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行周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圜丘赋 北宋 · 宋祁
若夫天地之区,既奥而腴,王者所以作京焉;
神明之隩,匪攻而筑,上帝所以定位焉。
我朝之拥归运也,讥函、镐保界之陋,鄙周、雒渟瀯之渊,乃据梁之芒芒,侦河之浑浑,画邦畿之千里,于以宅天子之尊。
然后翼翼乾乾,作邦孚先。
禘其祖之所自出兮,遂有事乎昊天。
占国南之七里,得高丘之崛然。
自乾宇之初辟,保坤灵而不迁。
藏伟兆于遐叶,震元符于兹年。
此烈祖所以裒神之对,神宗所以旅物之蠲。
真考之所陟降,丕后之所周旋。
蔼列圣以烝衎,总万灵而宾延。
翕降监之厚福,焯巍巍而亡原。
则晋考卜乎委粟,汉肸蚃乎甘泉。
曾不得望我之未光绝炎,况并驱而齐肩哉!
敢问圜丘之状也,其何如矣?
广矣大矣,略可详矣。
上崔嵬以郁律兮,外博敞而神丽。
溯朱鸟以高蟠兮,概瑶魁而邪峙。
休气回复乎其椒兮,荣泉滋渗乎其趾。
魑魅不若,泯伏于其远兮;
神明肃然,离卫乎其迩。
于是攘之辟之,其菑其翳;
修之平之,其坎其畷。
上三陔以积高,外四门而疏陛。
列道糊赪,重营界紫。
无缩版以作劳,不藉罽而昭侈。
因天质之自然,非人力之攸致。
萃兮似高山之在周邦,巀焉若隆脽之亘汾澨。
及夫涓日肇祀,于郊之宫。
陶匏尚质,金石有容。
璧奠缛以苍苍兮,鼎歊云而隆隆。
百神服食,蔓衍乎坎间兮;
有司守燎,粲烂乎壝中。
穆穆天子,相维辟公。
咸盛气以彊力,相升降兮穹崇。
披大紫之莫莫,招翠黄之雍雍。
合萧芗于钦紫,曳高烟乎璇穹。
塞天渊以隤祉,奋光明于无穷。
竣乎已事,罔有不恭。
若乃自内出者,无匹不行;
自外至者,无主不止。
故我率乎祖而推本,正乎位而升配。
使礼动乎上则神飨,乐交乎下而人喜。
毕九州以献力,罄一纯以尽意。
君子曰,观天下之物,无以称其德,所以因天事天,取至诚为贵。
则斯丘也,实国家集福之清场,事神之宝畤。
国听之所凭厚,灵心之所翔会。
驻魄宝于飙歘,贲黄图之方志。
彼草楼列仙之馆,像设梵王之庐,豚蹄种祠之托,鳞长九渊之居,皆祠官之细,祀族之馀。
尚且落成者鼓吻而极叹,乞灵者舐笔而争书。
叛宣父以语怪,溺丘明之好巫。
独圜丘岿而遗美,宁儒者佁儗而未之思欤!
遂作颂曰:屹圆坛,赫昈昈,大盘盘兮。
君之升,帝是飨,巩而安兮。
礼无违,福不回,委如山兮。
圣继圣,万斯年,长监观兮。
皇帝自登大宝主百神即有事于昊天上帝以仁祖淳皇帝配神作主于今五载弗懈益恭粤洪武壬子冬十一月辛酉日长至复遘其时前期丙辰上御奉天殿集臣工于庭告以誓命戊午出宿斋宫有司汜扫反土乡为田烛各戒具脩罔敢弗肃及期行事百辟卿士后先骏奔牲牷肥腯圭币温致器用质雅酒齐苾芬乐舞具奏升禋上闻皇心内外质文两尽上帝居歆福禄攸降既竣事礼部尚书陶凯工部尚书黄肃工部侍郎牛谅晋府参军熊鼎磨勘司令吴云兵部郎中刘崧工部主事周子谅秘书监丞陶谊晋府录事张孟兼吴府录事吴从善咸谓皇帝升中于天国之大典幸际熙明与于执豆笾之列不可无篇什以纪庆成昭示万世遂以唐诗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