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秦观

相关人物:共 67 位
共 6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尼僧。嘉庆间偕一僧至四川酉阳,修行于甘溪石家坝之观音阁。据传,了然原为江湖绳妓,习拳术于汉口,号称无敌。僧未出家时与之交好,后破家产,遂相从出家。精通骨伤科,常以术疗贫。里中冉崇贤,攀树折腰,伤势极重,家人惊号,以为必死。了然先施手法为其接续断骨,继敷以伤药,竟得无恙。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三
释了然,字月辉。
姓雷氏,宝应人也。
赋性坚忍,不慕浮荣。
少游盱眙,入一兰若,林木幽静,耽憩忘归。
遂尔舍身,研求梵典,精进无已。
既受具足,持律尤严,发脚行方,遐迩企止。
道光丁未来主焦山,时定慧寺殿宇倾敝,欲事修葺。
岁在己酉,江水暴涨,漂没无算,民力穷困,物食维艰,势难兴举。
会大府陆公立夫,雅契名山,崇修福果。
彭都转玉雯养疴庵中,从容告语,曲为陈说,终如所请。
因访匠求木,计日程工,隆隆大雄,更超前矩。
乃岁不一周,粤寇东下,镇江失守,居民惶恐,纷纷迁避。
山中旧侣,各谋远徙,咸相怵曰:“贼已登金山矣,此必不免,盍去诸?
”了然独毅然曰:“若吾属皆去,如此山何。
”吾将往说之。
因与其徒悟春诸人议曰: “怯者弗留。
”强志坚决死守弗去者,得同志十二人,曰:悟春、凡涤、超尘、一诚、智林、明道、凡超、了因、净因、木森、圣举,皆矢誓居守。
冯久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汾州人,字明远。
少游太学
后入蜀居渠州。
善画山水,初颇繁冗,后得郭熙家法,风格为之一变。
赵鼎与有旧,荐于川路监司,由是显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婺州东阳人,徙金华,字直夫,一字用宾,号屏岩。
性通敏,涉览经史。
少游太学
荐授婺州路儒学教授。
元初,婺有学校,自观光始。
调绍兴路平准行用库大使,以母老辞。
有《屏岩小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仲温。
宋成都华阳人,字元实。
范祖禹次子,秦观婿。
学诗于黄庭坚。
有《潜溪诗眼》。
全宋诗
范温,字元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祖禹子。徽宗政和初曾出仕。尝学诗于黄庭坚,有《潜溪诗眼》一卷,已佚。事见《铁围山丛谈》卷四。
侯宣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衡山人,人称松林居士。
少游四方,好交名士,还家筑室道傍,馆往来游学者。
时四方学道甚盛,游学者踵至如归。
行之二十年无倦意,远近号曰侯家书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206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字仲至。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嘉其论事,擢起居舍人,历中书舍人兼侍讲、权吏部尚书。因论宰相不能辅赞恢复大计,出知绍兴府,徙赣州、隆兴府。淳熙十三年,签书枢密院事,寻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光宗绍熙元年,进左丞相。在任谨法度,惜名器,尝引进赵汝愚、黄裳等,世号得人。宁宗即位,因与韩侂胄有隙,又数事失帝意,落职。嘉泰元年,累封魏国公。卒谥忠宣。有诗文、奏议、外制等。
全宋诗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今属福建)人,居惠州(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二)。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录》卷八)。因召对获孝宗嘉叹,累迁权吏部尚书。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绍兴府(《嘉泰会稽志》卷二)。历知赣州、隆兴府,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因平羌功,召签书枢密院事。十四年,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光宗即位,进左丞相。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卒,光宗以疾未能执丧,留正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议立太子事不合,以肩舆逃出国门。宁宗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开禧二年卒,年七十八。谥忠宣。《宋史》卷三九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粤诗·卷二八
留正(一一二九 — 一二○六),字仲至。
祖籍泉州永春。
六世祖留从效,事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封鄂国公。
父某,侨寓归善(今惠州市)之下郭,而正生,少游惠庠,守贫力学,里人徐敦实见而奇之,以为公辅之器,以女妻之,因落家焉。
应惠州举,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登进士。
授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
以荐召对,获宋孝宗嘉叹。
知循州,历起居舍人,累迁给事中,兼权吏部尚书。
淳熙二年(一一七五),以显谟阁直学士出知绍兴府。
历知赣州、知隆兴府。
