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载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2—1306 【介绍】: 元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
元诗选
易字通甫,平江长洲人。
丰姿秀朗,不求仕进。
部使者将荐之于朝,谢不可。
行中书省署徽州路石洞书院山长,罢归。
所居吴淞具区之间,筑堂曰「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定。
堂之外,蒲、荷、松、菊、梅、竹之属,缭绕其间。
左江右湖,禽鱼翔泳。
或风止雨收,挟小舟以笔床、茶灶,古玩器自随,扣舷高歌,望而知为世外人也。
所著《静春堂诗集》四卷。
郡人龚璛子敬、郭麟孙祥卿、汤弥昌师言为之序。
一时名士如杨仲弘、鲜于伯几、黄晋卿辈,皆有所论次。
赵魏公作《卧雪图》贻通甫,称通甫、子敬、祥卿为吴中三君子云。
兵火后,刻集散失,而诸公手书尚存。
明正统中,吴文恪公讷题其卷尾曰:「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
元贞、大德以后,稍出居儒黉,以淑后进。
若静春与子敬、师言是也。
」通甫子泰、孙永福,皆以能诗名。
嘉靖间,南尚书洪愈,通甫九世孙也。
词学图录
袁易(1262-1306) 字通甫。平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不乐仕进,赵孟頫尝为画《袁公卧雪图》。其词清空骚雅,盖尝与张炎交游。有《静春堂集》、《静春词》。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薛昂夫(1270--1350) 名超吾,字昂夫,号九皋。
畏吾人。
汉姓马,故亦称马昂夫。
善篆书,有诗名,尤工散曲。
尝与杨载、虞集、萨都剌等唱和。
存词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湖州路长兴(今属浙江)人,字景渊。历官瑞州路。城务税课提领。有《瓢泉吟稿
钦定四库全书·瓢泉吟稿·提要
(臣)等谨案瓢泉吟稿五卷元朱晞颜撰考元代有两朱晞颜其一为作鲸背吟者其一为长兴人字景渊即著此稿者也晞颜始末无可考惟吴澄集有晞颜父文进墓表载及晞颜称其能诗文而为良吏亦不详其为何官今以集中诸诗考之则初以习国书被选为平阳州蒙古掾又为长林丞司煮盐赋又曾为江西瑞州监税盖以郡邑卑吏终其身者其集藏书之家罕见著录惟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瓢泉集四卷而世无传本顾嗣立录元诗三百家亦不及其名今据永乐大典所载抄撮编次釐为诗二卷诗馀一卷文二卷又牟巘郑僖原序二首尚存仍以弁诸卷首集中所与酬赠者为鲜于枢揭奚斯杨载诸人故耳目薰濡具有法度所作虽边幅稍狭而神理自清牟巘序所称拟古之作今具在集中颇得汉魏遗意异乎以割剥字句为工其杂文亦刻意研练不失绳墨惟郑僖所赏曲生菊隐二传沿毛颖革华之体自罗文叶嘉以来已为陈因之窠臼僖顾以奇赡许之殆所谓士俗不可医欤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瓢泉吟稿·原序
前辈教人静坐正欲使学者于静处下工夫设不得已处事物应酬狎至之际有所摇夺将遂成间断乎天下之理散在事物观于静未若观于动求于简未若求于繁为得也为诗亦然退之尝谓吏人休白事公作送春诗郑五作相亦谓诗思在灞桥驴子上此犹戏语若孟东野喜平陵水木幽深每坐石上吟哦至暮乃归曹务尽废则诗与事果判为二矣谋于野则获于邑则否以裨谌一人之身心随境迁智愚悬绝又不可晓岂东野之诗亦求之于野乎朱晞颜年甚少笃志于学士大夫多从之游顾其居近市盖廛隐也坌壒之蓬勃里巷之喧啾车马之阨塞日旁午于前而晞颜方乃挟册危坐若摆落世事初不介意然其承亲宾友泛应曲当未尝废事亦未尝违俗而诗辄成轴纸长三过读之愈出愈奇拟古则不失古人作者之意咏史则能得当时之情至于他诗各有思致大抵老苍隽健尤非近学所能窥俗情所能汨良可喜也予谓晞颜傥能于事物应酬之际常存主静之心不为外夺则此理卓然随在而见亦随在而有得何莫非学学进则诗益进他日又当求之于此轴之外 庚子夏五月十有八日陵阳牟巘序 瓢泉朱君曩仕予乡州交分相得也当是时君之才气锐甚自谓天地间风月无尽藏平章在我化裁在我故日以诗歌与骚翁墨客相颉颃不厌别二十馀年复胥会于钱唐而其气益锐诗益奇其骞腾迅迈如大鹏御风之脱氛壒也其连轩清警如舞鹤出林之引圆吭也人所彳亍我独纡馀由是知坡老所谓昌其诗不如昌其气者益信君尝丞长林鹾事厖茸窾导棼疏日就成绪乃能与李君五峰恣览雁荡山瑰容玮状倡和彪休风云协其律吕烟霞为之澄廓于时运使本斋王公方巡视其所职也即改容礼貌之无操约镌谯意其在江西事尤剧吟咏不废以是知君之才周于世用不独昌于诗而已至其为文规绳古制不事浮靡曲生菊隐二传尤为奇赡幽蔚又不独昌于诗而已予尝观吴草庐先生为其先翁墓表称君能诗能文有猷有守可为良吏为闻人盖纪实云 郑僖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2—1330 【介绍】: 元清江人,字亨父,一字德机。家贫,少孤,耽诗工文,用力精深。年三十六始客京师,以荐为翰林院编修官。擢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所至兴学教民,雪理冤滞甚众。选充翰林应奉,改福建闽海道知事,革其弊俗。移疾归,授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以养亲辞。有《范德机诗集》。
