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皇甫镈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4—823 【介绍】: 唐僧。韶州始兴人。大历间止国一禅师门下,后归大寂法集。时禅客仰慕,蜂拥请问,室不能容,床榻为之陷折,时号“折床会”。后居长沙东寺,与相国崔群为师友。长庆间圆寂,敕谥传明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韶州始兴人。大历八年。谒国一于径山后见大寂于是道德进。而名誉起矣。时丛林谓之折床会以其勤于坐禅。而床为之折也。未几出世。说法长沙之东寺。盖俗所谓夹山者。四方玄侣辐辏。大寂之风益振。相国崔公群以𧮂得罪宪宗南迁。为观察使。见会问曰。师于此事。自何而得。答曰见性得。会时方病眼。公因讥之曰。既去见性。其奈眼何。答曰性非眼见。病者非眼。公稽首谢之。仰山来参。会曰已相见了。更不用上来。仰曰。恁么相见莫不当否。会便闭却方丈门。仰归举似沩山。沩云寂子是什么心行。仰云若不恁么。争识得佗。长庆癸卯终于寺。寿八十。建塔寺之城南。及李公翱之廉问也。凡坟塔之近城者。命悉毁以全形胜。然独留会所葬塔。且曰庶几以别贤愚。谥传明塔号永际。镏膳部轲著文勤铭。
宋高僧传·卷第十一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如会。
韶州始兴人也。
大历八年止国一禅师门下。
后归大寂法集。
时禅客仰慕决求心要。
僧堂之内床榻为之陷折。
时号折床会。
犹言凿佛床也。
后徇请居长沙东寺焉。
自大寂去世其法门鼎盛时无可敌。
谚谓东寺为禅窟。
断可知矣。
时相国崔公群慕会之风来谒于门。
答对浏亮辞咸造理。
自尔为师友之契。
初群与皇甫镈
议上宪宗尊号。
因被搆出为湖南观察。
闲豫归心于会也。
至穆宗长庆癸卯岁终于寺。
春秋八十。
时井泉预枯异香馝馥。
迁塔于城南。
廉使李翱尽毁近城坟塔。
唯留会所瘗浮图。
以笔题曰。
独留此塔以别贤愚矣。
刘膳部轲著碑焉。
敕谥传明大师。
塔曰永际。
亦呼所居为夹山和尚是欤。
张宿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8 【介绍】: 唐人。
宪宗时以布衣授左拾遗。
结交权贵,四方赂遗满门。
漏禁中语,贬郴丞十余年。
后迁比部员外郎。
皇甫镈相附丽,中伤正直之士。
官至谏议大夫。
充淄青宣慰使,暴病卒于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0 【介绍】: 唐道士。
本名杨仁力。
少习医药,言多诞妄。
宪宗元和中,因李道古、皇甫镈之荐征入禁中。
言天台多灵药,愿为长吏以求。
十三年,授台州刺史,赐金紫。
泌驱民采药,岁余一无所得,举家入山谷。
有司捕送京师,仍待诏翰林。
宪宗服泌药,日益烦燥,遂为宦官所杀。
穆宗即位,以泌付京兆府杖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0 本名杨仁力,一作杨仁昼。
少习医术,言多诞妄。
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宰相皇甫镈荐之,诏居兴唐观炼药。
自称能致灵药于天台山,十一月诏权知台州刺史。
岁余无所得,遂举家逃入山中。
浙东观察使捕送京师,复使待诏翰林。
十五年正月宪宗服其药躁怒,为宦官所弑。
穆宗即位,下诏处死。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832 【介绍】: 唐贝州武城人,字敦诗。
未冠举进士。
梁肃荐其有才,擢甲第,举贤良方正,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皇甫镈谋求相位,群数言其奸佞不可用,及为相,罢群为湖南观察使。
穆宗立,历武宁、荆南节度使。
官终吏部尚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32 字敦诗,排行大,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十年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校书郎。累迁右补阙,宪宗元和二年(807)以本官充翰林学士,累加中书舍人。九年出院,拜礼部侍郎,十年知贡举,转户部侍郎。十二年拜相,十四年罢为湖南观察使。累镇徐州、华州、宣歙、荆南等,文宗大和四年(830)召拜检校左仆射、太常卿,五年改吏部尚书。六年八月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与柳宗元交厚,与刘禹锡、白居易唱酬甚密。《全唐诗》存联句2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二
偫字敦诗。贝州武城人。举进士。又登制策甲科。元和初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罢为湖南观察使。穆宗立。官兵部尚书。出为荆南节度使。改检校右仆射兼太常卿。大和五年检校左仆射兼吏部尚书。六年卒。年六十一。赠司空。
赵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南阳穰县人。
德宗贞元初进士。
累官监察御史。
宪宗元和末,附权相皇甫镈,累迁至度支郎中。
穆宗即位,获罪,佶坐贬永州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837 【介绍】: 唐宜州华原人,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