为韵各赋诗一章而属濂序之濂闻郊社之礼始于有虞氏至周大脩秦汉以来寖涉不经且惑于六天六帝之说莫之适从君国子民者亦罕能躬严祀事往往遣大臣摄之肆惟皇上一据礼经而洗千古之陋每岁亲升泰坛昭事上帝恪恭寅畏有赫其临阴敛阳舒降甘风雨覃及寰宇物无疵疠行见凤凰降而龟龙假矣声歌之发兹非其时乎昔者周人之诵所谓昊天有成命者郊祀天地也思文者后稷配天也二诗词气奥密卒未能晓然非卜商之序扬其宏纲后世何自而明之群公之什优柔而雅驯整肃而泰豫足以美盛德形容而告于神明善言诗者谓其有得诗人之微旨所可愧者濂非卜商之识僣序作者之意君子其谓斯何虽然一代之成宪后王之所取法者其大槩亦颇著见于间云是岁十有二月甲戌朔金华宋濂谨序
后德绵昌历,天心翊圣朝。
边尘初涤荡,云汉已光昭。
削僣功尤烈,来王化愈遥。
金陵誇地险,玉烛羡时调。
甘露诸祥集,嘉禾两岐夭。
升中酬昊帝,殷荐配神尧。
五稔明禋肃,千官缛礼饶。
岁将缠赤奋,斗正指玄枵。
大报仪应饬,长迎意更邵。
泽宫申誓命,宣室禀章条。
法鼓鸡人叫,巾车太仆要。
祝融驱汜埽,太乙引招摇。
矗矗旌常建,祁祁旟旆飘。
三舆尊木辂,八騄重华聊。
貔虎扬璇盖,神仙捧玉雕。
清飙传警跸,紫陌觇冲鞗。
尔乃登坛履,因之寀殿超。
衮衣披日月,皮弁映星杓。
芗合群供焫,鸾刀众启膋。
贵诚呈茧栗,尚质荐陶匏。
圭璧缤纷奠,尊罍杂沓标。
大糦承黍稷,广乐备云韶。
孤竹璚笙丽,空桑锦瑟嘹。
九成看舞翟,六变听悬毊。
祝已将明信,巫还告腯臕。
文真情并至,仪果物俱辽。
圣虑尤旡射,臣心总不佻。
焄蒿神自凛,肸蚃祉靡料。
烈祖咸蒸衎,群神遍悦嗂。
德馨瀰紫府,仁飨彻丹霄。
天既斋明假,人因颂祝嚣。
百昌歌日彩,万寿祷松乔。
景福穰穰降,神休叠叠徼。
祥光凝辇毂,恊气霭銮镳。
顺备尤磅礴,清宁更泬寥。
尊亲怀血气,作睹罄英翘。
嘉瑞麟游薮,雍喈凤叶箫。
九围精意塞,重译雅声招。
允矣三灵荅,悠哉百沴消。
愚臣叨相礼,谐尹继赓谣。
至宝虽美,因人乃彰。
欲成器而斯尚,由载琢以为良。
瑕玷弗施,始中含于温润;
切瑳有则,取应用于圆方。
披大礼之遗言,洞先儒之所录。
以谓玉不因琢,器莫得以自贵;
人不因学,道无由而内勖。
故我诱之于人,谕之以玉。
内含其美,虽禀质而可嘉;
外饰其形,假载雕而后足。
然以宝有可尚,世诚所希,价连城而有待,气如虹而上挥。
礼神之用斯在,磨玷之言则非。
禀尔天真,包十德而成质;
制由工巧,参六瑞以凝辉。
然则攻自他山,列乎良璞。
虽曰宝也,不能效于自用;
虽曰坚也,末有成于不琢。
美在中矣,徒内抱于英华;
砻而错诸,始外成于圭角。
岂不以玉者华于国而可重,器者用于人而克安。
规矩殊形于圭璧,短长具制于躬桓。
亦犹在镕者金,必资乎锻砺之设;
从绳者木,遂分乎曲直之端。
且夫人务其师,玉贵其德。
性虽本善,不学则弗至于道;
质虽至美,不琢则弗成其饰。
稽匪刻匪雕之说,理实异斯;
嘉如切如磋之言,义诚有得。
彼大圭贵乎尚质,鸣佩取乎扬声,虽效珍而并用,在设谕以非精。
曷若彰教诲而有渐,譬琢雕而可成。
是故西琥东圭,舍规模而安创;
半璋全璧,非制度以难明。
向若追琢不加,刻画非备,虽缜密以含彩,在文华而曷视?
