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司马相如

相关人物:共 68 位
共 6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2—1395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古则,字撝谦,后更名谦,号琼台外史。幼贫,寄食山寺,长游四方,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氏之学,尤精六书,时人目为考古先生。洪武中聘至京预修《正韵》,授国子监典簿。久之,以荐召为琼山县学教谕。有《六书本义》、《声音文字通》等。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四
撝谦名谦,一名古则,馀姚人。
洪武初,徵修《正韵》。
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
寻以荐授琼山教谕。
有《考古馀事》。
(郑晓《今言》:赵古则撝谦,馀姚人。
洪武初,徵修《正韵》。
众以谦年少,黜为中都国子监典簿,同官论事不直,罢归。
筑考古台,述六书之旨,注《声音文字通》及《易学提纲》诸书三百馀卷。
大臣荐召为琼山教谕,进所著书,不报,还琼山。
初谦来京,宋濂遣子仲珩受业。
谦归,仲珩校《正韵》多用其说。
谦六书之学最精。
既没,门人柴广敬以《声音文字通》进,学书者心好之,莫得而见也。
田按:孝陵徵修《礼书》,敕中书省云:「令天下郡县举素志高洁、博通古今,练达时宜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礼送至京。
其年过五十、未及四十、非深知经术者勿遣。
」撝谦应召时,年二十八。
当事者以议论不合,借年少斥去,殆援此制也。
余谓撝谦厄类贾生,遇荣司马。
撝谦没后,长陵修《永乐大典》,门人柴钦进言其师所撰《声音文字通》当采录,奉命驰传即其家取之。
此何异长卿之《封禅书》也。
明初之善书者,朱孟辨之篆冢,赵撝谦之墨窗,最为韵事。
董良用《题篆冢》云:「垂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颠。
一扫世俗书,习篆忘食眠。
《秦望》并《之罘》,《碧落》兼《新泉》。
小者案间列,大者屋壁悬。
平生囊橐赀,多充买碑钱。
功深学既精,齿壮志逾坚。
池鱼染皆黑,铁砚磨将穿。
摹拓累万番,期差古人肩。
师法正在兹,什袭比啼筌。
孙憔文自祭,智永笔忍捐。
嗟峨细林山,函之瘗其巅。
聚土封若堂,镵石表为阡。
宝剑贾胡发,玉柙蔓草缠。
何如篆冢光,夜映列星躔。
」管时敏《赋墨窗》云:「君居于越文献邦,家藏金石书满窗。
磨穿青州老未已,万斛巨鼎畴能扛。
吴兴宗人已物故,浙河东西谁独步?
君今有志继绝学,砥柱中流见孤注。
剡溪百番冰雪光。
玄霞一斗松煤香。
满堂宾客看挥洒,风雨飒飒龙鸾翔。
」他若滕用亨之篆书,王止仲作歌云:「南阳髯翁学古书,雅典秦汉参锱铢。
古文奇字荡胸臆。
岂若俗工讹鲁鱼。
自言初习胜国时,玉雪左丞吾所师。
荻茎锥沙指画腹,廿年勤苦求妍姿。
」张藻仲之草书,高季迪作歌云:「昔闻汝祖东吴精,醉传草圣醒而惊。
汝今能饮不满杓,逸气欲与相峥嵘。
高堂把笔若把槊,长绡一拂悲风生。
阴垂大泽雷雨过,响破巨峡波涛倾。
」皆书苑佳话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爚,嵊县(今浙江嵊州)人。
入元,以家世宋臣,绝意仕进,称莘畴居士,作《休休吟》以见志。
与其友朱长卿、崔存、朱鼎元等赓诗为乐。
明万历《嵊县志》卷一一有传。
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589 【介绍】: 明宗室,字贞吉,号瀑泉。
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六世孙。
封奉国将军。
善诗歌,行草宗米芾,兼工山水写生。
见古人墨迹,一再临摩,如出其手。
尝轻装出游,化名来相如,字不疑,踪迹遍吴楚。
既卒,门人子弟私谥清敏先生。
有《五游集》、《倦游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下)
多炡字贞吉,弋阳僖顺王曾孙,宁献王六世孙。
封奉国将军。
卒后私谥清敏先生。
有《五游》、《倦游》诸集。
(姚旅《露书》:豫章王孙贞吉负时名,慕孙太初,亦易姓名曰来相如,字不疑,浪迹吴、越。
其诗如「帆冲山果落,棹惹浪花腥」、「野竹云千顷,田桑雨一犁」,「野涧蘋花积,田家芋叶香」,「蜡屐黏香絮,单衣绣雨痕」,「山泉供水乐,秋叶逞春容」。
又七言如「林连北郭藏春色,水过东家作雨声」,皆兴到语。
《笔精》:贞吉王孙过《过馀干》诗云:「馀干城头云泊天,琵琶洲下水如弦。
推篷理咏随州句,落日平沙似往年。
」谢在杭《宿》弋阳云:「群峰回合俯清溪,寂寞荒城古渡西。
惟有女墙秋月在,只今犹照夜乌啼。
」二诗皆用刘随州句,略无痕迹。
书史会要》:贞吉诗才警敏,行草宗米南宫,杂以古字,自成一体。
画史会要》:多炡精绘事,见古人墨迹,一再临之,如出其手。
山水得二米家法,写生更妙。
田按:贞吉王孙诗才清警,徐兴公称其绝句,固是玄赏。)
孔传正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孔传正(?
