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姜夔

相关人物:共 37 位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宗瑞,号东泽、东仙。
受诗法于姜夔
有《欸乃集》、《清江渔谱》、《东泽绮语债》。
全宋诗
张辑,字宗瑞,号东泽,鄱阳(今江西鄱阳)人。
得诗法于姜夔,工词,有《欸乃集》、《东泽绮语债》,已佚。
事见《江西诗徵》卷一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2—1752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
康熙五十九年举人。
乾隆初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
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曰琯小玲珑山馆数年,多见宋人集,因撰《宋诗纪事》。
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为浙派名家。
论词推崇周邦彦、姜夔,亦为“浙西词派”重要作家。
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为仁同撰《绝妙好词笺》。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人。康熙庚子举人,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有《攀榭山房集》。杭大宗曰:“太鸿诗精深华妙,裁断众流,自新城、长水盛行一时,海内操觚者莫不乞灵于两家,太鸿独矫之以孤澹。用意既超,徵材尤博,吾乡称诗,于宋、元之后未之或过也。”沈归愚曰:“樊树徵士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诗亦清高,五言在刘窅虚、常建之间。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扫扯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王兰泉曰:“徵君诗幽新隽妙,刻琢研炼,五言尤胜,大抵取法陶、谢及王、孟、韦、柳,而别有自得之趣。莹然而清,窅然而邃,撷宋诗之精诣而去其疏芜。时沈文悫方以汉、魏、盛唐倡吴下,莫能相掩也。”翁覃溪曰:“樊榭以精细之思得韵得味,正亦从书卷中酝酿得来。”
词学图录
厉鹗(1692-1752) 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钱塘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报罢。馆扬州马曰琯、马曰璐小玲珑山馆,尽阅其善本秘籍。学殖广博,尤谙辽宋典章人事。为朱彝尊之后之代表人物。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等。词集名《樊榭山房词》。
清诗别裁集
字太鸿,浙江钱塘人。康熙庚子举人。著有《樊榭诗集》。○樊榭学问淹洽,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而诗品清高,五言在刘慎虚、常建之间。今浙西谈艺家,专以饤饾挦扯为樊榭流派,失樊榭之真矣。
游仙百咏·杭序
