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袁燮

相关人物:共 40 位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213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愧主人。孝宗隆,兴元年进士。调温州教授。乾道间,以书状官从汪大猷使金,归撰《北行日录》。为敕令所删定官,修《淳熙法》。历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光宗朝,擢起居郎兼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宁宗即位,论事忤韩侂胄,夺职。侂胄被杀,起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主张送侂胄首至金,以重修好;为赵汝愚雪冤。升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位两府者五年。卒谥宣献。通贯经史,文辞精博。有《攻愧集》、《范文正年谱》。
全宋诗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愧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
乾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
累官知温州。
光宗朝,召为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
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
侘胄诛,起为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
赠少师,谥宣献。
有《攻愧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
事见《絜斋》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愧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
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为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为序)。
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五九○○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愧主人。
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隆兴元年登进士第,试教官,调温州教授。
为敕令所删定官,改宗正寺主簿,历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
光宗即位,除考功郎,兼礼部。
改国子司业,擢起居郎兼中书舍人,俄兼直学士院。
迁给事中。
宁宗受禅,以论韩侂胄迁吏部尚书,以显谟阁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寻知婺州,移宁国府。
罢,仍命夺职。
侂胄诛,召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
嘉定元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同知,进参知政事。
位两府者五年,累疏求去,除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辞免,进大学士,提举万寿观。
六年卒,年七十七,谥宣献。
钥为官刚直,文辞精博,有文集一百二十卷。
袁燮《楼公行状》(《絜斋》卷二二),《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1213 【介绍】: 宋绍兴新昌人,字文叔,号遂初。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光宗时守监察御史。宁宗即位,改右正言,以忤韩侂胄罢归。侂胄诛,累进龙图阁待制,知建康府,救荒活民百万。迁宝谟阁直学士。有《诗说》、《书说》、《周礼说》、《通史编年》等。
全宋诗
黄度(一一三八~一二一三),字文叔,新昌(今属浙江)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
授瑞安县尉。
淳熙三年(一一七六),为隆兴府教授,寻两易平江府教授。
十二年,知嘉兴县。
光宗嗣位,监登闻鼓院。
绍熙二年(一一九一),除国子监主簿。
四年,除监察御史。
宁宗即位,改右正言,以忤韩侂胄罢归。
嘉泰二年(一二○二),起知泉州。
嘉定元年(一二○八),除太常少卿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寻除权吏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二年,知福州。
移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
五年,为礼部尚书兼侍读。
以病致仕。
六年卒,年七十六。
事见《絜斋》卷一三《黄公行状》、《水心集》卷二○《龙图阁学士黄公墓志铭》。
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七六六五
黄度,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在宁宗、理宗之世。
全宋文·卷六一一四
黄度(一一三八——一二一三),字文叔,绍兴新昌(今浙江新昌)人。
隆兴元年擢进士第,除温州瑞安县尉。
淳熙中为平江府府学教授,知嘉兴县。
光宗即位,召监登闻鼓院,历国子监主簿、丞。
绍熙四年八月,擢监察御史。
以忤韩侂胄,甫一年而罢,出知婺州。
寻又罢,奉祠,被列入伪学党,闲居十馀年。
至嘉定元年韩侂胄诛后,召为太常少卿,权吏部侍郎。
二年初,知福州。
十月,进龙图阁待制、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江淮制置使。
五年,召为礼部尚书兼侍读。
次年卒,年七十六,谥宣献。
度笃学穷经,著述不辍,与朱熹、叶适等相善。
著有《尚书说》〔存〕、《诗说》、《周礼说》、《艺祖宪谏》、《仁皇从谏录》及奏议、杂著等。
袁燮絜斋》卷一三《尚书黄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宋登科记考
字文叔,谥号宣献。绍兴府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宋登科记考》按:是岁知举官不用台谏官,不用枢密院官为试官,以重边事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9—1191 【介绍】: 宋庆元府定海人,字叔晦。沈铢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历馀姚尉、扬州教授。召为太学录事,早晚延见学者,孜孜诲诱,同僚忌其立异。调高邮军教授,充干办浙东安抚司公事,振恤上虞、余姚,无复流殍。改知婺源,通判舒州。闲居虽病,犹不废书,常以母老为念、善类凋零为忧。卒谥端宪。有《定川集》。
全宋诗
沈焕(一一四○~一一九二),字叔晦,世家定海(今浙江宁波东北),徙居鄞(今浙江宁波)。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省试第二,授上虞县尉。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召为太学录,寻外补高邮军教授。改浙东安抚使干办公事。十五年知婺源县(《宝庆四明志》卷九)。官终通判舒州。光宗绍熙三年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五卷,已佚。近人张寿镛辑其遗篇为《定川遗书》二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七八《通判舒州沈君焕墓碣》、《契斋集》卷一四《通判沈公行状》,《宋史》卷四一○有传。
