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司马迁

相关人物:共 34 位
共 26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郭第得乡字 明 · 朱曰藩
七言律诗
先朝金马重文章,三十余年适瘴乡。
共羡史迁飙石室,谁怜贾傅老潇湘。
披图月就金陵堕,飞梦云牵玉垒长。
方外游踪元不系,欲将瓢笠问江阳。
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馀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
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
潜跃之非分,常傲然称情
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
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
望轩唐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
淳源汨以长分,美恶作以异途。
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
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
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
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
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
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
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
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
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
独祗脩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
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
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
悯冯叟于郎署,赖魏守以纳计。
虽仅然于必知,亦苦心而旷岁
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献说。
悼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
悲董相之渊致,屡乘危而幸济。
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
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
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
虽好学与行义,何死生之苦辛!
疑报德之若兹,惧斯言之虚陈
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
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
广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
雄志戚竖,竟尺土之莫及。
留诚信于身后,恸众人之悲泣。
尽规以拯弊,言始顺而患入。
奚良辰之易倾,胡害胜其乃急。
苍旻遐缅,人事无已。
有感有昧,畴测其理。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
谬会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朝市
无心可汲待明王(用司马迁屈原传意),烹茗浇花日用常。
别业久讹作倪氏,谁知今复属乎黄
⑴ 吴中狮子林旧传云林别业沿讹已久兹得徐贲画册始知旧为僧寺今又转属之黄氏矣
高文落纸自生烟,论著传家继史迁
气压千军横入阵,词倾三峡倒流泉。
赐袍初并龙墀下,走马同过凤阙前。
一落江湖坐穷困,顾予何敢望诸贤。
那𥚃有刺了臂的王仲宣。
黥了额的司马迁
那𥚃有警迹人贾生子建。
那𥚃有老而不死为盗的颜渊王府尹云:再有那几个古人做贼的来。正末唱:
有一个直不疑同舍郎。
有一个毕吏部在酒瓮边。
有一个晋韩寿偷香在贾充宅院。
有一个匡衡将邻家墙壁凿穿。
那𥚃有偷瓜盗粟韩元帅。
那𥚃有钻穴踰墙闵子骞。
小生委实的负屈衔冤。
岱宗何巍巍,攀云尚可即。
沧海何茫茫,乘波尚可适。
卓哉鸿儒姿,高深莫可识。
畴昔瞻其光,春风净云日。
剑履玉阶晨,天香曳瑶碧。
众星拱北辰,三台副烜赫。
九垓播休徵,一代大宗伯。
溯忆搴旗时,晴光乱矛戟。
叱咤风雷兴,运用鬼神役。
甘露靖蛮烟,真为万人敌。
功成报至尊,捲甲归故宅。
大哉不言武,收雄握巨笔。
入理赜易明,阐义该且实。
百氏穷冥搜,两间殚组织。
立言尽奇变,亦如破城邑。
筹深坚必摧,意到疑自克。
铸字十万言,言言虎贲屹。
盲左与腐迁,鼻孔同呼吸。
圣道千年堕,融汇透精一。
熙皞今唐虞,股肱自稷契。
永永宜万年,调和建伟绩。
藐余愧蠡窥,显晦安能测。
鸡鸣掩翠屏,鹤舞抚瑶瑟。
心随白日驰,发听清霜逼。
花陨瓮头分,苔深屐齿湿。
干将锈蜗涎,雨黑龙吟壁。
回瞩后来人,阴森罗玉立。
经为家渊源,材为国储积。
睥睨凌千秋,啸歌畅一室。
未肯老投安,篝灯著周易。
羌彼群竖儒,鳞集裈中虱。
吁嗟辽海氓,沙昏□伏枥。
听风时一鸣,瘦振嶙峋骨。
仰秣鸾凤光,高天胡可接。
乌饥白杨枯,鬼老荒城僻。
麒麟乖我怜,拊膺长太息。
鹑头暖鹔鹴,脱粟甘玉粒。
雪窦望晴空,袂掩商飙泣。
长谣托归鸿,目断关云白。
演赜赋 北魏 · 阳固
绍有周之遐轨兮,初锡世于河阳。
建甸侯而列爵兮,与王室而并昌。
遭季叶之纷乱兮,仍矫迹于良乡。
弃侯卫之桢弼兮,乃植根于幽方。
自祖考而辉烈兮,逮余躬而翳微。
惧堂构之颓挠兮,恐崩毁其洪基。
心惴惴而栗栗兮,若临深而履薄。
登乔木而长吟兮,抗幽谷而靡托。
何身轻而任重兮,惧颠坠于峻壑。
凭神明之扶助兮,虽幽微而获存。
赖先后之醇德兮,乃保护其遗孙。
伊日月之屡迁兮,何四时之相逼。
知年命之有期兮,慨斡流之不息。
伤艰踬之相承兮,悲屯蹇而日臻。
心恻怆而不怿兮,乃有怀于古人。
或垂纶于渭滨兮,有胥靡于傅岩。
既应繇而赴兆兮,作殷周之元鉴。
孔栖栖而不息兮,终见黜于庶邦。
墨驰骋而不已兮,亦举世而不容。
有鸾孤而争国兮,有让位而采薇。
有跃马而赴会兮,有栖迟以俟时。
曹纳辛而袁亡兮,袁戮田而曹盛。
鲍授州而得时兮,韩弃牧而失性。
赵尧门而诞圣兮,终天隐而不繁。
卫泯躯于世难兮,启洪业于宣元。
释皋繇之法宪兮,见蓼六之先亡。
谏疑枉于怨狱兮,宁于公之独昌。
明祸福之同门兮,知休咎之异涂。
寻倚伏之无源兮,或先诎而后舒。
