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共伯和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召穆公西周时代召国国君,姬姓,召氏,名虎,谥穆,也称召穆公,召幽伯之子,母为召姜。
召公奭第十六世孙。
毛诗正义·卷十八(十八之四)》:正义曰:经言召公,皆召康公也,嫌此亦为康公,故辨之。
经云“王命召虎”,是名虎也。
于《世本》,穆公是康公之十六世孙。
西元前841年,周厉王暴虐,引发国人暴动。
召穆公把太子静(一作靖)藏匿在家,并用其子作为太子的替身,太子于是脱险。
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
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以及此难也。
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雠而怼怒乎?
夫事君者,险而不雠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
」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
后来周厉王出逃,召穆公与周定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
周厉王死后,太子即位为周宣王,共和结束。
召穆公曾率军曾以七千周师战胜四万淮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782 【介绍】: 西周国君。
姬姓,名静,一作靖。
厉王子。
厉王被国人所逐时,藏于召公虎家。
厉王死,共伯和归国,始即位。
不籍千亩,又重整军旅,用尹吉甫击退猃狁进攻,命方叔、召虎等用兵荆楚、淮夷之地,获小胜。
其后对西戎作战,迭遭失利,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在位四十六年。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五
劳乃宣,字季瑄,一字玉初,号矩斋,又号韧叟,桐乡人。同治辛未进士,历官京师大学堂监督,署学部副大臣。
维基
劳乃宣(1843年—1921年),字季瑄,号玉初,一号玉磋,别署矩斋,晚号韧叟,原籍浙江桐乡,生于直隶广平(今河北永年)。
清末官员,学者。
曾祖劳瑾是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进士,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光绪五年后历任临榆、南皮、完县、吴桥等地知县。
对义和团甚为反感,主张加以镇压,著有《义和拳教门源流考》一文,认为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但此说后来有历史学者提出质疑,现在依然莫衷一是。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任浙江求是大学堂总理,次年改浙江大学堂总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升四品京堂候补,任宪政编查馆参议,政务处提调。
宣统二年(1910年),钦选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
宣统三年(1911年),11月,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监督,兼署学部副大臣及代理大臣。
他还曾任资政院议员。
清亡后成为遗老,坚不出仕,隐居涞水、青岛,期间曾帮助尉礼贤研究汉学、创立尊孔文社,执教于礼贤书院。
1914年著成《共和正解》《共和续解》《君主民主平议》三文,并对“共和”制度有一番新解释,曾建议大总统袁世凯仿效西周末年的周公召公共和,代替清室摄政十年,待溥仪成年后再奉还大政,袁世凯对此不置可否。
后参与张勋、康有为、陈宝琛等发动的丁巳复辟,在张勋内阁中任法部尚书,数日后复辟旋即失败仍重新归隐。
民国十年(1921年)7月21日,病逝于曲阜,年七十九岁。
其子劳子乔素行不良,与瑞澄、岑春煊合称「京城三恶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