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邵雍

相关人物:共 48 位
共 4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 【介绍】: 宋青州北海人,字挺之。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师穆修,受《》,得其传,再授邵雍
曾为泽州签署判官,泽人刘羲叟从受历法,世称羲叟历法。
官终殿中丞。
全宋诗
李之才(?~一○四五),字挺之,青州(今属山东)人(《东都事略》卷一一三)。仁宗天圣八年(一○三○)同进士出身。初为卫州获嘉主簿,权共城令。久之,调孟州司法参军,石延年辟为泽州签署判官。庆历五年卒。《景迂生集》卷一九、《宋史》卷四三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五四
李之才(?
——一○四五),字挺之,青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
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
为古文,语直意遂。
师穆修受《》,得其传,授于邵雍
尝为泽州签署判官,刘羲叟从受历法,世称「羲叟历法」,实之才所授。
转殿中丞。
丁母忧,甫除丧,庆历五年二月暴卒于怀州官舍。
宋史》卷四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1 【介绍】: 金真定人,字德卿。年二十四进士擢第。调南和主簿。有异政。拜监察御史。以诗得罪,废谪十余年。起为隆州都军,以边功召为三司官。大安三年,权行六部员外郎,从完颜承裕军御蒙古。易州陷落时死难。
中州集
昂字德卿真定人父伯禄字天锡师事玄真先生褚承亮(承亮字茂先宣和六年擢第调易州户曹会皇子郎君破真定拘境内进士七十二人赴安国寺试策策目上皇不道少主失信举人希旨极口毁诋茂先离席揖主文刘侍中言君父之过岂臣子所当言长揖而出刘为之动容比榜除茂先被黜馀悉放第状元许必辇自号七十二贤榜帅府重其名檄茂先以易州司户知稿城漫一应之寻解印去年七十终弟子谥为玄真先生)大定初第进士仕至同知沁南军节度使事德卿年二十一擢第释褐南和簿有异政迁良乡令入拜监察御史路宣叔以言事被斥德卿送以诗坐谤讪停铨久之起为龙州都军以边功得复召超三司判官大安军兴权行六部员外郎德卿传其甥王从之文法云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又云文章以意为主以字语为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令不从今人往往骄其所役至跋扈难制甚者反役其主虽极辞语之工而岂文之正哉德卿初有常山集丧乱后不复见从之能记三百馀首因得传之屏山故人外传云德卿以孝友闻又喜名节蔼然仁义人也学术醇正文笔高雅以杜子美韩退之为法诸儒皆师尊之既历台省为人所挤竟坐诗得罪谪东海上十数年始入翰林言事愈切出佐三司非所好从宗室承裕军承裕失利跳走上谷众欲径归德卿独不可城陷与其从子嗣明同死于难嗣明字晦之短小精悍有古侠士风年未三十交㳺半天下识高而志大善谈论而中节作诗喜简澹乐府尤温丽最长于义理之学下笔数千言初不见其所从来试于府于礼部俱第一擢第主涞水簿从其叔北征得还而不忍去使晦之不死文字不及其叔而理性当过之尝谓学不至邵康节程伊川非儒者也其说类此而天不假年悲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 【介绍】: 宋人。
道士。
亳州真源人,字图南,号扶摇子。
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绝意仕途,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服气。
后移居华山云台观。
相传每寝处辄百余日不起。
后周世宗召为谏议大夫,固辞。
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两至京师,为帝所重,赐号“希夷先生”。
好读《》,著《无极图》及《先天图》,以为万物一体,唯有超绝万有之“一大理法”存在。
其说经周敦颐、邵雍推演,实为理学发端。