德棻后裔。
宪宗时,以能为辞章,尤善笺奏制令,进中书舍人。
以与皇甫镈、李逢吉结党逐裴度,出为华州刺史。
元和十四年,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穆宗时进门下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敬宗时迁宣武节度使,召为尚书右仆射,拜彭阳郡公。
所至皆有善政。
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
谥文。
有《漆奁集》,又选有《元和御览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37 字壳士,别号白云孺子,排行四。其先敦煌(今属甘肃)人。家于太原(今属山西)。德宗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为桂州、太原从事。宪宗元和年间入朝为右拾遗,累官至河阳节度使。元和十四年(819)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因亲吏脏污事发,贬宣歙观察使,再贬衡州刺史。文宗大和末为尚书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所,谥文。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令狐楚才思俊丽,与刘禹锡、李逢吉、广宣唱和甚多。曾向朝廷奏进张祜诗卷,又向李商隐传授骈文。其诗“宏毅阔远”(《吴礼部诗话》),尤长于绝句。《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2首,题2则。
唐诗汇评
令狐楚(766-837),字悫士,祖籍敦煌(今属甘肃),实居并州(今山西太原)。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授校书郎。桂管观察使王拱辟为从事。佐太原节度使府,历掌书记、节度判官。元和初,入为右拾遗、礼部员外郎。丁父忧。免丧,为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十三年出为华州刺史,转河阳怀节度使。十四年拜相,十五年贬为宣歙观察使,再贬衡州刺史,量移郢州。长庆四年,自河南尹迁宣武军节度使。大和二年,入为户部尚书,历东都留守及天平、河本二镇。入为吏部尚书,迁尚书左仆射、领盐铁转运事。开成初,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楚工诗,长于乐府。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与刘禹锡唱和诗《彭阳唱和集》三卷,与李逢吉唱和诗《断金集》一卷,均佚。元和中编《御览诗》一卷进呈,今存。《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九
楚字壳士。燉煌人。自言十八学士德棻之裔。贞元七年进士。元和十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朝罢为宣歙观察使。敬宗文宗朝历宣武天平河东节度使。大和七年入为吏部尚书。转太常卿。进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开成元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谥曰文。子绹贵。累赠至太尉。

作品评论

吴礼部诗话
武元衡、令孤楚皆以将相之玺,声盖一时,其诗宏毅阔远,与灞桥驴子上所得者异矣。
升庵诗话
令狐楚与王涯、张仲素同时为中书省舍人,其诗长于绝句,号“三舍人诗”,同为一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89—约837 【介绍】: 唐泾州临泾人,一说安定朝那人,字和卿。
皇甫镈弟。
累官河南少尹。
权宠太甚,每极言之,不悦。
乃求分司为太子右庶子。
败,朝廷贤之,授国子祭酒。
后以太子少保卒。
镛能文工诗,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36 字和卿,排行六,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河阴(今河南荥阳北)人。由进士出身,补夏阳主簿,试左武卫兵曹,充宣歙观察推官,历比部员外郎、都官郎中。宪宗元和十三年(818)为河南少尹。弟镈以巧媚取相位,皇甫镛极言相规,镈不从,镛乃求为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十五年镈被贬,朝廷素知镛贤,征拜国子祭酒。迁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封安定县男。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白居易《皇甫公墓志铭并序》。《全唐诗》存诗1首。
皇甫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寿州寿春人,字德卿。
皇甫镈子。
宣宗大中十年,自吏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加司勋员外郎。
次年,加司封郎中,动循官制,不以爵禄私近臣。
后迁工部侍郎,出为同州刺史。
官至福建观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