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元佐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宣尼日月,无得而逾。
粤有哲士,尝为学徒。
登封偶圣,至德崇儒。
以地进爵,斯文乃殊。
大蒐赋(989年) 北宋 · 丁谓
司马相如、扬雄以赋名汉朝,后之学者多规范焉,欲其克肖,以至等句读,袭徵引,言语陈熟,无有己出。
观《子虚》、《长杨》之作,皆远取傍索,灵奇瑰怪之物,以壮大其体势。
撮其辞彩,笔力恢然,飞动今古,而出入天地者无几。
然皆人君败度之事,又于典正颇远。
今国家大蒐,行旷古之礼,辞人文士不宜无歌咏,故作《大蒐赋》。
其事实本之于《周官》,历代沿革制度参用之,以取其丽则。
奇言逸辞,皆得之于心,相如、子云之语,无一似近者。
彼以好乐而讽之,此以勤礼而颂之,宜乎与二子不类。
辞曰:
仲冬,天子严祀事,答神祐,伫农隙,谨蒐狩,踵教本,稽与旧。
礼容左右,武事前后。
等尊第卑,上长下幼。
人民丰浓,物色繁富。
盖亦阅军实于介胄,非徒恣游畋于禽兽者哉。
前期,命虞人以莱莽苍,芟拥遏。
草木裸枯,原隰砥阔。
视军众寡,度地本末。
高表四立,坦场中豁。
限田防而兰织,志辕门而旌揭。
青龙白虎,拥护乎行在之所;
左罕右毕,分□乎侍卫之列。
风萧萧而野鸣,云阴阴而昼结。
麋鹿狼狈以投林,狐狸踉跄而迁穴。
由是司马举职,群吏咸秩,各有司存,皆给名物。
备□驾而六龙集,开武库而五兵出。
辂车金玉,旂章日月,戟牙刺举,旄头雪密。
画蚩尤于旆颠,匣干将于剑室。
騠駃妥贴以负轭,骕骦徘徊而转轶。
召佽飞以前导,命玄武而殿卒。
目恍罗列,神惊比栉。
师敕战法,帅董戎律。
始建旗以誓众,亦斩牲而戒失。
所畋之野,备物咸毕。
外事尚刚,戊日惟吉
上乃乘七驺,拥六军,白旄方下于北极,黄纛已搴于应门。
服章天地,车驾风云,日随月侍,岳走川奔。
列缺收声而听跸,丰隆鼓力以扶轮。
队仗乎八百诸侯,殿呼乎七十二君。
烟霞错杂以垂地,河汉颠倒而失源。
灵祇慑慄,怪物骧骞。
颛帝苍黄而废职,玄冥倏闪以驰魂。
俨方离于大内,盛已列于平原。
祃表云已,衔枚而前。
蛇阵翼张,虎贲环匝。
鼓以三阕,围不四合。
律戎索以济济,饬军威而烨烨
镮再振而铙再鸣,弓斯张而矢斯浃。
尔乃驱百兽,当一人。
弓工操轩辕之弧奉御,罗氏设商汤之网拥群。
熊罴之爪距摧折,虎豹之心肝分裂。
射必三兽,发则五豝。
雹逆毛羽,星飏角牙。
肉堕庖丁之刃,血溅鲁阳之戈。
诸侯卒事以俨雅,百姓突围而交加。
上方歛緌以惨怆,众乃靡旗而諠哗。
围开一方,悯尽杀也;
舍顺取逆,彰怀来也;
出表不顾,耻逐奔也;
等别三杀,贵宗庙也。
得匪上以显孝思,下以不僭乎?
鸟兽之肉,不登器者无取;
貔虎之士,罔用命者有诛。
警进退于钲鼓,习威仪于卒徒。
戎事同,銮辂回。
军声振而方国耸立,天仗指而九门洞开。
郊馌兽而礼之勤也,庙献禽而神其享哉。
以劳饮至,以能策勋,刑必加于共弃,爵乃及乎众尊。
如是,则不曰暴天物,不曰教民战。
于以辨名号而训仁义,于以昭文章而明贵贱也。
下臣窃详三代之书,颇究二王之典,大阅之制,昭然义见。
军旅之事,阙教则失利;
祭荐之物,非理则不献。
施信赏,率怠倦,使夫民知方,兵识变,莫若示蒐畋而敦大劝也。
后之王者,反礼叛经,荒乐诛杀,放怀荡情。
借如汉武,于古详明,博搜圣书,广召文英,讲评谟训,华饬声明,凡曰大乐,阙焉不行。
乃穷畋极猎,誇国耀兵,隔蜀罗设,跨秦戈横。
麛卵夭死,獝狘愁声,以至欺猛狂而手格,喜暴恶以力争。
岂残忍之足耻,唯豪勇之所京。
下垂历代,不能变更。
魏晋而下,离合寰瀛,咸局促以仅守,曷礼乐之能兴?