元诗选
梈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家贫早孤,刻苦为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出为岭海廉访司照磨,历转江西湖东,选充翰林应奉,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徙家新喻百丈山,天历二年,授湖南岭北廉访经历,亲老不赴。其明年以母丧哀毁卒,年五十九。德机癯然清寒,若不胜衣,而持身廉正。为文雄健,追慕先汉古诗,尤好为歌行,工近体,蔼然见忠臣孝子之情焉。吴文正尝以东汉诸君子拟之。人称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总十二卷,揭曼硕序之。以为虞伯生称德机如唐临晋帖,则终未逼真。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捲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彷佛耳。德机诗学庐陵,杨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与砺得其神,皆有盛名于时。欧阳原功曰:宋东都时,黄太史号江西诗派。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宋末,刘会孟出于庐陵,而诗又一变。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于是西江之士,亦各弃其旧习焉。盖以德机与曼硕为之倡也。
人物简介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
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
历官翰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
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徙新喻,累迁翰林编修官,出历幕僚,入充应奉翰林文字,改闽海道知事。有燕然、东方、海康、豫章、侯官、江夏、百丈诸槁,凡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2—1348 【介绍】: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元诗选
集字伯生,蜀郡人。
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
父汲,侨寓临川之崇仁。
以契家子从草庐吴先生澄游。
大德初,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累迁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拜奎章阁侍书学士。
命修经世大典,进侍讲学士。
文宗晏驾,谢病归。
至正八年五月卒,年七十有七,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仁寿郡公,谥文靖。
欧阳元功曰:皇元统一之初,金、宋旧儒,布列馆阁,然其文气,高者崛强,下者委靡,时见馀习。
承平日久,四方俊彦萃于京师,笙镛相宣,风雅迭唱。
于时虞公方回翔冑监容台间,有识之士,早以斯文之任归之。
至治、天历,公仕显融,文亦优裕。
一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版咸出其手,粹然成一家之言。
家素贫,束修羔雁之入,还以为宾客费,虽空乏弗恤也。
早岁与弟槃辟书舍为二室,书陶渊明、邵尧夫诗于壁,左曰「陶庵」,右曰「邵庵」,故世称邵庵先生。
先生为文万篇,存者十二三。
门人订其在朝、应制、归田、方外诸稿,釐为五十卷,曰《道园学古录》。
(诗稿亦曰《芝亭永言》。
)先生诗与浦城杨仲弘、清江范德机、富州揭曼硕先后齐名。
人称虞、杨、范、揭,为有元一代之极盛。
先生尝谓仲弘诗如百战健儿,德机诗如唐临晋帖,曼硕诗如美女簪花,人或问曰:「公诗如何?