有《指玄篇》、《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正易心法》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89 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东)人。后唐明宗长兴间,应进士试不第,遂隐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历20余年。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又居少华石室,摄生修炼。后周世宗时被召赴阙,拜左拾遗,不受,留月余而归。相传宋太祖登极后,陈大笑坠骡,谓“天下自此定矣”。宋太宗时,两次被征入朝,赐号希夷先生,留数月放还。《宋史》有传。陈抟通经史百家言,尤精于《》。据云曾从麻衣道者得《正易心要》42章,演为《先天图》、《无极图》等,对北宋理学家影响甚巨。曾作诗600余首,多佚。《五代史补》、《诗话总龟》、《五朝名臣言行录》、《老学庵笔记》、《诗林广记》等书中存诗10余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诗14首、断句2。另《太华希夷志》尚存入宋后诗多首。
全宋诗
陈抟(?~九八九),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人称白云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后唐明宗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武当山二十馀年。又移居华山云台观,止少华石室。后周召为谏议大夫,不受。宋太宗太平兴国时朝京,赐号希夷先生。端拱二年卒。有诗六百馀首,已散佚。《宋史》卷四五七有传。今录诗十六首。
全唐诗补逸
陈抟字图南,后唐末举进士不第,遂隐于武当山,服气避谷。移居华山。周世宗召为谏议大夫,不受。入宋,太宗甚重之,赐号希夷先生。卒端拱初。诗四首。(复出一首)
全宋文·卷一○
陈抟(?——九八九),字图南,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隐于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周世宗召为谏议大夫,不受。太平兴国中朝宋,太宗甚重之,赐号希夷先生。抟好读《》,自号扶摇子,学者又称白云先生。端拱二年七月卒。著《易龙图》一卷,传先天之学;《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又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今所传陈抟著述,多为后人伪托。见《宋史》卷四五七本传,冯椅《厚斋易学》附录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8—1500 【介绍】: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全粤诗·卷九八
陈献章(一四二八——一五〇〇),字公甫,号石斋。新会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受学于吴弼。正统十二年(一四四七)举人。后绝意科举,以荐授翰林院检讨,乞终养归。自后屡荐不起。居乡讲学,创白沙学派。修养主静坐,以达静悟自得之境,开明代心学之先声。《明史》卷二八三有传。陈献章诗,以清康熙四十九年何九畴刻《白沙子全集》六卷本为底本(藏中山大学图书馆),参校明弘治九年吴廷举刻《白沙先生诗近稿》十卷本(简称吴本,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万历元年何子明刻《白沙先生全集》二十一卷(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万历九年何上新刻《白沙子全集》九卷本(藏中山大学图书馆);清顺治十二年黄之正刻本(简称黄本,藏中山大学图书馆)。并参考孙通海点校《陈献章集》中所录罗侨、林齐、高简、萧世延、何熊祥、王安舜诸家刻本之校记(简称孙校)。另从《陈献章诗文补遗》转录集外诗二十九首,从他书辑得集外诗五十九首,附于卷末。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二
献章字公甫,新会人。
正统丁卯举人,用荐授翰林检讨。
万历初,从祀孔庙,追谥文恭。
有《白沙集》。
(《麓堂诗话》:陈白沙诗极有声韵,《崖山大忠祠》曰:「天王舟楫浮南海,大将旌旗仆北风。
世乱英雄终死国,时来胡虏亦成功。
身为左衽皆刘豫,志复中原有谢公。
人众胜天非一日,西湖云掩岳王宫。
」和者皆不及。
馀诗亦有风致。
但所刻净稿者未之择耳。
升庵集》:陈白沙诗五言冲淡,有陶靖节遗意,然赏者少,徒见其七言近体效简斋、康节之渣滓,至于筋斗样子,打乘个里,如禅家呵佛骂祖之语,殆是《传灯录》偈子,非诗也。
若其古诗之美,何可掩哉!
然谬解者篇篇皆附于心学性理,则是痴人谈梦矣!
《颐山诗话》:公甫自是禅学,如《午睡》诗云「道人本自畏炎炎,一榻清风卷画帘。
无奈华胥留不得,起凭香几读《楞严》」,又云「天涯放逐浑闲是,消得《金刚》一部经」是也。
又有诗云:「是身如虚空,乐矣生灭灭!
」公甫禅学满盘托出,何曾如宋人所谓改头换面者耶!