粤抵李唐,时惟会昌,彼文明二帝,实驱驰百王。
大畋之义,犹或废亡。
若陛下自膺宝命,临万方,动必法度,举皆故常。
缉牺、轩之绝绪,新姬、孔之旧章。
郊焉而五帝肃肃,享焉而百神洋洋。
九年三月,升于纠坛;
十有三年,躬耕籍田。
心以民本,事由礼先。
谪王满嗜欲乎驰骋,斥帝彻瞽瞆乎神仙。
故天地不能藏祥而秘瑞,日月无以示谴而戒愆。
甘露降而区宇泽,景星烛而氛祲蠲。
总治本,操化源。
措虑寂尔,存神泊然。
是以发狂之心,无自入焉。
下臣以谓大蒐之典,周公制于往古,陛下行于今兹,中间数千馀祀,咸杳昧而不知。
彼唐、汉之士,修崇礼仪,封禅之徵诞,明堂之说奇。
此数事不详于尧舜文武之书,臣宁敢狂斐而陈诸?
所以赋大蒐而歌盛礼也,俾千古知至德之巍巍。
又和蹇侍郎七言四韵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金支烨烨映宣宫,致福诚由上德崇
九庙灵光流自远,七明嘉种感潜通(丁本、道光本、钞本作穷)
瑞图丹采终难状,药谱神功未易通。
更览诸公赓和句,方知汉祀曲非工。
昔年曾梦宗家郎,受生所自言其详。
髼松有发重覆顶,梦里恍然如在旁。
大人占之兆惟吉,惟熊惟罴男之祥。
今朝诞庆果如梦,始生三日逢重阳。
啼声已觉是英物,一门四子诚生光。
小鱼嬉戏已成队,雏雁飞腾终作行。
晓来搔首搜句喜,奋笔仓惶书弄獐。
端由乃祖积德厚,诗礼有传应异常。
新醅喜酦蒲萄绿,开樽共对篱花黄。
揿髯一笑共引满,拜贺箕裘宗派长(《字溪集》附录《纪年录》)
① 此首及下一首,《宋史·乐志》八《常祀皇地祇五首》重出
礼经之重,祭典为宗。
上公摄事,登降弥恭。
庶品丰洁,令仪肃雍。
百神萃止,惟吉之从。
礼经之重,祭典为宗。
上公摄事,进退弥恭。
庶品丰洁,令仪肃雍。
百祥萃止,惟吉之从。
① 诗中仅及八鼎,据《宋史》卷一○四《礼志》,当夺立春祭牡鼎之辞
德崇享,磬筦锵锵。
铿兮佩举,峨冠齐庄。
肆陈有序,承箱是将。
其牲伊何,笾豆大房。
小学题辞 其十 南宋 · 朱熹
四言诗
德崇业广,乃复其初。
昔非不足,今岂有馀。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教子部
南人喜鹊而恶乌,北人喜乌而恶鹊。
好恶之不同有若是,故南北更相笑而无有订焉。
走寔南人,以北人好恶为正,作《信乌赋》以辨,或庶几乎不党也。
其辞曰:
有不有翁言与世违,行与众忤,动作云为,惟背时是主。
恒笑遨乎江吴,经乎罔直之野。
爰有雅乌上主人之屋者,主人瞠若而唾之,曰:「吉吉利利,善人其逢,恶人余避」!
次有乾鹊噪于其庭,主人持饭一盂,一瓯羹,嘻嘻喣喣,咒祝前行,奠诸地而饲之曰:「而以喜来,将无后时于余」。
妇子等之接之。
不有翁错而顾,跃而惊,进揖主人,请问其情。
主人曰:「夫子不是闻乎:夫鸟乌之性,人灾其幸。
来集嘂呼,盖非吉徵。
顷刻不踰,厥有非常之应。
鹊也无然,休祥喜传。
惟吉惟庆,羌来告言。
应乎弗应,行人至,惟古说焉。
夫子曾不是闻乎」!
不有翁哑然笑曰:「异乎吾所闻。
君子为善不求福,去恶以远祸,福之至也固当然,其得祸也非子过。
于此而无乎戚戚,何喜鹊而于乌乎迁怒?
就子之说言之,则鹊是而乌非。
福祸之来固自己,曾何咎于无知。
然以灾惧我者忠臣之事,陈嘉瑞者謏人之辞。
惧灾过可得而改,吉庆之在我者,去我将安之?
