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辅公祏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僧住力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4—623 【介绍】: 唐僧。
阳翟人,俗姓褚。
避地钱塘县,因出家焉。
隋炀帝时居扬州长乐寺。
尝自竭资建塔造寺。
隋末道俗流亡,誓以身命守护殿阁,寺赖以存。
唐高祖武德六年,辅公祏起事,凡百寺观𢪃送江南,住力乃致书再请,愿在阁前烧身以留寺宇,公祏不许。
乃积干薪自焚死。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姓褚氏。其先河南阳翟人。后有避地于吴郡之钱唐者。子孙因家焉。八岁入道。有闻缁俗。久之陈宣帝。于京城之左。造秦皇寺。诏董工役。至德二年。充寺主。陈亡徙居江都之长乐寺。隋开皇十三年建塔五层。金盘辉耀近远。十七年炀帝以晋王出镇淮海。委力总寺任。乃复于丹阳龙光寺。迎致梁武皇帝所得优填王像。王谧所得定光像。中脩高阁。旁挟二楼。奉像其上。宏壮显特。挺冠区宇。大业四年。益起四周斋房廊庑。仓库庖湢。使净侣游息无厌。十年尽出己资。购旃檀香木。模刻瑞像。并二菩萨。并安阁上供养。十四年。隋室丧乱。寇盗抢攘。力则誓捐身命。守护殿阁。神尧受禅天下更始。诸方版荡。而此等独存。武德六年。贼帅辅公拓叛。寺观。皆撤送江南。力致书愿焚身以留室宇。公拓不听。力谓弟子曰。吾无量劫来。积集贪爱。不能捐舍躯命。以报法恩。今像欲济江。所不忍见。可积薪自烧。以供养之。衣资什物。并以施像。必吾灭后。像南还矣。遽汤沐跏趺。面西引火。以至命终。而身则合掌。凝然不化。多益以薪。西后猥烬。寿八十。其年十月八日也。既而像果南还。门人慧安智颐等树碑于寺之内。东宫庶子虞世南文。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兴福篇第九
释住力。姓褚氏。河南阳翟人。避地吴郡之钱塘县。因而家焉。宿植胜因早修慧业。甫及八岁出家学道。器宇凝峻虚怀接悟。声第之高有闻缁俗。陈中宗宣帝。于京城之左造泰皇寺。宏壮之极罄竭泉府。乃敕专监百工。故得揆测指撝面势严净。至德二年。又敕为寺主。值江表沦亡僧徒乖散。乃负锡游方访求胜地。行至江都。乃于长乐寺而止心焉。隋开皇十三年。建塔五层。金槃景耀峨然挺秀。远近式瞻。至十七年。炀帝晋蕃又临江海。以力为寺任缮造之功故也。初梁武得优填王像神瑞难纪。在丹阳之龙光寺。及陈国云亡道场焚毁。力乃奉接尊仪及王谧所得定光像者。并延长乐身心供养。而殿宇褊狭未尽庄严。遂宣导四部王公黎庶。共修高阁并夹二楼。寺众大小三百馀僧。咸同喜舍毕愿缔构力乃励率同侣二百馀僧。共往豫章刊山伐木。人力既壮。规摹所指妙尽物情。即年成立。制置华绝。力异神工。宏壮高显挺冠区宇。大业四年。又起四周僧房。廊庑斋厨仓库备足。故使众侣常续断绪无因。再往京师。深降恩礼还至江都。又蒙敕慰。大业十年。自竭身资。以栴檀香木。模写瑞像并二菩萨。不久寻成同安阁内。至十四年。隋室丧乱道俗流亡。骸若萎朽充诸衢市。誓以身命守护殿阁。寺居狐兔顾影为俦。啜菽饮水再离寒暑。虽耆年暮齿。而心力逾壮。泥涂褫落周匝火烧。口诵不辍手行治葺。贼徒雪泣见者哀叹。往往革心相佐修补。皇唐受命弘宣大法。旧僧馀众并造相投。邑室虽焚此寺犹在。武德六年。江表贼帅辅公祐。负阻缮兵戈潜图反叛。凡百寺观撒送江南。力乃致书再请。愿在阁前。烧身以留寺宇。祐伪号尊称。志在倾殄。虽得其书全不顾遇力谓弟子曰。吾无量劫来积习贪爱。不能捐舍形命以报法恩。今欲自于佛前取尽决。不忍见像济江。可积乾薪自烧供养。吾灭之后像必南渡。衣资什物并入尊像。泣服施灵理宜改革。便以香汤沐浴加趺面西。引火自焚卒于炭聚。时年八十。即武德六年十月八日也。命终火灭。合掌凝然。更足阇维。一时都化。初力在佛前焚时。群鹊哀鸣。其声甚切。右绕七匝方始飞去。及身没后像果南迁。殿阁房廊得免煨烬。法宝僧众如畴昔焉。门人慧安智赜者。师资义重甥舅恩深。为树高碑于寺之内。东宫庶子虞世南为文。今像还归于本阁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1—649 【介绍】: 唐雍州三原人,字药师,一说本名药师。
姿貌魁秀。
少有文武材略,通书史,誉称“有王佐才”。
高祖时拜行军总管,萧铣平,招降岭南四十九州,又曾镇压辅公祏军。
太宗即位,授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转兵部尚书。
破突厥,封代国公,迁尚书右仆射。
吐谷浑侵边,复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
又改卫国公。
卒谥景武。
后人录其论兵语,为《李卫公兵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70—649 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初仕隋,累官马邑丞。因见太原留守李渊有异志,欲告发而未果。李渊举事后,欲杀之,李世民救免而入其幕府。高祖武德间,屡与征讨,战功卓著,累官至扬州行军总管。武德末至太宗贞观初,多次率兵出击东突厥,至贞观四年(630)破之,俘颉利可汗,北方得以安宁。封代国公。八年,又出击吐谷浑,次年平之。其后谢病不出。后改封卫国公,图形凌烟阁。卒谥景武。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昭陵碑录》卷中有许敬宗所撰之碑。著有《卫公兵法》。另传《李卫公问对》3卷,后世或疑为伪作。