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皮日休

相关人物:共 26 位
共 2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9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在泾,又字饮鹤,号拙吾,又号饲鹤山人。以家道中落,卖字于佛寺。好为诗,与顾嗣立、沈德潜游。又从马俶学医,晚年医术益精,隐居花溪,著书自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心典》、《医学读书记》、《静香楼医案》、《金匮翼》等。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三
尤怡,字在泾,一字拙吾,长洲人。有《北田吟稿》。
清诗别裁集
字在京,江南长洲人。
布衣。
○昔皮袭美寓临顿里,陆鲁望自甫里至,与之定交倡和,其地为皮市。
在京居其地,周子迂村亦至自甫里,相与赋诗,恰符皮、陆也。
在京就韩伯休术,欲晦姓名,诗亦不求人知,而重其诗者,谓得唐贤三昧,远近无异词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吴县人。
家有草庐十数间,贮书万卷。
皮日休与相善,曾就借书读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存《刺安南事诗》1首,出自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
按此诗实即皮日休《三羞诗三首》之二,《全唐诗》亦已收之,故此懿宗朝举子当即皮日休
卢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鸿一。唐幽州范阳人,字颢然,一作浩然。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家洛阳,隐于嵩山。玄宗开元初,备礼屡征不至。开元六年,至东都,谒见不拜。玄宗召升内殿,置酒,拜谏议大夫,固辞。复下制,许还山。将行,赐隐居服,官营草堂,恩礼殊渥。聚徒至五百人,号其居室曰“宁极”。又工画,传有《草堂十老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又作卢鸿一,字颢然(一作浩然)。
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隐于嵩山。
开元初,玄宗屡次徵召,不至。
五年(717),再次徵召,遂至东都,谒见玄宗,拜谏议大夫。
固辞,乃诏许还山,赐隐居服,官营草堂。
还嵩山后,广学庐,聚生徒500人,皮日休《七爱诗》云:“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赴。
坦腹对宰相,岸帻挹天子。
”称其为“真隐”。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之《卢鸿传》、《大唐新语》卷一〇、《唐才子传》卷一。
卢鸿博学,工诗,善书画,所作《草堂十志图》诗,后人评曰:“歌语亦清峭凌厉,如酌沆瀣而挹浮丘者。
”(周密《云烟过眼录》引李参语)。
全唐诗》存诗10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鸿。唐幽州范阳人,字颢然,一作浩然。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家洛阳,隐于嵩山。玄宗开元初,备礼屡征不至。开元六年,至东都,谒见不拜。玄宗召升内殿,置酒,拜谏议大夫,固辞。复下制,许还山。将行,赐隐居服,官营草堂,恩礼殊渥。聚徒至五百人,号其居室曰“宁极”。又工画,传有《草堂十老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又作卢鸿,字颢然(一作浩然)。
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隐于嵩山。
开元初,玄宗屡次徵召,不至。
五年(717),再次徵召,遂至东都,谒见玄宗,拜谏议大夫。
固辞,乃诏许还山,赐隐居服,官营草堂。
还嵩山后,广学庐,聚生徒500人,皮日休《七爱诗》云:“百辟未一顾,三征方暂赴。
坦腹对宰相,岸帻挹天子。
”称其为“真隐”。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之《卢鸿传》、《大唐新语》卷一〇、《唐才子传》卷一。
卢鸿博学,工诗,善书画,所作《草堂十志图》诗,后人评曰:“歌语亦清峭凌厉,如酌沆瀣而挹浮丘者。
”(周密《云烟过眼录》引李参语)。
全唐诗》存诗10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或691—约740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曾于太学赋诗,一座倾服。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出为荆州长史,辟为从事,未几,返乡。后王昌龄过襄阳,访之,相见甚欢,食鲜疽发而卒。工诗,善写山水景色,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9—740 或谓字浩然(《新唐书》本传),排行六,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后世故称孟襄阳。
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后又隐居其祖居园庐。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赴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还襄阳。
