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焉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张郴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汝南人。
中山王刘焉相。
守正不阿,和帝永元五年擢为太仆。

人物简介

维基
(?
—125年),济南孝王,济南简王刘错之子,东汉第三任济南王。
汉和帝永元十五年(103年)七月丙寅封为济南王。
祝龟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汉中南郑人。
刘焉为益州牧时,辟召之。
有《汉中耆旧传》。
僧贞辩 朝代:后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少刻苦修学。负笈至太原听习,宿古冢中,为李克用所获,遂命入府供养,以久在宫中不乐,乃归中山讲训。撰《上生经钞》,时号“辩钞”。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中山人也。蚤岁力学。其尅苦坚忍。盖出天性。听习之暇。则复刺指。血书众经。画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像施以结缘。 尝负笈客太原。时庄宗方居潜邸。壤与王氏接。城郭之禁。至不相容纳。遂夜宿废冢中。会出猎。见之问其故。且验冢中。笔研钞疏良是。因𮞅入供养。曹太后尤敬仰之。辨乘间。诉于太后曰。贫道诚以佛法为怀。久居王宫。不乐如桎梏然。由是听其出入。无所禁。迨王氏平。遂获归。讲训乡里。人有布发掩地者。其德化之所服如此。尝因行道次。有二天女来挠。辨被之神祝。不得去。则其操守可见。撰上生经钞。葺治废伽蓝。其平生能不自豫逸如此。鲜矣。
宋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贞辩。
中山人也。
少知出尘长誓修学。
剋苦之性人不堪其忧。
一志听寻暇则刺血书经。
又针血画立观自在像慈氏像等。
尝因行道困息。
有二天女来相挠恼。
辩誓之曰。
我心匪石吾以神咒被汝。
彼众不容去。
自此道胜魔亦无踪。
辩负笈抵太原城听习。
中山王氏与后唐李氏封境相接。
虞其觇间者。
并州城内不容外僧。
辩由此驱出遂于野外古冢间宿。
会武皇帝畋游。
冢在围场中。
辩固不知方。
将入城赴讲见旌旗骑卒。
缩身还入穴中。
武皇疑令擒见问其故。
遂验冢中敷草座案砚疏钞罗布。
遂命入府供养。
时曹太后深加仰重。
辩诉于太后曰。
止以学法为怀。
久在王宫不乐如梏械耳。
武皇纵其自由乃成其业。
洎王处直平乃归中山。
讲训补故伽蓝无不谐愿。
有妇人陈氏。
布发掩地请辩蹈之撰上生经钞。
为学者所贵。
时号辩钞者是。
后终于此寺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中山人。少知出尘。长誓修学。暇则刺血书经。又针血画立观自在像。慈氏像等。尝因行道困息。有二天女来相挠恼。辩誓之曰。我心匪石。以神咒却之。自此道胜。魔亦无踪。辩负笈抵太原城听习。时中山王氏。与后唐李氏。封境相接。虞其觇间者。并州城内。不容外僧。辩由此驱出。遂于野外古冢间宿。会武皇帝畋游。冢在围场中。辩固不知。方将入城赴讲。见旌旗骑卒缩身。还入穴中。武皇疑。令擒见。问其故。遂验冢中敷草座案砚。疏钞罗布。遂命入府供养。时曹太后深加仰重。辩诉于太后曰。止以学法为怀。久在王宫。不乐如梏械耳。武皇纵其自由。乃成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