《艺苑卮言》):陈公甫如学禅家,偶得一自然语,谓为游戏三昧。
公甫少不甚攻诗,出之若无意者,微近自然。
《弇州山人续稿》:公甫诗不入法,文不入体,又皆不入题,而其妙处有超出于法与体及题之外者。
馀少学古,殊不相契,晚节始自会心,偶然读之,或倦而跃然以醒,不饮而陶然以醉,不自知其所以然也。
《梦蕉诗话》:陈献章作诗脱略凡近,其书法得之于心,随笔点画,自成一家。
广东新语》:粤人以道为诗,自白沙始。
白沙书,晚年用茅笔,奇气千万丈,峭刻槎蚜,自成一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灏。元临汾人,字希白,号白云子。有诗名。
元诗选
皞字希白,□□人。
自号白云子。
诗多别致,如《戊子》云:「行非杨秉三无惑,性似嵇康七不堪。
」《寄段诚之》云:「多语数穷深可戒,虚名无用不宜贪。
」造语亦新。
时有涉腐气类邵尧夫者,悉为汰去。
元遗山《续夷坚志》载:希白家卢氏时,客至,烹一鸡,其雄绕舍悲鸣三日,不饮啄而死。
文士多为诗文,予号贞鸡。
惜遗稿失传。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五
补房皞字希白自号白云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2—1498 【介绍】: 明应天府江浦人,字孔旸,学者称定山先生。成化二年进士。授翰林检讨。因谏内廷张灯忤旨,谪桂阳州判官,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刻意为诗,而喜用道学语。有《庄定山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定山江浦人官吏部郎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二
昶字孔旸,江浦人。
成化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以谏谪桂阳州判,迁南行人司副,进礼部郎中。
天启初,追谥文节。
有《定山集》。
(《四库总目》:昶癖于讲学,故其文多阐太极图之义,其诗亦全作击壤集主体。
然如「山随病起青逾峻,菊到秋深瘦亦香」,「土屋背墙烘野日,午溪随步领和风」,「碧树可惊游子梦,黄花偏爱老人颜」,「酒残漫倾刚月上,钓丝绕扬觉风和」,录之以备别格,亦论唐诗者存《寒山子集》之意也。
麓堂诗话》:庄定山未第时,已有诗名,苦思精链,累日不成一章。
如「江稳得秋天」,「露冕春停江上树」,往往为人传诵。
晚年益豪纵,出入规格,如「开辟以来元有此,蓬莱之外更无类」之类。
陈公甫有曰「百练不如庄定山」,有以也。
升庵集》:庄定山早有诗名,诗集刻于生前。
浅学者相与效其「太极圈儿大,先生帽子高」,以为奇绝。
又有绝可笑者,如「赠我一壶陶靖节,还他两首邵尧夫」,本不是佳语,有滑稽者改作外官答京宦苞苴诗云「赠我两包陈福建,还他一疋好南京」,闻者捧腹。
然定山晚年诗入细有可并唐人者。
古诗如《题竹》及《养庵》雨篇,七言如《题玉川尽》。
五言律如「野暝微孤树,江清著数鸥。
与君真自厚,不是两相留」,七言律如《游琅邪寺》「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
尘埋下界三千丈,月在西岩七十峰」,又「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北海风回帆腹饱,长河霜冷岸痕高」,和沈仲律原字韵「心无牛口干秦穆,迹继龙头愧邴原」,寄刘东山云「尘外有人占紫气,镜中疑我尚朱颜」,《次东桥》诗云「电悬双眼疑秋水,髻拥三花禦野风」,又「岂无湖水甘神瀵,更有溪毛当紫芝」,又「招隐谁甘同寂寞,著书不独为穷愁」,《木昌道中》云「行客自知无岁暮,宾鸿不记有家归」,《寄邓五羊》云「后时自许甘丘壑,前席将无问鬼神」,「浮世虚名非得已,出山小草却悲人」,「别时笑语风吹断,会处迷离梦写真」,此数首若隐其姓名以示人,观者决不谓定山作也。
(《艺苑卮言》:庄孔旸佳处不必言,恶处如村巫降神,里老骂坐。)
维基
庄(1437年—1499年),字孔抃,又字孟旸,号定山,直隶江浦县(今属江苏省南京市)人。成化二年(1466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与编修章懋、黄仲昭疏谏内廷张灯,后忤旨廷杖二十,谪桂阳州判官。后改南京行人司副,三年后母丧丁忧,之后父丧,哀毁,丧除不复出。学者称「定山先生」。弘治七年,因举荐奉诏起用,担任行人司副,后升南京吏部郎中。次年因病乞归,部臣不为代奏。次年京察,尚书倪岳以老疾罢其官。居二年卒,年六十三。天启初年,追谥文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兼道。
高宗建炎初以勤王补官。
从韩世忠败金人于濠,累功迁秩。
晚年弃官归,潜心邵雍之学。
久乃徙武夷,隐居以终。
姜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 【介绍】: 宋开封人,字子发。
师事邵雍
年四十五,贫而未娶,愚与同门张仲宾谋为之娶。
第进士。
官六安令,分俸之半以奉
家素豪富,好施与,后竟以贫卒。
吴执中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九一
吴执中,皇祐中官太常博士、知孟州汜水县,后以朝议大夫致仕。
按《邵氏闻见录》卷一○载:吴执中,洛中人,官中散大夫。
少年登科,皇祐初至秘书丞。
不乐仕进,致官居洛杜门,独与邵雍善,当即此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道士。
精术数之学。
廖应淮配汉阳军,抵汉江滨,可大预知之,授以邵雍先天象数之学。
共 4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