新唐书》及《唐才子传》均载有孟浩然在长安会见玄宗事,盖来自《唐摭言》卷二。
历代诗话往往引用,流传颇广,然经考證,颇不可信。
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间,韩朝宗任山南东道采访使,曾荐孟浩然面君,但因孟浩然与友人饮酒未赴而未果(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署孟浩然为从事,曾随张九龄往各地巡视,或祭山川,或游览从猎,与之唱和。
二十八年,王昌龄来游襄阳,相与饮酒甚欢。
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
孟浩然终生布衣,经历单纯,除在襄阳隐居外,喜漫游,东至于海,西至巴蜀(陶翰《送孟大[六]入蜀序》),南至吴越,漫游中大都留有诗作。
孟浩然虽以隐逸闻名,然从未忘情仕进,在若干诗中,反映强烈。
此种情绪,到晚年方趋淡漠。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与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今人刘文刚有《孟浩然年谱》。
孟浩然为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诗以清幽、平易见长,与王维诗风近似,故历来王孟并称。
孟诗在唐代即获好评:杜甫称其“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五首》之五);又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之六);皮日休则称其“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郢州孟亭记》)。
诗集有宋蜀刻本,为今日所存之最早版本。
《四部丛刊》据明刊本影印,《四部备要》据明刊本排印,最为通行。
校注本有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等。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6。
唐诗汇评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开元间游长安,应进士试不第。自洛之越,漫游江、淮、吴、越、湘、赣等地。归襄阳。二十五年,张九龄出任荆州长史,引为幕宾。次年归里。二十八年,王昌龄自岭南北归,经襄阳,相得甚欢。寻病卒。浩然以诗名重当世,与王维齐名,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天宝四载,王士源编次其诗为《孟浩然诗集》三卷,今存。《全唐诗》编诗二卷。
黄鹤楼志·人物篇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故乡鹿门山,后应进士不第,赴吴越一带漫游,以隐士终生。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孟襄阳集》。曾多次过江夏(今武昌),在黄鹤楼宴客送友,饮酒赋诗。其黄鹤楼诗作中著名的有《江上别流人》《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送元公归鄂渚》等。“鄂州杂诗碑”录存其诗四首。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浩然诗,文彩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又“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亦为高唱。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学不为儒,务掇菁藻;文不按古,匠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
皮日休《郢州孟亭记》
明皇世,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沦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尤。介其间能不愧者,惟吾乡之孟先生也。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声”。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间也。他称是者众,不可悉数。
后山诗话
子瞻谓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
《臞翁诗评》
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
沧浪诗话
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
沧浪诗话
孟浩然之诗,讽咏之久,有金石宫商之声。
刘辰翁《孟浩然诗集跋》
生成语难得。浩然诗高处不刻画,只似乘兴,苏州远在其后,而澹复过之。
《唐诗品》
襄阳气象清远,心悰孤寂,故其出语洒落,洗脱凡近,读之浑然省净,而采秀内映,虽悲感谢绝,而兴致有馀。藻思不及李翰林,秀调不及王右丞,而闲澹疏豁、翛翛自得之趣,亦非二公之长也。世代下流,崇慕冠绂,孟君沦落江海,遂阻声华,传之后世,悠然隐意更高。孟君之节,夫亦久而后定者耶!