盖闻皇娥既邈,韵不唱夫璇宫;穆满云遥,歌未传于瑶岛。月中桂树,羽士难逢;源里桃花,渔郎安在?天上乏骖鸾之客,人间无吐凤之俦。迨至庾开府仗清新之气,郭景纯用隽上之才,开生面于青宫,夺夜光于玄圃。然而辞多感慨,同坎壈之咏怀;调本轻淫,非列仙之本趣。难匹休乎子建,终见笑于钟嵘。仙咏难工,由来久已。厉先生太鸿者,玉皇香吏,暂谪尘寰;碧落侍郎,侨居瀛海。朱异赋弓之岁,便解操觚;兰成射策之年,即闻染翰。琅玕披腹,门无题凤之宾;珠玉为心,座有解龟之赏。一丸飞药,逢璋瑞于西山;九节菖蒲,遘商丘于北海。东华公子,旧是相知;南岳夫人,新为结客。凝神濯魄,原无俟于冰壶;洗髓伐毛,亦何须于紫水?乃琼霄有路,阆苑多歧,既非感遇之刘桢,讵作嫉邪之赵壹?聊寄怀于玄远,遂托咏于游仙。数凡三百,谢家胡蝶之篇;字过八千,倪氏梅花之制。洞中蕊简,始足挥毫;海上珊瑚,差堪架笔。月穿高树,依萝户以敲金;风度碧天,傍云窗而戛玉。江花满箧,种由琼草之田;潘锦连箱,裁作流霞之帔。行间冰雪,喷来即是玄霜;腕底蛟螭,泻出何殊碧海?笑驱素豹,盘桓墨碗之中;怒逐朱龙,游戏砚池之侧。昆崙袅袅,不用支筇;烟渚茫茫,何须买舶?苔笺十幅,俄成王屋之峰;缃帙一函,都是蓬莱之岛。以神仙为输写,借文翰为遨游,可谓尽名士之才情,极仙人之本色者矣。仆与先生云霞意气,泉石投交。架上琅函,共读通明之卷;篱边黄菊,曾倾陶令之杯。风义平生,兼之师友;相逢今日,示以琼瑶。击节三终,何惜玉壶之缺;披吟数过,恍登银阙之遥。携来市上,谁不购以千金;若在床头,人自函其一部。斥曹唐于下座,谁曰不宜;坐何劭于庑间,佥云允称。引尊相对,聊当醽醁之浆;浣手高吟,除是蔷薇之露。书藏二酉,何用秕糠;纸贵三都,宁关玄晏?爰等兹于弁髦,敢用是为前驱。谨序。弟杭世骏拜撰。
游仙百咏·自序
柏梁台上,曾传五岳之图;金马署中,亦著十洲之记。龙师舆鱼吏俱升,桂父偕茅君共举。游戏紫清之上,翱翔碧落之中。桐峰梓瑟,倚歌而和皇娥;湘水瑶琴,弹曲而迎帝子。玄云新韵,久唱璇宫;黄竹旧词,犹留瀛岛。乐哉仙乎,斯其至矣。然而东海枣花,空忆斋侯之语;西池桃核,莫延汉帝之年。是则尘缘未断人间,烟路遂遥天上。乃有抽思幽秘,发藻鲜妍,剪月为心,镂霞作想。云君太乙,体虽诞而不删;佚女羽人,意似夸而有取。参军调逸,爰咏升天之篇;子建才高,遂有步虚之作。至于弘农之始倡,实为屈子之馀波,事虽寄于游仙,情则等于感遇,后有作者,咸步趋焉。此皆天情腾踔,清思雕华,淹踬穷途,漂摇愁境。排云阊阖,思翻玉女之壶;追日虞渊,欲絷羲和之辔。尘迷赤县,将晞发于沧溟;唾弃齐州,拟伐毛于紫水。句飞兰露,滴尽金壶;纸叠桃花,喷成绣字。洞天福地之胜,常以神游;银台琼阙之间,奚劳气驭?诚可谓挥斥八极,道遥九垓者矣。仆无凌云之才,有餐霞之癖。懒如中散,论或托于养生;贫似稚川,书未传夫抱朴。山居长啸,偶有遐心;萝户高吟,遂多逸兴。身非脉望,何曾三食琅函;腹愧鞠通,安得一餐墨海?譬彼学仙项曼,诡言渴饮流霞;好道长源,诈说馈来玉液。但以俗缘羁绁,尘网撄缠,与其作白眼以看人,何如问青天而搔首。于是效嚬郭璞,学步曹唐,前后所为,数凡三百。瑶台梦破,唤起飞琼;洛浦舟回,拾残翠羽。曾无当于风雅,亦见摈于庄骚,持赠何堪,自娱而已。时当朱明届节,白日舒长。何方避暑,玄冰飞雪之丸;无计迎凉,鹄羽龙皮之扇。襞笺雪案,岂窥大酉之书;涤笔冰瓯,聊当龟兹之枕。康熙癸巳季夏八日,钱塘厉鹗题于寄圃之半舫斋。
秋林琴雅·题辞
余束发喜学为词,同时有洪稗村、沈柳亭辈尝为倡和,彼皆尚花庵、草堂馀习,往往所论不合。
未几,各为他事牵去,出处靡定,不能专工于一。
今二君已化为宿草,余犹视息人世间,作倚声之歌,几无一人可语者。
去腊于友人华秋岳所,读樊榭《高阳台》一阕,生香异色,无半点烟火气,心向往之。
新年过访,披襟畅谈,语语沁入心脾,遂相订为倡和之作,共得题如干,并注以调名,乃不数日,两家已各成其半。
会余适有白门之役,孟夏解缆,羁留吴苑者二旬,又足成之。
顷寓秦淮,樊榭书至,知前后俱削稿,复合以平时所作,付之梓人,先以首卷刻成者寄示。
回环读之,如入空山,如闻流泉,真沐浴于白石、梅溪而出之者。
噫!
舍紫山而外,知此者亦鲜矣。
独余沈酣斯道几五十年,未能洗净繁芜,尚存故我,以视樊榭壮年一往奔诣,宁不有愧乎?
