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范宗尹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晨登山木阁,零雨煖于春。
溪水解留客,梅花偏照人。
秫香知酒熟,市远觉民淳。
此地堪娱老,惟愁度水频。
入越群山,苍翠连云,清衬此湖。
尽五陵年少,悠扬春骑,良家六郡,弃掷关襦。
江介年年,采茶歌去,此事难哀今士夫。
湖滨路,逐如花儿女,苦拜南株。

无殊景物愁予。
自天目钱塘差可居。
甚花钿陌上,浓欢扶步,东南春水,沉梦无书。
绕桨红蘅,摇镫白纻,曾是长兵行沼吴。
湖山愿,要黄图旧月,多照储胥。
晓挂危樯两席开,孤城西望几时回。
飘摇一舸随潮去,彷佛三山入眼来。
身世从今寄云海,亲朋何在渺风埃。
乘桴肆志吾安敢,就戮鲸鲵亦快哉。
周、孔既远,孟、荀挺生。
以斯道而自任,在当时而善鸣。
仰兹名世之贤,同宗一圣;
抱此觉民之术,茂著英声。
当六国之下衰,有二贤之可考,以亚圣之才而无所施用,以宗王之学而终于穷老。
其遇于世何如也,既不逢辰;
不得其平则鸣焉,独能以道。
观夫名重楚国,学传子思,优入圣人之域,卓称王者之师。
恐斯文之丧也,振吾道以鸣其。
顾二儒仁义之言,一根于正;
用六艺诗书之教,大警于时。
兹盖二百馀章兮,皆立教之文;
三十二篇兮,悉缀文之美。
阐其前而振其后,著乎心而入乎耳。
蔑千载未光之病,岂没世无闻之耻。
时将驾说,鼓木舌于诸儒;
经本吐辞,和金声于夫子。
诚以轲之辩也,非出于得已;
况之说也,不贵于难持。
奈何承道传之弊也,叹德衰之已而。
如草木无声,而风或挠矣;
如金石无声,而人或击之。
苟匪一鸣之善,曷能万世之知?
久而愈盈,固异震雷之喻;
大而且远,允同木铎之为。
宁不由别王霸之尊卑,明礼义之统纪。
一时卫道也,信同声之相应;
后世闻风也,有德音之不已。
顾响应以能然,非言扬而何以。
假于《韶》乐,鄙弗能之后夔;
锵若钧天,小为文之韩氏。
故能倡正道以相和,诋异端而力排。
南蛮之鴃兮,岂巧舌之能骋;
天下之鸮兮,岂好音之孔怀?
俾众议之不惑,由大声之孔皆。
且异夫卿、云最其善焉,文徒称于壮丽;
魏、晋未尝纯也,辞只见于淫哇。
噫!
大醇小疵也虽或不同,立言指事也未尝有二。
群儒敢饰于邪说,处士不容于横议。
然则先王之道,至今在人耳者无他,由孟荀之不坠。
射策惊寰海,收名儗岱嵩。
俄从白面士,遽作黑头公。
积善龄何促,流光后必丰。
他年悲宰树,独在浙江东。
旧阴交盖处,草草遂离群。
何意终天别,居然此地分。
丰盈宜上寿,鼎盛忽西曛。
遥想天台路,悲笳惨暮云。
有位居台铉,无年究远猷。
共怀三入望,忽叹九原幽。
归葬新阡远,追荣恤典优。
兴衰春梦短,人世谅何求。
生平轻语别,徒恃接乡闾。
及此悲存没,追维恨阔疏。
已闻窀穸日,犹怪孟郊书。
宿草他年哭,仍悲非故墟。
文章政事本一贯,道在从教俗论哗。
为问匆匆赴期会,何如骑马看烟霞(自注:觉民见任处州遂昌簿,因讼省委修造上清宫。)
秋色正佳兴,马军叩柴扃。
招我五花馆,折柬无淹停。
公言稍休暇,人生嗟转萍。
及此会合好,臭味同惺惺。
通识在豁达,脱去畦与町。
一语能起予,胜于座右铭。
公学在经术,岳岳而渟渟。
有时发藻思,振翰凌青冥。
论必穷其源,高泻如建瓴。
穷理先荟萃,次乃分渭泾。
西山读书记,义类所著形。
公言宜熟玩,入德之门庭。
石斋注九书,暗室灯荧荧。
公最赏精义,周易与孝经。
特加以考订,招揭同日星。
玉笥老玉局,皋比尊典型。
公与议文体,先正唯式刑。
翩翩沈(学子。)与王(甸雯。),海鹤梳其翎。
共公发绪论,玉屑霏霏零。
岂知画戟门,中有奇字亭。
公治不声色,初无事发硎。
岂弟神所劳,和平神所听。
所以延天庥,黍稷惟德馨。
万宝纳千畴,公心休则宁。
是时天气佳,卵色涵空青。
乃命文字饮,劝我斟醁醽。
我每趋旗门,毛纸奔舆丁。
再拜何所求,浊腑来乞灵。
所恨老而聩,提耳烦轰霆。
公有觉民责,岂得遗衰龄。
黄钟悬我前,我乃持寸筳。
叩必竭两端,曾不嫌罄瓶。
就如藜藿肠,来饮侯鲭腥。
日暮宜夙退,晚风喧阁铃。
庾楼何皎皎,牛渚何泠泠。
令节有乐地,何必丝竹聆。
归来神骨爽,如豁尘梦醒。
银箭滴远漏,宝月穿疏棂。
黠鼠暗窥缸,疲僮昏触屏。
钟动不就枕,擘纸哦寒厅。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