《批点唐诗正声》
浩然体本自冲澹中有趣味,故所作若不经思,而盛丽幽闲之思时在言外,盖天降殊才,非偶然也。
四溟诗话
浩然五言古诗近体,清新高妙,不下李、杜。但七言长篇,语平气缓,若曲涧流泉,而无风卷江河之势。
艺圃撷馀
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如孟浩然洮洮易尽,止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
诗薮
孟五言不甚拘偶者,自是六朝短古,加以声律,便觉神韵超然,此其占便宜处。英雄欺人,要领未易勘也。
诗薮
孟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可取者,一味自然。
唐诗镜
孟浩然诗材虽浅窘,然语气清亮,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唐诗归
钟云:浩然诗当于清浅中寻其静远之趣,岂可故作清态,饰其寒窘,为不读书、不深思人便门?若右丞诗,虽欲窃其似以自文,不可得矣。此王、孟之别也。
唐音癸签
引何景明语:孟五言秀雅不及王,时闲澹颇自成局。
唐音癸签
引王世贞语:孟襄阳才不足半摩诘,特善用短耳。其景色恒傅情而发,故小胜也;其气先志而索,故大不胜也。然偏师而出者,犹轻当于众志而脍炙艺林。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珽曰:凡读孟诗,真若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自有一种天然清旷之致。
《诗源辨体》
孟浩然古律之诗,五言为胜:五言则短篇为胜。
《诗源辨体》
唐人律诗以兴象为主,风神为宗。浩然五言律兴象玲珑,风神超迈,即元瑞所谓“大本先立”,乃盛唐最上乘,不得偏于闲淡幽远求之也。
《诗源辨体》
古人为诗,有语语琢磨者,有一气浑成者。语语琢磨者称工,一气浑成者为圣。语语琢磨者,一有相类,疑为盗袭;一气浑成者,兴趣所到,忽然而来,浑然而就,不当以形似求之。试观浩然五言律入录者,无一句人不能道,然未有一篇人易道也。后人才小者辄慕浩然,然但得其浅易耳。
《诗源辨体》
李、杜二公诗甚多,而浩然诗甚少。盖二公才力甚大,思无不获。浩然造思极深,必待自得。故其五言律皆忽然而来,浑然而就,而圆转超绝,多入于圣矣。须溪谓“浩然不刻画,只似乘兴”,沧浪谓“浩然一味妙悟”,皆得之矣。
《载酒园诗话又编》
五言律,摩诘风体不一,浩然机局善变。然摩诘可学,而浩然不易学也。浩然如“云海访瓯闽”、“沿溯非便习”、“士有不得志”、“拂衣去何处”、“府寮能枉驾”、“敝庐在郭外”、“闻君息阴地”、“与君园庐并”、“去国已如昨”、“少小学书剑”、“挂席东南望”、“遑遑三十载”、“南国辛居士”、“旧国余归楚”、“二月湖水清”等篇,格虽稍放而入小变,然皆神会兴到,随地化生,未可以智力求之。至如“欣逢柏台旧”、“义公习禅寂”、“支遁初求道”、“龙象经行处”等篇,则皆幽远清旷,以丘壑胜者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忌闹,孟独静;诗忌板,孟最圆,然律诗有一篇如一句者,又有上句即有下句者,往往稍涉于轻,乃知有所避必有所犯。笔力强弱,实由性生,不复可强,智者善藏其短耳。
《骚坛秘语》
(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澹中有壮逸之气。
《蠖斋诗话》
襄阳五言律、绝句,清空自在,淡然有馀,衍作五言排律,转觉易尽,大逊右丞。盖长篇中须警策语耐看,不得专以气体取胜也,故必推老杜擅场。
《唐诗归折衷》
孟诗以清胜,其入悟处,非学可及,吴敬夫云:浩然清姿淑质,风神掩映,乃在淡若无意之中。
《唐诗归折衷》
孟诗佳处只一“真”字,初读无奇,寻绎则齿颊间有馀味。
《古欢堂集杂著》
襄阳(五律)佳处亦整亦暇,结构别有生趣,辋川、太白,殆能兼之。
原诗
孟浩然诸体似乎澹远,然无缥缈幽深思致,如画家写意,墨气都无。苏轼谓“浩然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诚为知言。后人胸无才思,易于冲口而出,孟开其端也。
《唐诗别裁》
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此诗品也。然比右丞之浑厚,尚非鲁、卫。
《唐诗别裁》
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孟公五律,笔洁气逸,为品最高;较之储生,尤为神足。故能指作自如,不窘边幅。自是一代家数,未易轩轾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谢惠连,挹彼清音,谢其密藻。五律含华洗骨,超然远神,如初日芙蕖,亭亭秀映。《唐书》称其方驾李、杜,固知名下无虚。
《唐宋诗举要》
姚曰:孟公高华精警,不逮右丞,而自然奇逸处则过之。
《历代五言诗评选》
