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孝祥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谢尧仁,字梦得,学者称岭庵先生,建宁(今属福建)人。
张孝祥门人,曾为《于湖集》作序(《宋元案补遗》卷四一)。
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宏辞荐于乡。
后徙家南丰市山以终。
有《鹿峰集》、《岭庵集》,已佚。
事见明嘉靖《邵武府志》卷一四,《江西诗徵》卷一六。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二
谢尧仁,字孟得,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徙南丰。
张孝祥门人。
淳熙元年以宏词荐,学者称岭庵先生,著有《鹿峰集》、《岭庵集》。
见《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
董道辅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董道辅,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张孝祥门人(《景定建康志》卷四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次张。
读书过目成诵,与张孝祥为忘年友。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孝宗淳熙四年,自大农丞出守韶州,累官转运使。
有《远堂集》。
全宋诗
梁安世(一一三六~?)(生年据《全宋词》卷三),字次张,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知衡山县。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二四),改提点刑狱(清雍正《广西通志》卷五一)。曾由大农丞出知韶州。有《远堂集》,已佚。事见清道光《婺志粹》卷三。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五八四三
梁安世(一一三六——?),字次张,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淳熙中知韶州,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进转运使。曾任郎官。有《远堂集》。见王柏《跋史君梁公帖》(《鲁斋集》卷一二),《桂故》卷五,《全宋词》第三册第一七六七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7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仲权,号敬斋。吴曾从弟。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知宜章县及武冈军,均有惠政。累官司封郎中。宁宗庆元二年出为湖南转运判官,次年徙广西,罢归旋卒。有《云岩集》、《敬斋词》。
全宋诗
吴镒(一一四○~一一九七),字仲权,号敬斋,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曾从弟。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乾道中为郴州教授(《南轩集》卷九《郴州学记》),淳熙间知宜章、郴县(明万历《郴州志》卷一五)。十六年(一一八九),召为秘书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郴州,四年,除湖南提举(《郴州志》卷二),改浙东(《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为湖南转运判官,三年,徙广西,卒,年五十八。有《云岩集》、《敬斋集》(《宋史·艺文志》七),均佚。事见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二二。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五七七二
吴镒,字仲权,自号敬斋,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
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尝知义宁县、武冈军。
登朝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尚书司封郎中。
绍熙中,为湖南提举。
庆元二年,除湖南运判,次年徙广西,未几罢归,卒。
镒词学奥雅,得名乾、淳间,与张栻、张孝祥等交好。
著有《敬斋集》三十二卷。
见《隐居通议》卷五,《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七三之五九、七三之六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07 【介绍】: 宋济南历城人,原字坦夫,后字幼安,号稼轩。
高宗绍兴末,聚众二千隶耿京部,为掌书记。
奉京命奏事建康,闻张安国杀京降金,归擒之,献俘行在。
孝宗乾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
历浙西提点刑狱、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
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历知镇江、隆兴府。
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
后追谥忠敏。
一生力主抗金。
擅为长短句,风格悲壮激烈,与苏轼并称“苏辛”。
有《稼轩长短句》等。
全宋诗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众抗金。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为掌书记。
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
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
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
历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为言者论罢。
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
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
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
辛弃疾以词著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
诗集《稼轩集》已佚。
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为《辛稼轩诗文抄存》。
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为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词学图录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有《稼轩长短句》。
黄鹤楼志·人物篇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系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等。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宁宗时知镇江府,未久落职。孝宗淳熙六年(1179)暮春,辛弃疾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转运副使。临行之际,同僚在武昌南楼设宴为其饯行,他即席赋词《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抒发豪放悲壮的抑郁情怀。
