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范仲淹

相关人物:共 119 位
共 1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1057 【介绍】: 宋越州山阴人,字世昌。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
历仕州郡,以善辨狱闻。
治政不以威刑督吏,人惮其清整。
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改知审官院,治事明敏,属吏不能为奸利。
庆历三年任枢密使,次年拜同平章事,支持范仲淹、富弼所施新政。
为相百日而罢,出知兖州。
以太子少师致仕。
封祁国公。
卒谥正献。
全宋诗
杜衍(九七八~一○五七),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真宗大中符祥元年(一○○八)进士(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补扬州观察推官,知平遥县,通判晋州,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仁宗初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宝元二年(一○三九)复知永兴军。庆历三年(一○四三)任枢密使,主持新政。次年九月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因新政裁抑侥倖,为权贵嫉视,为相仅百日而罢,出知兖州。七年,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南都(今河南商丘)凡十年。皇祐中加封祁国公。嘉祐二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五),年八十。谥正献。《宋史》卷三一○有传。 杜衍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所收《杜祁公摭稿》一卷为底本,参校《事文类聚》前集(简称类聚)、《苕溪渔隐丛话》(简称丛话)等书。另从《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中录诗十四首。
全宋文·卷三一八
杜衍(九七八——一○五七),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大中祥符进士。历仕州县,时称良吏。累迁工部郎中、河北都转运使,还为枢密直学士,出知天雄军。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改知审官院。迁工部、刑部侍郎,加龙图阁学士,知永兴军、开封府。康定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改枢密副使。三年,迁吏部侍郎、枢密使。四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后以尚书左丞出知兖州,年七十致仕,封祁国公。嘉祐二年卒,年八十,谥正献。《宋史》卷三一○有传。
宋登科记考
字世昌,谥号正献(一云“文献”)。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进士第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新昌人,字季平。
真宗天禧三年进士。
有志气,勇于为义。
隐居石溪山水之间,首创义塾三区,以上中下为别,身自督教,四方来学者甚众。
范仲淹治越,尊礼之,聘为稽山书院山长,称石城先生而不名。
宋登科记考
字季平。越州新昌(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曾任稽山书院山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48 【介绍】: 宋河南人,字伯纯。真宗咸平三年进士。为洛阳县主簿,累官河南通判。黄河决滑州,充京东路转运副使,平水患。拜枢密副使,迁给事中。玉清昭应宫火灾延燎几尽,抗言勿葺,以息天下之力。累官知永兴军,匿诏修城,后西夏兵至邠、岐间,而永兴独不忧。官终礼部尚书。卒谥忠献。
全宋诗
范雍(九八一~一○四六),字伯纯(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五作伯淳),世家太原(今属山西),祖葬河南(今河南洛阳),遂为河南人。
真宗咸平初进士。
三年(一○○○),补洛阳主簿。
后迁殿中丞,知端州。
仁宗即位,历兵部员外郎、户部副使、度支副使、工部郎中、龙图阁待制、陕西转运使。
天圣四年(一○二六)拜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
六年,为枢密副使。
七年,加给事中。
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陕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卷一○六、卷一○八、卷一一二)。
宝元二年(一○三九),以资政殿学士、吏部侍郎为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同上书卷一二二)。
后知河南府。
庆历六年卒,年六十六。
谥忠献。
著有《明道集》三十卷、后集十卷,《弥纶集》十卷,不传。
事见《范文正公集》卷一三《范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八八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三二四
范雍(九七九——一○四六),字伯纯,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
咸平三年进士。
天禧中判三司开拆司,历京东转运副使,河北、陕西转运使。
天圣三年以工部郎中、龙图阁待制为陕西沿边安抚使,迁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
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滑州。
七年,拜枢密副使,加给事中。
明道二年,罢为户部侍郎、知陕州,移永兴军。
徙镇河阳,进吏部侍郎、资政殿学士。
宝元初拜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
康定元年,以边事不备降户部侍郎、知安州。
庆历初,再知永兴军,仍加资政殿学士。
寻迁大学士、尚书左丞。
复徙河南府,迁礼部尚书。
六年卒,年六十八。
著《明道集》三十卷、《后集》十卷、《弥纶集》十卷。
宋史》卷二八八有传,又见范仲淹《范公墓志铭》(《范文正公文集》卷一四),范镇《范忠献公神道碑》(《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1048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希言。
真宗咸平五年进士。
授大理丞、知玉山县。
历知台、南雄、洪州。
入翰林为学士,积官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进承旨兼侍讲学士。
在翰林十二年,刘太后听政时能独立自守,为仁宗所赏识。
景祐三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改户部侍郎。
