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激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忻州定襄人,字国镇。太宗天会六年经义进士第一,与弟孙九畴、孙九亿同榜登科,俱有诗名。忻州文派,九鼎指授为多。卒年八十余。
中州集
九鼎,字国镇,忻州定襄人。
天会六年经义第一人。
在太学时,游金明,作诗云:片片桃花逐水流,东风吹上木兰舟。
隔溪红粉休相认,年少孙郎不姓刘。
弟九畴、亿,俱有时名,三人同榜登科。
吴彦高赠国镇诗云:孙郎有重名,谈笑取公卿。
清庙瑟三叹,斋房芝九茎。
其为名流所称道如此。
吾州文派先生指授之功为多。
年八十馀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59 【介绍】: 金真定人,字伯坚,号萧闲老人。
父蔡靖,宋宣和末守燕山,降金。
松年初为元帅府令史,后随军攻宋。
熙宗时,为都元帅宗弼总军中六部事。
海陵王时,擢迁户部尚书。
海陵迁中都,徙榷货务以实都城,复钞引法,皆自松年启之。
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
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
有《明秀集》。
词学图录
蔡松年(1107-1159) 字伯坚,号萧闲老人。
真定(河北正定)人。
吴激齐名,称吴蔡体。
有《萧闲公集》,词《明秀集》。
中州集
松年,字伯坚。
父靖,宋季守燕山,仕国朝为翰林学士。
伯坚,行台尚书省令史出身,官至尚书右丞相。
镇阳别业有萧閒堂,自号萧閒老人。
薨,谥文简。
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
有集行于世。
其一自序云:王夷甫神情高秀,宅心物外,为天下称首。
言少无宦情,使其雅咏玄虚,不经世务,超然遂终其身,则亦何必减嵇阮辈。
而当衰世颓俗,力不可为之时,不能远引高蹈颠危之祸,卒与晋俱为千古名士之恨。
又尝读山阴诗引,考其论古今感慨事物之变。
既言脩短随化,期于共尽。
而世殊事异,兴怀一致。
则死生终始,物理之常。
正当乘化归尽,何足深叹。
乃区区列叙一时述作,刊纪岁月,岂逸少之清真简裁,亦未尽忘情于此耶?
故因作歌并及之。
好问按:此歌以离骚痛饮为首句,公乐府中最得意者,读之则其平生自处为可见矣。
二子。
圭字正甫,璋字特甫,俱第进士,号称文章家。
正甫遂为国朝文宗,特甫非其比也。
自太学至正甫,皆有书名,其笔法如出一手。
前辈之贵家学盖如此。

人物简介

中州集
简,字廉夫,单父人。
宋末登科,国初倅某州,仕至朝奉郎、太常丞兼直史馆。
有呜呜集行于世。
其诗说有云:予政和丁酉任洺州教官,是时括苍鲍慎由钦止出所注杜诗说,天王守太白,守读如狩于河阳之狩。
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
马邑州在城州界。
予检唐书志,宝应元年,徙马邑州于盐井城。
钦止为有据矣。
旧注马邑属雁门,与杜子美作诗处全无关涉,后人遂谓王源叔谬于牵引,不知源叔初不注杜诗。
予识其孙彦朝,彦朝不说杜诗非其大父注。
盖彦朝不学,见流俗皆读旧注,因而认有,可叹可叹。
好问常以此问赵礼部,赵云:廉夫前辈,必不妄。
试更考之。
今日见吴彦高东山集有赠李东美诗,引云:元祐间秘阁校对黄本,邓忠臣字慎思,余柳氏姨之夫。
今世所注杜工部诗,乃慎思平生究竭心力而为之者,镂板家标题遂以托名王源叔翰林。
而王公前后记初无一语及此注,而后记又言,如源叔之能文,止作记于后,则源叔不注杜诗为可见矣。
举世雷同,无为辨之者。
宣和近贵李东美,有才藻,善行书,且喜作小楷,所写杜集,精密遒丽,有足嘉赏。
为作古诗一篇,纸尾因记邓公事。
后人闻此,其谁不疑。
