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湜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3 首
洛山之下。世称东村。故多名卿宰。其一礼曹判书金公讳添庆。字文吉。系出江陵。新罗太宗之后。至丽。讳仁存。官至侍中。谥文成。三子皆平章事。时人比之王谢。祖讳宗胤。监察赠吏曹参判。考讳忠贞。司艺赠左参赞。参赞公娶骊兴闵梗之女。生公于嘉靖乙酉。中丙午进士。己酉文科。补槐院。荐史局升奉教。迁礼、兵佐郎。俄拜正言、献纳。选玉堂为副修撰。以书状官赴京还。丁内忧。服阕。拜正言、持平。时士类持清议。专务激浊。群小之见摈者。谋起大狱。将先杀金弘度、金虬。公于台席。抗言救止。即被劾罢。逾年始叙。又差书状官。时鞑靼梗路。柄臣欲置公于死地也。复命。自兵郎拜奉常、训鍊佥正。出为江陵府使。乙丑。弃官归。未几。奸党退黜。荐检详舍人。历掌令、司谏、执义司艺司成校理应教。魁庭试。加资通训。累迁礼宾、军器、司仆寺正。丁卯以山陵都厅。升资通政。俄拜同副承旨。升至左承旨。出为江原监司。秩满。拜大司成户曹参议。壬申。以千秋使赴京。还拜大司谏、兵曹参议。出为全州府尹。还拜兵议大司谏副提学、左右承旨吏曹参议。庚辰特拜大司宪。迁户刑曹参判。再为都宪副学。寻超资。特拜礼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同知经筵春秋馆事。癸未。疾卒于第。春秋五十九。葬涟川五凤山先兆亥向原。公初娶李氏学生稔之女。再室申氏。生员廷美之女。并无子。三娶奉训郎金溥之女。封贞夫人。金氏延安望族。贤有至行。事姑尽孝。后公三十八年终。葬卜公墓之西一里许。有二男。长曰善馀。早有才名。官止礼曹佐郎。世至今称之。次善徵。荫仕通政副护军。善馀娶掌令俞大脩女。生二女。长适生员尹珵。次适县监安应仁。无子。取宗侄得元子之。中进士。善徵娶广阳君安滉女。后娶副提学洪仁庆女。皆无子。侧室生三男。得容、得謇、得完。尹珵生四男三女。男长益亨。进士。次泰亨、丰亨、晋亨。女长适掌令金德承。生男幼。益亨生四男。安应仁生四男三女。时秀、时好、时雄。女长适李烠。次适李楚望。次适成后聃。公清方雅秀。符彩绝人。望之俨然。即之温温如玉。孝友出天。大夫人之丧。公方九岁。衰绖哭躄。悉遵礼制。见者惊异。性素清俭。食一肉饭脱粟。居恒不受馈遗。门无杂人。与人鲜许可。不喜交游。先后辈士论。虽或携贰。而公常中立。不为偏着。人亦不敢加以标榜。惟与金公继辉为知己。每曰夷险一节。白首难忘。在翰苑。同僚欲以戚畹预荐。公正色曰。此人阴狭。他日必贻祸士林。后果如公言。公之中年散滞。皆以此也。郑汝立稔凶欺世。虚誉倾朝。人皆趋款恐后。公独曰。外貌如此。必不善终。及尹全州。见其横州里制官府。且自作书院。欲藉官造瓦。公嫚骂不许。仍与之绝。汝立大恚。谗搆百端。及公没。汝立恶之于上前。宣庙曰。金某汝之城主。诋斥乃尔耶。左右色沮。公自幼嗜学。于书无不涉猎。过眼辄记。尤邃于易学。颇有自得之妙。屡为论思之长。恒进谠论。专以懋圣学为法筵第一义。讨论易传奥义。群臣莫能难。上深加奖叹。特有礼判之除。公闻命。愀然曰。此古大宗伯之职。布衣之极也。既屡辞不获。乃益淬励奉职。修明教化。庶几礼乐。无何弃世。噫。天何夺之速耶。余虽邈焉后进。隔邻瞻想素矣。敢辞铭为。铭曰。
