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梁宜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自题晚归图 明 · 龚诩
七言绝句
友人史君实为余作此画适余归自彦中氏遂题以诗君实和云日短天寒易落晖渡头风起浪花飞济川有兴无人识好逐渔郎作伴归
红树离离映夕晖,水天空阔雁高飞。
扁舟一个轻如叶,常载先生半醉归。
王彦中哀辞 元末明初 · 刘基
王氏二子者故宋给事中信之(阙)世孙也长曰钟字彦中次曰锜字彦和是同母一乳而生二子焉及长俱好学能文词至正癸巳其长以春秋经魁乡贡次榜行省铨授建德路学录未几以力学得疾至丁酉四月卒乡人咸痛惜之盖期其成而不意止于斯也其弟悲哭不能自胜于是元帅石未公闻之为诗以吊且唁而刘基为文以哀之其辞曰
朝士兮雁行,暮归兮相将。
联䌽服兮上高堂,棣华茂兮亲乐康。
忽秋霜兮夏零,凄风发兮凋紫荆。
同气两身兮一死一生,车只其轮兮嗟何以行。
窈窈兮愔愔,想形容兮不可寻。
饮泣兮吞声,恐慈亲兮伤心。
俯重泉兮永隔,掩此哀兮何极。
尽礼事生兮恪恭子职,是谓孝友兮死者瞑目。
王陵一代英,徐庶百世士。
功名系遭逢,孝诚本天理。
吾友两孝张,其先西夏氏。
众方冒国姓,而独变厥礼。
兄犹困鸡口,弟尝蹑龙尾。
出处矢弗违,安危视同体。
前年瓯人横,猰㺄越南鄙。
仰事惟君亲,徬徨曷能已。
挂帆藉风姨,扶舆拱山鬼。
艰劳千百状,息心饮谷水。
登堂拜大宾,列帐坐弟子。
鹳雀三衔鳣,春冰双跃鲤。
虽加晋楚富,未忍彼易此。
绿林气凋伤,玉雪(一作璧)见秾李。
殷勤报二难,安排书五始(秾李谓李忠襄)
桂水秋风高,扁舟过蘋末。
西来佳公子,袖拂湟川月。
公子芳年狐白裘,抱琴来访丹山丘。
云边举手笑相揖,淩云意气横清秋。
高谈雅论倾四座,自言曾到燕山游。
雪中射虎随飞将,原上呼鹰从列侯。
酒酣驰向城南猎,腾身飞鞚轻一瞥。
赤手获得千年狐,路人纵观誇勇捷。
卿家严君谁得如,湘南昔日专城居。
将门有将今复见,见此沧波明月珠。
明珠白璧相照耀,知音更学丝桐妙。
传得吴侬《子夜歌》,弹为楚客《阳春》调。
尔有吴越思,言之使我迷。
罢琴惆怅孤月落,哀猿老树临双溪。
他年同泛山阴雪,听尔琴中《乌夜啼》。
乘传历长途,齐封接鲁墟。
频年经战斗,几处遂耕锄。
小市尊多酒,贫家饭有鱼。
重来朝觐日,为报玉阶除。
田按:彦和名锜,处州人。与兄钟一母同乳而生。钟字彦中,早卒,刘伯温为文以哀之。彦和与修《元史》,附见《明史赵埙传》,史不详其仕履。余录高季迪赠《彦和赴检校北平》诗,仅详其授职耳。今录平仲诗,复检《平仲文集》,有《送王彦和序》云:「彦和仪观甚伟,于书无所不读。弱冠偕其兄彦中试于乡,不中,即弃去。作为古歌诗杂文。长老咸推让焉。今春以议《礼》被徵而起。寻承诏入史局,纂修《元史》。比史成,北平之命下,高君季迪率朝之搢绅赋诗以华其行,而馀序其简首。」彦和为宋给事中信之后,家有槐堂,刘伯温为之赋诗云:「晋公庭上三槐树,千载流传是德符。今日耳孙思继述,昔年手泽叹荒芜。当窗欲看屯云叶,夹径先栽待雨株。会见枝头金粟蕊,秋风吹送上天衢。」馀于前后史局诸公无诗可采者,必详其事迹。平仲又有《夏尚之太史哀辞序》云:「我师克燕,拔其知名士赴南京。太史夏君以老病乞归。会遣使分道搜访元史,乃强君如江、广,君辞不得命,乃行,行至番禺,以疾卒。君名以忠,字尚之,袁州人,」据此,则夏君又续修庚申君史分道采访十二人之一人矣。
寿贝彦中 元末明初 · 谢肃
七言律诗
紫府仙儒降节旄,九霞光彩烛林睾。
夙悯东海安期枣,露熟西池阿母桃。
环座子孙连玉树,满堂宾友列英髦。
琼壶石髓兮尝遍,应许同跻寿域高。
曲曲何妨映短篱,还留方沼玩涟漪。
閒寻奇石支桥路,偶著茅亭傍水湄。
舴艋顿添渔钓乐,桔槔还与稻梁宜
清渠近绕绳床脚,好咏香山洛下诗(白诗芙蓉池在卧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