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瓒

共 8 首
太华云连蜀栈低,柳花三月紫骝嘶。
香浮晓露金奁湿,幡拂春烟绛节齐。
策牍当年登桂苑,词林后夜趣芝泥。
长安游客应无数,谁共王褒颂碧鸡。
宫云拥节下青冥,巨岳通川草木荣。
传语祠官休秘祝,汉王深意在苍生。
银盝天香出帝都,春衣綷粲马连𨁏。
城南关吏争来认,曾向当年见弃繻。
联镳席帽杏园春,五见宫花照路尘。
今日分携重惆怅,顺承门外草如茵。
娇儿文褓语初莺,内子閒闺数驿程。
自是曲江春酒重,不堪芳樾听鹃声在中长安人)
同年折桂复同官,同巷衡门指顾间。
纵是薄情诗兴涩,可能无句到阳关。
蜀山秦树碧相连,鸟道花开三月天。
马上从来诗句好,定应多费薛涛笺。
陶山先生主文盟(申公绰号陶山),郭令好学加劝惩(郭好学平阴令)
平阴儒学日复振,不让五虎专前名。
靳侯才名驰冀北(靳子昭邑主簿),初官佐治肥子国。
下车首询沂上人,供室劝学增润色。
文章圆熟推许公,典而丽兮词更工。
山城天荒从此破,白袍换绿荣乡中(许祐)
苏仙久藉家学力,内抱英华外谦抑。
十年作赋气凌云,唾手功名不劳得(苏得胜)
古学众许芝亭刘,下笔万字何能休。
俯就绳墨入赋室,一战而胜酬焚舟(刘格)
贤哉酅河子董子,八举终场人罕比。
广阳就试欲投名,尚以老成为所耻(董哲)
孝感里中重王兄,德与才称非过情。
耽经玩史日无辍,蔼然素有场屋声王瓒
升也文学宗董氏,陶山竹溪亦席侍。
靳老馀绪复稔闻,驽马十驾希騄耳(翟升)
明昌天子试飞龙,董子王升文并雄。
金门献赋仆亦与,北宫唱第三人同。
至今地脉何曾断,吾乡士风天下冠。
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
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
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申振)
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
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
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
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王知进)
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
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李可用)
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
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
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
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锜申苏霖李唐英)
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
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王天一)
芸窗昼寂閒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
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
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
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