时康熙六十一年壬寅白露前一日,同里紫山徐逢吉题。
词调六百六十,体凡千一百八十有奇。
一调有一调之章程,一体有一体之变化,作法既殊,音响亦异,殆难于诗远矣。
余友徐紫山尝教余作词,谢不能也。
厉君太鸿于诗古文之外,刻意为长短句,拈题选调,与紫山相倡和,大约怀古咏物之作为多。
数月之间,动成卷帙,声谐律叶,骨秀神閒,当于豪苏腻柳之间,别置一席。
至于琢句之隽,选字之新,直与梅溪、草窗争雄长矣。
余学诗垂四十年,尚不能工。
太鸿工诗,工古文,而《琴雅》一刻,各极其妙,人之智愚何相去之夐绝也?
石仓吴允嘉。
词于诗同源而殊体。
风、骚、五七字之外,另有此境,而精微诣极,惟南渡德祐、景炎间斯为特绝,吾杭若姜白石、张玉田、周草窗、史梅溪、仇山村诸君所作皆是也。
自是以还,正不乏人,而审音之善,二百馀年以来,几成辍响。
近称西泠词派,或踪迹花间,或问津草堂,星繁绮合,可为极盛,乃缘情体物,终惜其体制之未工。
独吾友樊榭先生起而遥应之,清真雅正,超然神解。
如金石之有声,而玉之声清越;如草木之有花,而兰之味芬芳。
登培嵝以揽崇山,涉潢污以观大泽,致使白石诸君,如透水月华,波摇不散。
吴越间多词宗,吾以为叔田之后无饮酒矣。
樊谢天才轶举,靡不洽习,而志尚高远,泊于荣禄。
其与予同寓广陵时,当日斜花外,必相约为倚声,往往予未及脱稿,而樊榭点笔已就,予辄为之罢去。
此卷中怀古咏物诸篇,皆与同里徐丈紫山酬唱者为多。
予既滞淫旅人,生意消削,从尘土挈屑中手把是编,恍铅椠之周旋,感素琴于秋思,徬徨吊影,殆若异身,有不禁为之掩卷怃然也。
康熙壬寅立秋日,玉几生陈撰书于真州之玉渊堂寓馆。
余友太鸿《秋林琴雅》之词,质也灵虚,学也膏腴,才也佽飞,如玉光之陆离,剑花之参差,如是而命之为词,苟舍是其将焉如?
虽然,犹有说。
夫词,南唐为最艳,至宋而华实异趣,大抵皆格于倚声,有叠、有拍、有换,不失铢黍。
非不咀宫嚼商,而才气终为法缚。
临安以降,词不必尽歌,明庭净几,陶咏性灵,其或指称时事,博徵典故,不竭其才不止。
且其间名辈斐出,敛其精神,镂心雕肝,切切讲求于字句之间,其思冷然,其色荧然,其音铮然,其态亭亭然。
至是而极其工,亦极其变,苟舍是无或取焉。
今太鸿之词,不必栀其貌,蜡其言,抽其关键,拔其辕轘,上下五百年,居然独树一标坛矣。
余弱年从羡门侍郎、竹垞翰林论词,尝取宋末诸家为矩矱,久竟弃去。
近与太鸿还往,回理前绪,不禁冁然一笑,思效邯郓之步也。
康熙壬寅清和月,鹅笼生吴焯书。
欧阳圭斋谓雅即「雅乌」之「雅」,以其声能动物也。
词之声生于宫羽,而动物者必雅。
余与樊榭交垂十五年,见其偃蹇侘杰,不废文史,而感时览物,托寓微至,诗所不尽,必形之于词,上者海山缥缈之音,次亦不减游春绿水之奏。
闻者意消神往,直与乡先辈清真、玉田、山村、句曲诸公相后先矣。
符曾幼鲁题。
淡而弥永,清而不肤,渲染而多姿,雕刻而不病格,节奏精微,辄多弦外之响,是谓「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者,讵止有井水饮处必歌柳七词,令市伶按拍称好乎?
意林赵信。
是集名《秋林琴雅》,计一百六十阕,先生三十以前之作也。
越十九年,手编《樊榭山房集》,录五十六阕,有间易字句之处,馀一百四阕,不复存录,而后进得残篇剩句,往往等诸吉光片羽,矧全帙乎?
