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袁燮

相关人物:共 40 位
共 3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物生宇宙间,巨细统有宗。
鳞虫三百馀,厥长称维龙。
滃雾弥六合,神渊閟千重。
维时赤鲤公,坐制纤鳞穷。
纤鳞何足言,什百来追踪。
亦有横江鳞,望洋丧其雄。
于于圉圉然,等辨殊卑崇。
一鳜掉头去,恝然若将终。
三公不易介,谁谓惠不恭。
鲁生陋汉仪,商皓婴秦锋。
行吾之所安,匪以惊愚庸。
又如秦汉后,俗学千载同。
卓哉无极论,上配禹孟功。
吾言聊自警,毋诮惟少通。
乾坤包万有,纳纳百囊罟。
人位乎两间,利与害为禦。
一气贯四时,五风偕十雨。
神龙以为畜,扰御不予侮。
河有背负图,庭无漦流女。
义理之不明,人情自疑沮。
范围吾职分,往往若违拒。
同室操戈鋋,一身隔肺腑。
帝王豢龙意,弃置那复取。
四灵非不灵,有不得其所。
生息之相吹,古今镇如许。
古人体天意,万物我其主。
虫莫知于龙,拊循如士伍。
今何故无人,亦足验胸府。
声和凤来仪,心平辔如组。
矧伊人中瑞,治乱系嘿语。
欲入而闭门,谁出不由户。
兹事阙(四库本作关)人心,作诗附农圃。
四世凡五公,贵盛古自昔。
于我如浮云,光前在仁宅。
仰观我絜斋,江汉濯之白。
下视世所羡,腰黄眼前赤。
度越此流辈,人何啻千百。
希舜鹿野居,介然有如石。
尝为耳目人,天子屡前席。
义难若是恝,命岂可终逆。
非如一小官,去就惟我适。
况当有道时,丘自不与易。
世方厄三空,实当有长策。
心肝奉至尊,忧劳敢云斁。
行矣金玉声,智勇全赵璧。
山谷书法,本于天才。
变而成家,如万壑崖。
骨瘦气清,霜寒籁哀。
故其言曰,法安出哉。
我师我心,奚彼之侪。
今观此书,自叶而荄。
敛其角圭,以复成才。
规矩崛奇,关机阖开。
故其跋曰,自本心来。
谁其知言,嘻噫絜斋
绍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诏。
大廷策群英,虚心问道要。
初考凡六员,同时赴宣召。
宫讲絜斋子,典刑真克肖。
胄丞道乡孙,道心长返照。
何殊钟在簴,宛如刀出鞘。
谷口亦何人,才德俱富邵。
走也分尘埃,识见等萤爝。
亦获在选中,所得过所料。
宫烛分夜辉,御香供早烧。
群羽竞赴矰,众鳞争入钓。
意气云龙翔,精神风虎啸。
或巽入柔行,或疾声大叫。
或自出机轴,或工事窃剽。
或写云和音,或鼓折杨调。
或作朝凤鸣,或吟蚯蚓窍。
好恶随品题,宁复相讥诮。
上方富春秋,明齐日月耀。
涓露增沧溟,微尘填岳峤。
乙览公平章,甲科须直峭。
讽必纳祈招,箴必容庭燎。
国步赖扶持,民痍需砭疗。
诘朝已竣事,杯行可以釂。
南宋 · 袁韶
宴堂联族子,讲席后诸生(挽族父正献公燮
按: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再从侄瑛幼孤学道龙虎山自伤不能鞠携述祖德以勉之》自注
盘谷居成,辋川图就,便从鸥鹭寻盟。
泛溪窈窕,游钓寄高情。
尚忆儿童旧地,疏帘外、烟雨新晴。
微吟罢,渔歌响答,欸乃醉中听。

蓬瀛。
归计早,下帆坐阅,涛浪堪惊。
爱闲身长占,风澹波平。
夜雪何时访戴,梅花下、同款柴扃。
还知否,清时未许,野渡有舟横。
袁燮絜斋家塾书钞(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议论持醇正,兴亡鉴古今。
致危惟戒逸,胜怠莫如钦。
惜未联全璧,幸仍拣碎金。
流斯失法度,先已获予心袁燮解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节言人君岂能无安逸欢乐之时苟不至于过则亦不害其为法度流而忘返便是失法度云云余昔游巡所至一览即过不肯因此稍稽庶政是以尹继善有驰驿游山之语余诗中每见此意今观解与前指适相吻合予昔未见是书其言实先得我心耳)
见袁蒙斋 南宋 · 姚镛
七言律诗
书说曾传到剡中,不图今见古人风。
间生伊洛二三子,安得龚黄十数公。
仁性未尝离日用,道心元自与人同。
絜斋衣钵慈湖学,愿发精微一启蒙。
家塾提纲属晋斋,絜斋气脉远乎哉。
何时升讲开聋聩,衿佩跄跄济济来。
共 3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