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丁谓

相关人物:共 50 位
共 8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成都有一张道者,五十年来住村野。
祇将淡薄作家风,未省承迎相苟且。
南地禅宗尽偏参,西蜀丛林游已罢。
深知大藏是解粘,不把三乘定真假。
张道者,傍沙溪,居兰若,草作衣裳茅作舍。
活计生涯一物无,免被外人来借借。
寅斋午睡乐咍咍,檀越供须都不谢。
沿身不直五分铜,一句玄玄岂论价。
张道者,貌古神清不可画。
鹤性云情本自然,生死无心全不怕。
纵逢劫火未为灾,暗里龙蛇应叹讶。
张道者,不说禅,不答话,盖为人心难诱化。
尽奔名利谩驰驱,个个何曾有般若。
分明与说速休心,供家却道也烂也。
张道者,不聚徒,甚脱洒,不结远公白莲社。
心似秋潭月一轮,何用声名播天下(《茅亭客话》三)
赠诸进士诗(991年夏) 北宋 · 柳开
今年举进士,必谁登高第。
孙传及孙仅(自注:孙传改名何。),外复有丁谓
到京见陈访,好尚同韩洎。
馆中诸仙郎,纶閤贤三字。
翰林四主人,列辟群英粹。
厝腾走大名,淜轰天邑沸。
怒浪航斯济,骏蹄御良辔。
缘险径梯空,饿肠劳填味。
我何为欣欢,名身苦将悴。
北塞绝戎勋,南荒政遭坠。
焦焦家殚穷,口众食增累。
雏豝馀十辈,业学莫能器。
发白壮心衰,不觉老之至。
跼缩步九衢,羞畏同腐婢。
仰瞻尔数子,吾道终焉寄。
无为忽于予,斯文幸专继(以上《河东先生集》卷一三)
次韵赠丁谓之 宋 · 龚颖
七言律诗
胆怯何由戴铁冠,祗缘昭代奖孤寒。
曲肱未遂违前志,直指无闻是旷官。
三署每传朝客说,五溪闲凭郡楼看。
祝君早得文场隽,况值天阶正舞干(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 《青箱杂记》:颖自负文学,少许人,谈论多所折难。太宗朝知朗州,士罕造其门,独丁谓贽文求见,颖倒履延迓,酬对终日,以至忘食,曰:“自唐韩、柳后,今得子矣。”异日丁献诗于颖,颖次韵和酬。)
书怀简孙何丁谓(995年) 北宋 · 王禹偁
七言律诗
三入承明已七年,自惭踪迹久妨贤。
吾子几时归凤阁,病夫方欲买渔船。
季路旨甘知已矣,潘安毛鬓更皤然。
举人自代何由得,归去东皋种黍田。
丁谓之再奉使闽中(998年) 北宋 · 王禹偁
七言律诗
绣衣直指东南夷,入奏风谣受圣知。
持节又从三殿出,演纶还较一年迟。
朝中谬拜推贤表,江畔空吟惜别诗。
郡印喧卑文会少,为君搔首落花时(自注:予在西掖,尝举谓之。)
赠孙何丁谓 北宋 · 王禹偁
七言绝句
(《宋史·丁谓传》作二)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
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二)
昨日并今日(《国老谈苑》卷二作陶铸复陶铸),斋郎与挽郎(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 《湘山野录》:真宗国恤,凡荫补子弟有当斋挽之职者,子弟或赧之。王沂公曾在中书,翰林李承旨维视沂公为侄婿,凡两日诣中堂求免某子挽铎之执。丁晋公出厅,沂公白之,丁遂诺。李拜谢,起,戏丁曰云云,盖言两日伺之。丁应声曰:“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满座服其敏捷,而事更妥帖。不数日遂出,未及洛而南迁,下泪之谶也。)
凤池初下陟孱颜,虎寺重游启旧关。
金钺传呼投钓渚,宝天辉映读书山。
卧龙昔日曾三顾,辽鹤千年始一还。
应为苍生须再起,草堂萝幄讵容闲(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六)
戏答白稹(992年) 北宋 · 丁谓
七言绝句
欺天行当吾何有,立地机关子太乖。
五百青蚨两家阙,白洪崖打赤洪崖(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 《湘山野录》:丁晋公释褐授饶倅,同年白稹为判官。稹一日以片幅假缗于公云:“为一故人至,欲具飧,举箧无一物堪质,奉假青蚨五镮不宣。稹白谓之同年。”晋公笑曰:“是绐我也。榜下新婚京国富室,岂无半千质具邪?惧余见挠,固矫之尔。”于简尾立书一阕云云。)
又五言十韵 北宋 · 丁谓
五言排律
叨窃逢嘉会,孤单荷曲成。
高车陪上宰,密座厕群英。
步武清华地,优游侍从荣。
勤劬期薄效,忠谨誓明诚。
方畏官箴失,俄惊宠命行。
冒恩心易感,恋圣意难平。
未副宵衣念,宁安昼锦情。
摇摇千里棹,眷眷九重城。
茜旆(四库本作旌)辉登路,琼章耀去程。
子牟牵望处,金阙玉为京(以上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一○ 《吴郡志》:大中祥符九年,丁谓知升州。,郡人。建节本镇,一时为荣。真宗赐以御制诗,尤为盛事。)
共 8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