赐凭轩而策驷兮,抚清琴而自娱。
宪服弊于陋巷兮,蕴六艺于蓬庐。
勃计行而致位兮,错谋合而身倾。
萧功成而福集兮,韩勋立而祸并。
纷回平而绵结兮,亮未识其幽情。
有积毁而恩昵兮,有积誉而宠衰。
或形乖而意合兮,或身密而志离。
情与貌而纷竞兮,体与识而交驰。
旦流言而见疑兮,先缘谤而益信。
乐食子而中疏兮,巴放麑而日进。
或举世而称贤兮,偶不合于主心。
或居乡而三黜兮,独为时之所钦。
或负鼎而干主兮,或杖策于幽林。
或望旗而色阻兮,或临危而抚琴。
道有大而由小兮,义有显而必微。
理贵在于得要兮,事终成于会机。
每一日而三省兮,亦有念而九思。
孰有是而可是兮,孰有非而可非。
石育子而启夏兮,鳦遗卵而孕殷。
鸟藉冰而存弃兮,虎乳孩以字文。
发升舟而鱼跃兮,季潜躯而覆云。
或挥戈而争帝兮,或洗耳而辞君。
道曲成而不一兮,神参差而异兆。
兹圣达之未明兮,岂前修之克了。
迷白日之近遥兮,方有窥于天表。
且临海而观澜兮,何津源之杳杳。
文迁绎而身徂兮,景守节而灾移。
汤改祝而革命兮,灵投策而诟龟。
圉据胎而为巨兮,友发文而自相。
风吹鹢而襄坠兮,神压纽而平王。
彼赢缩之由人兮,信吉凶之在己。
或勤忧以减龄兮,亦安乐而获祉。
弟成师而害兄兮,父纯臣而烹子。
识同命于三君兮,兆先见于矞姒。
始楼桑而发辉兮,终龙变于巴庸。
绕阊门而结庆兮,郁蝉蜕于三江。
水浩浩而襄陵兮,窃息壤而瘠之。
鲧殛死于羽山兮,禹宣力而营之。
凿龙门以通河兮,疏九江而入海。
总九州以攸同兮,甄五都之所在。
虽父子之同气兮,乃业行之丕改。
以患蹇为福兮,痛比干之残躯。
以佞谀为获安兮,哂宰嚭之见屠。
以举士而受赏兮,悼史迁之腐刑。
以进为无益兮,见鄂秋之专城。
以仁义为桎梏兮,信揖让之劳疲。
以放旷为悬解兮,伤六亲之乖离。
哀越种之被戮兮,嘉范蠡之脱羁。
钦四皓之高尚兮,叹伊周之陟危。
望仗钺而先锋兮,光安车而弗顾。
求封赏于寸心兮,梦台衮于远虑。
或忌贤而独立兮,或篡君以自树。
既思匿而名扬兮,亦求清而反匆。
见众兆之纷错兮,睹变化之无方。
心营营而扰扰兮,乃探衷而准常。
俨端坐于弊筵兮,始拂龟而整策。
冀灵鉴之祐余兮,愿告余以忠益。
龟发兆以施灵兮,利去华而守约。
蓍布列而成卦兮,保龙潜而勿跃。
踵嘉遁之玄踪兮,追考盘于岩壑。
登名山以恬澹兮,辞朝市之纷若。
奉贞吉千占繇兮,翻夕警而晨装。
揖许公于箕岭兮,咨夷齐于首阳。
瞻嵩华之嵁崿兮,眺恒碣之䃐磄。
陵江湖之骇浪兮,升医闾以尚羊。
乘玄虬之奕奕兮,鸣玉銮之玱玱。
浮沧波而濯足兮,入三山而解裳。
谒伯禹于涂山兮,诘三苗于三危。
登苍梧而遐眺兮,访二妃于有妫。
追祝融于荆芊兮,问洛宓于冯夷。
陵回飙而上骧兮,穷深谷而下驰。
沿扶水而远瞩兮,见虞渊之威微。
乘阆风之峻阪兮,觌王母于崦嵫。
升瑶台而奏歌兮,坐琼室而赋诗。
托赤水以寄命兮,附光风以传辞。
出琨岫之峥嵘兮,入麚林之杳郁。
采钟山之玉瑛兮,收珠泽之珂瓆戍。
携羽民而远游兮,探长生之妙术。
腾云雾而窈冥兮,变域中之秽质。
望玄阙之寂寥兮,过寒门而怀悲。
揖若士于宵际兮,求雾尘于海湄。
凭帝台而肆眺兮,历层冰而风驰。
越弱水之渟𣸨兮,蹑不周之崄巇。
屑琼蕊以为粮兮,斟玉液以为浆。
结秋兰以为佩兮,揽白霓以为裳。
耸景云而上征兮,抚阊阖而启扉。
肃百神而警策兮,奏《中皇》于紫微。
聆《钧天》而九变兮,耽广乐而忘归。
忽心移而志骇兮,恋旧京而依依。
握招摇以为旆兮,巡天汉而下游。
建云旗之逶迤兮,御回风之浏浏。
策王良以敛辔兮,命风伯以挟辀。
符屏翳以清路兮,告河鼓以具舟。
聊右次于析木兮,遹回驾于青丘。
访古人于首阳兮,亦问道于鹴鸠。
睹三韩之累累兮,见卉服之悠悠。
瞻雒常之郁郁兮,贡楛矢之啾啾。
心怊怊而惕惕兮,志悯悯而绵绵。
伊五岳之堆堆兮,何四海之涓涓。
瞻九河其如带兮,观三江其沉然。