爰以集外词附于后。
光绪十年甲申孟冬,同里后学汪曾唯。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九
王敬之,字宽甫,一字仲恪,高邮人。贡生。有《小言集》。
清名家词
字宽甫。
江苏高邮人。
尝北游燕赵。
与瘦生交最笃。
故集中词题所宜轩者为多。
词宗南宋姜夔
故题曰三十六陂渔唱。
盖取白石句以名也。
白石自订词集最精审。
敬之不多存词亦如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煜奇,又字毓奇,号蠡槎。
乾隆间举人。
官娄县教谕,工词,以姜夔、张炎为宗,旁及周密、史达祖。
填词工于研辞炼句。
有《精选南宋四家词》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阳榖人,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
姜夔等相唱和。
曾官溧阳县丞。
有《方泉先生集》。
全宋诗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
原籍阳谷(今属山东)。
宁宗庆元间为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
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六八三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又号山楹,郓州阳谷(今山东阳谷)人。
工诗,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有唱和。
宁宗朝曾官溧阳县丞,又为内府守藏史。
旋以事去官,卜居于吴县凤山,山有方泉,因以自号。
着有《方泉先生诗集》四卷(存)。
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六二,《图绘宝鉴补遗》、《宋诗纪事》卷五、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邦卿,号梅溪。
宁宗庆元中,韩侂胄执政,为韩堂吏,掌文书,凡奉行文字、拟帖撰旨,俱出其手。
尝陪使臣李壁至金。
韩败,被劾,遭黥刑,贬死。
工词,多抒写闲情逸致,重形式,追求细腻工巧,与姜夔齐名。
有《梅溪词》。
全宋诗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今河南开封)。宁宗初韩侂胄擅权,为韩堂吏。开禧三年(一二○七)侂胄败,被处黥刑。工词,有《梅溪词》一卷传世。今录诗二首。
词学图录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人。有《梅溪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三山人,字岩老,号白石。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宁宗嘉定中累官直秘阁、知静江府。
工诗,时人与姜白石并称,号“双白石”。
有《白石丛稿》。
全宋诗
黄景说,字岩老,号白石,福州闽清(今属福建)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主管官告院(《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一三)。
嘉泰四年(一二○四),除秘书丞。
开禧元年(一二○五),为广东运判。
嘉定元年(一二○八)知静江府(清雍正《广西通志》卷五一)。
三年,召为国史院编修兼军器监丞。
姜白石并称,有《白石丛稿》(《缘督集》卷一八《白石丛稿序》),已佚。
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
今录诗五首。
刘刚 朝代: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八
刚字养浩,义乌人。
田按:养浩,宋景濂门人,尝作《明铙歌鼓吹曲》,杜叔循书之,词翰双美。
苏平仲跋云:「养浩文辞有名缙绅间,而此十二曲,材雄气昌,辞与事称,有古作者之风。
」胡仲子跋云:「潜溪宋先生为《宋铙歌》,传颂缙绅间,以为度越姜夔,可追比唐柳子厚。
今刚此歌,篇次体制皆承子厚之旧,而才气横发,音节铿鍧,则得之潜溪,又将追步其武,而骎骎其前矣。
」其为老辈推重如此,惜今不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苏泂(一一七○~?
)(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颂四世孙。
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
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
卒年七十馀。
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史籍。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辰州沅陵人,字炳文,号定斋居士。
武举得官。
好古博雅,与姜夔为友。
喜画竹,书法得二王法度,尤善考订法书。
全宋诗
单炜,字丙文,号定斋居士,沅陵(今属湖南)人。
以武举得官,仕至路分都监。
姜夔为友。
事见《齐东野语》卷一二。
全宋文·卷六五二五
单炜,字炳文,号定斋居士,本开封人,南渡居沅陵(今湖南沅陵),遂为沅陵人。
以武举得官,仕至路分都监。
姜夔为友,好古博雅,善书画,于考订法书尤精。
见《齐东野语》卷一二,《皇宋书录》卷下,《图绘宝鉴》卷四,《书史会要》卷六。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