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任广

相关人物:共 108 位
共 2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水部清词重帝乡,一麾出守绶初黄。
即看露冕辞双凤,复见仙人下五羊。
秋至全消江雾瘴,月明还照浦珠光。
轺车莫更停珂里,骑竹儿童满道傍。
凤池染翰早驰名,粉署为郎属老成。
玉阙一朝膺荐剡,滇阳万里任专城。
青山客路双旌杳,夜月关河独棹轻。
边徼从来风俗异,好勤抚字播天声。
帝眷甘泉旧,纶恩换虎符。
神应驰北阙,眼已见西湖(自注:汉有西湖。)
霖雨思贤甚,仙槎到汉无。
书梁形梦寐,大厦待公扶
⑴ 自注:阅报之夕,梦韶美大书兄字于梁间。
书欲临邛去,公俄广汉行。
湖欣遇房相,诗拟和刘兄。
为郡人生贵,还乡昼锦荣。
无从陪杖屦,老我欲归耕。
伉健绣衣身,余事能精五禽戏;
峥嵘横槊气,平居时作老龙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王赞斌(1889—?),广西凭祥东街人,国民党陆军中将。龙州师范学堂、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广西将校讲习所第三队队长、陆军第六团连长、营长,1926年任第一旅第二团团长,1930年任15军44师副师长兼团长,1932年任师长,1936年1月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1937年任第一七四师师长,1938年2月任第四十八军副军长兼一七四师师长,9月任第七军副军长,1941年冬任广西桂乐师管区司令、桂柳师管区司令,1946年当选国大代表,1947年任中央政府克政实施督导委员会委员,1948年5月任国民政府监察委员,1949年4月任两广区行署监察专员等。1949年赴台湾,1976年在台北病逝。
伉健:强健。 《汉书·宣帝纪》本始二年:“大发兴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
绣衣:此处切王之监察委员身份。
五禽戏:古代一种体育治疗法。其法仿效动物姿态,展手伸足,俯身仰首,借以加速血液循环。相传为东汉华佗首创。
横槊:形容气概豪迈。明文征明《夜坐闻雨有怀子畏次韵奉简》:“用世已销横槊气,谋身未办买山钱。”
平居:犹平时,平素。
笺:清代蔡乃煌小乔墓联:
汉昌奉邑,岳阳将台,夫婿昔登坛,横槊南来消霸气;
楚冢新封,吴宫冷闭,阿姨谁荐食,大江东去有余哀。
挽吴先生雪香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手书多朱孝定格言,驷乘大闾门,遗泽自流千载永;
家祭见陆放翁诗句,凤毛在瀛海,明年当告九州同。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先生为吴立法委员望伋之尊人,遗有诗篇及手札。
吴允让(1876~1965),本名友梅,字季能,又字季直,号雪香,又号一公,允让是其考名,南街节孝门人。1903年入庠,是东阳最后的秀才之一。1905年,吴允让自金华府学堂返乡,改私塾为学堂,并在南岑吴氏义房小宗祠天官第(今剧院后半部分)创办“广益初等小学堂”,自任校长。1913年,自愿将广益小学校址改办官立学堂,更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吴宁一校前身)并任校长。广益小学则迁至泮东徐氏宗祠(现黉门广场东南隅)。上世纪30年代,吴允让幼子吴望仁任广益小学校长,将学校搬迁至小西门南岑吴氏贞房小宗祠继续办学。民国四年,获捐资兴学二等银质嘉祥章、办学得力奖给七等嘉禾章,是浙江省获奖的44人之一。北伐军兴,吴允让奔赴广州投身革命,入总司令部审计处。北伐成功后,受审计院长于右任之聘,先后任审核委员、审计部荐任审核。1933年退居故里,参与东义公路建造,筹创东阳商办电气股份公司、浙江地方银行东阳分理处。抗战期间,任东阳县抗敌后援会主席。抗战胜利后,出任东阳县文献委员会副主任。著有《审计刍言》、《吟香诗草》、《民情风俗》、《一公文存》等。红椿巷拆迁,其后裔将祖屋补偿款人民币八十五万元捐出,设立“吴一公妇女儿童关爱基金”。
朱孝定格言:指《治家格言》,朱用纯(1627~1698年),字致一,私谥孝定,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驷乘大闾门:《汉书-卷七十一》: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家祭见陆放翁诗句...明年当告九州同: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凤毛:比喻人子孙有才似其父辈者。
吴望伋:见寿联18【寿吴立法委员望伋】。