全宋文·卷六一五八
沈焕(一一三九——一一九一),字叔晦,定海(今浙江镇海)人。
乾道五年进士,官绍兴府上虞县尉。
淳熙四年调扬州州学教授,未上。
八年为太学录,调高邮州教授,选充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
淳熙十五年,改宣教郎、知徽州婺源县,擢通判舒州。
绍熙二年卒,年五十三,谥端宪。
袁燮《通判沈公行状》(《定川遗书》附录),周必大《通判舒州沈君墓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安吉人,字震之,号坦斋。
少从父官青阳,朱熹一见奇之。
及长,受业于袁燮
晚年以读书自乐,义理精洽。
有《益泉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薛扬祖(一一四七~一二一九),字元振,庆元(今浙江宁波)人。
孝宗淳熙间辟淮东帅司书写机宜文字。
调处州司户参军。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知义乌县(清嘉庆《义乌县志》卷八)。
嘉定二年(一二○九),权知漳州(《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三六)。
召为大理丞,迁刑部郎中。
寻以疾奉祠。
十二年卒,年七十三。
有《闽志编》三卷,已佚。
事见《絜斋》卷一八《刑部郎中薛公墓志铭》。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四○三
薛扬祖(一一四七——一二一九),字元振,一字元祖,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居实子。
以父任补官,淳熙间辟淮东书写机宜文字,调处州司户参军。
宁宗朝宰义乌,后以大理寺簿知漳州,召为大理丞,迁刑部郎中。
以疾请外,知池州,改主管冲佑观。
累官至朝奉大夫。
嘉定十二年卒,年七十三。
见《絜斋》卷一八《刑部郎中薛公墓志铭》。
石范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8—1213 【介绍】: 宋婺州浦江人,字宗卿。
师事吕祖谦,与袁燮等为友。
光宗绍熙元年进士。
为奉化尉,岁饥,民贫相率贷粮,境内骚动,范多方赈贷,不诛一夫而定。
迁知婺源,蠲月桩钱十之二。
通判袁州,峒人起事,范练军旅,广储蓄,备守御,峒人不敢近。
通判泉州兼南外宗正丞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0—1194 【介绍】: 宋抚州崇仁人,字春伯,号此庵。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为皇孙教授,摭古事劝戒,为《鉴古录》以进。迁兵部尚书。光宗不朝重华宫,点与侍从同列奏请过宫者凡三十五疏,自上奏者又六十章。宁宗立,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卒谥文恭。有《奏议》、《书春秋孟子讲义》。
全宋诗
罗点(一一五○~一一九四),字春伯,号此庵,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
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一),授定江军节度推官。
丁父忧,起为太学博士,迁秘书郎兼皇太子宫小学教授。
十三年,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十四年,兼权知平江府。
十五年,召为太常少卿兼侍立官。
光宗即位,迁中书舍人。
累迁兵部尚书。
宁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卒,年四十五。
事见《絜斋》卷一二《罗公行状》。
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四三六
罗点(一一五○——一一九四),字春伯,号北庵,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人。
登淳熙三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秘书郎兼皇太子宫小学教授。
以户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讲出使浙右,迁起居舍人,改太常少卿兼侍立修注官。
试兵部尚书,屡劝光宗朝重华宫。
宁宗立,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绍熙五年卒,年四十五。
见《絜斋》卷一二《罗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0—1183 【介绍】: 宋庆元府鄞县人,字洪卿。孝宗淳熙五年进士第一。以校书郎通判平江府,祷旱劳悴,感疾以卒。性冲淡谨重,力学勤苦,为文精俊。
全宋诗
姚颖(一一五○~一一八三),字洪卿,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徙四明(今浙江宁波)。
师事郑锷。
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宁国军节度判官。
八年,除校书郎,出通判平江府。
十年卒,年三十四。
事见《絜斋》卷一五《通判平江府校书姚君行状》、《南宋馆阁续录》卷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荦(一一五一~一二一一),字子迈,其先婺州金华人,徙居分宁(今江西修水)。
以父荫补将仕郎,授龙泉簿,摄县事。
历知汀州连城县,湖州归安县。
召为司农寺丞、吏部郎中。
出为两浙转运判官,寻升副使。
移淮南转运副使兼提刑,加秘阁修撰。
宁宗嘉定四年卒,年六十一。
有杂著二十卷、《介轩诗词》三十卷,均佚。
事见《絜斋》卷一四《秘阁修撰黄公行状》。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五二一
黄荦(一一五一——一二一一),字子迈,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虨子。
以父荫补将仕郎,授龙泉县主簿,摄县事。
兴学校,修水利,有政绩。
调汀州连城令,移知归安县。
迁司农寺丞,累擢太府卿,除淮南转运副使兼提刑,加秘阁修撰。
嘉定四年卒,年六十一。
荦工诗善书,大略祖述伯祖庭坚,著有《杂著》二十卷、《介轩诗词》三十卷。
袁燮絜斋》卷一四《秘阁修撰黄公行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2—1221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茂钦。受业于吕祖谦。入太学,舍选第一。宁宗庆元初,释褐饶州教授。历知郢州、蕲州,所至练兵积粮,大修边防战守之具。嘉定十四年,率将士屡挫犯境金兵。寻黄州陷落,敌军大至,仍激励官兵,婴城苦守。城破,巷战,力竭自刭。平生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为箴言。
全宋诗
李诚之(一一五三~一二二一),字茂钦,东阳(今属浙江)人。
宁宗庆元初释褐,分教鄱阳。
历福建安抚司干办公事,刑部、工部架阁,擢国子录,以谗罢。
起为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改通判常州,迁知郢州、蕲州。
宁宗嘉定十四年,金兵陷蕲死难,年六十九。
事见《絜斋》卷一八《蕲州太守李公墓志铭》。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