然予少时目击,不可不识,姑以告李侯,非求信后人也。
彦高此说,正与廉夫合。
近岁得浙本杜诗,是源叔之孙祖宁所传,前有序引,备言其大父源叔未尝注杜诗,廉夫、彦高益可信,故并记于此。
廉夫诗甚工,如赋雪云:雨屋无寒梦,油灯有细香。
书怀云:白发浑无赖,朱颜更不回。
遮眼细书聊引睡,扶头浊酒最关情此类甚多。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吴湖帆(1884-1968) 名燕翼,字东庄,号倩庵。江苏吴县人。南社社员,名画家、词人。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文史馆员。有《吴湖帆画集》、《佞宋词痕》。
佞宋词痕
1894-1968,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初名翼燕,后更多万,又名倩、倩庵,字遹骏,东庄,别署丑簃,书画署名湖帆。江苏苏州人。擅长中国画。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国画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作为鉴定家,他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鉴定双璧”。
佞宋词痕·序
吾方闻之,士于金石文字多跋尾,研求点画,分别肥瘦,及其所出之土,时代先后,与夫流传之绪,咸著于录,以诒来哲。
至翁覃溪乃一发之于诗,而或者讥之以为学人之诗,非诗人之诗也。
则彼未尝读凤翔八观于石鼓诅楚文,皆韵语也。
昌黎临川精于训诂,故其所作若干将莫邪,光气不可逼视,又若赤刀大训,天球河图,森然罗列于左右之间,此固非枵腹寒俭梦境之所能造。
然则覃溪岂非豪杰之士,毅然自为者哉。
吴君湖帆之于词,其亦诗家之覃溪矣。
湖帆为恪斋先生之孙,又娶于潘,吴潘两家收藏甲海内,自其儿时日寝馈于金石书画,其作画并世无与为匹。
而尤嗜词,寻声探律,规模周吴,所次周吴韵者最多。
上自子野、屯田、六一、东坡、淮海、方回,以迄彦高、稼轩、白石、梅溪、玉田、草窗、碧山,不名一家,小山尤多,别成外篇一卷,颜其耑曰佞宋词痕,志微尚也。
夫文章小技也,词于文章,技之小而尤小者也。
工于此者不过闺襜之言,恩怨尔汝,甚者至流于淫荡,其稍异趣则或呵天斫地,以发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自常州学者标举比兴,以为上接骚辨而词体始尊,然犹未能拓其境域也。
湖帆博雅嗜古,耳目闻见既有异乎单门,集中所题金石文字若齐侯壶、邾钟、吴季子剑、孙吴大泉以至汉沙南侯获碑、魏石门铭、梁萧敷敬太妃双志、隋常丑奴墓志、董美人墓志、怀素圣母帖、王居士砖塔铭、苏书大江东去词、蜀先主庙碑、七姬权厝志,太半宋金元明旧拓,改跋尾为倚声,几使明诚金石录与漱玉词合而为一,此真能为词家日辟百里者。
其他题宋以来法书名画及所藏宋椠梅花喜神谱尚不与焉。
曾子固所谓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殆即此也。
湖帆元妃潘静淑亦能词,其绿遍池塘草句颇传诵。
庚寅八月,七十八叟如皋冒广生撰。
佞宋词痕·序
湖帆尝集宋人词为联珠集,余先序之矣。今复收读所谓佞宋词痕若干卷,且属加删剟。湖帆用力于词殆三十年,而欿然不自满,若此何其难也。夫倚声之体,导源花间,而极于两宋,词必宗宋,犹诗必宗唐,故以佞宋名集,已可识其指归。观言情诸作,高者规模吴贺,次亦旁皇花外、白云之间。而宁拙毋巧,堂庑益宏阔矣。湖帆既工书画,精于鉴识,为人题碑帖图卷,遂亦以词为之。叹咏而外,兼涉考据,此即如翁覃溪诗,别创规格,虽有佳者,疑不足以示范,故承属所芟,以此类为稍多云。 癸巳二月,汪东。
佞宋词痕·跋