尊人:对父母的敬称。此处指父亲。
手札:手书,亲笔信。
冰檗声名简帝心,观风隽擢涣纶音。
一朝持节辞枫陛,千里驱车赴桂林。
雨过荔源青似染,云开尧岭碧如簪。
悬知按部春风里,无限江山伴醉吟。
明庭事业青云上,暂屈鸣弦非所望。
闻有灵踪在境中,何从挥鞭时一访。
石路盘纡入道家,老松偃蹇枝槎枒。
昔年煮药卢童子,尝闻白日乘云霞。
红尘不到神仙窟,殿宇荒凉古突兀。
海近幽深春未来,寒风吹池水生骨。
厚冰无文印沈冥,一泓斜卧云母屏。
屏底有物色如玉,隐隐结就浮图形。
澄澄照眼琉璃莹,还同倒影落明镜。
殆非人巧出天工,聋俗安知凡与圣。
吾皇德泽被四夷,产此正是兴龙时。
画图难展丹青手,聊作升平瑞应诗(《山左金石志》卷一七)
野老本孤陋,于公荷特怜。
出门今偶耳,倾盖昨同然。
风雨酬一话,诗书当十年。
永怀非日月,高谊薄云天。
俯仰少知己,遭逢诚胜缘。
枉推惭极口,汎爱悚高篇。
貌瘠道腴内,官廉德俭先。
鹏图协公荐,马走愿私鞭。
文武无愆用,崇卑各适权。
东吴卿月转,南徼使星躔。
道路瞻风节,山川照雪鋋。
府尊严武位,幕集杜陵贤。
怀远人何迩,均仁俗不偏。
明良欣盛遇,衰飒舞林泉。
减兰 痛悼李汝伦诗丈(2010-02-01) 当代 · 熊盛元
悲歌匝地,荷戟荒原空洒泪。
雪意沉沉,九域依前万马喑。

剑横牛斗,独倚高楼风满袖。
莫怨春遥,梦里如闻紫玉箫。
注:汝伦丈为《当代诗词》主编,有《紫玉箫集》。
附(一):
减兰 己丑腊月十八夜惊悉汝伦诗丈仙逝 菽子
悲心瘦骨,紫玉箫声沈海窟。南岭雪飘,万树梅花一夜凋。 生逢鬼蜮,凛凛锋芒俱辟易。遥拜灵旌,烈酒燃时国士行。
钱钟书评曰:“ 李君文锋芒四射,光焰万丈,有‘笔尖儿横扫千人军’之概。李君饱经折磨,而意气仍可以辟易万夫,真可惊可佩。”丈有《紫玉箫集》。
减兰 哀汝伦丈 蛰堪
登高远眺,咽断寒箫惊噩耗。众醉吾醒,太息南天一柱倾。 谁歌楚些,喜是荒原犁已破。泪眼凄迷,伫向寒宵酹一杯。
挽汝伦前辈 安知
齐喑万马叹萧条,南国谁吹紫玉箫。 诗胆诗魂森似铁,快言快语直如刀。 文章但写苍生泪,歌哭能通碧海潮。 如此人间留不得,怜君风骨太岧峣。
减兰 痛悼李汝伦先生 次韵晦窗老师 风清
立身天地,诗笔纵横多少泪?今古沉沉,大梦醒时万籁喑。 文星柄斗,啸傲长空舒广袖。去路遥遥,化作吟边紫玉箫。
附(二):
李汝伦(1930-2010),吉林扶馀人。字怀仙,号种瓜得豆庐主人、得其所斋斋长。诗人、杂文家。1953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7年后长期被逐乡间劳动。曾任广东作协刊物《作品》编辑、副主编,《当代诗词》主编,《中华诗词》编委。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新诗、散文、杂文、评论、随笔写作。出版著作有古典文学研究《杜诗论稿》;评论集《种瓜得豆集》;诗词集《性灵草》、《紫玉箫集》(获广东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紫玉箫二集》;杂文集《和三个小猢狲对话》(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李汝伦杂文选粹》、《李汝伦作品选粹》、《旧瓶·新酒·辩护词——当代诗词研究论文集》及散文、杂文合集《蜂蝶无缘》等。1981年创办并主编解放后第一家专门诗词刊物《当代诗词》,以品质高、选稿严、坚持法眼、公心、铁面而享誉,刊物发行国内外,颇有影响。其成就得文艺界前辈周谷城、程千帆等人的高度评价。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协理事,曾任广东作协文学创作研究室副主任、杂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
拨乱反正后,吾国第一份诗词专业刊物《当代诗词》即由李老创办。李老评诗,主公心、法眼、铁面,又主持“李杜杯诗词大奖赛”,奖掖后进,不遗馀力,可谓当代诗坛广大教化主。
自八十年代起,二十馀载,致力于当代诗词理论之建树,有《为诗词形式一辩》、《诗词格律的四大美人》、《八十载沈冤案要翻——关于“学衡派”》等具重大影响力的论文行世。近日萃成《犁破荒原》一著,这是他冲破历史的重重藩篱,从事振兴诗词活动和发展的诗词写作的近三十年的记录。书中有他一系列开拓性的文章和讲话,他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开始了他开拓性的诗词活动历程;有理论辩难,深刻有力且寓文采和讽刺的笔墨,批判和击溃了数十年否定诗词的各种有害观点。今日青年咸知传统诗体之粹美,李老为诗词正名之功,实不可没。李老诗以识见为主,而参以老杜悲悯之笔,成《紫玉箫集》、《紫玉箫二集》二种,早成当代诗坛经典文本。
共 2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