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庭坚

相关人物:共 190 位
共 190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兟,字茂宗,洛阳(今属河南)人。
哲宗绍圣中通判戎州。
黄庭坚贬黔南时,待之颇厚(《山谷年谱》卷二七)。
徽宗朝知潭州(《南岳总胜集》卷中)。
王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四○一
王蕃,宣和二年为左司员外郎,迁户部侍郎。
六年,管勾成都府等路茶事。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三、职官五七之六一,《宋史》卷一六一、一七二。
又据《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九、《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七,王蕃字子宣,一字观复,湖州(治今浙江湖州)人,王曾后裔。
黄庭坚、唐庚游。
黄庭坚称其穷而不违仁,达而不病义,读书学问,以古人为师。
宣和中官广西提举常平,又官阆州。
是否同一人,俟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50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
少时从学于陈孟贤,博览群书。
文章得力于《左传》,诗宗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
画取法宋元诸家,自成一家,为一代大师,又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吴门四大家,而文、唐均其后辈。
终身未仕。
兴至对客挥洒,烟云盈纸。
画成自题诗或作题记,亦多精采。
诗画传布天下。
有《客坐新闻》、《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
词学图录
沈周(1427-1509) 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吴门人。明画坛四家之一, "吴门画派"班首,影响深远。曾祖父为王蒙好友,父恒吉是杜琼学生,书画乃家学。诗学白、苏、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启南长洲人有石田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启南恒吉子景泰中郡守以贤良应召辞不赴有石田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一(上)
周字启南,长洲人。景泰中,以贤良荐,辞不赴。有《石田集》十卷。 (《四库总目》:周以画名一代,诗非其所留意。晚年画境弥高,颓然天放,方圆自造,惟意所为。诗亦挥洒淋漓,自写天趣。盖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栖心丘壑,名利两忘。风月往还,烟云供养。其胸次本无尘累,故所作亦不周不琢,自然拔俗。寄兴于町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其于诗也,亦可谓教外别传。 《怀麓堂后槁》:石田寄意林壑,博涉古今图籍。以毫素自名,笔势横绝,夐出蹊径,片楮疋练,流传遍天下。情兴所到,或形为歌诗,互以相发。 《匏翁家藏集》:石田古今诸体,各臻其妙。溪风渚月,谷霭岫云,形迹若空,姿态倏变,玩之而愈佳,揽之而无尽。所谓清婉和平,高亢超绝者兼有之。 《王鏊震泽集》:石田作绘事,峰峦烟云,波涛花卉,乌兽虫鱼,莫不各极其态。或草草点缀,而意已足,成辄自题共上,时称二绝。 《怀星堂集》:公壮岁诗纯唐格,后更自不足,卒老于宋,悉索旧编毁去,后学者皆不知此,馀为惜之。 《甫田集》:先生诗初学唐人,雅意白傅。既而师眉山为长句,已又为放翁近律,所作莫不合作。然其缘情随事,因物赋形,开阖变化,纵横百出,初不拘拘乎一体之长。 《南濠诗话》:沈先生启南以诗豪名海内,而其咏物尤妙。予少尝学诗先生,如《咏门神》云:「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杨花云:「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又尝作落花诗云:「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族行。」不拘拘题目,而亦不离乎题目,兹其所以为妙也。 《四友斋丛说》:馀至姑苏,在衡山斋中,论及石田之诗,曰:「先生诗但不经意写出,意象俱新,可谓妙绝,一经改削,便不能佳。今有刻集,往往不满人意。」因口诵其率意者二三十首。即馀所见石田题画诗甚多,皆可传咏,与集中者如出二手,乃知衡山之论不虚也。 《丹青志》:沈周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卉禽鱼、悉入神品。