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丁大全

相关人物:共 47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空使蜀人思董永,恨无汉剑斩丁公(元《宋季三朝政要》卷二 《宋季三朝政要》:宝祐四年,董槐罢相,时丁大全为监察御史,奏槐,章未下,先调临安府隅兵百馀人,挺刃围其第,以台牒驱迫出之。时有诗云云。)
丁丞相 南宋 · 吴潜
七言律诗
今年快活好重阳,君相都俞尽主张。
飞语不容轻点污,细书那更极揄扬。
无风无雨稻粱熟,有酒有螯枨橘香。
只待防冬平静了,来春衣锦又还乡。
丁丞相 南宋 · 吴潜
七言律诗
夷狄为阴中国阳,岂容羊犬更鸱张。
捷书一纸来从广,凯奏连旗至自扬。
尽瘁元臣食放箸,偷安老守寝凝香。
但怜此土非吾土,岁晚天寒忆故乡。
十稔眠半村,一醉子万象。
向来此方寸,甚矣似元亮。
钓石自寒烟,谁知太公望。
北山忽移文,猿鹤费寻访。
老夫竟何有,豪夺牛背上。
时时梦中归,樵笛故悲壮。
始予斥祈下,天地方絪缊。
纲常几何在,枭啸千乾文。
林希亦入耳,掷笔争书勋。
群憸并附和,四面皆楚军。
当时此事集,不可夷狄闻。
风雷忽飞厉,圣矣尧舜君。
方今紫宸朝,落落尽圭璧。
予虽草茅士,亦有二三策。
不愁衫故青,所恨头尽白。
古人如可作,雅欲分半席。
谁当为斧斤,恐不中柱石。
一官乞閒外,此计吾已必。
平生刚直胸,不肯偶土木。
谏书上文石,亲见天穆穆。
诸贤忍不言,诺诺恐非福。
急回狂澜倒,何啻焦釜沃。
如闻左珰横,尔音乃金玉。
因声讯诸贤,往事炳如烛。
蹇驴灞桥雪,可人天一方。
理乱了不闻,衫袖走郎当。
老石卧白云,采蕨山之阳。
谨毋事笔砚,霜月雕肝肠。
买船予亦东,一棹摇寒光。
当洗老瓦盆,迟君醉溪堂。
存斋牟端明挽诗 宋 · 高斯得
五言排律
硕德千人表,高风一世钦。
师承文靖正,识拔秀岩深。
奥学方前古,雄文独擅今。
史筵新发轫,儒馆力抽簪。
萧艾俄当路,蘅兰夐出林。
螭头恩舄奕,豹尾步嵚崟。
斮胫思全玉,围腰肯待金。
绶甘辞若若,戟喜对森森。
孽火遭千劫,谗波沸百壬。
然脐机阱巧(自注:董宋臣。),拔眼计谋阴(自注:丁大全。)
诬诋渊衷监,成蠲宠命临。
一麾犹偃蹇,三节又侵寻。
听履星辰近,司纶雨露湛。
世方期汲直,人已感迟任。
披腹平生节,攀髯晚岁心。
幅巾朝第就,遗服暮庭廞。
书殿荣封冢,玄台閟在岑。
鹤山初共被,苕水晚同襟。
感旧须成雪,怀人涕作霖。
元成负文采,端可嗣徽音。
丁大全 其一 南宋 · 林桂龙
七言绝句
一舵中流欠把持,偏轻偏重失便宜。
孤舟不是无人渡,身作风波问阿谁。
丁大全 其二 南宋 · 林桂龙
七言绝句
移溪实壑误明君,惊动沿江十万军。
幸是不沈湘水死,有何面目见灵均。
丁大全 其三 南宋 · 林桂龙
七言绝句
稚子如何济急流,一篙才错便难收。
当初把作寻常看,岂料中流解覆舟(宋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
儒风扫地久堪哀,谁与前朝养祸胎。
真魏无年乔郑寿,杜游不作董丁来。
游魂葛岭人方醉,转盼陈桥业遽灰。
赖是紫阳书尚在,不随迁鼎委蒿莱(自注:真西山、魏鹤山不寿;而乔行简八十六,郑清之七十六再相,五年,天下大坏。其死也,将再相游果山似而亦死。于是董宋臣、丁大全用事,以讫似道。)
存斋尚书曾大父,勇退不肯登二府。
脱靴亭记斥巨阉,风节文章照千古(自注:存斋出守当涂,为《脱靴亭记》,借高力士以斥董宋臣也。丁大全之徒为阉宦□□□算郡计。贾入相,召用至尚书,觉其言差池即引去,以端明告老。)
雌甲偶同君乃祖,早衣绣衣持汉斧。
饮苕溪水二十年,杜门不出守环堵。
老眼青此名家孙,妙龄谨恪寡语言。
试文合应进士格,貤泽宜沾任子恩。
时异数奇以艺隐,粉墨丹青穷讨论。
建章宫可一尺纸,刻画万户雕千门。
东坡先生万卷腹,颜筋柳骨寓枯木。
我尝窃评文与可,所写是诗不是竹。
后生可畏但勉旃,矧尔文献亦西蜀。
读书少著十年工,落笔定无一点俗。
紫阳山下虚谷翁,悬知万古皆虚空。
虚翁之心卧我谷,夜啸山月朝吟风。
请君为我画此意,三间茅屋深云中。
我诗或足传不朽,与君姓字俱无穷。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