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完颜承晖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
释然理,字智宏。
姓赵氏,本宋宗室,藩守蓉城,世居江阴。
父子祥,母裘氏。
理生有夙缘,幼而颖异,依近邑广福寺大乘为度师。
年二十五,秉戒于宝华闵缘,钻研律蔀,精进不已。
后至姑苏,入真谛利咸室,分主娄东海宁,大施法雨,化导弥多。
雍正元年,应虞山福兴之请,时殿堂圯废,廊庑萧然,榛草蔓延,香烟断绝,千年古刹,代有高僧,荒芜若此,心焉伤之,遂立弘誓,殚志修复。
而岁值凶歉,一粥难支。
又前者弃产负粮,追呼日迫,幸檀越不远,化施相应,陶太史、汪宫赞皆力为护持,虞山赵氏,同出江阴,亦竭赀相济。
二十年中,颓者葺之,废者兴之,昔日榛莽,焕焉改观。
甲子冬,年已六十,门人方思为寿,理力止之,谓:“四相皆空,何有寿者?
”士林闻之,益加敬仰。
乾隆十一年丙寅,以院事付其徒至善,乃退居于破山西偏,一炉一经,翛然自远,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五
释实长,字晓闻。
姓钱氏,丹徒人也。
母潘氏,初产乏乳。
乞他母乳,长辄不就。
饮以米汁,又未能食,举家忧之。
七日乳至,始接怀哺。
盖生有殊禀,知觉独灵。
呱呱在抱,即辨血气。
及能食言,便恶辛腻。
发言应机,过于成人。
幼时随父渡江,暴风忽作,波浪汹涌,一舟振荡,莫不惊恐。
长微笑曰:“祇是心不定耳,风浪何惧乎?
”父曰:“此时心如何得定?
”曰:“定在平日。
”由是异之。
年踰志学,溯江至金陵永济寺。
闻僧诵《弥陀经》,偶焉枨蠲,遂决然舍去,投和州福兴寺密严薙染。
栖迟三载,稍涉经论。
礼宝华文海圆具。
未几下山,欲求禅习。
道遇老宿,问所从来,因言所志。
老宿慨然曰:“了明心理为戒,悟彻本心为禅。
名虽有二,理则一致。
今之秉佛制,饬僧纲者,已不多觏。
汝后生新戒,当精进持律,弗坠初基。
”于是涉江而北,依广陵石塔抚生,研讨毗尼。
抚于淮南有律虎之目,见长操持谨笃,迥出庸流。
昕夕切磋,将欲记莂。
长方游山未归,抚遽迁化。
时城北舍利律院冶牧,少与同参,素契清修,请为辅导。
既任仔肩,不辞劳瘁。
久之,冶牧谢世,缁众固请就履主席,婉辞郤之,以待贤者。
会郡守景莱高公与绅耆汪君鹤崖,辟广初地,一新梵宇。
勉长住持,乃不获辞。
自是艰苦,较甚于前。
而春冬弘戒,十方新众,尤多于昔。
平山堂之左有惠照寺,为古木兰院,唐王播题诗处也。
地颇幽邃,主者荒芜,士绅惜之。
邑令徐公,慕长誉望。
率众造请,特令兼摄。
未及期月,已复旧观。
乾隆辛未春,高宗南巡。
御舟经过,长出迎候。
奏对雍容,请锡寺名,圣意俞允。
九月,鹾运吉公恭赍御书“慧因寺”额至寺。
时顾万峰、鲍步江、张冠村、陈道潜,俱有诗纪胜。
非道行高卓,声华茂美,未足臻此。
以乾隆甲戊九月一日示寂。
年五十一,腊三十一,坐夏十有四。
奉笼于惠照之西偏。
当长四十,初度隆觉,冶牧以文寿之。
序中推许真实,以为后来之秀,屈指无二。
冶为海内律学宗纲,持论最严,独于长称道如此。
况十年精进,其律学洵可一世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懋宪。嘉靖十七年进士,官都御史,抚治郧阳及襄阳。政事文章甚为时人所重。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懋实,吴县人。嘉靖戊戌进士,除礼部主事历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改督南京粮储坐诬遣戍晚号罗浮山人有阳华漫槁
维基
章焕(1505年—?
),字懋实,号阳华,又号石城,直隶苏州府长洲县民籍,吴县人。
嘉靖十年(1531年)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二名举人。
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三百十七名,登第二甲第五十八名进士。
历官吏部考功司郎中,三十年五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三十四年五月升光禄寺卿,三十五年二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视福兴泉漳海道,章焕辞以权轻,乞假督抚衔,得节制全省调度兵食为便,上竟寝前命,留焕别用。
四月改任郧阳抚治,三十六年四月又改任河南巡抚,三十八年四月升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因假道过家,迁延半载,尚未视事,被南京给事中马出图等人弹劾,诏锦衣卫械系至京讯治,发边卫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