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道

共 7 首
景玄绝学到纵横,此老犹能见典刑。
相府才华推上客,少微光彩动前星。
诚身初不离儒行,进学何妨杂贝经。
正有莫教伤馁恨,并随神剑閟泉扃(公旧有舒辟剑)
万有纷华入醉吟,都将诚静粹灵襟。
云松卧壑存初志,望苑沾恩岂本心。
谈并齐谐疑志怪,学空沧海别穿深。
斗间纵有龙泉气,凄断春风绿绮琴。
龙泉之精老蛟血,跃入洪炉凝夜雪。
至今元气老不死,粲粲碧华浮两胁。
雀环金错赤丝绦,苍水夜掷天为高。
或云径度海西陲,佩非其人有所归。
夜飞入燕人不识,天以神兵示中国。
宋侯磊落书中杰,碧眼风胡物情格。
穷幽抵秘竟图经,羽窟昆崙腾口说。
黄金台下喜相逢,醉眼高歌得玉龙。
摩挲神物万金重,箕冠倾倒琉璃钟。
蹇予元年燕市客,走马来观叹奇绝。
雪屋灯青宝匣开,紫气横冲箕尾灭。
悲风凛凛入座寒,山鬼吹灯中夜爇。
当年天矫龙性在,入手无方恣舒辟。
金精固列五材首,坚质柔资苦差别。
彼人之性而与同,太柔失威刚则折。
咄嗟此剑阴阳全,雄雯雌缦俱赫然。
君不闻淮阴未遇贱且贫,爱而服之良有因。
无何大遭跨下辱,亦如此剑能屈伸。
一朝攀附赤龙飞,六合风云入指挥。
汉家日月四百载,亦从此剑腾光辉。
宋侯笃我卓所立,一日三看曾不惜。
我今作诗私自激,重为歌之感畴昔。
多君振厉义且诚,羡君小试妖氛清。
三年盗弄潢池兵,亚夫持节东南征。
此时宋侯佐戎车,一挥逆俦生白须。
缦缨短衣非我事,谈笑自有聊城书。
斩缰归来茅屋底,拂拭海西心自喜。
不须夜半舞荒鸡,得君乱丝为君理。
况君天富席上珍,胸蟠万卷馀经纶。
天王未入非熊梦,此剑应须检子身。
宋君茂异谁其俦,事业当向前人求。
群书磊落载其腹,人道聪明似邺侯。
黄陂千顷不足泳,入海簸弄龙骧舟。
十年雾豹栖岩幽,每恨南海北海风马牛。
碧云望断西山陬,爱而不见心为忧。
向来文采珊瑚钩,宁胡一曲不自休(公尝作宁胡阏氏曲行于世)
壮怀似欲写孤愤,笔力倒挽西江虬。
古今乐府非不优,例以哀怨更相酬。
蛾眉命薄黄金贵,青冢凝云紫塞秋。
多君变体不师古,一扫万古琵琶愁。
我忻得之三过读,如入武库森戈矛。
乃知凤凰在岐世自瑞,春风百鸟空啁啾。
乾坤吾道方悠悠,天公畀子鸣中州。
唤回海岳三生梦,独倚元龙百尺楼。
今年冠剑平津阁,积忧一见心为廖。
识君恨晚愧仝志,正似羔羊之鞟缘饰青貂裘。
古今为讳分清流,不用倒翻鹦鹉洲。
期君有道兴东周,不然君为龙我亦同云浮。
自兹攀逐不相失,四方上下从之游。
盘盘素王宫,郁起金粟背。
厌喧卧芹堂,梏亡心暂在。
冈平势尚隆,雨久晴亦快。
风清自远至,云奇推户外。
一编子韩子,至味欣一嘬。
时当八代衰,道脉仅如蒂。
先生希圣徒,抉抵由我泰。
咏归渺圣门,箪食乏藜菜。
顾时有污隆,尽我志所逮。
皇皇仁义心,自任乃尔大。
横流齧巨防,力障俾勿坏。
排阴入九地,孤喝肃万籁。
困吝初不计,百折气益迈。
要当没则已,不易下惠介。
书虽不尽言,后学有足赖。
真知程子说,安石诗自阨。
荀杨公所讥,邹后无接派。
道心得非深,能遽发此嘅。
略内详外言,恐就述作概。
我知践履功,当世仰崧岱。
后来立论者,志毋以辞害。
文平极道腴,笔肆走光怪。
私心适有会,何翅读屡再。
雄名俪景翻,浩气振吾惫。
起拜壁间像,颡泚觉雨霈。
宜乎配神庭,血食昭万代。
宋宾客弘道出端砚示予背有七眼题曰星聚凤池其状皆作人目平竖盖未尝见也先生喜翰墨又目疾新愈即得此砚岂尤物有归将为文字之祥耶抑洞发神光增双明于桑榆之境耶喜为作诗以歌之其词曰
砚之同功甲与鋋,试之敌场惟利坚,其或返是奚用焉。
呜呼此砚从何传,墨华犹带红云鲜,景星会弁舌有泉。
凤池春涨光流渊,松风瑟瑟听磨研,君看泪眼真茫然。
斲手爱惜犹珠蠙,江山秀发骇一世,乃今碧眼开癯仙。
先生神光还旧观,皎如明月澄秋烟。
潜心虽澹开有先,不尔此物胡为前。
何因唤起襄阳米,走虺惊蛇见醉颠。
老笔文安是广平宋弘道先生作记),小峰宜与记峥嵘。
一门和气春风底,莫遣巉然浪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