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构

相关人物:共 259 位
共 259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吴箕子。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金陵纠曹。时丘崇为帅,吏胥侧足,会不肯诡随,平反甚众。任满不复出仕,家居十余年卒。
全宋诗
吴会,字致尧,号北山(《宋诗纪事》卷七四),永福(今福建永泰)人。
高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官玉山丞(《淳熙三山志》卷二九)。
今录诗二首。
俞长吉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六四八
俞长吉,高宗、孝宗时任大理评事。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八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宋人。
初为康王府都监、入内东头供奉官。
高宗即位,恃宠用事,妄作威福,凌忽诸将。
迁内侍省押班、金州观察使。
扬州失守,从高宗南逃至杭州。
苗傅、刘正彦兵变时被杀。
后谥荣节。
李处遁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五二
李处遁(?
——一一二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淑孙。
宣和七年自朝奉郎、京西北路提举常平与郡。
建炎二年为左谏议大夫。
次年二月,金兵渡淮,高宗自扬州仓皇渡江,处遁为乱兵所杀。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
苗履子。
初隶康王元帅府。
隆祐太后南渡,任统制官护送。
高宗于建炎三年至杭州时,以为扈卫。
因恨宦官康履用事,及嫉王渊拜同签书枢密院事,与刘正彦伏兵杀渊、履等,劫持高宗及隆祐太后,胁迫禅位于太子。
张浚等闻变,起兵勤王。
傅兵败遁逃,被执送行在,磔于建康。
全宋文·卷三三四七
苗傅(?
——一一二九),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履子。
隶康王元帅府。
隆祐太后与高宗南渡,傅为统制官,扈卫驻于杭州。
与内侍省押班康履结怨,又因王渊拜同签书枢密院事,傅不能平,乃于建炎三年结御营右军副都统制刘正彦杀渊,并尽杀内侍,引兵犯阙。
请隆祐太后同听政,逼高宗禅位于皇太子,并遣使与金人议和。
高宗许之。
张浚、吕颐浩、韩世忠等举兵勤王,执傅、正彦,磔于建康市。
见《宋史》卷四七五《叛臣传》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宋邵武人,字茂和。
第进士。
徽宗宣和初为左司郎,累擢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
高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同主和。
逐李纲、张所,杀上书言事之太学生陈东及欧阳澈。
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建炎二年冬,金兵逼扬州,潜善得淮北警报而不信;致三年初高宗仓皇南渡,为中丞张澄所劾,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旋落职,责置英州。
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黄潜善(?
——一一三○),字茂和,邵武军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潜厚弟。
元符三年登进士第。
政和中,提举利州路学事;八年,提点利州路刑狱。
宣和初为左司郎,擢户部侍郎。
后以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为高阳关路安抚使。
靖康二年初,将本路兵至东平援康王赵构康王承制拜副元帅。
高宗即位,拜中书侍郎。
建炎元年八月,擢尚书右仆射;二年十二月,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与右相汪伯彦力唱和议,排李纲,抑宗泽,害忠良。
三年二月,中丞张澄劾其误国二十大罪,乃罢相、落职、分司、衡州居住,又责置英州。
此年十二月卒。
宋史》卷四七三《奸臣传》三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六二、兵一二之一九,《宋史》卷二四、二五《高宗纪》,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九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1200 【介绍】: 宋豫章人,字仲远。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两试县令有声。
孝宗即位,锐志恢复,群臣多迎合其意,独言宜徐图之。
擢监察御史。
高宗之丧,金使来吊,受命使金报谢,以丧不肯受宴乐。
使还,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任首罢征敛,弛利予民。
宁宗时,累官至左丞相,一变其素守,唯奉行韩侂胄风旨。
后以年老乞休。
卒谥文忠,改谥庄定。
有《松坡集》。
全宋诗
京镗(一一三八~一二○○),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历知江州瑞昌县。
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
金人吊高宗丧,镗为报谢使。
还,除权工部侍郎。
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为刑部尚书。
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除知枢密院事,累迁左丞相。
与韩侂胄共执国柄,申党人之禁。
六年卒,年六十三。
有诗集七卷、词集二卷,均佚。
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
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一一五
京镗(一一三八——一二○○),字仲远,号松坡,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淳熙中以荐召对,言甚切至,擢为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转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使金持节,还权工部侍郎。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蜀以大治,召为刑部尚书。宁宗即位,拜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元年知枢密院事。二年,除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冀国公。寻卒,年六十三。谥文忠,改庄定。著有《松坡集》,今存《松坡居士乐府》一卷。见《诚斋集》卷一二三《文忠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本传,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朱乘,生平不详。
所作《雁》诗曾为高宗赏识。
事见《舆地纪胜》卷一八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1 【介绍】: 宋洪州奉新人,字少汲,号西山老人。哲宗绍圣四年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以知应天府为东道都总管,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高宗绍兴元年为刑部尚书,兼权礼部尚书,官至兵部尚书兼侍读。工诗。有《西山老人集》。
全宋诗
胡直孺,字少汲,奉新(今属江西)人。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
初为路州司户,累迁监察御史,出知平江府。
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为淮南路转运副使(《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九)。
宣和五年(一一二三),为东南六路转运辇运拨发司官(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一○)。
靖康间知南京,为金人所执,不屈,久之得归。
高宗朝擢龙图阁直学士知隆兴府,进兵部尚书,卒。
有《西山老人集》,已佚。
事见清同治《奉新县志》卷八。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胡直孺(?——一一三一),字少伋,号西山老人。豫章(今江西南昌)人。绍圣四年进士,能诗。建炎元年为金人所得,既而归之,为龙图阁直学士、户部尚书。建炎二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洪州。绍兴元年四月以刑部尚书权礼部尚书,兼侍读,守兵部尚书。十一月以兵部尚书兼侍读卒,赠端明殿学士。见孙觌《西山老人文集序》(《鸿庆居士集》卷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一三、四三、四六、四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归安人。
莫君陈曾孙。
孝宗时知仁和县,因鞭挞出入德寿宫而恃势虐民者,忤高宗吴皇后,遂谪一级。
旋复挞一豪恶,又谪一级。
未几,平江缺守,除院辖,以承议郎知平江府。
全宋诗
莫漳,字子章,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一○)。淳熙元年(一一七四),知仁和县,以不畏豪强,寻知平江府,未几罢(同治《苏州府志》卷五二)。十六年,由知信州移知均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由提举浙东常平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六六)。
全宋文·卷六一八四
莫漳,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君陈曾孙。乾道五年进士。淳熙初知仁和县,历知平江府、提举两浙茶盐。见《万姓统谱》卷一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一六八。
共 259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