宝元元年拜相。
居中书八年,不用宗党亲戚。
庆历中,于范仲淹等推行新政持缄默态度,遂以久居相位无所建明遭劾。
五年,出判陈州及河南府,寻以疾致仕。
卒谥文宪,改文简。
全宋诗
章得象(九七八~一○四八),字希言,世居泉州(今属福建),高祖家浦城(今属福建)。真宗咸平五年(一○○二)进士,知邵武军归化县。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以屯田员外郎知泉州(《嘉定赤城志》卷九)。仁宗景祐三年(一○三六)擢同知枢密院事。宝元元年(一○三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历五年(一○四五)为镇安军节度使。七年进封郇国公。次年以司空致仕,六月卒,年七十一。谥文宪,皇祐中致谥文简。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宋祁《章丞相得象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十七首。
全宋文·卷三二○
章得象(九七八——一○四八),字希言,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咸平五年登进士第,为大理评事、知玉山县,历知台、南雄、洪州。为杨亿所荐,召直史馆,知制诰,为翰林学士,累迁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承旨兼侍讲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宝元元年,以户部侍郎拜集贤相,进工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庆历五年,拜镇安军节度使,封郇国公,徙判河南府,守司空致仕。八年卒,年七十一,谥文宪。皇祐中,改谥文简。著《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见宋祁《景文集》卷五九《文宪章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一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傅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宝庆会稽续志》卷六)。
官太常博士(《范文正公集》卷一一《谢公神道碑铭》)。
宋登科记考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天禧三年(1019年)进士。太常博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44 【介绍】: 宋寿州人,字坦夫。
吕蒙正侄。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
历官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
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天圣六年拜相。
赞成仁宗废郭后,贬逐进谏言官孔道辅等,又因范仲淹屡言事,指为朋党而加以贬斥,颇为时论所少。
后拜司空、平章军国重事。
被劾罢相,以太尉致仕。
卒谥文靖。
有文集。
全宋诗
吕夷简(九七九~一○四四),字坦夫,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补绛州军事推官。通判通州,徙濠州,知滨州。擢提点两浙刑狱,入为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使契丹,还,知制诏。再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天圣六年(一○二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明道二年(一○三三)罢,同年复相。景祐二年(一○三五)加右仆射,封申国公。次年,与王曾争事,同时罢相。康定元年(一○四○)由判天雄军复入相。庆历元年(一○四一),徙封许国公,判枢密院,改兼枢密使。二年因病以太尉致仕。庆历四年卒,年六十六。谥文靖。有集二十卷,不传。事见《隆平集》卷五,《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十一首。
全宋文·卷三二一
吕夷简(九七九——一○四四),字坦夫,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吕蒙正侄。咸平进士,历任地方官,知制诰,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仁宗立,除参知政事。天圣七年拜相,后封申国公。景祐四年以与王曾争事罢,出判许州,徙天雄军。康定元年复入相,改封许国公。后以疾授平章军国重事。庆历三年,以太尉致仕。次年卒,年六十六,谥文靖。有集二十卷。《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上官佖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一
上官佖,融父,其先本蜀人,后徙居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
天禧初为屯田员外郎、知亳州。
乾兴元年七月由户部判官、度支员外郎知晋州,天圣中为兵部员外郎、京东转运使,卒,赠光禄少卿。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四之一四,《宋史》卷四八五《外国传》一,《范文正公集》卷一三《上官融墓志铭》。
葛怀敏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2 【介绍】: 宋真定人。
葛霸子。
以荫授西头供奉官。
历知隰、莫、保、雄、沧、滁六州。
西夏进扰,起为泾原路副都总管、知泾州,改鄜延路副都总管、知延州。
范仲淹言其猾懦不知兵,复徙泾原路原职。
仁宗庆历中夏主李元昊率军攻镇戎军,怀敏督诸将战,不敌而死。
谥忠隐。
范宗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泽州高平人。
真宗乾兴初,以成均博士守江阴,明习文法,积诉咸辨,百废俱举,政绩斐然,为范仲淹所称道。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
韩渎(?
——一○四三),明道二年宰相李迪奏除为殿中侍御史,寻出知岳州。
景祐初复入为侍御史,为开封府判官。
三年五月,希吕夷简意,请以范仲淹「朋党」榜朝堂,迁刑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澶州。
后任京东转运使,迁兵部员外郎。
宝元中又曾为益州转运使。
终工部郎中、直史馆,庆历三年卒。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一三、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七等卷,《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五,宋庠《元宪集》卷二六《韩渎可兵部员外郎制》,司马光《司马文正集》卷七五《玉城县君墓志铭》。
共 1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