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宋诗【生卒】:1115—1197 【介绍】: 宋高宗后。开封人。高宗为康王时,被选入宫。博习书史,又善翰墨,由是宠遇日至。绍兴十三年,由贵妃立为皇后。高宗内禅,诏后称太上皇后。孝宗死,尊为太皇太后。时光宗称疾不出执表,后采纳枢密赵汝愚建议,宣布光宗退位手诏,立皇子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卒谥宪圣慈烈。
吴皇后(一一一五~一一九七),开封(今属河南)人。父近。年十四,高宗为康王时,被选入宫。高宗即位,从往四明,卫士谋为变,入问帝所在,后绐之以免。未几,封和义郡夫人,还越,进才子,贵妃。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立为后。孝宗即位,屡加尊号。光宗庆元三年卒,年八十三。谥宪圣慈烈。《宋史》卷二四三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四六七一
吴皇后(一一一五——一一九七),高宗后。开封(今河南开封)人。近女。年十四,入宫侍康王。累封和义郡夫人、才人、婉仪、贵妃。绍兴十三年立为皇后。高宗内禅,手诏称太上皇后。孝宗即位,上尊号寿圣,复加寿圣齐明广慈备德之号。光宗朝称寿圣皇太后。孝宗崩,正太皇太后号。于梓宫前垂帘,立嘉王为皇帝。庆元三年崩,年八十三。谥宪圣慈烈。见《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
人物简介
全宋诗【生卒】:1118—1177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字彦远。赵汝愚父。官至修武郎、江西兵马都监。性纯孝,母病尝刺血和药以进。
赵善应(一一一八~一一七七),字彦远,又字庆公,号幸庵。太宗七世孙,汝愚父。高宗建炎间补承信郎,历监秀州崇德、饶州馀干、安仁景德镇酒税,官至江南西路兵马都监。孝宗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事见《朱文公文集》卷九二《赵君彦远墓碣铭》。《宋史》卷三九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号南溪。为丞相赵汝愚延于家塾,以为诸子师。当汝愚盛时,绝口无自衒之言;及汝愚去国,慷慨怨愤,往往发于诗文,时称同其忧患而不同其富贵,可谓特立独行之士。
李简,号南溪,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为刘克庄师辈。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南溪诗》。
人物简介
释法祚,俗姓宋,落发彰教寺。尝参云窦晖与报觉长老。寻筑庵雕峰。与丞相赵汝愚为方外友。又住袁州之仰山、常州之华藏。谥明极禅师。事见清康熙《太平府志》卷三四。
人物简介
【生卒】:1125—?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邦杰。以荫补承信郎。孝宗淳熙中,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有功,除閤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光宗即位,除知閤门事,恃恩纵恣,夺职。复为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拜庆远军节度使。工诗,意境超旷。有《梅山稿》、《续稿》。全宋诗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为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复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鸡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全宋文·卷四九六一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靖康中,父绶殉难,补承信郎。淳熙中,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以赵汝愚荐,献诗百篇,除閤门舍人,得幸于太子。光宗即位,除知閤门事,恃恩无忌。宁宗朝,拜庆远军节度使,卒。特立本士人,颇能诗,著有《梅山诗稿》六卷、《续稿》十五卷。今存《续稿》十八卷(中有后人增辑)。见《宋史》卷四七○本传,及所作《甲辰春蒙恩召试时年六十》诗(《梅山续稿》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生卒】:1128—1201 【介绍】: 宋常州无锡人,字元德。孝宗隆兴元年进士。为钱塘簿。历太学博士,累迁国子祭酒。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除湖南转运副使,寻为言者劾罢,以直龙图阁致仕。卒谥肃简。
全宋文·卷五三八二李祥(一一二八~一二○一),字元德,无锡(今属江苏)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钱塘主簿。历濠州录事参军、国子博士、军器少监,国子祭酒。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因争赵汝愚罢相事,致仕。嘉泰元年卒,年七十四。事见《水心集》卷二四《国子祭酒赠宝谟阁待制李公墓志铭》。今录诗七首。
李祥(一一二八——一二○一),字元德,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调钱塘主簿,摄临安录事参军。历任太学博士、国子博士、司农寺丞、枢密院编修官兼刑部郎官、大宗正丞、军器少监,出为淮东提举、淮西运判。入朝,迁国子司业、宗正少卿、国子祭酒。请老,以直龙图阁致仕。嘉泰元年卒,年七十四,谥肃简。见《宋史》卷四○○本传。
人物简介
【生卒】:1129—1206 【介绍】: 宋泉州永春人,字仲至。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嘉其论事,擢起居舍人,历中书舍人兼侍讲、权吏部尚书。因论宰相不能辅赞恢复大计,出知绍兴府,徙赣州、隆兴府。淳熙十三年,签书枢密院事,寻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光宗绍熙元年,进左丞相。在任谨法度,惜名器,尝引进赵汝愚、黄裳等,世号得人。宁宗即位,因与韩侂胄有隙,又数事失帝意,落职。嘉泰元年,累封魏国公。卒谥忠宣。有诗文、奏议、外制等。全宋诗
全粤诗·卷二八
全宋文·卷五三九二留正(一一二九 — 一二○六),字仲至。祖籍泉州永春。六世祖留从效,事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封鄂国公。父某,侨寓归善(今惠州市)之下郭,而正生,少游惠庠,守贫力学,里人徐敦实见而奇之,以为公辅之器,以女妻之,因落家焉。应惠州举,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登进士。授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以荐召对,获宋孝宗嘉叹。知循州,历起居舍人,累迁给事中,兼权吏部尚书。淳熙二年(一一七五),以显谟阁直学士出知绍兴府。历知赣州、知隆兴府。进龙图阁直学士、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平羌功,进敷文阁学士,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光宗受禅,进左丞相。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崩,光宗以疾未能执丧,正累乞早正嘉王储位,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不合,遂以肩舆逃去。宋宁宗即位,以光禄大夫致仕。后复旧衔。嘉泰元年(一二○一),进封魏国公,复少师、观文殿学士。开禧二年(一二○六)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谥忠宣。有诗文集等二十卷行世,已佚。《宋史》卷三九一、明郑维新嘉靖七年《惠大记》卷三有传。诗三首。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绍兴三十年进士,授阳江尉。孝宗朝历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兼权吏部尚书。出知绍兴府,历知赣州、隆兴府,除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绍熙元年,累迁至左丞相。宁宗即位,出判建康府,旋罢。嘉泰元年进封魏国公。开禧二年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谥忠宣。尝编纂《寿皇圣政》,著有诗文、奏议、外制二十卷。见《宋史》卷三九一本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介绍】: 宋汀州人,字子真,号淡轩老叟。孝宗隆兴元年进士。调弋阳尉。尝往崇安请教朱熹。赵汝愚帅蜀,辟机宜文字。光宗绍熙末除编修官,未几坐庆元党禁罢。党禁解,终广西提刑。卒年七十八。有《寒泉语录》。
全宋文·卷五七一六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