士重始进,贵乎不移。
公惟秉正,视祸如归。
知人固难,矧能先几。
公惟早辨,逆折奸窥。
既贞且哲,昧者自伏。
是公学力,盖得之易。
惟短不施,古今同惜。
宝盖之山,有气蜿蜒。
郁而不舒者,兹惟大宗伯之阡耶。
历观自古帝王之定大业戡大乱者。必有厖臣硕辅出而为之左右。惟我昭敬大王即位之二十六年。日本大势兵。乘我不备。遽陷三都。时则有以左参赞居忧在庐次。特起为兵马都元帅。乃能维持危险。弘济艰难。竟赞中兴伟绩者。其人为谁。姓金。讳命元。字应顺。系出庆州。新罗大王金溥之后。有讳稛。佐我康献大王。策佐命勋。封鸡林君。即其六代祖。祖讳千龄。魁进士及第。官至直提学。考讳万匀。司宪府大司宪。娶顺兴安氏县监尊义之女。生二子。长庆元。文科节度使。季即公。生于嘉靖甲午。中戊午司马。辛酉。及第。直学都宪及节度公。皆状元及第。而公亦屡占解魁。竟中甲科探花。人称状元家。例授直长。即选玉堂为正字。升著作博士。李梁秉国。公与节度。俱被斥罢。梁败命别叙。教曰。玉堂阙员。以金庆元兄弟拟差。即拜副修撰。出入正言、献纳、持平、直讲、校理。充书状官。还拜修撰。戊辰。巡按咸镜道。条列山川形便防备事宜。刻之高山馆壁。以持平召还。道拜钟城府使。进阶通政。爪满。移东莱府使。盖欲试之边远。将以大用也。自判决事刑曹参议。又出为罗州、定州牧使。旋拜义州牧使。特加嘉善。言官论其骤升。宣庙教曰。将为节度使之人。不可改也。无何。果自义州。移镇兵阃。踰年。入为户曹参判。出为全罗监司。朝廷方议以监司兼全州府尹。公状启辞职。且言府尹沈义谦有才局。请以自代。论者以为非藩臣所敢言。请罪之。上只命追问。即日赦出。拜汉城左尹京畿监司兵曹参判。甲申。超资宪为咸镜监司。还拜刑曹判书都总管。丁亥。拜右参赞。倭寇陷鹿岛。以公为都巡察使。贼退。移拜平安监司。复为刑判畿伯左参赞。兼知义禁。参鞫郑汝立。录勋封庆林君。升正宪。辛卯。丁大夫人忧。壬辰变初起。复为巡检使。未久。拜八道都元帅。大驾西迁。都人大溃。公墨衰临戎。退守临津。召集散兵。设栅防滩。形势稍张。贼不敢遽逼。公亦按兵不动。朝廷疑其持重。遣使督之。诸将渡江。遇贼伏大败。申硈、刘克良皆死。公驰到津口。收馀兵左次。及贼陷平壤。公驻劄顺安。贼游骑日来斧岘。公昼夜不离行阵。衣不解带。分布诸将于要害。以扼贼路。以卫行在。贼不敢西。天将史儒轻进而败。一路大震。皆言贼兵且至。时大驾方驻湾上。或请公亟报行朝。公止之曰。少待的耗非晚。俄闻贼毋动。军佐咸服。防禦使金应瑞知朝廷戒进兵。屡牒请战以试公。公恶之。手署依牒施行。巡察使李公元翼在傍愕曰。公何不禀于朝而径许战耶。公不答。既而。应瑞出兵。徘徊不见贼而还。公亦不之问。但私谓李公曰。此子心肠不直。慎勿轻信。李公吐舌。癸巳。天兵来援。公策应周旋。动中机宜。天将倚而为重。每战必咨问。公引天兵薄贼窟。多方以挠之。贼穷蹙宵熸。松都、汉京。次第收复。车驾还京师。公亦病。辞递元帅。历判户、礼、刑、工四曹。参鞫宋儒真。进资崇政。丁酉。贼再猘。公还拜本兵兼留都大将。明年。升崇禄。为邢军门接伴使。迓于义州。辞递兵判。己亥。复授。庚子。