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庄绰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白首同经本命年,君临方面我归田。
应无卫尉一钱直,空羡漆园三十篇(自注:季裕著《本草蒙求》三卷,颇工。)
麟阁功名应未晚,羊肠岐路莫争先。
西归不待三年最,肯访柴门濲水边。
酬答王仲仪龙图 北宋 · 孙沔
七言律诗
海东霜隼品仍多,万里秋天数刻过。
狡兔积年安茂草,弋人终日望沧波。
青鵁独击归林麓,皂颊群飞入网罗。
为谢文登贤太守,求方逐恶意如何(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 《鸡肋编》:兖守王仲仪龙图以五枚赠威敏孙公,皆皂颊鸦,不堪搏击,故公作是诗戏之。)
题燕山僧寺壁 北宋 · 赵佶
七言绝句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寄题庄季裕静轩(1141年) 宋 · 吕本中
五言绝句
云静天如水,风停海不波。
请观如是相,夫子意如何。
南游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又)
按:以上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⑴ 《苕溪渔隐丛话》作来
唐 · 张谓
家无阿堵物,门有宁馨儿
按:(见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高似孙《纬略》卷一)。
诗寄太原学士 唐 · 钟离权
七言律诗
① 题元佑七年九月九日书。为宋人依托
风灯泡沫两相悲,未肯遗荣自保持。
颔下藏珠当猛取,身中有道更求谁?
才高雅称神仙骨,智照灵如大宝龟。
一半青山无买处,与君携手话希夷(《云麓漫钞》卷二)
颍川庄绰跋云:「昔维扬有何仙姑者,世以为谪仙,能与真灵接。一日,钟离过之,使治黄素,乃书此诗。吕公亦跋其后,令俟王学士至而授之。后数日,王古敏仲自贰卿出守会稽,至维扬访姑,即以与之。王秘不以示人。」
总序:天之居物于地也,有兽宜山宜穴,鱼宜水宜泥,鸟宜木宜洲,虫宜草宜腐秽。风雨会而寒暑时,山川正而原野平衍,然后郛闬屋室以州之人之宜(郛闬:意谓筑起城墙。郛,外城。闬,里巷之门。《说文·门部》:“闬,闾也。汝南平舆里门曰闬。”),人不得其宜,而之鸟兽虫鱼之所宜,非虫鱼兽鸟之罪也。然而自非圣贤,人失所宜,未尝无不得宜之叹云。始辛卯年(辛卯岁:即元和六年。元稹元和五年贬为江陵士曹参军,而此云六年,疑元稹事后误记。),予掾荆州之地,洲渚湿垫,其动物宜介(介:指有甲壳之昆虫或水族。《吕氏春秋·孟冬纪》:“其虫介,其音羽。”高诱注:“介,甲也。”),其毛物宜翅羽。予所舍,又荆州树木洲渚处,昼夜常有翅羽百族闹,心不得闲静,因为《有鸟》二十章以自达(达:卢校“疑遣”,似是。)。又数年,司马通川郡(通川郡:川,原作“州”,据蜀本、卢本及《旧唐书·地理二》改。《通典·州郡五·古梁州上·通州》:“西魏改为通州(原注:以居四达之路,故改)。隋初,郡废。炀帝初,州废,置通川郡。大唐因之。”州曰通州,郡曰通川,其实一也。),通之地,丛秽卑褊,烝瘴阴郁,焰为虫蛇,备有辛螫(辛蛰:原指毒虫刺蛰人,此喻指荼毒,虐害。)。蛇之毒百,而鼻褰者尤之(鼻褰:谓毒蛇之鼻向上。参下篇《巴蛇》。)。虫之辈亦百,而虻、蟆音莫、浮尘、蜘蛛、蚁子、蛒蜂之类,最甚害人。其土民具能攻其所毒,亦往往合于方籍(方籍:医书。方,药方。),不知者,遭辄死(遭:卢本、杨本、全诗作“毒”。)。予因赋其七虫为二十一章,别为序,以备琐细之形状,而尽药石之所宜(药石:药剂与砭石,此泛指药物。),庶亦叔敖之意焉(叔敖之意:孙叔敖,春秋楚国人,年少而心仁。尝遇两头蛇,畏他人重见而丧生,杀蛇而埋之,时人以为积阴德必有善报。事详汉贾谊《新书·春秋》。)
巴蛇三首序:巴之蛇百类,其大蟒,其毒褰鼻(褰鼻:白花蛇之别称。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本草》载,白花蛇一名褰鼻蛇,生南地及蜀郡诸山中,九月十日采捕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一·白花蛇》:“蕲蛇,褰鼻蛇。”【释名】引寇宗奭曰:“诸蛇鼻向下,独此鼻向上,背有方胜花文,以此得名。”)。蟒,人常不见;褰鼻,常遭之。毒人则毛发皆竖起,饮溪涧而泥沙尽沸。验方云:攻巨蟒用雄黄烟(雄黄:矿物名,亦名鸡冠石,橘黄色,有光泽,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晋葛洪《抱朴子·登涉》:“昔圆丘多大蛇,又生好药,黄帝将登焉,广成子教之佩雄黄,而众蛇皆去。”),被其脑则裂(被:蜀本、卢本作“破”。),而鷣鸟能食其小者(鷣鸟:亦称负雀,鹞之别称。《尔雅·释鸟》:“鷣,负雀。”郭璞注:“鷣,鹞也。江南呼之为鷣,善捉雀,因名之。”)。巴无是物,其民常用禁术制之(禁术:巫术符咒之法。《后汉书·徐登传》:“登乃禁溪水,水为不流。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尤效。
引用典故:叔敖瘗
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红燄盘身蹙白花。
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
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
⑴ 叔敖瘗:见本卷《虫豸诗七篇》序注。
杜鹃不是蜀天子,前身定是陶渊明(以上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将军身是五行精,日日燕山望石城。
待得功成身又退,空将心腹为苍生宋庄绰《鸡肋编》卷上)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