传言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湔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请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2 【介绍】: 唐邯郸人,一说赵州人。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孟郊友善。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枣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后客汉南,李夷简署为司空掾,寻卒。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2 洛阳(今属河南)人。
一说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少尚气节,不举进士。
因事谪岭南春州。
德宗贞元中至冀州依成德镇节度使王武俊。
武俊爱其词艺,表为枣强令,辞疾不就,世重之,称之为刘枣强。
宪宗元和六年(811)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李夷简司功掾,卒。
刘言史与孟郊友善。
诗风接近李贺。
生平详见皮日休《刘枣强碑》、《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五。
皮日休称:“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
”“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踪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
”(《刘枣强碑》)《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刘言史(?-812),赵(今河北邯郸)人。建中中,镇冀节度使王武俊辟为幕宾,奏请官,诏授枣强令,辞疾不就,世称刘枣强。贞元中,游泽游、荆南、虔州、潇湘。元和初居洛中,六年,山南节度使李夷简辟为参军,日与谈燕,歌诗唱答。岁馀,奏请升轶,诏下之日,不恙而卒。言史善诗,与孟郊、穆赞交往唱和。有《刘言史歌诗》六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皮日休《刘枣强碑》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吾唐来有是业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有与李贺同时,有刘枣强焉。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
沧浪诗话
大历以后,我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舆、李涉、李益耳。
唐才子传
(言史)少尚气节,不举进士。工诗,美丽恢瞻,世少其伦。
唐音癸签
刘言史歌诗美丽恢瞻,世以比之李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误作祐。唐清河人,一说南阳人,字承吉。初依李光颜,后寓姑苏,曾谒白居易。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为内臣所抑,一说为元稹所抑。遂至淮南。会昌中与杜牧游。性耿介不容物,数受召幕府,辄自劾去。爱丹阳曲阿地,筑室隐居以终。卒于宣宗大中年间,年约六十余。以宫词著名。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2?—852以后 一作张祐。
桂苑丛谈》言祜子为冬瓜堰官,张曰:“冬瓜合出祜子(瓠子)。
”知作“祜”字为是。
字承吉。
排行三。
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籍贯南阳(今属河南),晚年居丹阳(今属江苏)。
以布衣终身。
虽“屡蒙方镇论荐”,却未沾朝廷寸禄。
长年浪迹江湖,或为外府从事,或为大僚幕宾。
所历之地极广,北至塞北,南极岭南,西至襄汉、马嵬,东极于海,均有诗篇可考。
自云“颠狂遍九州”。
陆龟蒙谓祜“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甫里先生文集》卷一〇《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
唐诗纪事》卷五二作“皮日休云”,误。
下引同)。
故一生蹭蹬。
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云溪友议》等。
谭优学有《张祜行年考》。
祜诗之佳者首推宫词,委婉多讽,艺术造诣之高,容或在元、白之上。
次则体物图貌,描绘山水,题咏名寺之作,诚如陆龟蒙所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
”其边塞诗数量虽少而质量却高,能嗣高、岑遗响。
其投献大僚诸作,类皆五言长律,颇见工力,按之皆与史合,有少陵之遗风。
祜诗无僻字僻典,无诡怪陆离之状,纯熟工整,流转自然。
俱眼前事、眼前景,人人习见,而祜为之,情趣盎然,平易近人而不流于浅易庸俗。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宋蜀刻《张承吉文集》10卷,最称完备。
全唐诗》存诗2卷,遗漏甚多。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55首,断句8,题1则。