」先生曰:「虞集乃汉廷老吏也。
」盖先生未免自负,而公论皆以为然。
词学图录
虞集(1272-1348) 字伯生,号道园。临川人。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早岁与弟槃辟二书舍,左室书陶渊明诗,题日陶庵;右室书邵雍诗,题曰邵庵。故世称邵庵先生。累迁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文宗时,除奎章阁侍书学士。后谢病归。卒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封仁寿郡公,谥文靖。弘才博识,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每承顾问,必委曲尽言,随时讽谏。工诗文,"元代四大家"之一。擅书,真行草篆皆圆婉而有法度。有《道园学古录》、《道园乐府》。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生,蜀郡人。徙临川之崇仁累迁秘书少监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拜奎章阁侍书进侍讲学士卒谥文靖有道园学古录五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4—1344 【介绍】: 元龙兴富州人,字曼硕。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有《揭文安公集》。
元诗选
傒斯,字曼硕。
龙兴富州人。
幼贫,读书刻苦。
大德间,稍出游湘汉。
湖南帅赵淇素号知人,谓之曰:「君,他日翰苑名流也。
」程钜夫、卢挚先后为宪长,亦皆器重之。
钜夫因妻以从妹焉。
延祐初,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
天历初,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与修经世大典。
累进翰林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
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史,与为总裁官。
卒年七十一,追封豫章郡公,谥曰文安。
曼硕初入史馆,平章李文忠公孟读其所撰《功臣传》,叹曰:「是方可名史笔。
若他人,直誊吏牍耳。
」既复受知于王枢密约、赵承旨孟頫、元学士明善。
东南文望如四明袁桷、巴西邓文原、蜀郡虞集,有盛名公卿间。
曼硕与清江范梈、浦城杨载继至,翰墨往复,更相酬唱。
曼硕在诸贤中,叙事严整,语简而当。
一时朝廷典册,及元勋茂德当得铭辞者,必以命焉。
殊方绝域,共慕其名。
得其文者,莫不以为荣。
善楷法,尤工行草。
诗长于古乐府选体,而律诗长句伟然有唐人风。
所著曰《秋宜集》。
虞学士评其诗,谓「如三日新妇」,又谓「如美女簪花」,殆即史所称清婉丽密者欤!
黄鹤楼志·人物篇
揭傒斯(1274—1344) 元代文学家。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县)人。由布衣经举荐而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参与纂修《皇朝经世大典》等,卒后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善散文,又能诗。山阴程巨夫为湖北宪使,奇其才,曾妻以从妹使其久客武昌。多次游赏黄鹤楼(或黄鹤楼故址),留有《别武昌》《梦武昌》等诗。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曼硕,龙兴富州人。以荐授翰林国史编修官迁翰林应奉累进侍讲学士同知经筵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史充总裁官卒谥文安所著有秋宜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48 【介绍】: 元绍兴诸暨人,字止善。为人尚气节,读书务明理致用。起家为吏。后历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核减盐引,除运船为风所败者之粮。迁江浙行省检校官,迁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奸人诬两省民巨额迹避田赋,艮皆破其诳妄。后以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
元诗选
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
少受业郡庠,笃行励学。
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考满,调庐州录事判官。
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再调峡州路总管府知事,又辟江浙行省掾史,历建德县尹,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改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迁江浙行省检校官,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在任岁馀。