全宋文·卷六二一四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幼安,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绍兴末,金主亮死后,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奉表归宋。乾道元年,奏《美芹十论》。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又上疏论恢复大计甚备。八年,出知滁州。淳熙二年,提点江西刑狱。历知江陵、隆兴府,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再知隆兴。八年,为言者所劾落职,隐居上饶带湖十年。绍熙二年,起提点福建刑狱,知福州,罢,徙居铅山。嘉泰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加宝谟阁待制,知镇江。开禧三年卒,年六十八。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屡起屡罢,忧愤而死。工于词,所作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诸暨人。
力学明经。
父母丧,负土成坟,兄弟庐于墓。
及卒,子张孝祥亦庐墓,达二十余年。
诏旌其门,名其里曰孝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2—1548 【介绍】: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词学图录
夏言(1482-1548) 字公瑾,号桂洲。
江西贵溪人。
谥文悯。
工词,与张孝祥、陆游为近。
有《桂洲集》、散曲集《鸥园新曲》。
词集名《桂洲集》,一作《桂洲词》或《桂翁词》。
沧海遗珠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洲,广信府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诗文宏整,以词曲擅名。著有《赐闲堂稿》《桂洲集》《南宫奏稿》等。
黄鹤楼志·人物篇
夏言(1482—1548) 明代官员。字公谨,号桂洲。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进士,初授行人,历任兵科给事中、翰林学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首辅加少师上柱国。遭谗被革职,复起为首辅,后遭削职处死。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以词曲擅名,著有《桂洲集》《南宫奏稿》等。曾奉使湖广,登黄鹤楼与东道主秦金等唱和,作七古《秦凤山招饮黄鹤楼次西涯公原韵》。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谨,贵溪人。正德丁丑进士,自行人历吏科都给事中嘉靖中改翰林侍读学士累进少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坐累弃市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有桂州集
维基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正德丁丑进士。嘉靖间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任内阁首辅,为严嵩所害,问斩。隆庆初平反,谥文悯。夏言是临清知州夏鼎之子,眉目疏朗,须髯甚伟,能言善谈,声音洪亮。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第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三甲三名进士,授行人,十五年十月选授兵科给事中,历兵科右,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升礼科左,九月升任兵科都给事中,八年十二月改任吏科都给事中,建议罢市舶,厉行海禁。出按皇庄,力主归还侵民之产。九年十月升翰林院侍读学士,仍兼吏科都给事中,充经筵日讲官,赐四品服俸。十年(1531年)三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经筵日讲如故,七月以四郊工成,升礼部左侍郎,仍兼学士掌翰林院事,九月接替李时升任礼部尚书、兼官如故,十一年加太子太保。嘉靖十五年(1536年)加少保、少傅、太子少师。夏言正直敢谏,勇于负责,但为人颇自负,骄蹇见忤,遭忌于张孚敬。严嵩入阁后,尽去夏言亲党。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世宗再以夏言入阁,又遭严嵩忌恨。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三万骑兵进犯三原、泾阳等地,陕西总督曾铣上《请复河套疏》:“贼据河套,侵扰边鄙将百年”,请收复河套。夏言大力支持,明世宗刚开始时亦雄心勃勃,诏答:“今铣倡恢复议甚壮,其令铣与诸镇臣悉心上方略,予修边费二十万。”严嵩谗于世宗,谓其不可轻开边事,疏称“铣以好大喜功之心,而为穷兵黩武之举,在廷诸臣皆知其不可,第有所畏,不敢明言”,又贿赂边将仇鸾,让他上书诬告夏言受曾铣的勾结。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以夏言“事为任意,迹涉强君”的罪名致仕。这时俺答率军南下,侵扰宣化,严嵩乘机谗言,“早先夏言、曾铣提议收复河套,以致激怒俺答”。夏言在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时,听说曾铣以“结交近侍”的罪名被杀,从车上堕落,痛哭道:“噫!吾死矣。”夏言再次上疏论冤,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提出了议贵、议能为夏言求情,帝不听,还把喻茂坚、屠侨罚俸。是年十月以“交结近侍”罪名被斩首。自此无人再敢议复河套之事。隆庆初年(1567年)夏家人上书而得平反,追复原官,谥文悯。著有《桂洲集》。
张同之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二八
张同之(一一四七——一一九六),字野夫,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孝祥子。
以显学入仕,授承务郎、监平江府粮料院。
历两浙、福建路转运司幕职,入为太府寺丞、司农寺丞。
历知滁州、舒州。
除淮西提举兼权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兼提点江淮、湖北铁冶铸钱公事。
庆元元年除直秘阁,移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次年病卒于官,年五十。
见本书所收张亿《故运判直阁寺丞张公埋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沧州临津人。世习医业。后周太祖显德初为翰林医官。宋太祖建隆初加朝散大夫、鸿胪寺丞。乾德初太常寺考较翰林医官艺术,以翰为优。与马志等详定《唐本草》上之。太宗淳化中官终医官使。卒年七十二。
全宋诗
刘翰,字武子,长沙(今属湖南)人。
曾为高宗宪圣吴皇后侄吴益子琚门客,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
久客临安,迄以布衣终身。
今存《小山集》一卷。
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三小传。
 刘翰诗,以毛晋汲古阁影宋《六十家集》本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断句合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泰州海陵人,居钱塘,字德友。周穜孙。徽宗宣和间官迪功郎。有《政和大理入贡录》。
全宋诗
周邦,字德友,海陵(今江苏泰州)人。
徙居钱塘。
煇父。
徽宗宣和间为江东转运司干办公事。
尝从苏庠、张孝祥游。
有《政和大理入贡录》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七),已佚。
事见《清波杂志》卷二、四、七,《于湖集》卷一○《以茶芽焦坑送周德友德友来索赐茶仆无之也》。
全宋文·卷三九八二
周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穜之孙。官右迪功郎、江东漕司干官。著有《政和大理入贡录》。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七,《清波杂志》卷七。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