不告于余固毋损,告何贵于先时?
又况是非无可必,夫何一喜而一悲」?
主人邈然不悦,曰:「然则夫子喜乌而恶鹊与,此北人之常也。
风土有不同,好恶随以异,物不齐者物之情,若之何槩之一致」?
不有翁曰:「否,否。
物情有是,知之为贵。
子自非知我者,虽吾言无不既。
君子惟是之从,何容心之有贰?
北人之好恶尔,虽圣人犹无得而弃。
余小人也,于何敢废」!
主人曰:「乌亦有异于禽乎?
何夫子爱之之深邪?
鹊微可尚,足契君子之心邪?
将鹊声郑卫,乌为正始之音邪」?
不有翁曰:「否,否。
子无多言,试静听吾为若言。
乌之为乌,格而邪说反之正。
夫乌之为鸟也,体旻天之正色,禀阳精之至德。
悬象乎日中,而光被乎四表。
乌呼之声,有取于圣人而垂世立则。
禽之性愚,可禽取诸?
爰名曰禽,乌乎则殊。
察夫人之色异,举喑呜而疾去。
罻罗谩张于郊薮,续长讵发于庭除。
何施何设,以保其躯。
其知如斯为善:惟乐太守贤,则巢于听事;
荆蛮遁,则上其军幕;
假神灵,则飞而接丸;
应循吏,则肉焉下攫。
至若人之急难,父兄遐弃,良、平无所施其知,仪、秦无所张其喙。
于以夜啼,所以释临川之惧;
于以白头,所以出燕丹之质。
在人则难,乌行以易。
又若昭宗西奔,唐鹿东走,梁王兴迁鼎之旅,冢宰发讴吟之口,相也则然,于乌何有!
扈从乘舆,以巡岐守。
朝夕名闻于汉府,成此随銮之操守。
凡此数端,乌之伟节。
琐琐细微,无烦竞列。
粤有大致加大焉,请更为吾子详说。
乌性惟仁,生知爱亲。
念掬育之施大,反本誓以终身。
无论寒暑,反哺劬勤。
永锡尔类,不于其身。
栖冠见曾子之孝,块衔成李母之坟,伤口以鼓闻远迩,舒翼以助哀昔人。
将以愧不良之子,参乎用匹于先民。
夫乌反哺归飞,性天常也。
辟色知几,知识长也。
出类亲仁,物之良也。
解难从君,禽之祥也。
乌之有是四德也,而将之以见事之明,执德之刚,子不是贵,而区区较鹊于利害之场哉!
夫鹊虽有辟岁知风之技,而患不免于夺巢探卵,又足于乌方驾而比量哉」!
于是主人豁然若悟,轩然而步,咽津彻食,还其故处
笑遨乎江吴:四库本作「笑傲乎江湖」。
⑴ 《浪语集》卷二。又见《历代赋汇》卷一二九。
惟皇上帝,简在宋德,诞集大命,于我艺祖。厥初造草昧,相时之黔,沦胥于虐,浮颐沈颠,靡所底定。其孰跻之,繄我是恃,宁濡我躬,俾即于夷涂。匪位之怀,我图我民;匪天我私,惟我有仁。八圣嗣厥理,益以厚厥泽,动植是洽,堪舆是塞。叶气兹有羡,以溢于罔极。计其攸钟,是必有甚盛德,使之横绝今古,焜耀典册,而后天之报施,乃不爽厥则。惟我高宗,克灵承于兹,属时阳九,天步用艰。犬羊外陵,狗鼠内讧,民罔奠居,皇纲就沦。惟我高宗,克宏济于兹,左秉招摇,右提干将,洒扫函夏,复寿炎箓。兹惟难能哉!典时神天,历载三纪,民生春熙,治象日舒。曾靡是居,俾圣嗣是荷。兹惟难能哉!惟我寿皇,绍大历服。圣谟无所事,改虑我则,阐之俾益光;圣治无所事,改为我则,熙之俾益昌。志靡一不继,事靡一不述。我兴问寝,明星在天;我往视膳,丽日在户。起敬起爱,用家人礼,祀越二十八,曾靡间厥肇,思笃于亲,爰释大位。高宗神孙,伊我圣子,我是用禅,先后惟一轨,皇乎休哉!邃古之茫,赫胥大鸿,橧庥绳书,不可考也已。羲图炳文,民用有识;孔删自唐,登载益焕。惟尧圣神,谈者稽焉。荡荡巍巍,匪天弗则,逊于虞妫,首出帝典。重华是仍,亦以授禹。由姒以降,莫返于古初。