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每营一障,则长林巨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风趣洽然,使夫鉴者若云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视众作真培填耳。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信平国朝画苑不知谁当并驱也! 《六砚斋笔记》:沈启南才情洒落,见于所作画上题语,想其一时满志,气酣神纵,不知其工也。如《赋帘影》云:「谁放春云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珠光荡日花无语,疏影通风笑有声。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知无缘分难轻入,敢当杨花燕子争。」情思骀宕,如少年不自持者。夷考公生平笃行,乃知是广平《梅花》耳。 《六砚斋二笔》:沈石田小帧四时山水,仿北苑笔,在鸟戍人家,题句亦甚豪迈。中原七子辈谈诗,谓启南本富诗才,而以题画取办仓猝,故遂入别调。此犹咎张旭纵酒,吴生涂鬼,致笔踪狼藉也,可笑。沈诗曰:「红满枝头绿满湖,水边人影夕阳孤。春波消雪三千顷,赊与溪翁作酒壶。」「雪压高居玉树中,晓来寒栗不禁风。村沽急办双罂碧,卯饮聊充两颊红。」「长竿不属忙人弄,要自闲人管领之。钓月哦风一般趣,黄尘没马是何时。」「湖上新晴宿雨收,平头肪子贴天游。瘿尊容得三千斛,大醉去题黄鹤楼。」又,十年前馀购得石翁奇画一轴,幅阔二尺有咫,高六尺,作翠峰攒天,仅分两聚,下略露陂麓,列树五株,四直一偃,对岸两松亭,亭中虚三尺馀,尽是云气涌郁,挂之屏几间,蒸然欲浮屋也。神来之妙如此。翁亦极满志,题句云:「翠倚高天玉出奇,淋漓元气太阴垂。匡庐嵩少凭君指,醉裹狂挥醒不知。」 《扣舷凭轼录》:姑苏沈启南尝有诗题赵子昂画马云:「隅目晶荧耳竹披,江南流落乘黄姿。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李文正公亦有一绝云:「宋家龙种堕燕山,犹在秋风十二闲。千载画图非旧价,任他评品落人间。」二诗之意,皆惜子昂事元之非也。 《夷白斋诗话》:王文恪公鍪自内阁归时,石田先生病,亟遣人间之。答诗云:「勇退归来说宰公,此机超出万人中。门前车马多如许,那有心情问病翁。」字墨惨淡难识,遂为绝笔。后二日而卒。今集中不载。 《画禅室随笔》:石田先生于胜国诸贤名迹无不摹写,亦绝相似,或出其上。独倪迂一种澹墨,自谓难学。盖先生老笔密思,于元镇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笔精》:沈启南画入神品,而诗亦清真可咏,不必观丹青水墨,诗亦可当生绡粉本也。 曹履吉《博望山人稿》:石田翁画多用退笔,中锋作小斧劈,当是以意少变北苑,而其源则实出巨然僧、梅道人,苍郁秀润,并极出蓝之妙。 张丑《清河书画舫》:明画学,自刘廷美开山之后,尝推沈启南为广大教化主。如唐子畏之清真,文徵仲之古雅,足可南宗北派也。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尝见石翁题画有绝佳之诗,而集中俱不载,安得有心人,肯大为搜罗以成快编也。田按:明四家画称沈、文、唐、仇。白石翁画、诗均是苍坚一派,惟画神明模范,深入董、巨之室,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拨而颓然自放,俚词谏言亦时拦入,然其奇警之处,亦非拘拘绳墨者所能梦见也。画家有粗文细沈之目。馀见翁《和香亭图》,工细绝伦,洵称合作。独借十洲不能诗,未免有彭渊材之恨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4—1339 【介绍】: 元清州人,字仲明。稍长,入京师,从王磐习金典章,又从安藏习诸国语。因安藏荐入宿卫,从爱育黎拔力八达于藩府。仁宗入定内难,迎武宗,皆预谋。仁宗即位,特拜集贤大学士,与闻政事,科举之行,赞助之力尤多。仁宗卒,辞官家居。文宗立,复起为大学士。卒谥文忠。
清州搜玉
陈颢(1264—1339),字仲明,元世祖至元元年生,幼颖悟,日记诵千百言,稍长,游京师,师从翰林承旨王盘、安藏。
安藏荐入宿卫,为仁宗潜邸说书。
仁宗入定内难,以迎武宗,颢皆预谋。
武宗授以资德大夫,为释教都总统。
及仁宗即位(1312),天子既用潜邸旧臣,颢乃还俗易冠,为集贤大学士,以制书就第。
仁宗崩(1320),颢辞禄家居者十年。
文宗即位,复起为集贤大学士,后至元四年(1338)致政,食全俸于家。
明年卒,年七十六。
谥文忠。
元史》有传,元许有壬《至正集》录其碑文。
颢贤良方正,知人善任,为时人所称许,又善书,尝为释法贞所撰《云居禅寺藏经记》篆额。
今台北故宫博物馆所藏黄庭坚《松风阁诗卷》后,犹存其题诗一首。
其他诗作散见于《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汇考》、《石仓历代诗选》《李太白全集(王琦注)》等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历官右司员外郎、知兴国军,为政尚简静。秩满,奉祠归,入居庐山以终。有《太仓梯米集》、《竹坡诗话》。
全宋诗
周紫芝(一○八二~?
