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任广

相关人物:共 108 位
共 10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维基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鸿,号笑山、彦升,别号燕笙,晚号驻春老人,汉军正蓝旗人(家族属正蓝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铁岭。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善书,通目录学和校勘学。
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
16岁时中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顺天乡试举人(时隶正蓝旗汉军德英额佐领下),初任国史馆 (清朝)誊录官,后在京师以诗课授徒二十余年。
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进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参与编修《钦定工部则例(光绪朝)》。
八年(1882),任户部广西司郎中。
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监察御史。
十六年(1890),任广东道监察御史。
十七年(1891),改户科给事中,担任《钦定台规》(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总阅官进士延煦 (清朝宗室),分校官同榜进士贵贤)。
十九年(1893),转工科给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四年(1898)戊戌,补授户科掌印给事中。
二十五年(1899),简放陕西延榆绥道(治所在今榆林市)。
二十六年(1900)庚子改陕西粮道(驻西安),同年以病乞休。
从陕西任上退休后,胡俊章去了杭州、苏州,中途在湖北武昌停留访友(可能拜会亲戚、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两人系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同榜;或者亲家、时任武昌府同知的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杨长坦,即翰林杨钟羲之父;或者诗友、时任湖北巡抚的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住在武昌兰陵街。
他在途中写给好友镶白旗蒙古延清的诗中写道:“今年宦长安,天旱久不雨。
长安十万家,无麦无禾黍。
......因之减粮价,欢欣遍蓬户。
......小寓兰陵街,雨雪滞庭宇。
我欲诘天心,界限太分割。
将雨移长安,绝长短可补。
万民乐丰年,岂止富仓庾”(见延清《庚子都门纪事诗》)。
晚年(1900-1906)就养吴中(苏州),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镶白旗满洲恩寿(字艺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字云伯,号月汀)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诗注记,“俞与诸君子皆有年世谊”)。
为俞樾的著书校阅。
据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时文名颇盛,在都下以授徒为业,门下多贵显者。
今溥玉岑(溥良)尚书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联录存(五)》)。
购得阮元《两浙輶轩录》抄本,与俞樾各享一半。
俞樾在1906年《胡效山观察俊章挽词》中写道:“安定先生松柏姿,岁寒标格最堪思。
人钦京国知名早,我恨苏台把臂迟。
……居易方欣交梦得,伯牙何意失钟期”(引自《春在堂诗编》卷二十三)。
另有俞樾写给胡俊章的《俞曲园先生手札》(手稿本)现藏于日本中央图书馆古书资料库(曾由日本诗人会津八一收藏)。
胡俊章在咸丰八年戊午(1858)(?
)孟秋二十二岁时的一首书法无题诗写道:“秋风凌古渡,夕日下荒基。
铜雀久飞去,君王安再来。
至今松柏语,犹杂管弦哀。
呜咽漳河水,东流无从回”。
与咸丰六年进士、监察御史钟孟鸿交友,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赠书法行书节录《文心雕龙》、楷书节录《小园赋》。
与光绪十五年进士、监察御史杨深秀友善。
光绪十九年(1893),与儿玉瀛、侄玉泽、正白旗宗室恩煦(与玉瀛光绪八年壬午顺天乡试同榜,阖家殉难于庚子国变,其胞兄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宗室恩景)、正蓝旗宗室毓隆(其父进士宗室溥良)及友杨深秀等作诗跋于冀以和的《乐天园山池记》(此园林位于山西介休)。
与儿、侄曾同时作诗跋于友人镶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收藏的一幅清代画家张士保于1865年画的《太常仙蝶图》,胡俊章的题诗写道:“容台深处是仙家,绿醉酣红阅岁华。
果与寻常胡蝶异,年年修到见梅花。
飞来两度画堂东,红杏香探及第风。
一任仙衣能变幻,庐山真面在图中”。
为延清的《锦官堂试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参校)。
任职工部期间,曾负责监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复工程(据《翁文恭公日记》)。
在京长期参加并主持“绚秋诗社”,诗友有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杨佳氏宜振(胡俊章师从宜振)、镶白旗满洲索绰罗氏麟魁、大兴范德馨(字桂山,号小岩,同治元年壬戌科进士)、正红旗蒙古萨尔图氏百勤(字铁岩,同治乙丑科进士,妻正蓝旗蒙古玛拉特氏松筠之孙女)、镶白旗满洲彦佳氏玉瓒(胞叔敬和)、镶白旗宗室盛昱、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祖父承龄)等;诗社活动地点有东城法华寺 (北京法华寺街)(据奭良《野棠轩文集》)。
胡俊章在京师授课的学生包括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正蓝旗宗室溥良(载《顺天乡试同年齿录:光绪元年乙亥恩科》),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榜眼、正蓝旗宗室寿耆(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镶黄旗满洲裕瑚鲁氏奭良(据奭良《野棠轩文集》),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翰林大兴王祖光(字莲孙)之弟王观光(字莲汀)(据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家族世系《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满洲旗分内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参领、佐领;从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内务府御前侍卫、满洲副都统和怡亲王府佐领;在乾隆朝,出文、武科举人;道光朝至光绪朝,连中五位文科进士。
漆嘉祉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漆嘉祉(?
