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行

相关人物:共 58 位
共 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贾氏。范阳人。唐丞相魏国公耽之裔孙。年十五。即于悯忠寺。礼贞涉为师。而落发焉。既圆具足。乃南游。咨扣心要。自唐季都汴。天下之人。率以为归。故律之戾止。士大夫莫不宗仰。因营构夷门山中。以阐所学。诏以纪年。扁其寺曰开宝。命服徽号。荣宠多矣。而律视之蔑如也。乾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召门人垂训而终。春秋八十一。法腊六十二。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迁舆。葬于北部鵔鸃之原。进士贾守廉。铭其塔。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师律。
茫阳人也。
姓贾氏。
大丞相魏国公耽之后。
唐书有传。
律弱龀端谨不与群童斗伎。
裁十五岁于悯中寺落发。
礼贞涉为师。
严肃垂勖所履不出边幅之外。
涉默异之曰。
不可屈身下位而抑其名节乎。
成比丘已可去游方。
律奉训南逝得其禅要。
回锡故乡。
时梁世迨大周朝。
其间帝王重臣率皆宗仰。
居于夷门山旧封禅也。
营构乎殿宇圣仪。
丰厨秘藏供僧饶羡。
约勒后生别院翕如罔违彝宪。
朝廷以紫衣徽号用旌厥德。
律视之蔑如也。
一日谓弟子庶几曰。
吾无愿不报厥龄欲颓。
汝宜知之。
勿俗情而悲悼也。
乾德二祀正月二十三日而终。
春秋八十一法腊六十二。
太平兴国五年三月。
改葬于北部浚仪之原。
进士贾守廉为塔铭焉。
论曰。
佛出于世经译于时。
大要在乎果因。
所推归乎罪福。
罪也者下三涂之阶陛也。
福也者上诸圣之阶陛也。
阶陛是同上下有异耳。
此命章曰兴福者。
乃欲利他焉。
如秤低昂如室明暗。
则知二事必不同时。
又类薰莸不同器而藏。
尧桀不同国而治也。
凡夫气分唯说罪多。
圣者品流但闻福厚。
顺性故易造。
逆意故难修。
修有多门行有众路。
大约望檀波罗蜜多令度无极也。
始则人天福行。
施食与浆桥梁义井。
次则轮王行中下品善。
上品十善者则梵天福也。
一造偷婆。
二补修故寺。
三请佛转法轮。
次则二乘净福
同三品善止自利功强耳。
次究尽位福
乃成二严。
庄严相。
好从三轮无碍见万法体空。
获利殊多尽未来际。
夫如是福之广矣大矣。
乃知圣者为福则易尔。
何耶。
纯净之故也。
凡夫则反是易薰染之故也。
是以佛亦为穿针之福。
知福不宜厌焉。
目连然燎迦叶蹋泥。
无尽意贡璎珞宝珠。
沓婆罗分僧卧具。
伊皆大人有作圣者权方。
欲其因罪不厌除福不厌取。
矧以教传岭外法布中原年所弥深持渐薄。
内众修福就彼持门。
先哲息愆其忏法矣。
夫修理忏也淡虑观心。
心无所生生无所住。
当尔之时顺违无相则罪灭福生之地也。
事忏也心凭胜境。
境引心增。
念念相资绵绵不断。
礼则五轮投地。
悔则七聚首心。
或期瑞而證知。
乃见罪灭之相也。
昔者齐太宰作净住法。
梁武帝忏六根门。
澄照略成住法图。
真观广作慈悲忏。
至乎会昌年内。
玄畅大师请修加一万五千佛名经。
是以两京礼经则口唱低头。
檛磬一声谓之小礼。
自淮以南民间唯礼梁武忏以为佛事。
或数僧呗𠽋歌赞相高。
谓之禳忏法也。
其有江表水忏法者。
悔其滥费过度之愆。
此人伪造非真法也。
又有敩古人逐字礼华严法华经。
以为礼无漏法藏也。
由此有四众之徒于字上安南无字下安佛。
诚叨滥也。
