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普

相关人物:共 28 位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16 【介绍】: 宋歙州新安人,字孟节。
张谔子。
太宗太平兴国进士。
历监察御史、右司谏,深为宰相赵普所器重。
真宗朝知颍、襄、凤翔、河南、永兴军等州府,累官枢密直学士。
秉屡历要职,而不重仪检,好为谐戏,人不重之。
全宋诗
张秉(九五二~一○一六),字孟节,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监察御史。以荐得知郑州,召还,直昭文馆,迁右司谏。后擢知制诰。真宗即位,除左谏议大夫,历知颍、襄、河南、河阳、澶、滑、永兴军等州府,后转礼部侍郎,加枢密直学士,再知并州,徒相州。大中祥符九年卒,年六十五。《宋史》卷三○一、《新安文献志》卷九四有传。今录诗七首。
全宋文·卷一八八
张秉(九六一——一○一六),字孟节,歙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谔子。举进士,通判宣州,迁监察御史,知郑州。后历仕盐铁判官、度支员外郎、知制诰,判吏部铨,知审官院。真宗嗣位,进秩兵部郎中、判昭文馆,知颍、襄、河南、澶、滑等州府。召归,复悉吏部铨,拜工部侍郎、同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司,纠察在京刑狱。出知永兴军府,加枢密直学士,复知并、相州。大中祥符九年卒,年五十六。《宋史》卷三○一有传,又见《新安文献志》卷九四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961 【介绍】: 宋定州安喜人。
太祖、太宗母。
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
每与太祖参决政事。
据传建隆二年病重时,召太祖与宰相赵普入受遗命,预定传位太宗,由起草誓书,藏之金匮。
今人排比史实,證明其事实乃太宗与伪造。
卒谥明宪,乾德中改谥昭宪。
全宋文·卷一一
昭宪杜太后(九○二——九六一),宋太祖、太宗之母,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父杜爽。既笄,归于太祖父赵弘殷。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建隆二年崩,谥曰明宪。乾德二年,更谥昭宪。《宋史》卷二四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陶谷(九○四~九七一),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本姓唐,避晋高祖石敬瑭讳改。仕后晋、后汉、后周,累官兵部、吏部侍郎。宋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转礼部尚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翰林承旨。乾德二年(九六四),判吏部铨兼知贡举。累加刑部、户部尚书。开宝三年十二月庚午卒(同上书卷一一),年六十八。《宋史》卷二六九有传。今录诗三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3—970 【介绍】: 宋邠州新平人,字秀实。
本姓唐,避石敬瑭讳改。
后晋时任知制诰,兼掌内外制,参预机要,又拜中书舍人。
仕后汉,授给事中。
后周世宗朝为翰林学士,与王朴等提出先南后北之统一大计。
显德中,历兵部及吏部侍郎。
陈桥兵变,预拟周恭帝禅位制书,以为赵匡胤受禅之用。
宋初转礼部尚书,为翰林学士承旨。
博学多识,当时法物制度,多所裁定。
附宰相赵普,排斥窦仪,诬告李昉。
奔竞务进,多忌好名。
累加刑部、户部尚书。
有《清异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03—970 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诗人唐彦谦之孙。后晋时避石敬瑭讳改姓陶。10余岁入仕,历仕后梁、后唐。后晋高祖时,任虞部员外郎、知制诰,兼掌内外制。出帝开运二年(945)为中书舍人。后汉时为给事中。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为翰林学士,曾献策劝世宗出师取江淮之地。历迁兵部、吏部侍郎,曾出使吴越。入宋,历任礼部、刑部、户部尚书。《宋史》有传。有集10卷,已佚。另《清异录》2卷题陶谷撰,但书中及其身后之事,或出后人依托。《全唐诗》收其酒令2句。《玉壶清话》、《云巢编》、《国老谈苑》等书中,存其词1首,诗1首、断句7,《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全唐诗续补遗
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本唐彦谦之孙,避晋讳改姓陶。历仕晋、汉至周,为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入宋,加尚书,卒赠右仆射。所著有《清异录》。
