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松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州集
琚,字子玉,河中人。
父铉,字鼎臣,大定中第进士,仕至同知定国节度使事。
子玉刻意于诗,五言其所长也。
如初至华下云:老雨梧桐夜,孤灯蟋蟀秋。
客同州云:秋风留客馆,夜雨借僧毡。
诗人喜称道之,至有张五字之目。
集号韦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逢年。
朱松弟。
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
工诗。
有《玉澜集》。
全宋诗
朱槔,字逢原,号玉澜,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松弟,熹叔。生平未仕,奔走各地。有《玉澜集》一卷传世。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尤袤为其集作跋时,去世已久。 朱槔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邝璠刊本为底本。校以清雍正朱玉刊本(简称玉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1149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致中,号白水、草堂。
自幼强学,以乡举进太学,会谯定至京,尝从程颐游,遂师事从学。
后厌弃科举,归结草堂读书,力耕自给。
高宗时,奉诏至临安,秦桧不为引见,谢病归。
杜门十余年,学者多慕名而就学。
朱松友善,朱松子朱熹始即从勉之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德辉。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学于杨时、刘安世。
李纲为相,理在幕中,为汪伯彦、黄潜善所忌,以尝润色陈东所上书,贬梧州。
高宗绍兴初召试翰林,兼史馆校勘。
秦桧主和议,理与朱松等抗疏极言不可,出知严州。
罢职穷困而死。
有《苍梧集》。
全宋诗
胡珵,字德辉,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时为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秘书省正字,二年,坐附李纲及为陈东上书润色,编管梧州(同上书卷六、一三)。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为江东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五年,复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八年,为著作郎。九年,因忤秦桧出知严州(同上书卷五二、八六、一二二、一二七)。后饥寒困穷而卒(《诚斋集》卷七九《胡德辉苍梧集序》)。有《苍梧集》,已佚。《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三九九一
胡珵,字德辉,常州(治今江苏常州)人。宣和三年同进士出身,治《》。绍兴五年为正字,兼史馆校勘,七年为校书郎,八年为著作佐郎,迁著作郎。九年为礼部员外郎,知严州。陈东上书,胡珵视其草,坐流苍梧。召用为郎,又以参政李光之客见恶于秦桧,坐废,饥寒穷困以死。有《苍梧集》。见杨万里《胡德辉苍梧集序》(《诚斋集》卷七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七,《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诗纪事》卷四○,《宋史翼》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44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彦修。
刘韐子。
徽宗宣和末,与父同镇压方腊起事。
金兵南下,与父死守真定,由是知名。
除秘阁修撰知池州。
高宗建炎三年,与张浚谋诛范琼。
浚宣抚川、陕,辟为参议军事,浚全蜀之功,实多子羽之力。
绍兴四年,坐富平之役与浚俱罢。
后知镇江府兼沿江安抚使。
金人议和,复官徽猷阁待制。
为秦桧讽谏官论罢。
卒谥忠穆。
尝受朱松之托,与弟刘子翚教其子朱熹,后熹终为大儒。
全宋诗
刘子羽(一○九七~一一四六),字彦修,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徽宗宣和中父韐帅浙东,佐父主管机宜文字,以破方腊功,入为太府簿。后随父帅真定,以抗金知名。高宗建炎初,除枢密院检详文字。张浚宣抚川陕,辟为宣抚使参议军事。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以功拜利州路经略使兼知兴元府。四年,因富平兵败事与张浚俱罢,责单州团练副使白州安置。六年,张浚还朝,起知鄂州、权都督府参议军事。八年再贬单州。十一年,知镇江府兼沿江安抚使。以不附秦桧,十二年罢,提举太平观。十六年卒,年五十。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三《少傅刘公墓志》、《少傅刘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四一三八
刘子羽(一○九七——一一四六),字彦修,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韐子。以门荫入仕,宣和末助其父守真定,以功迁直秘阁。建炎初知池州,召赴行在,除御营使司参赞军事。从张浚宣抚川陕,绍兴二年拜利州路经略使兼知兴元府。与金军激战,屡败之,卒全蜀境。四年,坐富平之败,责单州团练使,白州安置。后复元官,历知鄂、泉州,镇江府,仕至徽猷阁待制。秦桧讽谏官论罢之。十六年卒,年五十。子羽号为知人,尝荐吴玠于张浚,卒成其功;教朱熹,异时为大儒。见张栻《少傅刘公墓志铭》(《南轩文集》卷三七),朱熹《少傅刘公神道碑铭》(《朱文公集》卷八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宋史》卷三七○有传。
郭忠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移可。
以荫得官,主程乡簿,改连江,与朱乔年为忘年交。
任南康县丞,张九成谓其博闻强记,喜与之游。
后知襄阳县,金人寇边,荆鄂两军戍唐邓,馈运凡二十六万斛。
诸司交章论荐,升奉化尹,有善政。
通判太平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1—1147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彦冲,号屏山,一号病翁。刘韐子。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与胡宪、刘勉之为道义交。深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卒谥文靖。有《屏山集》。
全宋诗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冲,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为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为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其子玶编为《屏山集》二十卷,胡宪为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二五五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冲,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韐子,子羽弟。
以父任补官,靖康元年辟为真定府幕属。
二年父死国难,服除,除兴化军通判。
绍兴二年秩满,以执丧致羸疾,不堪吏责,辞归武夷山,不出者十七年,专事讲学,尤深于《》。
与游者皆海内知名士。
与朱熹父松友善,熹奉父命及门受业。
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
有《屏山集》二十卷传世。
见《宋儒文靖公刘屏山先生实录》(《刘氏传忠录续编》卷三),朱熹《屏山先生刘公墓表》(《朱文公文集》卷九○),《宋史》卷四三四《刘子翚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1682 【介绍】: 清山东馆陶人,字公堂,一字又朴。
康熙五年进士,官编修。
善诗工书,尤精满文。
早卒。
有《韦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六
耿愿鲁,字公望,号又朴,馆陶人。
康熙庚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有《韦斋》。
维基
耿愿鲁,字公望,号又朴,山东馆陶人。进士出身。康熙九年(1670年)中式庚戌科二甲第四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65 【介绍】: 宋歙州婺源人,字复亨,号环溪翁,或作韩溪翁。
与罗愿等同学于朱松
博览经籍,尤好《左氏传》,为文不效举子尺度。
不仕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字子庄。
以孝闻。
与李郁、陈彦、罗从彦同受业杨时之门。
后为清流主簿,终岁而归。
朱松尝师事之。
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萧顗,字子庄,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与李郁、罗从彦、陈彦同受业杨时之门。
晚以累举得官,为清流县主簿,终岁而归。
朱松尝师事之。
见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宋元学案》卷二五。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