进龙图阁直学士、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以平羌功,进敷文阁学士,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
十六年,拜右丞相。
宋光宗受禅,进左丞相。
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崩,光宗以疾未能执丧,正累乞早正嘉王储位,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不合,遂以肩舆逃去。
宋宁宗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
后复旧衔。
嘉泰元年(一二○一),进封魏国公,复少师、观文殿学士。
开禧二年(一二○六)七月卒,年七十八。
赠太师,谥忠宣。
有诗文集等二十卷行世,已佚。
宋史》卷三九一、明郑维新嘉靖七年《惠大记》卷三有传。
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三九二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朝历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兼权吏部尚书。出知绍兴府,历知赣州、隆兴府,除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绍熙元年,累迁至左丞相。宁宗即位,出判建康府,旋罢。嘉泰元年进封魏国公。开禧二年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谥忠宣。尝编纂《寿皇圣政》,著有诗文、奏议、外制二十卷。见《宋史》卷三九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道源。
清安徽天长人,字仲深,号庾泉,一号瘦尔。
诸生。
性慷爽,轻财重气谊,善骑射。
工诗书,能花卉,尤善画兰。
少游蒋士铨之门,尝在浙江佐阮元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3—1203 【介绍】: 宋高邮人,字唐卿。孝宗淳熙二年进士。官至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与世多龃龉,自以为无补于世,置之江湖乃宜。遂号江湖长翁。善为文。有《江湖长翁集》。
全宋诗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
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
历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
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
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
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为之序,已佚。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
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为底本。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五七四九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师从范成大,年四十三登淳熙二年进士乙科,以迪功郎为繁昌县尉。改从仕郎、平江府学教授,寻宰定海、倅房陵。官至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遭宋不竞,事多龃龉,自以无补于世,晚遂号江湖长翁。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著有《江湖长翁集》。见陆游《陈长翁文集序》(《渭南文集》卷一五),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江湖长翁集》卷首)。

人物简介

简介
谱名启俨,字次仪,一字次宜。学者称为“次仪先生”。清湖南省宁乡县五都廖家湾(现宁乡市东湖塘镇廖家湾)人。清湖南著名教育家。泸州知州廖廷相孙,廪贡生廖宗尧子,著名诗人陶汝鼐婿。幼奇慧,七岁能属文,语多奇峭。十岁为学官弟子。弱冠后,友惟湘潭张璨、胡祁绪,攸县陈之駓,本县推陶氏一家。充康熙戊寅(1698)年拔贡,其学行称盛一时。为湖南巡抚赵申乔所重,荐举博学宏词,旋以“斗南文英”旌其庐。康熙四十九年(1710)聘为岳麓书院第27任山长。曾有督学使者考察其学行,廖俨讲授《中庸•天命》一章,词约义赅,督学使者赞叹说:“名下果无虚也!”廖俨性格仁义忠厚,聪敏豪爽,慷慨大方,乐于布施,教学严谨。其又常将薪俸分赠给家境困窘的学生,因此深受诸生爱戴。知名学者、县人王文清、张锡麒即其门下士。其臂力材勇绝世,尝徒手搏剧盗数辈。卒祀岳麓山长祠。曾作诗两千多首,惜大多散佚。关于廖俨的学行及履历,《湖南通志》、《湖南省志•人物志》《岳麓续志》《长沙府志》及《宁乡县志》等均有记载。生平轶事甚多,县人胡泽潢、黄遇隆、陶仕契三太史赠序言之甚详。著有《警亭文稿》二卷(黄遇隆序)\《息六轩诗稿》三卷(陶士契序)、《次仪制艺》二卷(张发浚序)。
警亭遗草·陶仕契序
次仪廖先生,于予戚谊为祖行,于先君兰谱为同社,素树帜文坛而有声,湘泽闻者也。
予成童时,即从先君子诗签酒盏后,窃聆廖先生论,议若泉涌,风发岸然,一往而酒酣耳热,慷慨啸歌,使座上如对鲁连、太白一流人,不敢言猥琐事。
先生文固如其人哉!
然抱负日深,闻誉日广,而名场轗轲,卒以明经老牖下,议者乃窃谓其文迂怪不协时宜,并摇手戒子弟勿学为廖君文。
噫嘻!
技虽不售,数十年来,精光犹炯炯射人也。
大约先生平昔自命不可一世,同里中诗文,自先太史公密庵、先大父憺庵及先君子叔季外,鲜所推服许可,时俗眼孔亦遂讶且怪,而谬相为疵类,真诀未语玉霖金薤不逢韩愈,乌知其文之光怪陆离,有弗可泯没者哉?