或以谓臣:尧舜禹之事懿矣,揆之于今,其可俪欤?臣曰:奚直俪之耳!尧陟元后七十载,遭时不易,洚水滋儆,才者十六,未宣乃庸,凶族有四,未丽于辟。日丛万微,以悴于厥衷。式时元德,历试罔不绩,主祭宾门,天人交归焉。于庙受终,夫岂其艰?舜生登庸,越其在位,历载各三十,宅帝即真,又三十有三,稽图揆龄。九秩式有衍,脱躧万乘,兹非其时哉!惟我高宗,春秋五十有六,惟我寿皇,春秋六十有三,黄屋赤霄,委以弗留,从容退居,靡俟大耄。以今准昔,其决孰需焉?以虞易唐,妫变而姒,惟械于位,廑廑释厥负,乃若为天子父,以天下养,后世无传焉。惟我寿皇,圣孝孔时,力靡遗馀,爱敬既究,熙以鸿号,锡类湛恩,燕及人老,钜典盛仪,辉赫万世。惟我皇上,聿骏前躅,日肃舆卫,来觐来省,翼翼如也,愉愉如也。以昔视今,其孝孰隆焉?故曰奚直俪之耳!臣惟昔者,封禅典引正符等篇,其事至末矣,侈于丽藻,以掞不朽。矧今宏休,轶于古始,颂声弗宣,不其缺欤?作宋一经,以驾帝典,顾瞻朝著,将有人焉,臣贱不敢与兹事。尧极立民,康衢有谣,载在万世,不以贱废。臣诚不佞,请试效之,谨拜手稽首而作颂曰:
太初冥冥,孰究孰营。
羲仪图之,靡丽于成。
有圣惟勋,疏之瀹之。
斧其不条,而荒度之。
匪世不阜,匪穹不佑。
可燕可守,而勋以不有。
乃逊于华,与世为公。
何以告之,曰允执其中。
华述厥志,亦以命文命。
率克念厥绍,以共阐厥盛。
皇皇惟天,而勋则之。
绝德与功,绍者克之。
我瞻我稽,阅世惟千。
泯泯棼棼,曾莫闯厥藩。
天将开之,必固培之。
厥培以丰,古尚克回之。
岂惟回之,视培浅深。
轶而躏之,视我斯今。
粤岁己酉,二月壬戌。
天仗宵严,彤廷晓跸。
穆穆寿皇,如天斯临。
群后在位,奉承玉音。
曰予一人,实倦于勤。
退处北宫,以笃于亲。
赫是大宝,畀我圣子。
圣子惟睿,天命夙以启。
不吝于权,盍居乃功。
释焉不居,惟寿皇之公。
寿皇之公,其孰发之。
念我高宗,中心怛之。
始时春秋,五十有六。
向用康宁,以燕遐福。
亟其与子,于密退藏。
其子为谁,繄我寿皇。
寿皇承之,匪亟匪徐。
二十八年,四方于于。
国是益孚,生齿益蕃。
于野于朝,肃肃闲闲。
圣子重晖,如帝之初。
于千万年,曾靡或渝。
熟条不根,熟委弗源。
念我高宗,允逊孔艰。
匪高宗是怀,艺祖之思。
洗时之腥,仁涵于肌。
灵旗燄燄,平国惟九。
其酋既贷,矧彼群丑。
吾子吾孙,吾士大夫。
毋刻尔刑,顾质之书。
尔有嘉言,尔则我告。
我赏我劝,如彼害何悼。
不以干戈,而置诗书。
维彼槐庭,谓匪儒弗居。
列圣一心,讳兵与刑。
鲠言是听,惟大猷是经。
钟我高宗,启我寿皇。
爰及圣上,笃其明昌。
惟是四条,式克至今。
艺祖高宗,寿皇之心。
匪时匪今,振古之式。
式勿替厥度,亦以燕罔极。
帝开明堂,百辟来贺。
四夷攸同,莫敢或讹。
不肃不厉,不震不竦。
焯其旧章,贻我垂拱。
勋迫大耄,乃禅于华。
华逮陟方,俾夏建厥家。
孰如高宗,及我寿皇。
与龄方昌,而遽晦厥光。
帝降而王,功弗德之逮。
庸不列五帝,而祖三代。
孰如我皇,惟德崇崇。
显号鸿休,蔚其并隆。
维时寿皇,万寿无疆。
日三受朝,衮冕煌煌。
维时皇上,治益底厥极。
亲心载宁,万邦以无斁。
万姓讴歌,于室于涂。
微臣作颂,以对于康衢(宋岳珂《桯史》卷一五)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