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克庄

相关人物:共 121 位
共 1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彦肃,号泉溪。理宗嘉熙二年进士。累官秘书少监。以古文鸣,精于性理之学。有《中说辨妄》、《通鉴前纪》、《曾子遗书》、《论语外书》、《孔子年谱》、《七十子说》等。
全宋诗
戴良齐,字彦肃,号泉溪,黄岩(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郎,兼史馆校勘。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为军器少监(《南宋馆阁续录》卷八)。明万历《黄岩县志》卷五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九九二
戴良齐,字彦肃,号泉溪,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
嘉熙二年进士,历太常寺簿、著作佐郎,至秘书少监。
精性理之学,著有《中说辨妄》、《通鉴前纪》、《曾子遗书》、《论语外书》等。
刘克庄拟除官制(《后村先生大全文集》卷六二、六三),《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元学案》卷六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明中,号敬斋,生平不详。
《谢惠诗》有“语带诚斋句妙香”句,当为杨万里以后人,姑据《诗渊》次于刘克庄后。
有《言志集》(《诗渊》),已佚。
 张明中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仲节,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曾官文学参军。
刘克庄曾跋其诗卷。
有《玉涧稿》,已佚。
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一《跋张文学诗卷》。
赵崇美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九三七
赵崇美,宗室。
尝任江西提刑,吏部、户部侍郎,刑部尚书。
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五六、五七、六二除官制,《宋史》卷二三○《宗室世系表》一六,《翰苑新书别集》卷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戣,字成德,号吟啸,休宁(今属安徽)人。
屡试不第,隐居池园,以诗文自娱。
刘克庄、方岳等推重。
有《吟啸集》,已佚。
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
今录诗三十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85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全宋诗
林亦之(一一三六~一一八五),字学可,号月鱼,学者称网山先生,福清(今属福建)人。
从学林光朝于莆之红泉,光朝卒,继其席。
与林光朝、陈藻并称城山三先生(《后村大全集》卷九○《城山三先生祠记》)。
终身布衣,孝宗淳熙十二年卒,年五十。
有《网山集》八卷。
事见本集卷首宋刘克庄、林希逸序。
 林亦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网山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网山集》(简称小集本),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五八三九
林亦之(一一三六——一一八五),字学可,号月渔,又号网山山人,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
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
淳熙十二年卒,年五十。
景定间赠迪功郎。
有《网山集》。
刘克庄称:「网山论著,字字句句足以明周公之意,得少陵之髓。
其律诗高妙者绝类唐人。
」见林希逸、刘克庄《网山集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全宋诗
陈藻,字元洁,号乐轩,长乐(今属福建)人,侨居福清(今属福建)之横塘。屡举进士不第,终身布衣。师事林光朝高弟林亦之,并称城山三先生,倡行伊、洛之学于东南。闭门授徒,不足自给,游食东南各地。后林亦之四十年卒(《宋元学案》卷四七附录林希逸《乐轩诗筌序》),年七十六尚在世(本集卷三《艾轩老先生文集刊传》)。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赠迪功郎,谥文远(《宋史》卷四五)。著作由门人林希逸编为《乐轩集》八卷。清乾隆《福州府志》卷五九、光绪《福清县志》卷一三有传。 陈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轩集》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三为诗),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五一八
陈藻(一一五一——一二二五),字元洁,号乐轩,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
师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世并称「三先生」。
开门授徒,不足自给,至浮游江湖,崎岖岭海。
归买田数亩,辄为人夺去。
卒年七十五。
门人林希逸请于朝,赠迪功郎,谥文远。
著有《论语解》(佚)、《乐轩集》。
刘克庄《乐轩集序》,《宋元学案》卷四七。
吴君擢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一七六
吴君擢,临安府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宝祐元年登进士第。
理宗朝为司封郎官,又除将作监兼侍左郎官,以直焕章阁知嘉兴府,为臣僚劾罢。
后元兵入平江府,君擢复起为太府少卿,提点临平民兵。
见《后村大全集》所载君擢除官诸制、《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及卷四三八《黄震传》,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绵州人,移居吴兴,字时学,号本心。理宗宝祐元年进士。景定间言公田事,有名朝野。历国子司业、礼部郎官、秘书少监。恭帝德祐元年,自试尚书礼部侍郎除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将至,弃官遁。宋亡,累征不起。有文集。
全宋诗
文及翁,字时举,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吴兴(今浙江湖州)。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调昭庆军节度掌书记。景定三年(一二六二)除秘书正字,累迁著作郎(《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知漳州。四年,知袁州(同上书卷七、八)。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签书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宰辅五》),出知嘉兴府(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今录诗六首。
词学图录
文及翁,字时学,一作时举,号本心。绵州人,移居吴兴。存词一首。
槜李诗系·卷三十
文及翁字本心蜀眉州人住秀州本觉寺苏文忠三度过访因立三过堂勒诗传焉诗曰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谭经日便觉峨嵋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与题诗满浙东夜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存亡惯见浑无泪乡曲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访圆泽葛翁川畔待秋深
全宋文·卷八二○六
文及翁,字时学,号本心,绵州巴西(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
宝祐元年进士,为昭庆军节度掌书记。
历官太学录、秘书省正字。
咸淳中权知嘉兴府,权尚书户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权礼部尚书兼侍读。
德祐元年初,自吏部侍郎除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元兵逼临安,亟出关遁。
宋亡,隐居著书,累徵不起。
有集二十卷。
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三、七○、七一,《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九,《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二一,《宋史翼》卷三五本传及所撰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全宋诗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
生平不详。
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
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
晚年著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
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心泉学诗稿》六卷。
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八一六五
蒲寿宬,本西域人,与其弟寿庚以互市归于宋,家泉州。尝为军吏,开庆、景定间以击海寇有功,迁擢将帅,入领环卫,辞官归隐。尝于山间得泉一泓,爱之,结庵其旁,扁曰「心泉」,因以自号。咸淳七年,起家知梅州。移知吉州,辞疾不赴,卜隐泉州法石山。景炎元年与寿庚降元,然不复出仕。事迹参见日人桑原骘藏《蒲寿庚考》、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二三。
共 1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