倩庵兄出视所著佞宋词痕,拜读既竟,承命缀数语于后,固辞不获,聊抒管见,以上覆雅令。中西哲人均有文如其人之喻,词人之工者,必其人襟抱绝俗,情感深挚,体物精微,遣词铸句不同凡响。集中悼亡感旧诸作,自写悲怀,动人心脾,非情有所钟者,宁能道其支字耶。倩庵博疋多闻,于学无所不窥,承令祖恪斋先生家学而发扬光大之,故怀古题啚,咏物考订之作尤出色当行。外篇和小山词悱恻缠绵,骎骎欲夺叔原之席矣。平生以画师驰名中外四十余年,其所为词多阐画理,而自成其为倩庵之词。佞宋云云,殆示其祈向所在耳。倩庵词之独到处,在词中有我,迥非晚近摹声拟句者所能望其项背也。吾于倩庵之为人,知之特深,爰摅所见如此。 一九五四年一月弟冒效鲁读后谨跋。
佞宋词痕·题词
奉题湖帆兄佞宋词痕 花下填词号断肠。梦梁一录也寻常。周姜乐府有情泪,董巨云山无尽藏。墨雨遍洒特健药,天风自摇劬突当。余怀灌灌坐掩卷,铅椠何功颜发苍。 癸巳小除,龙喜瞿宣颖。 水龙吟 小楼高矗苍茫,望中香雪参差。坠罗浮旧梦,广寒仙侣,三生夙契。草绿池塘,花明书屋,词痕如水。任寻檐索笑,遥吟俯唱,商乐律,校宫徵。 三戟崔巍门第。嗣清芬、声华环起。江山陶写,烟云供养,荆关高致。柳外寻腔,梅边按谱,继周凌史。恰江南春近,一尊相约,入花间辞。 癸巳残腊题佞宋词痕。双流向迪琮。 徵招·奉题吴倩盦佞宋词痕 承平旧日人年少。重来鬓丝俱老。双管写生绡,剩兰闺残稿。怀慵未扫。拚付与、丹青歌啸。淮海屯田,蘋洲竹屋,略同襟抱。 梅萼伴閒庭,寒香里、便有箫鸾仙调。金缕逗微波,况螺鬟清妙。芝芙怜梦杳。却赢得、知音玉貌。冶春近、斗翠筹红,悔相逢不早。 癸巳冬日杨天骥千里写上。 高阳台 斑管生花,蛮笺织锦,无双佞宋词痕。换徵移宫,飘然俊逸清新。周情柳思浑料理,藉风流、扫尽閒尘。有谁知、月映疏帘,露染重茵。 今生慧业前生定,凭红牙按曲,玉笛吹云。岁月优游,豪挥醉舞香薰。雅人深致雕栊畔,羡多才、白雪阳春。洒芳菲、燕子呢喃,梅景缤纷。 癸巳冬日盐官孙成拜稿。 鹧鸪天 潇洒襟裾接宋贤。江东六法早流传。细吹银字调宫徵,喜满金壶逞秘妍。 思片玉,和屯田。小窗梅萼对癯仙(梅花閒伴老来身,白石词句也。)。新词诵浣蔷薇露,却寄南云又惘然。 右调鹧鸪天,即应湖帆长兄命题新刊佞宋词痕。甲午年正月文怀沙。 石湖仙·依白石声韵奉题 羁栖黄浦。数名手丹青,谁拟高处。春讯入帘来,引骚魂、清宵悄去。灯前凝想,恍梦见、玉人歌舞。相与对露华,感慨今古。 轻盈料曾换马,闭娉婷、悽吟断句。待发幽芬,捍拨徐调宫羽。识藐苏斋,曲成金缕,巧生弦柱。忏绮语登瀛,记取秦府。 与湖帆道兄相契廿余年,垂老江湖,每以歌词相商榷。顷湖帆写定所为佞宋词痕五卷,中多有关金石书画之作,考订绝精,其题董美人墓志羁七姬权厝志并为艺林传诵。昔翁覃溪以五七言诗作金石题记,已诧为生面别开,试与湖帆角逐词场,当退避三舍矣。甲午立春后六月忍寒龙元亮附识。 洞仙歌 沧桑涕泪,记繁华尘土。彩管银箫入新谱。认鸿痕旧梦,景物依稀,惆怅在、还忆年时风絮。 悲欢盈眼是,健笔词场,文藻江南重声誉。点缀费吟思,香屑情怀笼天水,妙裁警语。展卷又、华笺灿然脂,怛绿草池塘,佩杳芳侣。 内侄潘承弼谨题。 踏莎行 镂月裁云,彫章摛藻。画楼清梦凭多少。蜀笺细写翠螺新,小山乐府东山调。 帘幕遮花,池塘生草。分茶斗韵情难了。尊前一曲按红牙,相将万古闲愁扫。 甲午正月门生孙祖勃拜读谨题。 鹧鸪天·用叔原韵题湖帆社长和小山词 梦向瑶台酒一钟。春回双颊见微红。小蘋归后生明月,仙掌行来怯晓风。 知相忆,定重逢。口脂深印两心同。临川公子悲凉意,尽在红牙按拍中。 甲午初春忍寒龙七。 念奴娇 高楼梅景背西风,掩映疏枝繁朵。篆缕萦回沉水细,正是词心初可。片玉仙音,小山雅韵,拍倩红牙和。举头新月,入时眉样刚妥。 其奈绿草池塘,黄昏庭院,寥落无萤火。唤起采毫留墨沈,替写闲愁些个。六叠清平,双声红豆,调入伊州破。湘帘低卷,燕巢梁上重作。 癸巳新秋,庐陵周茝校录代和清平乐末六首,并题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