特除左赞成。俄荐拜冢宰。铨注公平。党议自息。公论韪之。居数月。鼎席缺。宣庙教大臣曰。金命元宽厚有容。白首勤劳王事。予欲卜相如何。佥议咸允。即日拜右议政。明年。升左辖。又明年壬寅。卒于位。春秋六十九。自始疾至卒。医问交道。礼葬高阳大慈山酉向原。太常议易名之典。危身奉上曰忠。思虑深远曰翼。赠谥忠翼。公娶清州韩氏户曹正郎绾之女。领议政效元之孙女也。贤有妇德。生三男四女。男长守恺。无后。次守仁。出后于节度公。生一男一女。男南挺。女适黄坤载。次男曰守廉。益山郡守。生一男女。男南重。礼曹参议。女适正言沈东龟。女长适县监南复始。生子镇。县监。次锡。参奉。次铣。文科海州牧使。次女适宗室文城君健。生子始、林、正。女适县监具仁基。次女适崔尚镇。生男茂义城县令。公资禀凝远。器识宽平。自幼已有大人气度。中心乐易。与物无竞。平居未尝有疾言遽色。内无城府。外绝修饰。其于荣辱得丧。一切付之膜外。官虽高。家益旁落。性俭素。居处饮食。翛然如寒士。然遇客必置酒。倾倒肺腑。和气蔼然。敦睦出至诚。奉养外舅。如事父母。少受业于退陶门下。学易颇详敏。先生嘉之。许以大器。贻书劝学问。既以词华。名擅场屋。释褐即选玉堂。八年经幄。恩遇日渥。自巡按还。委公边事。知其有将相才也。北忧虏则公北。南急倭则公南。衡人物掌邦政。非公不可。则公入判两铨。宣王化镇边民。非公不可。则公出秉阃钺。国家以公轻重者殆四十年。及其忠劳著于中外。望实孚于朝野。则金瓯之卜。乃出于特简。此尤异数也。领相李公恒福。以诗语去位。公于筵中。竭诚陈辨。谗者欲并挤之。公不以介怀。人服其量。早习兵书。颇事弓马。而不以将才自任。庭对之文。寓兴之诗。传诵脍炙。而不以词翰加人。其韬晦又然也。噫。公苍皇受命于国事已去之后。以乌合兽骇之卒。当举国滔天之贼。徒以忠义。感发士心。遮遏贼势。卒能协助天兵。恢复疆土。国之中兴。其谁之力欤。而终身不挂于口。呜呼。公真长者也。铭曰。
伟哉忠翼,遇我先王。
擢自经幄,历试边疆。
经营内外,绩日以隆。
岂公尽能,宣庙知公。
逮遭大难,天步艰危。
苍黄受钺,才亦何为。
白首戎行,将乎相乎。
只手狂澜,有国无躯。
槩公事业,天挺之豪。
公不言功,上思其劳。
释师八路,平步台枢。
施之斯博,敛之若无。
风流笃厚,世莫疵者。
如其将也,如其相也。
皇帝以两金川羁服,在昔并隶土司,未几狡焉绎骚,违我边吏,抗我颜行,大军进讨五载,而将军阿桂实成厥勋。于是祭告省方,献俘班爵,官有典常,自收准噶尔部二万馀里以来,圣武丕丕,礼乐为昭。复兹咸睹,赫矣那矣,其轶于前代者也,臣伏见圣主威詟声行,仁渐义劘。有任贤将之明,除恶务尽之断。所以耆莫大之功,有不匮之孝,思格于上下百神,所以敷为广溥之恩,诞受无疆之福。宜被歌咏,用赓休烈,拟为古乐府铙歌曲,凡十章,章举其目,虽不足仰希作者风节,庶几鼚鼓轩舞之义。其辞曰:
帝圣武,期会昌。
诞灵极,绥八荒。
吹万亭育浩括囊。
自东西南北咸丕享,弦弧剡矢,皇威赫张
不遐砥属率格命,有不格命。
帝曰予肆正,眇笮檄,骚曷靖。
再克捷,永底定。
功之成,惟圣谟。
恢天纲,奠神舆。
狡虫毕,精民苏。
漭㳽㳽,陈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