有倡言曰。
但务生善唯期灭罪。
何判为非邪。
通曰。
翻译之后传行已来。
若天上之恒星。
如人形之定相。
或别占一座便曰客星。
或新起肉隆乃为胼赘者耳。
君不见春秋夏五邪。
郑杜诸家岂不能添月字乎。
盖畏圣人之言。
成不刊之典。
不敢加字矣。
夫子曰。
吾犹及史之阙文。
将知佛教还可加减否。
如慧严重译泥洹经加之品目。
忽梦神人怒责声色颇厉。
曰涅槃尊经何敢辄尔轻加斟酌。
是知兴福不如避罪。
斯言允矣。
今则不勤课励靡事增修。
因搜颖脱之数员。
责显盂安之三宝。
就今有作何代无人。
或京兆开乎海池。
或终南建乎兰若。
铸大悲之铜像。
造相国之伽蓝。
或代病利人。
或护生掘土。
铸钟感瑞。
立刹参云。
刻像繁多。
修台浩博。
披榛平田之梵宇。
脱样阿育之浮图。
刊石为经鸠财立藏。
或治病于井络。
或化人于鄜畤。
如斯人也入殊邦之乡导。
合二姓之良媒。
日月伏根照洞庭之幽暗。
乾坤玄凿开混沌之窍端。
博哉。
续运长矣。
公羊子有之曰。
是上之乎下也。
诗云。
尔之教矣。
民胥效矣。
愿吾徒望上而学之。
令仁祠圣像无坠于地者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52—1395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古则,字撝谦,后更名谦,号琼台外史。幼贫,寄食山寺,长游四方,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氏之学,尤精六书,时人目为考古先生。洪武中聘至京预修《正韵》,授国子监典簿。久之,以荐召为琼山县学教谕。有《六书本义》、《声音文字通》等。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四
撝谦名谦,一名古则,馀姚人。
洪武初,徵修《正韵》。
出为中都国子监典簿,罢归。
寻以荐授琼山教谕。
有《考古馀事》。
(郑晓《今言》:赵古则撝谦,馀姚人。
洪武初,徵修《正韵》。
众以谦年少,黜为中都国子监典簿,同官论事不直,罢归。
筑考古台,述六书之旨,注《声音文字通》及《易学提纲》诸书三百馀卷。
大臣荐召为琼山教谕,进所著书,不报,还琼山。
初谦来京,宋濂遣子仲珩受业。
谦归,仲珩校《正韵》多用其说。
谦六书之学最精。
既没,门人柴广敬以《声音文字通》进,学书者心好之,莫得而见也。
田按:孝陵徵修《礼书》,敕中书省云:「令天下郡县举素志高洁、博通古今,练达时宜之士、年四十以上者,礼送至京。
其年过五十、未及四十、非深知经术者勿遣。
」撝谦应召时,年二十八。
当事者以议论不合,借年少斥去,殆援此制也。
余谓撝谦厄类贾生,遇荣司马。
撝谦没后,长陵修《永乐大典》,门人柴钦进言其师所撰《声音文字通》当采录,奉命驰传即其家取之。
此何异长卿之《封禅书》也。
明初之善书者,朱孟辨之篆冢,赵撝谦之墨窗,最为韵事。
董良用《题篆冢》云:「垂亭朱茂才,好古喜欲颠。
一扫世俗书,习篆忘食眠。
《秦望》并《之罘》,《碧落》兼《新泉》。
小者案间列,大者屋壁悬。
平生囊橐赀,多充买碑钱。
功深学既精,齿壮志逾坚。
池鱼染皆黑,铁砚磨将穿。
摹拓累万番,期差古人肩。
师法正在兹,什袭比啼筌。
孙憔文自祭,智永笔忍捐。
嗟峨细林山,函之瘗其巅。
聚土封若堂,镵石表为阡。
宝剑贾胡发,玉柙蔓草缠。
何如篆冢光,夜映列星躔。
」管时敏《赋墨窗》云:「君居于越文献邦,家藏金石书满窗。
磨穿青州老未已,万斛巨鼎畴能扛。
吴兴宗人已物故,浙河东西谁独步?
