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端礼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按大明一统志。山在辽东西南十五里许。连海州卫界。山顶平石之上。有指掌之状。泉出其中。挹之不渴。晋司马懿围公孙渊于襄平。有星从首山坠城东南。唐太宗征高丽。尝驻跸其巅。勒石纪功。因改驻跸山云。岁乙巳。余奉王命朝京师。道经山下。怀想古昔。遂用洪武韵赋之。
溯辽城而西迈兮,望首山之孤峰。
执腾骞而斗起兮,羌偃蹇而巃嵷。
接河流之控带兮,镇鹤野之鸿濛。
岩石盘盘其如掌兮,沸槛泉之飞淙。
昔典午氏之拥兵兮,围公孙于襄平之墉。
灿星气之夜动兮,若跨汉之长虹。
纷历代之割据兮,舆图出入乎华戎。
当贞观之盛际兮,蔚风虎而云龙。
混车书于万国兮,俯六合而豪雄。
盖苏氏之肆凶兮,罪大极而难容。
虬髯奋而若戟兮,赫斯怒而徂攻。
俨师旅之桓桓兮,竟如罴而如熊。
包巫闾而右折兮,金鼓震撼乎山之东。
亲负土石,亲塞河潒。
千僚狼狈,万指倥偬。
弭清跸而戾止兮,登山冢之穹窿。
貔貅纷兮布野,旌旗蔼兮蔽空。
坐进退乎六师兮,散白羽之清风。
视青丘弹丸之片地兮,固已在乎目中。
矧正命而言顺兮,孰有犯乎吾锋。
曾不图蚍蜉之撼树兮,伤枝叶而瘁躬。
忽玄花之掩翳兮,竟顿辔而迷踪。
纵得辽而获将兮,悔噬脐乎厥终。
叹谏疏之无人兮,益思慕乎郑公。
仅拓境而复疆兮,匪王者之奇功。
镌山骨而纪事兮,欲誇耀于无穷。
因所驻而命名兮,名愈大而愈隆。
呜呼,栉风沭雨,何如细毡广厦之宫。
戎车万乘,何如干羽文德之雍。
顾霸气之犹蓄兮,欲一泄而荡胸。
未免贻讥笑于后人兮,抚青史而懜懜。
于赫皇明,千载罕逢。
无为而声教远暨,不战而梯航自通。
虽我邦之僻远兮,亦执壤而处恭
乘使辂而过此者,孰不仰高山而想唐宗。
慨往事之如彼,悱余心兮有忡。
歌曰:昔未驻跸,培塿与同。
一焉驻跸,高朗显融。
唐师徂东,挥霍横纵。
民虽不靖,山则贵崇。
圣化无外,弈弈沨沨。
山虽不遭,民则殷丰。
人加名字,山无功庸。
嵬然千载,镇彼遐封。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 其一 (1202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律诗
上圣临三极,维师正百工。
忠清两杨绾,诚一再温公。
衡岳摧天柱,明堂失栋隆。
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 其二 (1202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律诗
孝庙乘乾日,光宗宅震宫。
夔龙池集凤,黄绮翼高鸿。
初政扶皇极,三朝抗大忠。
期年坐黄阁,万古一清风。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 其三 (1202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律诗
天下非无士,胸中自有人。
如何初拜相,首荐一遗民。
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
白头哭知己,东望独伤神。
踉蹡儿孙忽满庭,折荷骑竹臂春莺。
巧楼后夜邀牛女,留钥今朝送化生。
节物催人教老去,壶觞拜赐喜先倾。
醉眠管得银河鹊,天上归来打六更
新酿秦淮鸭绿坳,旋熬粔籹蜜蜂巢。
来禽浓抹日半脸,水藕初凝雪一梢。
岂有天孙千度嫁,枉同河鼓两相嘲。
渠侬有巧真堪乞,不倩蛛丝罥果肴。
中元前贺余处恭尚书祷雨沛然沾足(1191年7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数点飘萧供晚清,二更倾泻到天明。
雷驱云气如旋磨,雨遍山村却入城。
簟面顿无秋后暑,檐牙最爱梦中声。
尚书幸有为霖手,偏洒江东作么生。
贺建康帅余处恭迎宝公祷雨随应(1191年4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大士多时不入城,入城犹未炷炉熏。
忽吹淮水千峰雨,不费钟山半朵云。
桑叶秧苗俱起舞,葵花萱草亦欢欣。
尚书款送公归去,留下丰年二十分。
山自新亭走下来,化为一虎首重回。
平吞雪浪三江水,卧对雨花千丈台。
点检故城遗址在,凄凉浩叹宿云开。
六朝踪迹登临遍,底事兹游独壮哉。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1191年10月) 南宋 · 杨万里
七言律诗
琳宫朝谒早追趋,漏尽铜壶杀点初。
半缕碧云横界月,一规银镜裂成梳。
自拈沉水祈天寿,散作非烟满玉虚。
已被新寒欺病骨,柳阴偏隔日光疏。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