《日下旧闻考》卷一一六、《盘山志》卷一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少有文武材略。初仕隋,为长安县功曹、驾部员外郎、马邑郡丞。唐高祖时,任行军总管,从李孝恭征萧铣,复度岭招抚岭南诸州,屡立军功。太宗时,历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先后击败东突厥、吐谷浑。初封代国公,改卫国公。贞观二十三年卒,年七十九。诗一首。(《全唐诗》无李靖诗。事迹据《旧唐书》卷六七本传)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靖字药师。雍州三原人。仕隋为马邑郡丞。太宗召入幕府。从平王世充萧铣。授上柱国。封永康县公。贞观中拜刑部尚书。以本官兼检校中书令。封代国公。加左光禄大夫。拜右仆射。图形淩烟阁。进位卫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二十三年薨。年七十九。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景武。
张善安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4 【介绍】: 唐兖州方舆人。
隋末聚众八百,据豫章,后以其地归唐,授洪州都督。
唐高祖武德中辅公祏反,以善安为西南道大行台,寻又归唐,称不与谋。
公祏败,搜得其书,遂诛之。
阚棱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4 【介绍】: 唐齐州临济人。
貌魁雄,善用两刃刀,长一丈,前无坚对。
杜伏威据有江淮之地,棱数有战功,署为左将军。
后从伏威入朝,拜左领军将军、越州都督。
辅公祏反,棱从官军讨,功居多,然颇自伐。
公祏被擒,诬棱与己通谋。
又伏威、棱等资产在丹阳者当原放,而赵郡王李孝恭悉籍没之。
棱因自诉,忤孝恭,遂以谋反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8 【介绍】: 隋唐时光州乐安人,字季良。
家饶财好施,文武兼备,以侠闻。
隋炀帝大业末,召募壮士捕盗,御众严整,盗畏不入境。
宇文化及乱,祖尚据州称刺史。
越王侗立,遣使归地,封沈国公。
唐高祖立,授刺史。
从赵郡王孝恭攻辅公祏,为前军总管,以功迁蒋、瀛州刺史,有能名。
太宗贞观初,使为交州刺史,以岭南瘴疠坚辞,太宗怒,命斩朝堂,时年三十余。
寻悔之,使复其官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宣州泾县人,名匡政,以字行。
隋炀帝大业末,起兵乡里,众推为总管。
唐高祖武德四年,拜猷州总管,领猷、池、徽三州。
七年,辅公祏围猷州,乃婴城自守。
事平,拜宣州都督,封戴国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又名匡政,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
隋炀帝大业末年,起兵于乡里,众推为总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为猷州总管,领猷、池、徽三州。
七年,辅公祏围猷州,乃婴城自守。
事平后,拜宣州都督,封戴国公。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七、《旧唐书·李大亮传》、《新唐书·高祖纪》、《册府元龟》卷三七三。
嘉庆《泾县志》卷三二存诗1首。
《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原名难当,泾县人,有智力。隋末率众保乡里,众推为总管。武德中以守城功授宣城大都督,封戴国公。
任瑰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9或630 【介绍】: 隋唐时庐州合肥人,字玮。
早孤。
南朝陈时,年十九,试守灵溪令,迁衡州司马。
陈亡,弃官。
隋文帝仁寿中,为韩城尉,未几罢去。
李渊起兵,讨捕于汾、晋,镶上谒献策,下韩城县,破饮马泉,拜左光禄大夫,留守永丰仓。
及建唐,改授毂州刺史。
破王世充,以功累封管国公。
后以讨平徐圆朗、辅公祏,拜邗州都督,迁陕州。
弟任璨得罪,镶坐左迁通州都督,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1—640 【介绍】: 唐宗室。
高祖从父兄子,襄武王李琛弟。
少沉敏,有识量。
拜信州总管,进爵为王。
破萧铣,擒辅公祏,拜荆州大总管、扬州大都督。
声名盛隆,功勋著,封河间郡王,迁礼部尚书。
性豪奢,重游宴,然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
暴卒,谥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常州义兴人。
初仕隋为鹰扬郎将。
江都乱,与州民据城拒敌。
唐高祖武德初,以地归唐,授东武州刺史。
辅公祏有功,封临汾侯、终泉州刺史。
张镇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舒州同安人。
高祖武德六年,为舒州总管。
洪州总管张善安反,诏镇周讨击之。
寻又败辅公祏部将于猷州。
改寿州都督。
八年,复为舒州都督。
亲戚有犯法,一无所纵,境内肃然。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