年—?
年),广东南雄府保昌县人,由进士,乾隆十四年任四川顺庆府岳池县知县。
是一位政治人物,明清时曾在四川顺庆府岳池县(位于今四川东北部,武周万岁通天二年分南充、相如二县置,是一个千年古县)担任官吏。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天孙沈氏,字七襄,宁国沈君典之第三女,长卿子金枢之妻,卒年二十有一。
……
甬上耆旧诗·卷三十
字七襄宛陵人沈君典太史第三女也太史与长卿先生交甚欢遂通昏姻以七襄为西升妇七襄既归屠氏日与长卿女湘灵论诗每徵事䌷书分题授简纸墨横陈朱蓝狼藉长卿夫人亦知文值有讽咏辄就商订焉长卿诗曰封胡与遏末妇总爱篇章但有图书箧都无针线箱又曰姑妇欢相得西园结伴行分题花共笑夺锦句先成信一时之盛事也不数年两人相继夭殁长卿为合刻其诗行世同时李氏大纯字贞君士人袁雍简之妇朱氏德琏士人吴岳生之妇也俱能诗大纯病中怀夫婿有曰煖风却怪掀帘箔凉月何心到芰荷德琏寄弟有曰天边雁陈都成字壁上蜗涎宛作书并佳句足传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35—约689,一说约636—695后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字升之,号幽忧子。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爱重之。高宗乾封初,出为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后患风痹,居长安附近太白山中,因服丹药中毒,手足致残。疾转笃,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作《释疾文》、《五悲文》等自伤。后终因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而死。工诗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王杨卢骆,后人又称初唐四杰。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4—686,一说635—689 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望族,幼读诗书,尝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及经史。年弱冠,调邓王府典签(据张鷟《朝野佥载》卷六)。高宗龙朔末(663),拜益州新都县尉。总章二年(669)底,二考秩满去官。《旧唐书》、《新唐书》本传皆谓因染风疾去官,不确。其染风疾当在咸亨三年(672)居洛阳时。上元元年(674)秋冬,入太白山服饵,中毒,风疾转笃。后转少室山中之东龙门山,再徙阳翟具茨山。武后垂拱二年(686)前后,自投颍水而卒。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今人傅璇琮有《卢照邻简谱》,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卢照邻为“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七言歌行。与骆宾王同创初唐近体歌行破奇为偶,四句一转,上下蝉联,以赋为诗之基本体式。代表作为《长安古意》。五言排律用力亦勤。其诗风格典重清峻。诗集以明张燮辑《幽忧子集》为最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题《卢照邻集》。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汇评
卢照邻(约630—约680后),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贞观二十三年前后,为邓王(元祐)府典签,王爱重,比之相如
高宗总章二年,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处太白山中,以服药饵为事。
调露年间迁居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下,疾益笃,不堪其苦,遂自投颍水而死。
照邻长于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有《卢照邻集》二十卷,又《幽忧子集》三卷,已佚。
今《幽忧子集》七卷乃明张燮所辑。
全唐诗》编诗二卷。
今人任国绪有《卢照邻集编年笺注》。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人。初授邓王府典签。调新都尉。因风疾去官。沈痼挛废。不堪其苦。投颍水死。年四十。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升之河朔英生,盛年振藻,典签之日,即擅相如之誉,可谓彬彬学士矣。
然神情流荡,早痾伤困,废居太白山中,殆欲采掇若华,曜灵驻节,竟以不堪,自沉颍水,悲夫!