唐诗汇评
张祜(约791-约852),字承吉,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清河(今属河北)人。
初寓居苏州。
元和、长庆中,漫游大河南北及江南各地。
尝以诗投谒节帅李愿、李愬、田弘正、名公韩愈、裴度等,求汲引。
长庆末,赴杭州取解,受抑。
大和五年,令狐楚表荐之,至京献诗三百首,无成而归。
会昌五年,往谒池州刺史杜牧,游宴唱和,甚为相得。
会昌末大中初,经楚州北游河阳、滑州等地。
归丹阳,卒。
祜工诗,元和中,即以宫体小诗得名。
同辈及后辈诗人令狐楚、杜牧、皮日休、陆龟蒙等均极钦重。
有《张承吉文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二卷,遗佚甚多。
词学图录
张祜(约785-849?),字承吉,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初寓姑苏,后至长安,集十卷,其《题金陵渡》、《宫词二首》颇传诵。有《胡渭州》等词。
全唐诗补逸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
元和中作宫体小诗,情词艳发,稍流轻薄。
晚岁乃窥建安风格,短章大篇,往往间出,谏讽怨谲,颇深寄意,为时所称,皮日休、陆龟蒙尤重之。
大中中卒于丹阳。
补诗四卷。
(按《全唐诗》卷五百十及卷五百十一编张祜诗二卷,又卷八百七十收谐谑诗二首,其中《戏颜郎中骑猎诗》一首已见正卷,盖复出,又卷八百八十三补遗卷有诗五首。
本编所辑四卷,均所未及。
今从北京图书馆藏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永乐大典》、韦庄《又玄集》、《太平广记》引唐康骈《剧谈录》、唐冯翊子《桂苑丛谈》等书录出之。
祜,诸书或有作佑者,误。)

作品评论

皮日休《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
祜元和中作宫体诗,词曲艳发,当时轻薄之流重其才,合噪得誉。及老大,稍窥建安风格,诵乐府录,知作者本意,讲讽怨谲,时与六义相左右,此为才之最也。……祜在元、白时,其誉不甚持重。杜牧之刺池州,祜且老矣,诗益高,名益重。
诗人主客图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入室三人:张祜、羊士谔、元稹。
唐摭言
张祜,元和、长庆中深为令狐文公所知。公镇天平日,自草荐表,令以新旧格诗三百篇表进。献辞略曰:凡制五言,苞含六义,近多放诞,靡有宗师。前件人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机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云云。谨令录新旧格诗三百首,自光顺门进献,望清宣付中书门下。祜至京师,方属元江夏偃仰内庭,上因召问祜之词藻上下,稹对曰:“张祜雕虫小巧,壮夫耻而不为者,或奖激之,恐变陛下风教。”上颔之,由是寂寞而归,祜以诗自悼,略曰:“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
诗话总龟
张祜素藉诗名,凡知己者皆当世英儒。故杜牧之云:“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祜有《华清宫》诗,为世所称。
韵语阳秋
张祜喜游山而多苦吟,凡历僧寺,往往题咏……信知僧房佛寺赖其诗以标榜者多矣。
后村诗话
张祜诗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及“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冈好墓田”之句,其放浪如此,然五言如“断桥荒藓”、“空院落花”之语,林和靖有“妙入神”之褒。
吴礼部诗话引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张祜乐府,时有美丽。
《唐诗品》
处士诗长干模写,不离本色,故览物品游,往往超绝,可谓五言之匠也。其宫体小诗,声唱流美,颇谐音调。中唐以后诗人,如处士者裁思精利,安可多得?但龟蒙序略,谓之稍窥建安风格,则泯乎未之有见。
唐音癸签
张承吉五言律诗,善题目佳境,不可刊置他处。当吋以乐府得名,未是定论。
《诗源辨体》
张祜元和中作宫体七言绝三十馀首,多道天宝宫中事,入录者较王建工丽稍逊,而宽裕胜之。其外数篇,声调亦高。
石洲诗话
张祜绝句,每如鲜葩飐滟,焰水泊浮,不特“故国三千里”一章见称于小杜也。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张祜喜咏天宝遗事,合者亦自婉绝可思。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承吉作宫词绝句,韵味风情不下王仲初;乐府长歌,亦各成格调。独五言近体,刻入处太通阆仙,或亦私淑贾氏者也。断为及门一人。
《唐七律隽》
承言初不遇于乐天,后见抑于微之,独见知于杜牧之,故牧之赠诗,有“睫在眼前犹不见”之句,盖讥元、白也。
三唐诗品
不详其源所出。七言构体生新,劲过张、王而同其风味,琢词洗骨在东野、长吉之间,“雁门思归”尤推高唱,五律蹇涩之中时生俊采,其雅琴之变曲,隐士之幽音乎?