—17世纪),字蔚生,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漆嘉祉二岁丧父,依寡母熊氏为命,在他成名后,以母亲守节上闻,得到朝廷的旌表。
他是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授任广东顺德和潮阳知县,任内廉洁有善政;并阻挡刘香攻城,赈济人民。
九年任广东乡试同考官,十一年升兵部武选司主事,旋以延迟上任被降二级,调外任。
十二年补福建按察司照磨,十三年升宁国府推官,升兵部武库司主事、员外郎,外任浙江杭严佥事,升广东海北副使,因母亲年老请求归。
隆武元年(1645年),益王朱慈𤆃在福建建昌起兵,漆嘉祉和戴国士坚持劝阻。
同年,负责瑞州义兵的军饷。
永历元年(1647年),发米赈济,地方人民称颂其德。
因考虑慎重,不肯起兵,被人所轻。
南明灭亡,他谈及先朝遗事,动辄涕泗横流。
清朝朝廷派人推荐他做官,拒不出仕。
周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茶陵人,字迪循。乾隆四年进士。入翰林,改监察御史,稽查大通桥仓场,弹劾不避显要。擢刑科给事中,改吏科,自揣不合时宜,乞归。主讲岳麓、朗江书院。卒年八十。
维基
周焘(1708年—1782年),字迪循,号桐圃,枣市岩口人。
进士出身。
乾隆四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任国史馆编修。
后改任山西道御史,因稽察大同粮仓得罪权贵,贬为吏部郎中。
乾隆十五年,任广东乡试主考官。
十七年,转任刑科给事中,后改任吏科给事中。
后辞官后,主讲长沙岳麓书院和常德朗江书院,著有《爱莲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9—1776 【介绍】: 清顺天大兴人,字云门。黄叔琳子。乾隆元年进士,由户部主事累擢刑部给事中,巡视江南漕务。历光禄寺卿、太常寺卿,擢仓场侍郎,署漕运总督。熟悉漕政,处置得宜。官至左副都御史。其学以小学《近思录》为主。
维基
黄登贤(1709年—1776年),字云门、筠盟,号忍庐,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市区)人,清朝官员。
雍正二年(1724年),顺天府乡试中举。
乾隆元年(1736年),登进士,授户部江南司主事,升户部员外郎、户部陕西司郎中。
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广西道监察御史。
乾隆十八年,任吏科给事中。
次年,任刑科掌印给事中。
乾隆二十四年,任太常寺少卿。
次年升任光禄寺卿。
乾隆二十五年,升任太常寺卿。
乾隆三十二年,任宗人府府丞。
乾隆三十三年,任左副都御史。
乾隆三十四年,升任户部仓场侍郎。
乾隆三十四年,任漕运总督。
乾隆三十六年,任左副都御史。
乾隆三十七年,任武会试副考官。
乾隆三十九年,提督河南、山东学政。
王鼎镇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鼎镇(1598年—1667年),字禹烈,号半隐,河南开封府西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鼎镇是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次年(1631年)中辛未科进士,都察院观政,五年担任西安推官 ,平反当地冤狱;关中地方发生饥荒时严厉控制商贾,安定人心。
之后他迁任广西道御史,巡按庐州、凤阳、淮安、扬州,擒拿颜亳地方的盗贼;相继升转川北、衡永参议,不够一年再升为尚宝少卿。
弘光年间,南明朝廷晋升王鼎镇为应天府丞;南京失陷后得隆武朝廷徵召为尚宝卿,福京失守后投降清朝,为洪承畴题授江南驿传道按察司副使,不久乞休归乡。
次子王遵训,顺治十五年进士。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三
樊起龙,字曦墅。
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武举人。
任广海南头京口提点禁尉副将事。
事见《岭南五朝诗选》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字汝高。隆庆五年进士。初仕龙游知县,入为御史,擢光禄寺少卿。万历中疏争三王并封,忤旨。削籍卒于家。
维基
涂杰(1547年—?
),字汝高,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新建县军籍,南昌县人(今江西省南昌市)。
隆庆四年(1570年)中式庚午科江西乡试第九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联捷辛未科会试第二百七名,三甲第二百二十二名进士,授浙江龙游县知县。
万历五年(1577年),任广西道监察御史。
万历十年,改任浙江道监察御史。
后兼任湖广巡按。
万历二十年,担任光禄寺少卿。
万历二十一年,国本之争矛盾开始激化,明神宗加快改立进程,下诏三王并封(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一并封王)。
当时光禄丞朱维京、给事中王如坚上疏率先反对。
明神宗大震怒,两人被贬戍边。
随后涂杰、王学曾继续上疏,两人均被斥为民。
此事激起群臣更多反对,最终迫使大学士王锡爵辞职、明神宗收回前命。
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赠涂杰太常寺少卿。
天启三年,赠大理寺卿。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蕃,字观复(《眉山唐先生集》卷二七《送王观复序》),一字子宣(《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七),益都(今山东青州)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任广西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四一)。
宣和二年(一一二○),任夔州路运判(同上书选举二九之一四)。
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四川梓潼人。明崇祯四年进士,官御史。曾降李自成,受直指使之职。又归清,授原官。奏请豁免包丁荒粮。官至太仆寺卿,巡抚顺天
维基
柳寅东,号凤瞻,四川保宁府梓潼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进士,大理寺观政,授行人司行人,九年顺天同考,十年行取考选,授江西道御史,巡视东城,丁忧归乡。
十三年起补原职,任广东巡按御史。
崇祯十六年,巡按顺天。
明亡后降李自成,又仕清 ,顺治元年(1644年),授原职。
次年,升任太仆寺少卿。
顺治三年(1646年),改顺天巡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顺治十四年(1657年)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恽彦彬(1838年—1920年),字次远、号樗园、次园,江苏省阳湖县(今江苏省常州市)人,进士出身。
恽光宸之子。
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改庶吉士。
光绪八年,任司经局洗马,后升任左春坊左庶子、日讲起居注官。
光绪十八年,任詹事府詹事。
光绪十二年,任内阁学士。
光绪二十年,任广东学政。
光绪二十一年,任工部右侍郎。
共 10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