夫五都之总总兮,尚何足以游盘。
彼八方之局促兮,殊无可以达观。
方吞霞而弃粒兮,亦屑玉而炼丹。
漱醴泉以养气兮,吸沆瀣以当餐。
荫建木之长柯兮,援木禾之修茎。
咀玉髓而充渴兮,嚼正阳以长生。
参松乔而抚翰兮,侣浮丘而上征。
嗟域中之默默兮,讵摅写其深情。
情盘桓而犹豫兮,志狐疑而未决。
久放荡而不还兮,心惆怅而不悦。
忆慈亲于故乡兮,恋先君于丘墓。
回游驾而改辕兮,纵归辔而缓御。
仆眷眷于短衔兮,马依依于跬步。
还故园而解羁兮,入茅宇而返素。
耕东皋之沃壤兮,钓北湖之深潭。
养慈颜于妇子兮,竞献寿而荐甘。
朝乐酣于浊酒兮,夕寄忻于素琴。
诵风雅以导志兮,蕴六籍于胸襟。
敦儒墨之大教兮,崇逸民之远心。
播仁声于终古兮,流不朽之徽音。
进不求于闻达兮,退不营于荣利。
泛若不系之舟兮,湛若不用之器。
不洁其身兮,不屑于位。
不拘小节兮,不求曲备。
资灵运以托己兮,任性命之遭随。
既听天而委化兮,无形志之两疲。
除纷竞而靖默兮,守冲寂以无为。
寄后贤以藉赏兮,宁怨时之弗知。
辞曰:
禀元承命,人最灵兮。
夭寿否泰,本天成兮。
体源究道,归圣哲兮。
随化委遇,能达节兮。
显亲扬名,德之上兮。
保家全身,亦厚量兮。
趣世浮动,违性命兮。
鉴始究终,同水镜兮。
志愿不合,思远游兮。
陵虚骋志,从所求兮。
周历四极,腾八表兮。
形劳志沮,未衷道兮。
反我游驾,养慈亲兮。
躬耕练艺,齐至人兮
⑴ 《魏书·阳尼附传》。王显奏免固官。既无事役,遂阖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其词曰。
风流想像太和楼,雄跨依稀第一州。
凤去不来梧竹老,芝焚未改涧潭秋
曾惊饭颗少陵瘦,岂为周南太史留(唐杜甫传李白于甫有饭山之嘲白集有戏杜甫诗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缘何太瘦生只为年来作诗苦而司马迁传言武帝建汉家之封太史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
出昼居夷从来有,后人何用蹈轲丘。
⑴ 抱朴子曰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柳子厚献宏农杨凭诗木刻终难对芝焚未改芳
① 閒居无事,托咏写怀,用阮公原韵,得四十六首。
绝域起浮云,云自陇西里。
东隅事既失,安能救西汜。
管敢愤莫雪,刀镮期难俟。
公卿尽文墨,门户纷荆杞。
天壤有史迁,动色不能已。
竟忍蚕室辱,国士相中理。
万古一交情,朋友观以止。
① 按赵耕张龙公碑讳路斯颍上百社村人夫人关州石氏唐时以明经为宣城令自宣城罢归钓于焦氏台阴生九子一日见钓处有宫殿遂入居之自是归辄体寒面湿问其故曰我龙也蓼人郑祥远亦龙也与我争居此明日当战使九子助我我领绛绡郑领青绡明日九子射青绡中之九子皆为龙子孙世居颍上
龙公大唐英,实出留侯裔。
弃官归去来,学道簪绾髻。
一朝战潭穴,青绛分两旆。
妥灵眷兹土,碑碣传千𥜥。
作庙殿山阿,至今驱祟疠。
仙源泌甘泉,潏潏冬不闭。
坐石连尻脽,苦身甘𨂂盭。
百亩每每田,丰穰无旱岁。
禾生满东西,陇亩草不薙。
瘟行遍乡落,不见其牛掣。
饱饫神之功,安全神之惠。
神仙事渺茫,且享春秋祭(东方朔传武帝问朔曰方今公孙丞相儿大夫董仲舒司马迁之伦先生自视何与比哉朔曰臣观其吐吻唇连尻脽臣虽不肖尚兼此数子也之贾谊疏天下之势方病大□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大几如股非徒肿也又苦𨂂盭谓足𨂂反戾不可行音炙戾水礼薙氏掌杀草月令季夏烧薙行利以杀草注芟草也)
共 260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