全宋文·卷一一
陶谷(九○三——九七○),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本姓唐,避晋高祖石敬瑭讳改姓陶。历仕晋、汉、周,先后任知制诰、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吏部侍郎等官。宋初,转礼部尚书,依前承旨,礼仪制度,多所裁定。累加刑部、户部二尚书。开宝三年卒,年六十八。谷嗜学强记,博通经史,诸子佛老,咸所总览。多蓄法书名画,善隶书。著有《清异录》二卷、文集十卷。《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三
谷字秀实。邠州新平人。本姓唐。避晋祖讳改焉。起家校书郎。累拜中书舍人。仕汉为给事中。仕周为右散骑常侍。显德初授户部侍郎。改翰林学士。三年迁兵部侍郎。加承旨。六年加吏部侍郎。入宋。累官户部尚书。开宝三年卒。
许逖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祁门人,寓居宣州宣城,字景山。
许规子。
仕南唐为监察御史。
入宋,授汲县尉。
数上书论北边事,为时相赵普所知。
历知海陵、鼎州、兴元府,所至有政绩。
除主客员外郎、京西转运使,徙荆湖南路。
秩满来朝,真宗称其能,以度支员外郎选知荆南府事。
逾年擢司封员外郎、知扬州。
卒年五十七。
赵璞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赵璞,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赵普后裔,政和间在世。
冯瓒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980 【介绍】: 宋齐州历城人,字礼臣。
以荫补仕后唐。
授秘书省校书郎,出为诸城县令。
后汉初,改监察御史。
后周时迁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充三司判官。
宋初,转兵部郎中,擢左谏议大夫,出知舒州、庐州、梓州。
有吏材,太祖宠之。
赵普所忌,密奏其短,流沙门岛凡十年,遇赦方还。
太宗朝复起用,官至大理卿兼判秘书省,除给事中致仕。
全宋文·卷一四
冯瓒(九一四——九八○),字礼臣,齐州历城(今山东历城)人。
历仕后唐、汉、周。
入宋,为兵部郎中。
有吏才,太祖甚宠之,擢拜左谏议大夫,历知舒、庐、梓等州。
赵普所忌,密察其过而奏之,流登州沙门岛。
太宗复用之,官至大理寺卿。
太平兴国五年卒,年六十七。
宋史》卷二七○有传。
雷德骧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8—992 【介绍】: 宋同州合阳人,字善行。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进士。
累官右拾遗。
宋初,拜殿中侍御史,判大理寺。
官属及堂吏附会赵普,擅增刑名,因直诣讲武殿面奏太祖,辞气俱厉,黜为商州司户参军。
或言其至郡为文讪上,削籍徙灵武。
后召为秘书丞,累迁职方员外郎,充陕西、河北转运使。
太宗端拱初,迁户部侍郎。
孙孝先内乱,坐失教,责授感德军司马。
忧愤成疾卒。
赵玭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1—978 【介绍】: 宋澶州人。
后晋高祖天福中以纳粟助边用官濮州司户参军。
受知于刺史白重进,累官秦、成诸州观察判官。
后周太祖显德初以城归,授郢州刺史。
入宋历官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尝密奏宰相赵普私市大木事。
后累献密疏,皆留中,常疑中伤,以至马前扬其短,黜为汝州牙校卒。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二
玭。澶州人。晋天福中补集贤小史。累迁秦成阶等州观察判官。后以城降周。显德初授郢州刺史。历汝密泽三州刺史。入宋。累官左监门卫大将军。太平兴国三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4—988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守则。
初仕后汉。
从后周世宗征北汉,转供备库副使。
宋太祖乾德二年,为枢密使,与赵普联姻。
历任镇国军节度使、左卫大将军。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先后任邕、贵六州及琼、崖四州都巡检,善抚土著,黎人皆归附。
卒谥元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976 【介绍】: 宋幽州安次人。
本名胤,避太祖讳,因以字行。
吕琦子。
周世宗时,太祖历滑、许、宋三镇,馀庆并为宾佐。
宋建,自给事中充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
历户、兵二部侍郎,知潭、襄、江陵等州府。
擢参知政事,会赵普忤旨,左右争倾,独馀庆辨明之。
开宝六年,与宰相更知政事印,旋以疾拜尚书左丞。
卒。
共 2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