君今有志继绝学,砥柱中流见孤注。
剡溪百番冰雪光。
玄霞一斗松煤香。
满堂宾客看挥洒,风雨飒飒龙鸾翔。
」他若滕用亨之篆书,王止仲作歌云:「南阳髯翁学古书,雅典秦汉参锱铢。
古文奇字荡胸臆。
岂若俗工讹鲁鱼。
自言初习胜国时,玉雪左丞吾所师。
荻茎锥沙指画腹,廿年勤苦求妍姿。
」张藻仲之草书,高季迪作歌云:「昔闻汝祖东吴精,醉传草圣醒而惊。
汝今能饮不满杓,逸气欲与相峥嵘。
高堂把笔若把槊,长绡一拂悲风生。
阴垂大泽雷雨过,响破巨峡波涛倾。
」皆书苑佳话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6 【介绍】: 明福建侯官人,字中美。
博极群书,少有诗名。
洪武中领应天乡荐,历长沙学官、永丰知县。
永乐中与修《大典》,擢汉王府纪善,好汲引士类。
工诗文,为闽中十才子之一,然其诗殊乏才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26 【介绍】: 明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
为人爽直,恃才傲物。
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
有《凌溪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升之,宝应人。弘治己未进士,除南户部主事历陜西提学副使调云南升布政司参政有凌溪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三
应登字升之,宝应人。弘治己未进士,除南户部主事。迁延平知府,擢陕西按察剐使,改云南,迁布政司右参政。有《淩溪集》十七卷。(《艺苑卮言》:朱升之诗如桓宣武似刘司空,无所不恨。 《国雅》:升之情过其才,亦时出新语。其《函谷关歌》全效高常侍,稍有蹇碍粗矗处。《对雪》有「风急仍含雨,天低欲堕云」,殆佳句也。 田按:升之俪名十子,究其才品,在子衡之下,康、王之上。)
维基
朱应登(1477年—1526年),字升之,号凌溪,直隶宝应县人。
明朝诗人,官员。
弘治进士,官至云南参政。
为“弘治十才子”之一。
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
历官南京户部主事、知延平府,以副使提学陕西调云南,升迁为布政司右参政。
世宗嘉靖五年(1526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惟允,号秋水,陈汝秩弟。与兄齐名,有大髯、小髯之称。工诗善画。倜傥知兵,尝参张士诚军事。洪武初以荐任济南经历。坐事死,临难从容绘画,画毕就刑。有《秋水轩诗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惟允,吴县人。官济南经历有秋水轩槁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汝言字惟允,吴人。
明初官济南经历,坐法死。
有《秋水轩稿》。
(《六砚斋三笔》:陈惟寅、淮允兄弟,苏门高士,绘法宗唐、宋,傅采著色;有李思训、李营丘标致。
画史会要》:陈准允能诗文,山水宗赵魏公,清润可爱。
兄惟寅高士,有雅宜山居,亦善山水。
寅号大髯,允号小髯。
无声诗史》:陈惟允当国初为潘左丞客,有《寿左丞仙山楼阁图》,此画之精绝者。
徐幼文题其《山居图》云:「昔年为客处,看图怀故山。
今日还山住,俨然图画间。
泉来绕兰径,月出对花关。
应知农事毕,高坐有馀闲。
」 尤镗《清贤纪》:陈惟允工为诗歌,而围棋鼓琴,无一不造其妙。
与倪元镇为契友,故有「觅句船工画,看山不爱名。
棋枰消永月,琴调寄闲情」之赠。
《墨缘汇观》:陈汝言《百丈泉图》笔墨高古,无一不规法董、巨。
相传松江王氏藏北苑《溪山行旅图》,有「江南半幅董元」之称。
太仓王氏有巨然《溽暑山行图》。
董文敏题为北苑。
此二图皆江南名画。
余见石谷临本,思慕有年,不能一见真迹。
今睹此图笔法与石谷所摹二图相仿佛,为元人中超轶者,当作董、巨观。
田按:惟允淮张时用事,牧斋云;「惟允尝骑马过吴市,遇王止仲徒行,不为下,以手招之曰:『王止仲可来我家看画。
止仲尾之往,弗敢后。
」其矜伉专己如此,馀考文徵仲《溪山秋霁图》跋云:「惟允贵显时,止仲为门下客。
惟允卒后,其子继从止仲学,故其辞稍距。
惟允婿刘政见之,骂曰:『此吾外父食客,那得称吾友!
