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焘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1093年12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
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
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
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致语口号(1087年8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臣闻天无言而四时成,圣有作而万物睹。清净自化,虽仰则于帝心;岂弟不回,亦俯同于众乐。属此九秋之候,粲然万宝之成。吾王不游,何以劳农而休老;君子如喜,则必大烹以养贤。恭惟皇帝陛下,孝通神明,仁及草木。行尧、禹之大道,守成、康之小心。华夷来同,天地并应。以为福莫大于无事,瑞曷加于有年。南极呈祥,候秋分而老人见;西夷慕义,涉流沙而天马来。嘉与臣工,肃陈燕俎。礼元侯于三夏,谐庶尹于九成。宣示御觞,耸近臣之荣观;胪传天语,溢两庑之欢声。臣等亲觏昌辰,叨尘法部。采谣言于击壤,助矇瞍之陈诗。仰奉威颜,敢进口号。
霜霏碧瓦尚生烟,日泛彤庭已集仙。
霭霭四门多吉士,熙熙万国屡丰年。
高秋爽气明宫殿,元祐和声入管弦。
菊有芳兮兰有秀,从臣谁和《白云篇》。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其十五 无言(1076年3月4日)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殷勤稽首维摩诘,敢问如何是法门
弹指未终千偈了,向人还道本无言
白也度苕溪,诸贤重挽携。
金刀眷良集,铁画粲芳题。
神护藏书壁,鸿留印爪泥。
阿隆霜干老,附并薄云霓。
题元祐续阁帖第九卷残拓本(甲寅)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刘焘何惭共邵彰,右军岂必似稽康。
唐临晋帖参差是,且莫断龂窦与黄。
扁锋马式孰良工,怀字今看冀北空。
不借神龙书府印,果然羊薄出江东
⑴ 米老云「『怀』字折笔转折扁而见锋」,今日他本所无也。
又题四首 其一 (乙丑)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稧序欧临又褚临,谁乎集字价千金。
不如乐毅传刘邵,真影犹堪照古今刘焘、邵彰。)
磨蚁迭左右,铁炭互俯仰。
岁月如牧马,快骤脱羁鞅。
方希草玄雄,未羡画眉敞。
刘侯启予者,险韵写胜赏。
读之令人醒,居然见图像。
我昔曾此游,僧梵荐肸蚃。
撞钟鸣木鲤,破我颠倒想。
百年能几许,万事苦鞅掌。
丧身声利场,齿角伐犀象。
前辈晓云散,后生春水长。
君看门外辙,盛气日来往。
道人初不省,禅寂异到壤。
乃知雨花地,可以透迷网。
君侯此嘉集,尘迹已相荡。
援琴写我叹,中夜发哀响。
吾斋新题晋观堂,半卷残帖喜欲狂。
六百年前佳纸墨,开禧始出于榷场。
流落人间百什一,远媲淳化尤晶芒。
大观从来乏全帙,后来赝配徒誇张。
今者忽睹连璧四,小印识自新安汪。
昔者我读坛长集,藏经签记题跋详。
无由亲到蕊珠阙,梦中久想贉笈香。
顾疑坛长强分别,宜兴退谷先后藏。
又云铁山王氏本,字锋肥大难颉颃。
计鲁之鼎郑之璞,买褚得薛王得羊。
我识蔡书波及磔,那区官纸白与黄。
北贾当时若翻刻,亮字岂肯留偏傍。
此本分明洗痕在,海陵廿载溯靖康。
毡苞席裹载石去,日夜北走关山长。
至今石边泐损迹,夏金追蠡雕戈光(每值石边破处,尤可爱。)
吾收半卷正如此,冯氏快雪差可方。
琅邪一门洽与廙,小楷惜未摹元常
儿时侧闻涿鹿本,近与退谷名相当。
不知虚舟坛长辈,胡弗细审轻评量。
弇州仅宝弟七卷,右军行草剩几行。
尔时已有不眠客,延津风雨徘徊望
斗牛龙光想双剑,蓠薋马粪臭两王。
此外纷纷孰具眼,敢许再拜朝墨皇。
袖有骊珠识剖蚌,厩养神骏看腾骧。
坐观旬日客估直,奚啻全石归我囊。
临别回环影对烛,借模片段圭抵璋。
他日快睹宜兴本,小堂磨石韵绕廊。
江东刘焘那可得,辨眼且觅刘光旸。
⑴ 《白骑遂帖》四行,可配《旦极寒帖》。
⑵ 弇州跋云:「复得弟七卷不完本,使象先夜眠不著。」
右军袁生帖歌(甲辰) 清 · 翁方纲
袁生真帖果有无,云出真赏之斋厨。
瘦金签题锦贉轴,损斋旧石传非诬。
客来示我旧摹本,损斋石想同时摹。
右军剧迹新旧勒,王著刘焘同汴都。
真赏藏皆宋时物,丰人翁赋非虚䛕。
吾尝于中得心印,最精帖尾一字吾。
谁将垂丝作斜搭,有如旧绣移海图。
颇闻硬黄有添晕,私以笔画为形模。
后来又失硬黄旧,岂止跋为张潜夫。
损斋既与真赏合,真赏顾与藏帖殊。
试以真赏火前本,大观淳化穷锱铢。
准兹玉尺定真赝,宛对明镜分妍姝。
官帖移行固偶尔(《淳化》三行、《大观》二行。),彦远著释良区区(《法书要录》作廿六字。)
大令㿃字亦如此,聊因袁生为举隅。
回看吾斋榷场卷,炯炯纬宿躔圆珠。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