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宝印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
齐玉(?——一一二七),号觉慧,霅川(今浙江湖州)人,俗姓莫。早年入佛门,屡参明师,住苕溪宝藏寺,每岁终大兴净业之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宣和六年,移主馀杭天竺寺。建炎元年卒,谥曰妙辨。著有《普贤行法经疏》等。见《补续高僧传》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齐玉者。霅川人。尚书莫公支子也。早亲释学。日记数千言。屡参明师。一日赴僧次逊辞之。或问其故。答曰。诚不欲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居苕溪宝藏。每于岁终。大兴净业之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灭八十一劫生死之罪。况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今若破戒坠陷。则父母岂不失望。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至损额失声者。尝中夜。顶像行道。偶一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已而悔曰。彼虽不肖。骂为畜生。有玷三宝。自是三年。对佛悔过。岁大旱。井竭。师运密祷。梦水出西坡。旦掘之。清流涌出。因名梦泉。二师同。建炎元年迁化。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齐玉,号觉慧。
姓莫氏,霅川人。
家世显宦,独弃俗荣。
蚤亲释学,日记数千言。
始参祥符神智,后依慧辨。
一日赴僧次,有施予者,辞逊之,或问故答,曰:“诚不欲以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
慈辨得通相三关之旨,秘不授人。
齐玉屡叩之不已,乃于密室跪炉以授。
初出居苕溪宝藏,每于岁终,大兴净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众薰修,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
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减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况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
今若破戒坠陷,父母有知,岂不失望?
”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至损额失声者。
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先是慈辨之去,继之者或不振,学徒谋曰:“得玉公乃兴。
”郡守翁彦国闻之,乃具礼以迎,讲道敷化,不异慈辨
尝中夜顶像行道,一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
”已而悔曰:“彼虽不肖,诋为畜生,有玷三宝。
”自是三年,对佛悔过。
建炎元年秋,谓弟子修慧密印曰:“吾床前夕宝塔现。
”慧曰:“流通《法华》之瑞證也。
”玉曰:“所愿见阿弥陀佛耳。
”即集众念佛。
顷之,举首加敬曰:“佛已来接也。
”端坐合掌而化,葬于山西草堂之侧,谥“妙辨”,塔曰“慧寂”。
所著《普贤行法经疏》及自释《祖源记》、《无量经疏杂诸记》、《安般守尊法门》、《尊胜忏法》诸集。
释应如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应如,姓胡氏,浦江人。
幼默记多闻,尤善《持论》,来学上竺,慈辨深器之。
尝往灵山访同志,出六能义反覆辨诘,彼义堕负,应如即揭竿系帛,因谓之曰:“西竺破敌则竖胜幡,道场埄魔亦表胜相,今法战既胜,当揭一竿。
”人畏其烈,目之虎子。
慈辨得南屏通相三观之旨,秘不授人,玉慧觉祈请尤力,许子夜为密说。
应如知之,陟挮揭瓦,伏身窃听,飞雪翻空,背若被铠。
旦白慈辨曰:“我于通相三关,若有冥授,即录其言,以示一众。
慈辨怒曰:“应如盗法!
”绍圣初,主越之圆通,尝因讲散,谓待者曰:“今日东风吹教法过浙西去,使眼中有耳者得以有闻。
”绍兴三年,迁上竺,兀术焚荡之馀,唯存藏室,有劝其营建者,则曰:“我但流通大法耳,他日自有兴造者。
”尝以偈示人曰:“吾传知者,一性之宗。
三千实相,妙空假中。
一念法界,生佛体同。
凡圣一如,善恶理融。
毗卢身上,湛若虚空。
达斯旨者,法法圆通。
左之右之,受用无穷。
”释家称如虎者三人,神照本如,四明道如,与应如而三也。
一夕,别大众,归寝而终,塔于寺西北隅,有教义名《指难集》。
弟子崇先、怀志、白莲、慧仙皆足世其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湖州吴兴人,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清臞老人。幼有文名。宋景定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工书,善画人物花木。尤善作折枝,其得意者,自赋诗题之。
元诗选
选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人。
宋景定间乡贡进士。
年少时,嗜酒,好音声,善画。
山水师赵令穰,人物师李伯时,花木翎毛师赵昌,皆称具体,用笔高者,至与古人无辨。
尝借人《白鹰图》,夜临摹装池,翼日以所临本归之,主人弗觉也。
