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谨思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谢雨,字君泽,贵溪(今属江西)人。枋得弟。事见《隐居通议》卷一一。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八二五○
谢禹,字君泽,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枋得季弟。
景定末为太学立礼斋生,能诗文,早有声曾因彗星变上书,尤绝出。
德祐初在九江,九江失守后自署「立礼生宋仁」,从事反元活动,被系狱,不屈而死。
李养吾《读叠山北行诗跋》、李源道《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俱见《叠山集》附录)、《齐东野语》卷一七。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廷槐,字祖植,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
授江西浮梁县知县,邑景德镇岁办贡磁外,供应诸司,廷槐一无所赋,曰:吾去日必不携一磁以伤吾民也。
擢刑部郎,会楚狱、妖书相继,廷槐于中调护甚力。
晋宪副,备兵闽海,忌者假大计中之,左迁鹾判,移南比部,历礼部,出备兵徐淮。
议开骆马湖以通漕运,徙徐州城以避河患,改州为府,以便控制并徐淮道,以一统体清沛县,妖党以安反侧。
寻调天津,近魏忠贤乡里,先是监司有匍伏庭下者,槐曰:吾自用吾法。
仅投一刺,忠贤大不怿,令其私人李明道出监漕,势张甚。
廷槐治其下隶,遂以冻粮不前,削廷槐籍。
忠贤败,复官,再备兵徐淮,筑归仁堤,停课税,行捐赈,葺浮桥,立军营,复河道,善政不一,而忌者复中之,竟拂衣归。
寻调江西参政,再除湖广按察使,俱不起。

人物简介

维基
何早,号在吾,南直隶安庆府怀宁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授浙江海盐县知县。
鞫狱捕盗,具有吏才。
擢南台御史,疏参南京户部左侍郎区大伦、户部右侍郎魏说,俱削籍。
天启七年,巡视下江,漕运太监李明道督淮漕,建议民运,早条其不便,疏争之,被革职闲住。
崇祯初,复原官。
疏紏江西巡抚杨邦宪已经削籍,犹肆贪纵,下按臣勘,十二月被免官听议。

人物简介

维基
何可及(1585年—1658年),字允升,号若溪,云南鹤庆府剑川州民籍,江西泰和县人。
天资敏慧,苦志笃学。
登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云南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知河南涉县,调临漳,俱有惠政。
天启四年甲子河南同考,拔周士美于别房黜卷中,荐第一,归获玉玺于漳河,进御前,膺重赏。
两举卓异,天启五年四月考选为陕西道御史,疏参广西巡抚董元儒、太仆寺少卿倪应眷,并削夺。
巡视西城,管节慎库,差巡七省漕运,兼理河道,有能声。
条上三议:一议剥运以放空船、一议留津以速空船、一议委官以催空船。
七年八月与漕司诸臣议于济宁河乾为魏忠贤建表勋祠。
寻以殿工加恩,升太仆寺少卿,照旧管事。
魏忠贤倒台后,请辞少卿加衔。
崇祯元年(1628年)二月,疏言受抑诸臣:原任天津兵备副使杨廷槐强项不屈,见忤于李明道,遂以门户削夺;原任崇仁县知县崔世召祗以充运辽粮,不餍官旗之欲,捏称未完,崔文升紏参削夺提问;原任沐阳县知县何大进漕粮业经足数,贪弁横索罗织削职,又行提问,致大进惧祸投缳。
旨令分别恤录。
寻差巡盐两浙。
值海啸,盐场漂荡,以状闻,蠲免二十馀万,兼题修海防,商民赖之。
历任九载,题请八十馀疏。
年四十六,去官退居林下,事父及继母至孝,友爱昆弟,周恤乡党,以诗文自娱,当路钦为典型。
崇祯六年(1633年)大饥,倾储作糜赈济,州民多赖以活。
卒年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