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
至正八年卒,年七十一。
止善弱冠游钱唐,与浦城杨仲弘、鄜州刘师鲁友善。
论诗务取法古人之雄浑,而脱去近世萎薾之习。
间挟其所为文登诸大老之门,最为牟隆山、胡汲仲、穆仲、赵子昂、邓善之所赏识。
拂衣归田后,家食者五年。
扁所居曰「止止斋」,仍自号鴳游子以见其志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6—1350 【介绍】: 元清江人,字伯原,号清碧。博学,善属文。隐居武夷山中。文宗即位,闻其名,以币征之,不赴。顺帝时以隐士荐,召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称疾固辞。为人湛静寡欲,尤笃于义。天文、地理、律历、度数、无不通究,尤工于篆隶。有《四经表义》、《清江碧嶂集》等。
元诗选
本字伯原,临江清江人。
博学善属文,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木得其所上救荒策,大奇之,力荐之上,召至京师。
适武宗晏驾,去隐武夷山中。
文宗在江南,闻其名,及即位,以币徵之,不赴,书《周书·无逸篇》以进。
至正三年春,丞相脱脱以隐士荐,授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官。
使者趣之行,至杭州,以疾笃辞归。
伯原为人湛静,无疾言遽色,笃于行义。
所著有《四经表义》、《六书通编》、《十原》等书。
学者称为清碧先生,年七十有五,卒于武夷。
门人程嗣祖录其遗诗为《清江碧嶂集》。
伯原自谓得浦城杨仲弘诗法,尝集宋末遗民二十九人诗百篇,题曰《谷音》。
平日所作诗,未尝存稿,或问之,笑曰:亦尝念之。
然观《艺文志》所古人文集,何翅千百,今其存者,百无一二,又有幸不幸焉。
故不必存也。
今集中所,应酬俚率,殊不称其名。
又安知伯原之不欲存稿者,非自为藏拙地耶!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原,临江清江人。至正二年以处士荐授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官引疾笃辞有清江碧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元诗选
复字仲容,天台人。
负诗名。
延祐初,游京师,公卿奇其才,与浦城杨载、清江范梈同荐入馆阁,复度当国者不能用,不俟报可,翩然去之。
乃绝黄河,憩梁楚,过云梦,窥沅湘,陟庐阜,浮大江而下,遂家金陵。
买宅于城北,南户故有两桧树,醉则倚树而咿唔,因自名其什曰《双桧亭诗》。
殁后,其婿饶介之、门人李谨之先后编辑,共得若干首。
永嘉李孝光曰:国初以来,临海为诗数十家,其什曰《阆风》、《樗园》、《山南》、《天逸》、《素心》、《圣泉》。
其后又有张子先、陈刚中、杨景羲,皆自树一家,足以名世。
复读仲容诗,令人欲飞,皆已绝去生狞,操蹙精悍,犹之宛马,不踶不齧不覂而日行千里,众马虽十驾,不能超也。
中山李桓曰:仲容学博才敏,为诗精丽奇伟,格超而趣远,深入古人阃奥。
上元杨翮曰:仲容诗必因酒而作,引觞挥毫,若不经意,而语率高绝。
盖仲容胸次夷旷,生平有隐君子之趣,而以酒自托。
故当时论诗者,亦以太白方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3—1350 【介绍】: 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元诗选
雨字伯雨,一名天雨,别号贞居子,钱塘人。
宋崇国公九成之后也。
年二十,遍游天台、括苍诸名山。
弃家为道士,登茅山,授《大洞经箓》。
开元宫王真人偕之入京,玺书赐驿传,欲官之,自誓不更出,往来华阳云石间。
作黄篾楼,储古图史甚富,世称「句曲外史」。
至正间,卒于开元宫斋舍。
外史风裁凝峻,赵文敏公一见而异之,授以李北海书法。
范德机以能诗名,外史造焉。
范适他出,有诗集在几上,外史取笔书其后,为四韵诗,守者大怒,走白范。
范惊曰:我闻若人不得见,今来,天畀我友也。
即日诣外史,结交而去,由是外史名震京师。
一时袁伯长、马伯庸、杨仲弘、揭曼硕、黄晋卿诸人,皆争与为友。
他日谒虞伯生,虞问能作几家符篆乎?
答曰未也,虞连书七十二家示之。
外史下拜曰:真吾师也。
自后与虞手札,必执弟子礼。
晚年尤为杨廉夫所推重。
吴郡徐良夫序其诗曰:虞范诸君子,以英伟之才,谐鸣于馆阁。
而流风馀韵,播诸丘壑之间。
外史以豪迈之气,孤鸣于丘壑,而清声雅调,闻诸馆阁之上。
虽出处不同,其为词章之宗匠一也。
夫以方外诗人,而与馆阁词臣相颉颃,宁非一代之盛欤。
词学图录
张雨(1283-1350) 初名泽之,字伯雨,一字天雨,号嗣真,又号贞居子、句曲外史、山泽臞者、幻仙等。
钱塘人。
与赵孟頫、杨载、虞集等为文字交。
工书画。
有《句曲外史集》、《贞居词》。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一名天雨,字伯雨,别号贞居子,钱唐人。弃家为道士,晚居开元宫。有句曲外史集。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