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谟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5 首
题桃源 其四 宋 · 无名氏
七言律诗
忆前复入武陵溪,野水微茫烟树迷。
岩闭不闻仙犬吠,山深惟听鹧鸪啼。
神仙悬隔今非昔,乌兔循环东复西。
应向洞中存隐迹,芳名留与后人题(明陈一德《桃源洞集》卷三)
驿吏候官江汉晚,皇华星使赐袍光。
金明缫藉得神玉,钿合文奁出内香。
井络坤维山国壮,朝宗南纪海天长。
过家下马歌桑梓,却笑相如负弩乡。
壬辰,寇陷武昌,顺流而下,省郎中普颜伯华谂于众曰:若其直捣真阳,事未可知,傥转而南,无能为矣。吾受国厚恩,发身监学,忝进士先,誓死必报。遣人间道驰书奉百金,归别父母。建议尽撤城外民居,寇始渡江,官军小衄,母弟佛奴死之。公单骑殿小桥,寇不敢逼,众遂翕从奉平章公道同、左丞章伯颜竭志守城。逆党云集,攻围五十有四日,大败而还,散亡略尽,江南遂为天下雄。非公长才赞画,平章左丞听用其言,讵至是耶!朝廷论功,除本道廉访副使,于是公之德愈无穷矣。远近士大夫作为公歌诗颂其美,俟太史氏择焉。公世家山东,希古其字也。邑士刘子真近归自洪,具道本末如此。
近时有客湖上归,能话郎中身许国。
朝廷取士数十年,谁谓书生无寸策?
江州李侯死可书,郎中百战全洪都。
昔年廷对俱第一,鸾凤固与群飞殊。
当其练兵首陈义,谓贼南征非所忌。
环城撤屋民始疑,事急方知为上计。
家书间道驰山东,百金归报寿乃翁。
小臣于此誓生死,仰视白日昭其忠。
朔风云低吹战血,母弟魂归宝刀折。
仓皇劲气吐寸心,立马危桥万夫决。
相臣揽辔从天回,将军鞞鼓轰春雷。
为公破敌捐万死,顾盼妖贼如山摧。
君王拊髀加褒异,深副当年设科意。
碧霄雨露湛恩深,官转霜台弘国器。
汉廷寥寥渤海龚,广陵张纲尤罕逢。
使君宴坐试深省,谈笑宪府看平戎。
注:《石初集》多记元末兵兴以来之事,最为详悉。乡先达陈一德序云:江南野史,谁复健笔?而集中隐约散见,皆可为国史补。故录其尤者存之。
咨询堂诗 元末明初 · 陈谟
四言诗
天下郡县建牧伯守宰必立风纪之司以莅之风纪肃而善恶彰美化成矣乙巳分宪李公按部至庐陵而八邑之钜奸积蠹盘根狡冗剪薙剔抉发谪无遗邻郡闻风胆落将去吏为民不可得盖自壬辰乱民间不识绣衣久矣一旦震霆起蛰于涸阴之馀严霜殄沴于炎荒之野涂歌里咏松茂柏悦何可胜纪吏厥知所向始萌惧心庐陵旧有按察司公扁其堂曰咨询而大书揭之其属邑士陈谟侨赣闻而踊跃谨献诗曰
奕奕岩岩,风纪之堂。
雪冰其柱,铁石维梁。
鸟飞过之,不敢下窥。
高明有抗,神物诃撝。
十载之旷,一日而伟。
如翚如翼,绣衣戾止。
有扁崇崇,端正不颇。
珊瑚碧树,交结枝柯。
宪纲之振,在悉民隐。
于咨于询,是谓绳准。
幽者潜润,远者峻壁。
聪察或遗,孰伸孰抑。
刍荛之贱,商工之卑。
勿卑勿贱,言亦有裨。
虎冠狼牧,童子能言。
蜜矢毡针,明者昏焉。
孝妇之旱,三年尤剧。
决狱之雨,顷刻而集。
穆子格言,著于春秋。
咨谋度询,必务于周。
岩岩李公,服是明训。
惠我庐陵,以风列郡。
百邪以正,众枉斯雪。
载瞻堂扁,居不栗烈。
公德在民,公辔在野。
峨峨穹碑,式劝来者。
纯明程伯子,洒落邵尧夫。
世仰文章伯,人尊道德儒。
山川钟淑气,星斗焕高衢。
逸趣龙游海,光仪凤在梧。
卧云辞国聘,立雪盛门徒。
义合隆先祖,恩沾自早孤。
抠趋只影在,报施一尘无。
梦觉追畴昔,衾衣涕泪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