壮士激志,而横骨朔野;忿妻感泪,而魂逐飘蓬。
若生之死,谓之何哉?
生感时尚法,作《五悲文》掎摭其志。
作《幽忧子》三卷,皆出词赋之上。
《艺苑卮言》
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
诗薮
卢、骆五言,骨干有馀,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
唐音癸签
范阳较杨微丰,喜其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
《竹林答问》
六朝之为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间唯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盈川“愧在卢前”,非虚语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江记室,间以奇气,振其丰采,唯贪排对,致气格不凝。夫其雅情幽怨,凄清自写,虽繁弦损调,固无泛音。《长安古意》宛转芊绵,则七言佳体不让子山,开阖往来,犹以气胜。
《诗学渊源》
(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七言长篇,颇似子山。七绝则为李、杜所宗者也。当时近体为唐律之渐,未变陈隋之遗,敁其《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大剑送别刘右史》等篇,其第七句每用四平四仄,迨亦四子之创也。又有连用仄仄乎平仄、平平仄仄平数联者,与虞世南应制诗同一机杼,为齐梁与唐律逗变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4—712 【介绍】: 唐僧。当阳人,俗姓文。居荆州覆舟山玉泉寺。武则天、中宗时三被诏入内供养,为受戒师。景龙间乞归山,敕允其请诏中书门下于林光宫观内道场设斋。有《顺了义论》、《摄正法论》、《佛性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生当阳文氏。贞观二十二年。恩泽出家。初依文纲律师。研究毗尼。后于覆舟山玉泉南十里所。别立精舍。号隆兴追智者弹师故迹。修习止观法门。自则天称制中宗纂历三被诏入内供养。尊以师礼。从受戒法。景龙三年诏许归山。先尝追召天下义行高僧。二十馀人。常于内殿修福。至是散齐。仍诏中书门下。及诸学士等。于林光殿。送景。上亲赋诗。中书令李峤。中书舍人李乂等。皆应制和。时江陵道俊玄奘亦以还乡。承御赐则其荣于衣锦昼行多矣。著顺多义论二卷。摄正法论七卷。佛性论二卷。先天元年。九月二十五日卒。春秋七十九。弟子奉葬于所住寺之西原。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恒景。
姓文氏。
当阳人也。
贞观二十二年敕度听习三藏。
一闻能诵如说而行。
初就文纲律师隶业毗尼。
后入覆舟山玉泉寺。
追智者禅师习止观门。
于寺之南十里别立精舍。
号龙兴是也。
自天后中宗朝。
三被诏入内供养为受戒师。
以景龙三年奏乞归山。
敕允其请。
诏中书门下及学士。
于林光宫观内道场设斋。
先时追召天下高僧兼义行者二十馀人。
常于内殿修福。
至是散斋。
仍送景并道俊玄奘各还故乡。
帝亲赋诗。
学士应和。
即中书令李峤中书舍人李乂等数人。
时景等捧诗振锡而行。
天下荣之。
景撰顺了义论二卷摄正法论七卷佛性论二卷。
学其宗者如渴之受浆。
至先天元年九月二十五日卒于所住寺。
春秋七十九。
弟子奉葬于寺之西原也。
系曰。
江陵玄奘与三藏法师。
形影相接相去几何然其名同实异。
亦犹蔺相如得强秦之所畏。
相如令杨雄之追慕。
然则各有所长短亦可见也。
赵衍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65 【介绍】: 西汉人。
秦末为谒者。
高祖元年从高祖起兵于汉中。
后为河间守。
陈豨反,衍诛都尉相如,有功封须昌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汉叶榆人,字长通。
受学司马相如
有《赋心》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蜀郡临邛人。
聚徒教授于白鹿山,司马相如曾从学经。
共 6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