故扬子以谓玉不雕,则璠玙不作器。
胡泉州朴斋 明 · 杨士奇
五言排律
籍甚清源守,高斋近海滨。
依然如白屋,惟是表朱轮。
松竹论深契,诗书对古人。
吏民从尚质,风俗渐还淳。
治比刘宗正,歌传召信臣。
良哉二千石,时独见天真。
尚质尚忠尚文,通其变使民不倦;
育体育智育德,立乎教为国之基。
六帝贻谋圣继明,两宫崇祀上躬行。
熙坛初展严禋报,观盥三终孝享成。
仰法祖宗尊本始,致隆高厚罄纯精。
告虔并荐圆方玉,在涤交充茧栗牲。
吉土兆南殊汉畤,景圭迎至协周正。
羽旄备物甘泉仗,觚陛层垓委粟营。
斋寝累朝思志意,真廷谷旦奉粢盛。
八神警跸驱氛沴,九貊梯航入贡菁。
过庙徂郊纡步武,撤茵停盖肃公卿。
服裘尚质遵前(丁本作良)制,配册修辞正重名。
篆鼎割烹工奏夏,午阶登降斗旋衡。
先时非雾滋鳞隰,竟夕祥光烛缦城。
钟虡四厢庭乐毕,樵蒸千石燎烟轻。
龙回雕辇升峣阙,鹤负恩书下采楹。
海外鸡星占泽霈,楼前鼍鼓震霆惊。
风云气应灵台候,雷雨仁(丁本作神)深犴圄清。
有昊感通钦辅德,聿修寅畏念持盈。
旁求遗逸搜岩穴,宽舍(钞本作赦)租逋惠隶氓。
天锡泰元神策瑞,民歌华黍岁丰声。
老臣扈从知何补,敢次舆言颂太平。
⑴ 丁本作怀,钞本作德
至道无偏。
阴阳至理。
象纬不愆。
爰或五星同色。
四序调年。
非天莫能辅圣。
非圣奚能动天。
列位有恒。
皆向北辰为拱。
偶运则聚。
宁惟东井见传。
观天文之元吉。
由人文而化宣。
尔其岁星配春。
维德斯专。
五常仁也。
五事貌焉。
彼若仁无亏失。
貌则终日乾乾。
荧惑纪于朱夏。
礼贵知于言雅。
受制之月。
每独入于太微。
休咎之时。
则先标于分野。
发号不乖于火德。
庶绩其凝于天下。
太白出处。
众星异科。
西则阴星以夕见。
东则启明以晓过。
系金为主。
用义方多。
政洽则义当。
政失则言讹。
盖秋令之不逆。
俾金气而能和。
辰象韬精。
用晦而明。
智克存而听审。
冬令顺而水清。
或奎娄而春见。
或角亢而秋呈。
既度数而有准。
知乾化之升平。
中央称镇。
应土而分。
昔则各主方色。
今则同色垂文。
特感无为而理。
实彰有道之君。
稽乎汉志。
抑有前闻。
尧舜为主。
伊吕作臣。
时维尚质
俗以还淳。
六气氤氲。
风不鸣于树。
三光朗丽
雨必降于旬。
岂惟七步而见祉。
盖亦四夷以来宾。
感而遂通。
休徵荐答。
谅朝廷之嘉瑞。
表君臣之道合。
岂比夫河在天而虚横。
斗建月而空匝。
宿离不忒。
实祯于国。
使七政之已齐。
何五行之相剋。
既垂象以昭泰。
可仰观而取则。
因明试而赋斯。
敬颂圣人之大德。
吉行安跸息群多,御宿无烦供帐过。
尚质规模仍俭朴,有秋风景足搜罗。
个中水草连村坞,绝妙云山亦涧阿。
补入图经宸揽处,四围还著散仙窝。
君欲毖祀,礼宜顺时。
惟是季秋之月,允为大飨之期。
岁事告成,爰届备收之候;
天神可格,式陈遍祭之仪。
稽记月之遗文,见事神之至意。
既祭于郊兮,著贵诚尚质之礼;
又为之飨兮,申报本反始之义。
惟三代祀天之举,悉用夏正;
而比年旅帝之常,属当秋季。
斗既建戌,辰俱集房,寒初至而入室,岁已登而筑场。
举帝籍之收歛,入神仓而盖藏。
欲享于上,斯时则当。
三务成功,方授时于昧谷;
五精降德,遂宗祀于明堂。
时厥明王,类于上帝,略问卜之末节,举用辛之定制。
席三重而缛礼具陈,乐六变而高灵下济。
候无射之良月,肆藏多仪;
合太微之贵神,爰称盛祭。
盖以岁遍者祀,物成在秋,百谷之要既举,五天之报宜修。
考以汉仪,当后时于庙酎;
求诸唐典,每寓礼于郊丘。
且夫御世而王,事天犹子,重其祀所以致钦崇之道,谨其时所以明奉若之旨。
授衣既毕,成民之义斯存;
侑座俱尊,严父之诚在此。
及乎简编残缺,谶纬流传,论不根于据古,说多失于诬天。
时既弗正,名因靡专。
具迎长启蛰之文,禘郊乱矣;
立耀魄感生之目,称号纷然。
呜呼!
降衷者其道至尊,临下而厥灵不爽。
有明德则可荐,非克诚而莫飨。
上方储精垂思,以交神于布政之宫,故曰惟圣人而能飨。
十载栽培力未休,今朝相对半帘钩。
终身尚质还嫌侈,没世无名亦可羞。
丽色多情争玉树,清香有物异琼楼。
不因闻达分诚伪,都把颛孙作话头。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