赵文敏公孟頫早岁从之问画法,乡人经其指授,类皆以能画称。
至元间,吴兴有「八俊」之号,以孟頫为称首,而选与焉。
后孟頫被荐入朝,诸人皆相附以取官爵,选独龃龉不合,流连诗画以终其身。
家有习懒斋,因自称习懒翁,霅川翁、清臞老人皆其别号也。
黄公望谓舜举吴兴硕学,贯串经史,人品甚高,而世往往以画史称之,是特其游戏,而遂掩其所学。
斯言可谓深知舜举者矣。
全宋诗
钱选,字舜举,号玉潭,别号习懒翁、霅川翁、清臞老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善画,花木、翎毛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千里(《绘事补备考》卷七)。入元,为吴兴八俊之一。有《习懒斋稿》,已佚。事见清同治《湖州府志》卷八○、光绪《乌程县志》卷一三。 钱选诗,据,珊瑚网》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松江华亭人,号梅屋,俗姓黄。仁宗延祐中,居嘉兴祥符寺。英宗至治间,尝驿召至京师,缮写金字佛经,因受法于帝师帕克巴。有《佛祖通载》。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念常。
号梅屋。
华亭黄氏子。
母杨。
梦僧庞眉雪发。
称大长老。
托宿焉。
因而娠。
至元壬午三月十有二日诞。
于夜神光烛室。
异香袭人。
逾日不散。
既长。
喜焚香孤坐。
风骨秀异。
年十二。
恳求出家。
父母钟爱之。
诱以世务。
终莫夺其志。
遂舍之。
元贞乙未。
江淮总统所。
授以文凭。
薙发受具。
遍游江浙大丛林。
博究群经。
宿师硕德。
以礼为罗延之。
皆撝谦弗就。
至大戊申。
佛智晦机和尚。
自江西百丈。
迁杭之净慈。
师往参承。
于言下有省。
俾掌记室。
服勤七年。
延祐乙卯。
佛智迁径山。
师职后版表率。
明年。
朝廷差官理治教门。
承遴选住嘉兴祥符。
至治癸亥。
乘驿赴京。
得以观光三都之胜。
览燕金遗墟。
入五台礼曼殊。
出入金门。
讨论坟典。
如司徒云麓洪公。
别峰印公
自帝师以下。
皆尊而爱之。
自京而回。
主姑苏万寿法席。
师精通内义。
外博群书。
乃取佛祖住世之本末。
传授之源流。
及夫时君世主之所尊尚。
王臣将相之所护持。
参异同。
考讹正。
运弘护之心。
秉至公之笔。
缉而成书。
谓之佛祖历代通载。
凡二十有二卷。
翰林道园虞公序其首。
慨僧史无续而失传。
讥志磐书事之无法。
盖深有取于师言也。
宝洲上人谓。
师此述。
理明事实。
出入经典。
考五宗传。
殊有补于名教。
于是。
即普觉文房。
采摭内外典籍成编。
题曰稽古略。
与师并行于世。
详略各得其宜也。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观应(1842~1922),又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号待鹤山人。
清广东香山(今中山县)。
咸丰八年(1858)应童试未中,即奉父命至上海从商,咸丰十年(1860)入英国人傅兰雅所办英华书馆夜校。
光绪六年(1880)编著《易言》,主张以西学提供富国强兵的学术基础。
光绪二十年(1894)将此书重新修订后,又提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革新策略,完成《盛世危言》为具体系的改革论著。
德瑛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德瑛(1728年—?
),字玉溪,号云亭,塞克图氏,正白旗满洲包衣。
乾隆庚午科乡试第九十一名举人,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八名贡士,殿试二甲一十四名进士。
中进士后具体事迹不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0—1577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甬上耆旧诗·卷八
先生字维静幼时就外傅俱以常儿畜之从子文定公年长顾独奇先生先生师事之遂成名而先生亦年十七为人师弟子数十曹俱年在先生上二十举于乡中进士历官南曹郎以副使督学江西简才汰不肖甚严关说无所入会宫庙灾嫉公者遂谓副使苛诸生所致左迁备兵临清历河南左布政使晋都御史巡抚四川讨白草番平之会中蜚语罢归冉起抚江西召为兵部右侍郎时聂公豹为尚书值杨公继盛劾相嵩十恶内有子孙冒边功事下兵部覆聂公谓诸司曰功俱实不虚可具以覆诸司俱曰公今日当为万世持公论未易覆也聂公怫然起先生入谓聂公曰诸司殊藉藉公激之则恐事生祸且复延缙绅公何不说严公使自辞军赏则部曹可无覆即公论亦得不废也聂公悟卒如公言时谓公善处事也大将军仇鸾怗宠焰如火先生独持不下及鸾死疏讼都御史商公大节冤上怒下诏切责夺二俸先生以此名益重居忧会倭犯留都召先生墨衰为南京兵部尚书到官甫踰月寇突至遣将禦之不克相嵩从中批之遂归老时年五十五尚茂齿既不为世用乃益精思著撰为诗古文词及他说林家言凡数十卷辑洪建以来大家名文为文范别为文苑撰郡志续四明风雅既以标格自持益好士数宠荐后辈诸君凡经其门后俱为名士大夫所执友义重死生始为进士时有骑马来定交者曰王激子扬快士也子扬死为刻鹤山集丰人翁以落魄死为刻考功集陈后冈先生早殁既刻其集复为勒石墓门家有别墅在东皋曰茂屿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庄时引上客共觞咏其间即单门年少一经品目俱藉以扬声至先生殁后数十年士有郁弗无所见者尚忾然曰吾恨不与张大司马同时耳盖吾乡士大夫坛墠于斯极盛自后欲少衰矣余尝观诸家论先生诗当时若沈凤峰谓名家易大家难惟先生足当大家皇甫百泉谓以苏李为宗而综括三唐体大兼美杨升庵谓冲淡秾粹沈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近时若陈大樽谓乐府意调古质近体宛倩丽佚如层台佚女意带烟霞合诸公之论可定其诗使先生当轴甄陶风雅当是李文正一流惜乎三黜而中止也然吾乡最称东沙先生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唯静,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历官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江西累拜兵部尚书有芝园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七