),字少隐,号竹坡居士、静观老人、蝇馆主人,宣城(今属安徽)人。
早年两次赴礼部试,不第。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曾应诏上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
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以廷对第三释褐(《宋史翼》卷二七)时年六十一(本集卷二《闷题》注“壬戌岁始得官,时年六十一”)。
十五年,以右迪功郎为尚书礼、兵部架阁(本集卷六一《尚书六部架阁》)。
十七年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兼权实录院检讨(同上书《实录院种木》)。
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同上书《妙香寮》)。
秩满定居九江,约卒于绍兴末,年近八十。
紫芝为诗推崇梅尧臣、苏轼,强调当先严格律然后及句法,为苏黄门庭后劲。
但因集中多有谄谀秦桧父子之诗,被四库馆臣斥为“老而无耻,贻玷汗青”。
有集七十卷,取黄庭坚“文章直是太仓一稊米耳”语,命为《太仓稊米集》,又有《竹坡诗话》一卷传世。
事见本集卷首宋陈天麟序。
 周紫芝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太仓稊米集》文字最为整饬,故用为底本。
参校清叶德辉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明抄校,藏上海图书馆)、清金氏文珍楼抄本(简称金本,藏上海图书馆)、清徐时栋跋抄本(简称徐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等。
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全宋文·卷三五一二
周紫芝(一○八二——一一五五),字少隐,一作少蕴,自号竹坡居士、静寄老翁,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家贫苦学,绍兴十二年第进士,时年已六十一。十五年以迪功郎为掌礼兵二部架阁官。十七年以承议郎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枢密院编修官,旋进右宣教郎兼实录院编修官。二十一年知兴国军。秩满乞祠,居九江庐山以终。善诗词,著有《诗谳》一卷(存)、《太仓稊米集》七十卷(存)、《竹坡老人诗话》三卷(存)、《竹坡词》三卷(存)、《古今诸家乐府》三十卷、《毛诗解义》等。见《百拙翁墓志铭》(《太仓稊米集》卷七○),《宋史翼》卷二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姓氏》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舣(一○八三?
~?
),字济川,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庭坚侄。
年十九,黄庭坚归寓荆州,教以诗律。
事见《永乐大典》卷九二二引《五总志》。
黄注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八○
黄注(九九八——一○三九),字梦升,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叔祖。
天圣八年进士。
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久之,调江陵府公安主簿,复调南阳主簿。
以怏怏不得志,宝元二年卒于南阳,年四十二。
平生所为文曰《破碎集》、《公安集》、《南阳集》,凡三十卷。
欧阳修称其文「博辨雄伟」、「意气奔放」。
见欧阳修《黄梦升墓志铭》(《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5 【介绍】: 宋寿州人,郡望东莱,字居仁,人称东莱先生。
吕好问子。
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出身。
历官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
曾上书陈恢复大计。
秦桧为相,私有引用,本中封还除目。
又与赵鼎深相知,忤桧,被劾罢。
工诗,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
卒谥文清。
有《童蒙训》、《江西诗社宗派图》、《紫微诗话》、《师友渊源录》、《东莱先生诗集》等。
全宋诗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为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谥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乾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为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庆地多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东莱先生诗外集》(简称黄本,残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及清蒋光煜藏钞本《紫微集》较沈本、黄本多出诗六十二首(其来历不明,中有显非吕作之诗,因无所归属,姑仍予录入),合编为第二十四卷。
全宋文·卷三七九七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初名大中,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公著曾孙,希哲孙,好问子。以公著遗表恩,授承务郎。元符中,主济阴簿、泰州士曹掾,辟大名府帅司干官。宣和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六年,特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八年二月,迁中书舍人,三月兼侍讲,六月兼权直学士院。以忤秦桧,提举太平观。绍兴十五年卒,年六十二。本中上承家学,复从杨时、尹焞等游,为时名儒,学者称东莱先生。著有《春秋集解》、《师友杂志》、《官箴》、《童蒙训》、《紫微杂说》及《东莱先生诗集》等传世。《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5—1785 【介绍】: 清江西铅山人,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归后主讲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初入京师,诗与袁枚、赵翼称江右三大家。有杂剧、传奇十六种,其中九种合称《藏园九种曲》。另有《忠雅堂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八
蒋士铨,字心余,一字苕生,号清容,铅山人。乾隆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有《忠雅堂集》。
词学图录
蒋士铨(1725-1785) 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
江西铅山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
授编修。
记名以御史用。
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
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号"乾隆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
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
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
戏曲亦为清代大家。
有《忠雅堂集》、《铜弦词》、戏曲集《藏园九种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1080 【介绍】: 宋筠州人,字凝之,号西涧居士。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为颍上令。以刚直不能事上官,弃去隐于庐山之阳。欧阳修作《庐山高》以美其节。
全宋诗
刘涣(一○○○~一○八○),字凝之,号西涧居士,筠州(今江西高安)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颍上令。
年五十归隐庐山(《东都事略》卷八七)。
神宗元丰三年卒,年八十一(《三刘家集》引苏辙《哀西涧先生辞》、《山谷内集》卷三○《跋欧阳文忠公庐山高诗》)。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五七九
刘涣(一○○○——一○八○),字凝之,号西涧居士,高安钧山(今江西高安)人,恕之父。天圣八年与欧阳修为同年进士。为颍上令,刚直不阿,弃官归隐庐山,时年五十。欧阳修高其节,赋《庐山高》诗以美之。涣居庐山三十馀年,环堵萧然,饘粥以为食,而游心尘垢之外,无戚戚意。元丰三年卒,年八十一。见苏辙《刘凝之屯田哀辞并叙》(《栾城集》卷一八),《宋史》卷四四四《刘恕传》。
共 190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