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㽦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嗣深。黄廉子。哲宗元祐六年进士。累官广东转运判官,兼提举市舶。以疏言岭表所产不足以奉玉食被免官,未几复职,迁户部尚书致仕。有文集、奏议、《春秋讲义》等。
全宋诗
黄叔敖(?~一一三八),字嗣深,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进士。官广东转运判官,徙提点荆湖北路刑狱。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一四)。以通议大夫致仕。八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七)。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六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二一
黄叔敖(一○六六——一一三八),字嗣深,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廉幼子,庭坚从弟。
元祐六年登进士第,为封丘县主簿。
政和中为广东转运判官兼提举市舶,移湖南。
宣和中官吏部郎中,除直秘阁、直显谟阁,为河北转运副使。
靖康末直徽猷阁、知襄阳府。
建炎初,以遇盗委弃城守,落职,降充监当。
后为中书门下省检正官,复直徽猷阁。
绍兴元年,诏以叔敖「文学吏事皆有可观」,除给事中,又兼侍读。
二年,迁户部侍郎,仍兼侍读,提领榷货务、兼修政局详议官。
寻迁户部尚书。
四年,御史劾其职业不修,降充徽猷阁待制、奉祠。
八年五月卒,年七十三。
有文集及奏议二十卷、《春秋讲义》五卷。
见《山谷别集》卷九《叔父给事行状》,黄㽦《山谷先生年谱》卷一,《楚纪》卷五二,《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四、三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九、二四、五○、五四、五六、七七、一一九,《宋史》卷二○二《艺文志》一。
黄楙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九七
黄楙,字仲贲,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族侄。
黄㽦《山谷先生年谱》卷二八、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
全宋诗
曾极,字景建,号云巢(《宋元学案补遗》卷五七),临川(今属江西)人,一作南丰(今属江西)人(《江西诗徵》卷二一)。
滂子。
终身未仕,宁宗嘉定间以题金陵行宫龙屏诗抨击偏安一隅,忤史弥远,贬道州(《宋史》卷四一五《罗必元传》)。
卒于贬所。
著有《舂陵小雅》,已佚;存《金陵百咏》(实存诗九十五首)一卷。
事见《宋元学案》卷五七《梭山复斋学案·曾先生滂附子极》。
 曾极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金陵百咏》为底本,酌校有关书籍引录,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一
李彤,号山房,字季敌,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西北)人,黄庭坚舅氏李常之子侄辈。
黄㽦《山谷年谱序》。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编》卷四谓李彤为李常之子,然据苏颂《苏魏公集》卷五五《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李公墓志铭》载常有四子:摅、逮、逡、超,无名彤者。
恐李彤为常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1105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叶县尉。神宗熙宁初,教授北京国子监,才能为文彦博所重。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哲宗立,累进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鄂州。章惇、蔡卞劾其所修《神宗实录》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等安置。徽宗即位,起知太平州,复谪宜州。工诗词文章,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论诗推崇杜甫,讲究修辞造句,强调“无一字无来处”,开创江西诗派。擅长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有《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全宋诗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为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乾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系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𧦬《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系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迹、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赞、颂(其中多为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为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为第四十九卷。
词学图录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苏门四学士之一,江西诗派宗主。宋宋四大书家之一。有《豫章集》、《山谷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黄庭坚(1045—1105) 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哲宗时为校书郎,官至著作佐郎,被贬后出知宣州、鄂州,任涪州别驾,处世泊然不以迂谪为意。其诗立意曲深喜用典,以其格调独特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为江西诗派开山祖师。其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书家。有《山谷集》《豫章黄先生词》等。元祐年间(1086—1094),多次游览黄鹤楼及南楼,曾作《鄂州南楼书事》四首等。其中“江东湖北行画图,鄂州南楼天下无”为黄鹄山南楼自宋以来见称于世的名句。黄鹤楼古碑廊现存诸可权集黄庭坚墨迹字句摹刊而成的“‘燕蝶’联语碑”。
全宋文·卷二二七八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庶次子。
英宗治平四年举进士第,调叶县尉。
神宗熙宁五年除北京国子监教授。
元丰三年改知吉州太和县,六年调监德州德平镇。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擢起居舍人、秘书丞等。
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
二年,新党谓其修《实录》「多诬」,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移戎州。
元符三年徽宗即位,召还,旋又以文字罪除名,羁管宜州。
崇宁四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一。
庭坚工诗,主学杜甫,开创江西诗派。
善草书、行书,列宋四大家。
著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外集》、《别集》、《遗文》、《山谷老人刀笔》、《山谷琴趣外篇》等。
事迹见黄㽦山谷年谱》、《宋史》卷四四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元明,号寅庵。黄庶子,黄庭坚兄。哲宗绍圣间知萍乡县,不用威猛之政,以仁慈称。
全宋诗
黄大临,字元明,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庶子,庭坚兄。哲宗绍圣间知萍乡县。事见《山谷集》卷二○《书萍乡县厅壁》,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二二一四
黄大临,字元明,自号寅庵,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庶长子,黄庭坚之兄。
尝宰庐陵,元符、崇宁间知萍乡县,为政慈仁。
能诗词,与庭坚每有唱和。
见《山谷全书·正集》卷二七《书萍乡县厅壁》,《能改斋漫录》卷一七,黄㽦《山谷先生年谱》卷一。
黄叔豹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七
黄叔豹,字嗣文,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廉长子,庭坚从弟。
元祐中官遂州司理参军,绍圣中为沅州麻阳县尉,崇宁初为节度推官,宣和中历管勾外排岸司、知永州。
见黄庭坚《山谷别集》卷九《叔父给事行状》,黄㽦山谷年谱》卷二八,《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四○,乾隆《沅州府志》卷三八,光绪《零陵县志》卷一四。
席震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二三
席震,崇宁初为监察御史,迁卫尉少卿。
大观初知荆南府,以徽猷阁待制知潭州,三年改杭州,再改广州,复知杭州。
见《摛文堂集》卷三,《乾道临安志》卷三,黄㽦山谷年谱》。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至龙,字季灵,号雪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与朱继芳同岁(《登东山怀朱静佳》“借箸数同庚”),生平嗜诗,未赴试。
年五十左右时,由其友陈起从积稿中选十之一为摘稿。
理宗宝祐三年(一二五五),因其子耕老请学诗,又由陈起从摘稿中拈律绝各数首以授,名为《雪林删馀》。
今存《雪林删馀》一卷。
事见本集自序、《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四二。
 张至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参校清颜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八二
张至龙,字季灵,号雪林,理宗时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江湖派诗人,著有诗集《雪林删馀》一卷(存)。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