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吕祖谦

相关人物:共 102 位
共 10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203 【介绍】: 宋温州瑞安人,字君举,号止斋。
以文擅当世,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与张栻、吕祖谦友善。
孝宗乾道八年进士。
累官通判福州累官至吏部员外郎。
轮对极言以爱惜民力为本。
光宗绍熙四年以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
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
终宝谟阁待制。
卒谥文节。
为学自三代、秦汉以下靡不研究。
有《诗解诂》、《周礼说》、《春秋后传》、《建隆编》、《止斋集》等。
全宋诗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一七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师薛季宣、郑伯熊,传永嘉之学。乾道八年登进士甲科,授泰州教授,特除太学录。添差通判福州,以言者罢。后五年,起知桂阳军。光宗立,提举湖南常平茶盐,授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绍熙三年,擢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时光宗以疾不朝重华宫,傅良抗疏不听,申省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以言者论罢。嘉泰二年复官,起知泉州,以疾辞,授集英殿修撰、进宝谟阁待制致仕。明年卒于家,年六十七,谥文节。著有《诗训义》、《周礼进说》、《春秋后传》(存)、《左氏章指》、《历代兵制》(存)、《皇朝大事记》、《永嘉先生八面锋》(存)、《止斋论祖》(存)、《止斋文集》(存)等。见蔡幼学《宋故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行状》,楼钥《宋故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神道碑》、叶适《宋故通议大夫宝谟阁待制陈公墓志铭》(并见《止斋先生文集》卷五二附录),《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6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祖籍寿州,字子约,号大愚。
吕祖谦弟。
受业祖谦如诸生。
历通判台州。
宁宗即位,除太府丞。
因赵汝愚罢相,上封事极谏,忤韩侂胄,安置韶州,未至,改送吉州。
在谪所读书穷理,卖药自给。
遇赦量移高安,卒。
追谥忠。
有《大愚集》。
全宋诗
吕祖俭(?~一一九六),字子约,自号大愚叟(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六),金华(今属浙江)人。祖谦弟。以父荫入官。历监明州仓,衢州法曹,藉田令,司农簿。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六月,通判台州;十一月,除太府寺丞(《嘉定赤城志》卷一○)。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忤韩侂胄,韶州安置,后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二年,卒。著有《大愚集》,已佚。《宋史》卷四五五有传。今录诗二十六首。
全宋文·卷六四○一
吕祖俭(?——一一九六),字子约,号大愚,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祖谦弟。受业祖谦如诸生。监明州仓,将上,会祖谦卒,为终期丧。调衢州法曹,除籍田令,为司农簿,通判台州。宁宗继位,除太府丞。忤韩侂胄,安置韶州,改送吉州。遇赦,量移高安。庆元二年卒,谥曰忠。著有《大愚集》。见《宋史》卷四五五《吕祖俭传》,《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四、职官七三之一九。
郑良臣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二六五
郑良臣,婺州武义(今浙江武义)人,吕祖谦门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南夫,号坦溪。
吕祖谦之门,讲贯理道,笃志根源。
官终朝请大夫。
有《坦溪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烨(一一三八~一一八五),字景明,号拙斋,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授签书奉国军节度判官。召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淳熙间知抚州。官终江东提点刑狱。十二年卒,年四十八。事见《定斋集》卷一五《朝奉郎提点江南东路刑狱赵公墓志铭》、《晦庵集》卷七八《拙斋记》。
全宋文·卷六一一八
赵烨(一一三八——一一八五),字景明,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居于闽。
吕祖谦门生。
乾道二年第进士,授左承事郎、签书奉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
改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出知抚州,差江右、江东提点刑狱。
淳熙十二年卒,年四十八。
见蔡戡《朝奉郎提点江南东路刑狱赵公墓志铭》(《定斋集》卷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开化人,字公兖。
受业朱熹、吕祖谦之门。
孝宗淳熙间进士。
累官通判江宁府。
有《春秋语孟注》、《兵书解》、《宋朝职略》等。
全宋诗
邹补之,字公衮,开化(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十二年,为常州教授(《咸淳毗陵志》卷九)。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休宁县(清康熙《休宁县志》卷七)。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由通判江宁府致仕(《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有《毗陵志》十二卷等。事见清康熙《衢州府志》卷二九。
全宋文·卷六三六二
邹补之,字公衮,衢州开化(今浙江开化)人。
受业吕祖谦、朱熹之门,登淳熙二年进士第,历官毗陵郡之学掾,广东宪属,知休宁县,累官江宁通判。
著有《春秋语孟注》、《书说》、《兵书解》、《宋朝职略》等。
见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宋元学案》卷七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邢世材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176 【介绍】: 宋青州人,徙居会稽,字邦用。
登进士第。
曾从吕祖谦学。
既得官,弃故学,遍从长者游。
历南康军司户参军,迁金华丞,未赴任卒。
宋登科记考
字邦用。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
李泳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二六九
李泳,字深卿,吕祖谦门人。
淳熙八年为从事郎、绍兴府新昌县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11 【介绍】: 宋漳州龙溪人,字子正,一作子合,号东湖。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三调教官,十七年间,受学于朱熹、张栻、吕祖谦之门。
历长乐令,修大塘水利,溉田十万余顷。
通判赣州,荐章交上,时韩侂胄当国,遇不少贬以求售。
侂胄诛,擢为太学博士,除诸王宫教授。
守毗陵,为浙东提举常平使者,有惠政。
除大宗正丞,迁右曹侍郎卒。
有《论孟讲义》、《两汉博议》及文集。
全宋诗
王遇(一一四二~一二一一),字子正,一字子合,学者称东湖先生(《宋元学案》卷六九),龙溪(今福建漳州龙海市)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曾从朱熹,张栻、吕祖谦学。
历知长乐县,通判赣州,知常州,提举浙东常平。
除大宗正丞,迁右曹郎。
宁宗嘉定四年卒,年七十。
事见《勉斋集》卷三七《朝奉郎尚书吏部右曹郎中王公行状》。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王遇(一一四二——一二一一),字子合,号东湖,漳州龙溪(今福建漳州)人。
乾道五年中进士甲科,调临江军教授,移处州教授。
受业于朱熹、张栻、吕祖谦之门。
历官长乐县丞、赣州通判、提举常平使者。
入朝为大宗正丞、右司郎中。
嘉定初出知常州,四年六月卒,年七十。
著《论孟讲义》、《两汉博议》及文集若干卷。
见黄干《朝奉郎尚书吏部右曹郎中王公行状》(《勉斋集》卷三七),《宋元学案》卷六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徐暄,从吕祖谦学。
孝宗淳熙九年(一一八二)有诗吊其师(《东莱集》附录卷三)。
今录诗四首。
共 10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