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汪大猷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圣人坐明堂,洪覆等穹盖。
岁颁两玉节,前后歌出塞。
公才有廊庙,安用试专对。
要烦第一人,镇抚大荒外。
嫩寒欺别酒,微月见征旆。
遥知燕山雪,飘洒汉冠佩。
玉色照穹庐,骄子亦心醉。
要领一笑得,归来安鼎鼐。
是时春正佳,湖上花如海。
清游不可迟,日日舣船待。
笔势奔腾决大川,谈锋激烈敌丁年。
花开共入长春苑,柯烂争看不老仙。
西笑君先听汉履,上征我未拍洪肩
从今日日亲渔钓,恐有三贤尺素传(自注:大防奉九十馀之亲,仲嘉年七十九,近皆得书,银钩奕奕,叹羡不已。仲有索鄙作之意,故及之。)
⑴ 自注:前一联答牡丹芍药同开口行手谈之句;后一联属二尚书。
鄞川人物拟三川,公似香山更永年。
杨柳夭桃俱是幻,蓬莱兜率孰非仙。
平生名脱虞卿历,岁晚诗齐梦得肩。
近岸连樯多贾客,定携新句海东传。
明日征帆取次飞,何人解识箭锋机。
回瞻北阙君恩重,莫遣西风酒力微。
早为汉庭归吁俊,未妨周易去研几。
适斋老去诗犹健,闻道行歌昼锦归。
又冬一月方岁除,适当公归开府初。
汝离前驱土牛后,我天子律公吹嘘。
臂端橐籥元自如,与民岁年无负租。
民痴望公不愿馀,愿公夕马先朝车。
高牙大纛如浴凫,出没千里来哺雏。
西山莫雨知有无,使君两眼吞江湖。
庐山老子霜髯须,如世界阔造物炉。
两翁故人肯情疏,诚知握粟不可呼,待作二凤鸣韶图。
汪大猷归里(1171年) 南宋 · 朱熹
七言律诗
濯濯才华耀禁林,翩然忽起故园心。
九天得请恩方重,一舸东归春未深。
照眼湖山非昨梦,及时诗酒合同襟。
不应便作真狂客,讲殿行思听履音(清沈翼嘉庆《浙江通志》卷四三)
余于书法、尚北碑薄南帖、主篆隶卑行草。此盖从书法艺术之美学观点言之、亦取刚舍柔之旨耳目。非谓今人日常作字、亦当用篆隶也。梁苑武慕姚桑孟伯李逢、近各以所书见惠、大有清刚之气、喜而作夷门三子墨妙歌以张之。
长卿家徒四壁立,淫雨终风夺颜色。
罗帷锦障何敢望,蠡粉椒泥亦难得。
夷门三子知我贫,殷勤惠我淋漓墨。
一时挂壁出光辉,便有龙蛇满虚室。
适斋丈人守贞固,皓首穷经甘未遇。
吉金乐石日摩挲,大隐深心托豪素。
神交千里相呴濡,分隶飞腾惊野鹜。
投戈卓戟锥画沙,蜀阙褒门见法度。
春衫白袷子桑子,好学深思未渠已。
红尘白日营稻粱,黄卷青灯涉文史。
十年染翰柿填门,臣斯妙迹参差是。
山东李逢吾旧友,沦落栖迟柳生肘。
盘盂书出周史籀,独绝梁园誇好手。
近从龟版摹贞契,寻源直欲师仓叟。
木石虫鱼落阵来,谁其识者殷王受。
一从贞观开新治,旧学凌迟到文字。
二王行草擅风流,怀素张颠愈狂肆。
古文籀篆时罕行,阙而不论世所弃。
即今犹贵女郎才,墨池久竭丈夫气。
呜呼三子有独诣,大雅扶轮岂一艺。
行健持刚良有以,厚古薄今非所议。
适斋诗仙人,吟境天宽广。
闻诗未识面,鱼雁空来往。
道周歘相遇,慰此积岁仰。
烟林指深处,邀我税尘鞅。
入门境自胜,万竹飒萧爽。
灯前酌夜雨,谈笑剧拊掌。
锦囊出新什,句字两俱响。
明当早脂车,未别先惆怅。
嗟予走红尘,方此堕世网。
羡君饱林壑,四序足幽赏。
努力喜自珍,清名照天壤。
不见适斋老,于今三四秋。
弟兄登宦路,亲党驻行舟。
老病无诗思,衰怀重别愁。
外家门户盛,勉力绍箕裘。
外氏桂成丛,诸甥长养中。
名称无酷似,宦达偶相同。
澹室既长往,适斋俄考终。
绝怜三学士,只剩一衰翁。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