和同弗望后生。
学其讦直。
险在其中矣。
为君不取。
然则临机可用相事当行。
必任弛张勿为胶柱。
然后知时名为大法师也。
传又云乎。
相时而动无累后人。
其斯之谓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