先生赍志矣。
黄子天为是少游其门者,捧遗稿千馀首,先生堂侄南炎与堂孙如川,率其裔孙付锓,间序言于余。
夫余则何能序先生文者,第以素所钦服而乐为之传诵,爰择集中深醇雅饬者若干篇,勉缀数言以归之。
盖事颇艰赀,简则易就,集非患寡,要在可传耳。
独是先生负才卓荦,抗志嶙峋,既不克致巍科上第,发抒当躬,复不获俾箧中虹草,早阐扬于身后,而徒令一二后进悲遇合之数奇,惧遗文之散佚,而存径寸于赤水也,是不能不为之掩卷三叹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1—1091 【介绍】: 宋僧。
于潜人,俗姓徐,字无象。
博通诸典,精于止观。
曾主持杭州上下二天竺,学徒逾万人。
神宗元丰中,赐紫衣及辨才大师之号。
赵抃、苏轼、秦观等皆与唱和。
后退居龙井圣寿院。
全宋诗
释元净(一○一一~一○九一),字无象,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俗姓徐。年十岁出家,十八学于天竺慈云师,二十五岁赐紫衣及辩才号,后退居龙井寿圣院。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一。事见《咸淳临安志》卷七○、《栾城后集》卷二四《龙井辩才法师塔铭》。今录诗十八首。
全宋文·卷九八八
元净(一○一一——一○九一),字无象,俗姓徐,杭州于潜(今属浙江临安)人。年十岁出家,十八就学于天竺慈云遵式。年二十五赐紫衣,法号辩才。与吕溱、赵抃、苏轼等为方外友。祖无择起制狱,元净预逮焉,居其间泰然,拟《金刚篦》撰《圆事理说》。后归龙井圣寿院,以天台教传生徒。元祐六年九月卒,年八十一。见苏辙《龙井辩才法师塔碑》(《栾城后集》卷二四),《补续高僧传》卷二。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元净。字无象。于潜徐氏。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条。八十一日乃灭。父叹曰。是宿世沙门也。自幼出家。受业于慈云。日夜精勤。慈云没后。复事明智。年二十五。赐紫衣及辨才号。太守沈公遘谓上天竺观音道场以音声忏悔为佛事。非禅那居。请师以教易之。师至。吴越竞来。凿山增室。几至万础。学者数倍。十七年。有利而夺之者。逾年夺者败。复以𢌿师。赵清献公赞之云。师去天竺。山空鬼哭。天竺师归。道场光辉。越二年谢去。老于南山龙井之上。平生精修净业。行成力具。著应非一。尝与僧熙仲同食。仲视师眉间有光如萤。揽之得舍利。后常有于卧起处得舍利者。元祐八年示寂。寿八十一。果符初生肩痕之徵。塔成。东坡志其行事。颍滨为铭。 赞曰。 法苑将兴  栋梁攸属  挥麈白云  雨花飘馥 维赵及苏  式是高躅  龙井风清  过者必肃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元净。字无象。杭州于潜徐氏子。生而左肩肉起。如袈裟绦。八十一日乃没。十岁出家。十八就学于慈云。不数年而齿高第。嗣谒明智。尝于讲次。闻法感悟。泣下如雨。代述。十五年。杭守吕溱。请住大悲阁。奏赐紫衣辨才之号。嘉祐中。中翰沈遘抚杭。以上竺宜讲宣奉师居之。学徒大集。凿山增室。几至万础。熙宁三年。杭守祖无择。坐狱于𭬥李。师以铸钟例被追辩。既而得释还山。又有利山门。施资之厚者。倚权以夺之。众亦随散。逾年其人以败。闻朝廷复𢌿师。众复集。赵清献公。与师为方外友。为之赞曰。师去天竺。山空鬼哭。天竺师归。道场重辉。未几。谢居南山之龙井。其后间一出。应南屏与灵山祖场。俯就众诚耳。皆坐席未暖而还。元祐四年。东坡治杭。尝问师曰。北山如师道行者几人。师曰。沙门多密行。非可尽识。坡子迨生四岁。不能行。请师落发。摩顶数日即善步。嘉兴令陶彖有子。得魅疾。师适至秀。彖袖香虔请。因杖策随至其家。儿病方剧。师趺坐。引而问曰。汝居何地。而来至此。答曰。会稽之东。卞山之阳。是吾之宅。古木苍苍。曰。汝姓谁氏。答曰。吴王山上无人处。几度临风学舞腰。曰。汝柳姓乎。乃冁然而笑。师良久呵曰。汝无始以来。迷己逐物。为物所转。溺于淫邪。流浪千劫。不自解脱。入魔趣中。横生灾害。延及无辜。汝今当知魔即非魔。魔即法界。我今为汝。宣说首楞严秘密神咒。汝当谛听。痛自悔恨。讼既往过愆。返本来清净。示讫。遂号泣不复有云。自是儿帖然。凡人病患魔祟。师咒水洒之。无不立愈。是皆道德淳厚所致也。将示寂。乃入方圆庵宴坐。谢宾客止言语饮食。至七日。出偈告众。即右胁吉祥卧。奄然而逝。时元祐六年九月晦日也。寿八十一。适符绦没之数。塔于本山。东坡。命子由为之铭。师讲说不间昼夜。尝曰。鬼神。威德不具者。昼不得至。夜中人静。庶几能听。焚指供佛。左三右二。有欲效之者。师止之曰。如我乃可修西方净业。未尝须臾废。或祷大士求放光。光随现。沙门熙仲对食。视师眉间有光。遽起揽之。得舍利数粒。后人常于师卧处得之。有李生辩而无行。欲从师出家。东坡为之请。未言其名。力拒不许。若先知然。秀州狂僧号回头。以左道惑众。宣言欲建大塔。为吴人植福。施者云委。以师不可欺。惮于入杭。先遣使愿以钱十万供僧。师答曰。承以建塔净财欲饭僧。教有明文。不许互用。狂人大惭。而止。
共 6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