时撤字唯静,郑人。
嘉靖癸未进士,授甫兵部主事。
改礼部,历员外、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
历福建参政、云南按察使,山东、河南布政使,以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改江西。
入为南刑部侍郎,改兵部,进尚书。
有《芝圆定集》五十卷。
(《明诗选》:陈卧子曰:「司马乐府,颇有造构。
近体宛倩麓逸,如层台佚女,意带云霞。
」 《列朝诗集》:尚书诗,学殖富有,工力深重。
乐府古诗标举兴会,时多创获。
七言今体尘坌芜秽,若出两手。
杨用修评其诗云:「四言以至六言,冲澹秾粹,沈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
七言之什,自郐无讥。
」用修可谓能言矣。
《甬上耆旧集》:尚书归老,时尚茂齿,精思著撰,为诗古文词及他说林、家言凡数十卷。
辑洪、建以来大家名文为文范,别为文苑,撰郡志,续四明风雅,既以标格自持,益好士,龙荐后辈。
凡经其门,后俱为名士大夫。
所执友义重死生,始为进士时,有骑马来定交者曰王散子扬,快士也。
子扬死,为刻《鹤山集》。
丰人翁以落魄死,为刻《考功集》。
陈后冈早殁,既刻其集,复为勒石墓门。
家有别墅,在柬皋曰茂屿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壮,时引上客觞咏其间。
即单门年少,一经品目,藉以扬声。
吾乡士大夫坛埠,于斯极盛矣。
静志居诗话》:芝园乐府不规摹古人,较之清南觉胜。
五律颇近初唐。
田按:芝圆诗自以乐府为胜,骈文亦是当家。
所作《丰考功集序》,情文俱美,视貌袭秦、汉者,不可以道里计。)
维基
张时彻(1500年—1577年),字惟静,号东沙,浙江宁波府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明朝军事人物,学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会试七十一名,廷试二甲六十三名进士第。授南京礼部精膳司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嘉靖十年(1531年)迁江西提学副使。调山东。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福建布政司参政,历云南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湖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次年任南京刑部右侍郎,调兵部右侍郎,转左。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升南京兵部尚书。曾参与抗击倭寇。归乡后寄情诗酒,与范钦、屠大山主甬上文炳,合称“东海三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龙泉人,字惟肖。能诗。有《庸斋小集》。
全宋诗
沈说,字惟肖,号庸斋,龙泉(今属浙江)人。
宁宗时由上庠登科,调贵溪簿,一年即弃官。
再调天台教官,遂隐居不仕。
但由集中《征途》诗知行迹曾至广西,具体已不详。
有《庸斋小集》。
事见《吹剑录》四录。
 沈说诗,以汲古阁影宋《六十家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等。
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淹,字伯奋,祖籍大名(今属河北)。
旦七世从孙。
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通判吉州。
嘉泰二年(一二○二)知筠州(《周文忠公集》卷四一《次王伯奋通判韵》、卷五二《元丰怀遇集后序》、卷五四《王氏济美集序》)。
开禧二年(一二○六)由知衢州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二一)。
有《槐庭济美录》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今残本《永乐大典》录有《槐庭济美集》诗十六首,其内容似为辑录王氏族人之诗,具体作者已无考,姑置王淹名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广东阳山人,字卓仁,一字贯亭。少家贫,力学,携书放牛而诵弗辍,不知牛之逸去。乾隆六十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嘉庆间官监察御史。年五十四卒。
维基
郑士超(1755年—1808年),字卓仁,别字贯亭,进士出身。
原居台湾,后随祖父迁居广东阳山县新圩乡杨梅坑。
而虽然他已迁居广东,但《淡水厅志》却仍将在收录在进士列表,不过只有列出名字排在黄骧云(道光九年进士)与杨士芳(同治七年进士)之间。。
林文龙〈「竹堑七子」成员新證──兼谈谜样的进士郑士超〉认为可能是郑士超中进士的消息传回台湾淡水厅,但日后修志时撰稿者无法取得具体资料,又不愿割舍,结果只以笼统列名的方式处理。
共 2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