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真德秀

相关人物:共 123 位
共 1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子与,号进斋。通经史,尤精《》。理宗景定间,与何基同以布衣召补迪功郎。添差建宁府教授,兼建安书院山长,撰经义以训式学士。
全宋诗
徐几,字子与,号进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一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景定五年(一二六四)以荐补迪功郎,授建宁府教授兼建安书院山长,兼崇政殿说书。事见《宋史》卷四五《理宗本纪》、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武夷山志》卷一六。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八○二一
徐几,字子与,号进斋,建宁府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蔡渊弟子,又受学于真德秀,通经,尤精于《》,理学之传,称得其妙。
景定四年,臣僚交荐,与何基同以布衣召,诏补迪功郎,添差建宁府教授、兼建安书院山长。
五年,度宗即位,又诏兼崇政殿说书。
后为建宁府通判。
著有《易说》一卷(一云著有《易辑》)。
见《宋史》卷四五《理宗纪》、卷四六《度宗纪》,明朱睦𣚃《授经图义例》卷四,《宋元学案》卷八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牧之,号随斋,一作随庵。
尝从真德秀学。
善画墨竹,见称于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府浦城人,字仁夫。
真德秀子。
尝请益于袁甫,甫赠字“实之”,并为之解说。
官至户部侍郎。
全宋文·卷八二五二
真志道,字仁夫,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德秀子。尝监南剑州在城税务,官至户部侍郎。见魏了翁《真公神道碑》(《鹤山集》卷六九)、《宋元学案》卷八一、《宋元学案补遗》卷八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大惠,字子东,号谷口,黄岩(今属浙江)人。
能诗文,与杜范友善。
有《饭牛集》,已佚。
事见《西山文集》卷三四《跋郑大惠饭牛集》。
明万历《黄岩县志》卷六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八七一
郑大惠,字子东,号谷心,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能诗文,著有《饭牛集》。见《宋元学案补遗》卷六六,《宋诗纪事补遗》卷七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信州玉山人,字新恩,一字南谷。
师事赵蕃,与魏了翁、真德秀厚善,讲道最笃,文章极为刘宰所称。
官至秘阁修撰。
郑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一五九
郑圭,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
登景定三年进士第。
咸淳二年任处州教授时,与同事倪澄整理真德秀续文章正宗》稿而付之梓。
见《续文章正宗》倪澄、郑圭序及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永丰人,字子美。
真德秀游,德秀称其质性浑厚,若在璞之玉。
学以持敬为主,德秀书“敬斋”二字赠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14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咏道,号竹村居士。博雅好古,购求古帖秘文,断刻坠简,积千余卷,校雠考订忘日夜。名流如王厚之、桑世昌,皆与之交。尝辑唐以前天台题咏为《天台前集》。
全宋诗
林师蒧(一一四○~一二一四),字咏道,自号竹村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
屡试不第。
与李庚、楼钥、真德秀等人为师友。
宁宗嘉定七年卒,年七十五。
与李庚等裒辑增修《天台集》、《天台续集》,传于世。
事见《竹村居士林君墓碑》、《四朝布衣竹村林君墓表》(《赤城集》卷一六)。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二六二
林师点(一一四○——一二一四),字咏道,号竹村居士,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隐居不仕者数十年,讲学著书,所游皆名士。嘉定元年始为州学谕,七年卒,年七十有五。编纂有《天台前集》(存)、《天台续集》(存)。见陈耆卿《竹村居士林君墓表》、吴子良《四朝布衣竹村林君墓表》(俱见《赤城集》卷一六),李兼《天台前集序》(《天台前集》卷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 【介绍】: 宋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全宋诗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讹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讹,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六二七三
曾丰(一一四二——?
),字幼度,号撙斋,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
乾道五年登进士第。
淳熙七年为赣县丞。
九年,假赣州会昌县令。
十二年,除广东转运司干办公事。
十五年,知静江府义宁县。
光宗绍熙中,知浦城县。
宁宗庆元中通判琼州。
嘉泰初朝臣劾其「搜求星说,传习妖祥」,放罢奉祠。
后以朝散大夫知德庆府,嘉定二年复坐言官论其「一意聚敛」放罢。
晚年无意于仕进,筑室曰撙斋,以诗酒自娱。
以文章名世,著有《缘督集》四十卷。
真德秀幼尝受学于丰,及执政,奏取其集入崇文四部。
事迹见本集诸文及《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七四之三三,《宋史》卷六五、二○八,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三《曾撙斋缘督集序》,《宋史翼》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22 【介绍】: 宋简州阳安人,寓居德清,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淳熙中召对论恢复事,谓骤进与偷安均为误国。由校书郎除右正言、知果州。光宗时任殿中侍御史,旋出为江西提刑,改夔州。宁宗即位,除侍御史,迁起居郎。以谏罢朱熹事,被劾去。庆元党禁间,撰《涪州学记》,被再劾夺职,谪居房州。党禁解,起知眉州,累迁知潼州府,升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有《后溪集》。后人辑有《鹤林词》。
全宋诗
刘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任剑南东川节度推官,辟为潼川提刑司检法。
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召为太学正,累迁右正言,出知果州。
光宗即位,除军器少监,为殿中侍御史,出知夔州。
宁宗即位,除侍御史,迁起居郎。
韩侂胄擅朝禁伪学,刘撰《涪州学记》,被指为谤讪,夺职,谪居房州。
侂胄诛,历知襄阳、遂宁、潼川府。
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
有《后溪集》十卷,已佚。
后人辑有《鹤林词》一卷。
事见《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刘阁学墓志铭》,《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六三一三
刘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号后溪,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北)人。
乾道五年进士及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淳熙中累迁校书郎,知果州。
光宗立,除军器少监兼权侍左郎官,为殿中侍御史。
出为潼川运判,江西、夔州提刑。
宁宗即位,除侍御史,改司农少卿,进起居舍人、起居郎。
为韩侂胄党所排,奉祠,后又谪居房州。
久之,起知眉州,除潼川提刑、权知泸州。
侂胄诛,历知襄阳、遂宁、潼川府。
升显谟阁直学士,提举宫观。
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谥文节。
光祖为当世名臣,赵汝愚称其论谏激烈似苏轼,恳恻似范祖禹,世以为名言。
为文浑厚正大似其人,诗尤清婉。
著有《后溪集》百馀卷,《岘山》、《鹤林》、《金泉》、《眉山》等集合若干卷,《诸经讲义》若干卷,惜皆佚。
真德秀《刘阁学墓志铭》(《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共 1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