《诗学渊源》
张祜……以宫词名,然别作亦有大历风格。与徐凝齐名,为元、白所重。凝诗多绝句,其律诗已是晚唐,祜胜凝多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0 【介绍】: 唐湖州吴兴人,字子重。
屡举进士不第,归居吴兴。
宣宗大中初,杜牧为刺史,称赏其《落花》诗,以诗和之。
懿宗咸通中,皮日休、陆龟蒙喜其诗,曾造门访之。
后病卒,皮、陆有诗吊之。
为诗长于七言,诗风清便柔媚,但多已失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0 或作严晖,误。
字子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屡举进士不第,归居吴兴。
杜牧与之友善,且称赏其《落花》诗,以诗和之。
皮日休、陆龟蒙亦赏爱其诗,曾登门访之。
懿宗咸通十一年(870)病卒于吴兴。
皮、陆均有诗吊之。
生平见皮日休《伤进士严子重诗序》、《南部新书》卷丁、《唐诗纪事》卷六六、《唐才子传》卷六。
恽工诗,皮日休称其“工于七字,往往有清便柔媚,时可轶骇于常轨。
”(《伤进士严子重诗序》)《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严恽(?
-870),字子重,吴兴(今属浙江)人。
举进士,十馀上不第。
大中四年,杜牧为湖州刺史,曾与游处唱和。
又与陆龟蒙为友。
皮日休为童在乡校时,即闻其名,咸通十一年,日休杯文谒之,两月后,病卒。
全唐诗》存诗一首。

作品评论

皮日休《伤进士严子重诗序》
余为童在乡校时,简上抄杜舍人牧之集,见有《与进士严恽》诗。后至吴,一日有客曰严某,余志其名久矣,遽怀文见造,于是乐得礼而观之。其所为文,工于七字,往往有清便柔媚,时可轶骇于常轨。
南部新书
严惮(恽),字子重,善为诗,与杜牧友善。皮、陆常爱其篇什,有诗云:“春光冉冉妇何处……”七上不第,卒于吴中。
唐才子传
同时有严恽,字子重,工诗,与牧友善,以《问春诗》得名。昔闻有集,今无之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邓州南阳人,字润卿。
宣宗大中进士。
唐末为广文博士。
曾隐居茅山,后寓吴中。
皮日休、陆龟蒙多有交游。
工诗,多抒旅思羁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润卿,南阳(今属河南)人。
武宗会昌五年(845),尝以状元及第,旋复考驳落。
宣宗大中间始登进士第,后为广文博士。
懿宗咸通前后,隐居茅山学道,世称华阳山人、华阳道士。
又寓吴中,与皮日休、陆龟蒙等人交游颇密,多有唱和。
计有功称“其诗多羁旅感激”,并赞誉其《旅泊吴门》一诗(《唐诗纪事》卷六四)。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一、《唐诗纪事》卷六四。
全唐诗》存诗16首。
《全唐诗续拾》补2首。
唐诗汇评
张贲,生卒年不详,字润卿,南阳(今河南邓州)人。
大中中,登进士第,官广文博士。
后归隐茅山。
成通末,旅居苏州,与皮日休、陆龟蒙交游唱和。
全唐诗》存诗十六首。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张濆,会昌五年陈商下状元及第,翰林覆落溃等八人,赵渭南贻濆诗曰:“莫向春风诉酒杯,谪仙真个是仙才。犹堪与世为祥瑞,曾到蓬山顶上来。”
唐诗纪事
(贲)唐末为广文博士,寓吴中,与皮、陆二生游。
共 2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