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韦应物

相关人物:共 51 位
共 5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字恭履。代宗大历十一年登进士第。与其兄杨凭、杨凝于大历中先后及第,时号三杨。善属文。官终侍御史。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0? 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其家于安史乱时移居苏州(今属江苏)。
代宗大历十一年(776)登进士第,历协律郎。
德宗兴元元年(784)游滁州,与韦应物唱酬。
贞元初官至大理评事,约卒于贞元六年(790)。
生平见柳宗元《先君石表阴先友记》、《新唐书·杨凭传》附传。
凌工诗文,与兄凭、凝齐名,号“三杨”。
柳宗元称其“少以篇什著声于时。
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
晚节遍悟文体,尤邃叙述,学富识远,才涌未已。
其雄杰老成之风,与时增加”(《杨评事文集后序》)。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杨凌,生年年不详,字恭履,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进士及第。为协律郎。兴元元年前后客滁州。官终大理评事。与兄凭、凝俱有文名,人称“三杨”,凌文名尤高。有《杨评事文集》,柳宗元为之序,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凌,字恭履,最善文章,大历中,与兄冯(凭)、凝踵进士第,时号“三扬”。
卢嵩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大历、贞元间诗人,与韦应物过往唱酬。
事见韦应物《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
《全唐诗外编》存诗1句。
全唐诗补逸
卢嵩,韦应物同时人。
(《全唐诗》无卢嵩诗)
元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
代宗大历中,任三原尉,与韦应物、李端相过从。
有《真门圣胄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嘉兴人。
任诸暨令,历尚书郎。
隐临平山,与韦应物、鲍防、吕渭诸人往还。
工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二十二,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
肃宗至德、乾元间任诸暨令。
代宗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五年(770)间入浙东节度幕,与鲍防、严维等数十人联唱,结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
历仕祠部、仓部员外郎,使幕从事、检校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德宗贞元初归隐苏州临平山,与刺史韦应物唱酬甚密。
十一年(795)尚在。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五、《宋高僧传》卷一七《神邕传》、《唐诗纪事》卷四七。
全唐诗》存诗11首、联句2首。
唐诗汇评
丘丹,生卒年不详,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
丘为弟。
大历中,任诸暨县令,与僧神邕、诗人皇甫曾、严维、吕渭等赋诗往复,为邑中故事。
后官检校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入朝,为祠部、仓部员外郎。
贞元中,返苏州,与刺史韦应物、韦夏卿唱和。
全唐诗》存诗十一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在长安,与韦应物唱酬。
十二年登进士第,为状元。
德宗建中元年(780)中经学优深科,三年任监察御史。
其后行迹不详。
事迹散见梁肃《郑县尉厅壁记》、《唐摭言》卷五、《唐诗纪事》卷三六。
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二
逢。大历十二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博陵人。登进士第。历左拾遗,改右补阙,以故谪为潞府功曹。约卒于德宗贞元初。工诗,语言典丽精工。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排行八。
代宗时登进士第,大历初为补阙,十年(775)以拾遗充使往江淮访图书,后入集贤院为学士,德宗建中年间贬潞州功曹参军,官终州刺史,一说官终玄武令。
卒于贞元前期。
事迹见《新唐书·卢纶传》、《唐诗纪事》卷三〇、《唐才子传》卷四。
今人傅璇琮《卢纶考》附考其事。
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韦应物、戴叔伦、严维、皇甫冉等酬唱。
以五七律见长,《江上书怀》、《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题桐庐李明府官舍》等篇不愧大家;“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题崇福寺禅院》)、“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等名句,韵致清绝,诚如高仲武所云“文彩炳然,意思方雅”(《中兴间气集》卷下)。
全唐诗》存崔峒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6句。
唐诗汇评
崔峒,生年年不详,博陵(今河北定州)人。
安史乱起,避地江淮。
大历初由夜圆荐任左拾遗,奉使赴江淮搜求图书。
后为集贤院学士,迁右补阙。
建中中,因事谪潞府功曹参军,卒。
峒与戴叔伦、韦应物、司空曙、卢纶、严维、皇甫冉、丘丹等唱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有《崔峒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中兴间气集
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如“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又“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斯亦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大历诗略》
崔补阙诗结体疏淡,似不欲锻炼为功,品第当在韩君平之上,而才调则逊之。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十七,河间(今属河北)人。
代宗大历三年(768)至七年间曾任广州录事。
德宗建中中摄洛阳尉,兴元元年(784)至贞元初任缑氏尉。
贞元中官至左补阙。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一、韦应物《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卢纶《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韦应物交善,唱酬颇多。
全唐诗》存诗4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人。畅璀子。擢进士第。德宗贞元初为太常博士。昭德皇后卒,当议太子服期,请循魏晋制,太子遂以卒哭除服,心丧三年。官终果州刺史。工诗,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
代宗大历七年(772)登进士第,十三年任弘文馆校书郎。
德宗建中四年(783),应募从军,入山南节度幕。
约于兴元元年(784)为河中参军,贞元二年(786)征为太常博士,四年后出任果州刺史。
约于贞元末卒。
生平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四。
有诗名,与韦应物、李端、卢纶等唱酬。
计有功称其诗“平淡多佳句。
”(《唐诗纪事》卷二七)《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畅当,生卒年不详,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大历七年(772)登进士第。
十三年左右授校书郎。
建中末,李希烈据淮西叛,以世家子弟被召参军。
贞元初,曾至河中。
三年,为太常博士。
后归隐,复出为果州刺史。
贞元后期,谢郡游澧州,后不知所终。
当有诗名,与韦应物、卢纶、李端、司空曙、耿湋等交游唱和。
有《畅当诗》二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七首。
全唐文·卷五百十六
当。河东人。户部尚书璀子。第进士。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

作品评论

唐诗纪事
当诗平淡多佳句,如《钓渚亭》云:“花发多远意,凫雁有闲情。迟晖耿不暮,平江寂无声。”《天柱隐所》云:“荒径饶松子,深萝绝鸟声。阳崖全带日,宽嶂偶通耕。”……皆有远意。
唐才子传
(畅当)词名籍甚,表表凌云。
唐诗归
钟云:此君诗少,而别有清骨妙情。
《汇编唐诗十集》
唐云:畅诗刻意求新,大合钟调,虽非正音,要是僻中之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乐工,善笛。
德宗贞元初,韦应物自兰台郎出为和州牧,夜泊灵壁驿,忽闻云封笛声。
应物洞晓音律,谓其声酷似李谟所吹者,召云封问之,乃谟之外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衡州人。
德宗贞元四年登进士第。
历云阳尉,与韦应物、孟郊为友。
十四年,为殿中侍御史。
十七年,为武功令。
贞元末,官至衡州刺史。
共 5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