』以笔抹之。
」今抹笔隐然犹存,则牧斋之言信矣。
惟允与王叔明为素交,合作《泰山密雪图》,为画苑佳话,惜画今不传。
尝见戴醇士侍郎画册跋云:「叔明《泰山图》绝迹以意想像为之,其画空灵骀宕。
」侍郎真一代画家也。
惟允诗少局边幅,不能如其人之豪宕,七律意格灵变,殊有别趣。
西市之日,索笔作画,从容就刑,事详张来仪诗后。)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汝言字时献,潼关卫人。正统壬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景泰中,骤进户部侍郎。天顺初以迎驾功迁兵部尚书。以贿败。
维基
陈汝言,官至兵部尚书。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进士。累官至户部侍郎。因依附石亨,曹吉祥谋夺门之变,故被石亨举荐,以取代于谦担任兵部尚书。其在任内栽培党羽,并帮助石亨冒领功勋赏赐者不下四千馀人。天顺二年,因被群臣检举弹劾,被逮捕下诏狱,籍其家,家有万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福清人,字执之。正德三年进士。历知富阳、崇德二县,入为御史,多所建白,纠中官刘瑾,疏三上不报。擢四川提学副使,未上卒。有《东漈出山文稿》。
维基
陈伯谅(1479年—1526年),字执之,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盐籍。
进士出身。
治《诗经》,行七,由国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福建乡试第七名举人,年三十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九十七名,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进士。
初授浙江富阳县知县,调崇德县,八年(1513年)六月选授河南道试御史,养病归。
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病痊愈,复除河南道御史,巡视京营,上言京营大弊六事。
三年任南直隶提学御史,请增应天府廪膳生员二十名,十二月升官至四川提学副使,未上任而卒。
著有《东漈出山文稿》与李梦阳、何景明、方豪、郑善夫、谢蕡等齐名,有海内十才子之誉。
提督两京学政时,提拔状元杨维聪于诸生员中,士人服其知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
祖、父皆以医得官。
宣德初,以善医授惠州局副使。
后调太医院吏目。
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之学,亦善画工诗,与晏铎、王淮、汤胤绩、苏平、邹亮、蒋忠等号“景泰十才子”,常被推为盟主。
有《草窗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原博,长洲人。宣德初授惠民局副使调太医院吏目有草窗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
溥字原博,长洲人。
宣德初授惠民局副使,调太医院吏目。
有《草窗集》二卷。
(《南濠诗话》:长洲刘溥八岁赋《沟水》诗云:「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
借问归何处?
沧溟是住头。
」后仕虽不显,卒以诗名。
《艺苑卮言》:景泰中,称诗豪者十才子,而刘溥、汤胤绩为之首。
汤尤纵诞,每称杜陵无好我句。
然与刘论诗,伏不出一语。
王〈王奇〉《寓圃杂记》:刘廷美为刑部主事,居京师,与徐武功、刘原博诸公为诗友。
每相过,必谈论达日。
尝岁除,廷美旅邸无聊,区博邀之守岁,廷美因挟所藏钟馗画像求题,原博遂援笔大书一诗于上。
明旦持归,悬之中堂。
京师风俗,每正旦主人皆出贺,惟置白纸簿并笔砚于几,贺客至,书其名,无迎送也。
是日朝罢,刘定之、黄廷臣两学士首至,见此诗,各摘簿一叶录之以去,朝士继至者,皆摘绿之,顷间簿已尽矣。
廷美晚回,索簿阗贺客以图往报,家人告其故。
明日复置一簿,亦如之。
中书舍人金本清戏谓廷美曰:「此钟馗乃耗纸鬼也。
」一时京师传为奇事。
原博诗曰:「长空湖云夜风起,不分成群跳狂鬼。
倒提三尺黄河冰,血洒莲花舞秋水。
飞萤负火明月羞,栎窠影黑啼鸺鹠。
绿袍乌帽逞事,磔脑刳肠天亦愁。
中有巨妖诛末得,盍驾飙轮驱霹雳。
如何袖手便忘机,回首东方又生白。
」 田按:原博在景泰中负盛名,惟律体及绝句差有可观。
当时如童土昂、聂寿卿辈,均不得与十才子之列。
时论之不足信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1469 【介绍】: 明浙江海宁人,字秉贞,号云壑。
少从修撰张洪习举子业,不久弃去。
有诗名,在“景泰十才子”之列。
著有《云壑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秉直平弟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
正字秉贞,平弟。
有《云壑集》。
田按:秉贞与兄秉衡名列十才子

人物简介

维基
唐泰,字亨仲,福建侯官(今福州市区)人。
进士。
洪武二十六年,福建癸酉乡试中举。
洪武二十一年,登戊辰科会试中进士,授行人,擢浙江按察司佥事。
永乐年间,官至陕西按察副使。
闽中十才子之一。
有《善鸣集》10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克明。
少工诗文,轻侠无行。
为“景泰十才子”之一。
后折节读书,为名儒。
正统初,以况钟荐,擢吏部司务,迁御史。
嗜藏书。
有《鸣珂集》、《漱玉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
亮字克明,长洲人。正统初,用荐授吏部司务,迁南监察御史。有《鸣珂》、《漱芳》等集。 田按:克明列名景泰十子,尝作《三誇》诗讥刘原博、汤公让、苏秉衡,然所作亦无以相胜也。
共 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