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严清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严似祖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严似祖(?
—1654年),字亦如,云南云南府昆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严似祖是尚书严清的孙子,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人,次年(1640年)联捷进士,获授翰林院检讨,负责纂修《会典》,掌管起居注,管理六科奏章,又主持册封荣王朱由桢,兼任吏部与礼部郎中。
隆武帝继位,召用严似祖和周廷鑨、王文企、徐开禧、郭之祥、姚宗衡、何九云、张之奇、孟应春等人,似祖任左中允、侍读,福京沦陷后归乡。
永历元年(1647年),孙可望起用严似祖为其行营的礼部尚书、翰林学士,他不应召。
不久,奉命前往云南典试,取士三十三人,补任官职。
因祭祀孔子不周而入狱,不久得释。
孙可望阴谋篡位,严似祖力陈不可行而遭杖杀,但称帝之事亦告寝。

人物简介

维基
于锦,字实甫,山东莱阳州人,山东济宁卫籍。
山东乡试第六十四名举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三名,登第二甲第四十二名进士。
授户部主事,监兑苏松,崇清约,却馈遗。
有指挥犯赇事觉,锦收寘法,众谋倾锦,伺锦行,辄登舟检,囊中惟图书耳,乃相顾骇走,锦亦不问。
及视储通州,值俺答犯京师,咸宁侯仇鸾自大同入卫,上书告饥,上令锦随军督饷,缒城出,躬擐介胄,赉糗粮金币犒师,论功擢河南佥事,复移湖广。
时有判官以刚方获罪,督抚欲戍之,锦持不下,上官重其公直
历江西参议、副使,会浙兵脱巾变缚渠抚,从事平。
隆庆二年十一月转陜西参政,山西按察使,五年三月升山西右布政使,六年二月升贵州左布政使,万历元年典试贵州。
俗多骪法,锦缘俗施治,远近帖服。
寻归里,徜徉诗酒间,旧有遗产,悉付诸弟侄不取,里人称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5—1837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云芬,号春海。嘉庆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右侍郎。博学有盛名,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而享年较短,又不轻著书,故传世之作,仅《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五
程恩泽,字云芬,号春海,歙县人。嘉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户部侍郎。有《程侍郎集》。
程侍郎遗集初编·序
先大父宰歙,遍交其邑之名儒,而户部侍郎春海程公之考兰翘学土,以僮子从父后,肄业斗山亭,特为大父赏拔。
学士家极寒,大父召入署,躬督教之,衣食视诸子。
不数年,诸经注疏皆精熟,为文灌辟精粹,试必冠曹。
举乾隆丁酉拔贡,入成均,连掇巍科,儤直内廷,声望斐然。
顾艰于嗣,晚乃诞公。
公丰仪玉映,父母珍若连城。
七岁就傅,每日读书不过二时,而寒燠晦霾,气候失和,皆辍课。
曹顾厓少宰,大父庚寅分校南闱所得士也,时官侍讲,先君子从之游,与学士同邸,每抱持公,问以书,不能答,则遍检奥僻不经之字相诘难,盖好奇不群,幼性尔也。
比学士卒于山东学政任所,高宗纯皇帝特简歙人之官清要者,俾往经纪其丧,因以少宰嗣司校事。
少宰延先君子同往,至则为庀其行箧,握公手送之登车,年十有一矣。
已而先君子会试入都,见学士旧仆,讯以门户近况,则言公子发愤力学,入邑庠,大被宗师赏异,出应试小赋,名隽绮丽,叹为绝伦。
逮乙丑,再赴礼部试,公亦偕计吏来京师,风雅淹博,辇下共推为才子。
又越七年,遂与先君子同举进士,入翰林。
公尝赠穆诗曰:「君祖授我严,奖诲若子姓。
君严我同谱,欣契挫其敬。
」盖实录云。
公负奇气,博观强诵,于经训、史筴、天象、地舆、金石、书画、壬遁、太乙、脉经、格学,莫不穷极要眇,究析发皇之,而精神所到,卓绝岸异,必然可传于后者,则其有韵诗文也。
诗初好温、李,年长学厚,则昌黎、山谷兼有其胜。
又际会清宴,无金革流离之事伤其耳目,故形之篇咏者,率排奡妥帖,力健声宏,琅琅乎若鸾凤之啸于穹霄也。
穆于癸巳之春,初侍公直园,情好之洽,久愈挚,不三五日,必召过饮,投巾振袂,谈议交错,寒士之被礼者,殆无与比。
尝请公自订其诗,公曰:「吾诗险而未夷,能飞扬而不能黯淡,思力所及者,腕每苦其不随,更读书十年,殆可相质邪?
」呜呼!
孰意所业之遂止于斯欤?
丁酉夏,穆将归应乡试,行有日矣,公置酒相饯,漏过午,拳拳不放别。
乃穆甫出都门,公遽感暑疾,久不瘳。
祁淳父尚书日往省之,沈顿之顷,尚以穆试事为念。
遗言乞仪徵相国铭其墓,而尚书书之。
次年,穆将南游,迂道入京师哭公。
公子德威以遗稿相授,涂乙潦草,首尾多不完,或篇题残捝,乙酉以前之作,竟无一字存。
疑公尚有本,藏之别笥,德威未检获也。
谋更事搜采成完袟,荏苒未遑,而德威又以措交库款赴粤东,卒于刘仲寅观察署中。
观察名晸昌,公视学贵州所拔贡生。
公殁后,所以赒恤其家者有加。
德威卒,命其弟送柩返歙,买山营圹,并葬公及金夫人两世三棺。
其孤孙嫠妇之寄寓京师者,则祁尚书为经营拥树之。
观察又议以幼女妻德威之子,而娶其女为己子妇,迎公全家入黔,相依以久。
呜呼!
师恩友谊,人有同情,当公宾客填咽之时,讵知身后巨卿乃此两人哉?
穆幼闻先君子之所以称公者,长而公之相待,略如大父之待其先德,知己之感,永永弗谖也。
今年春,尚书谋刻其遗集,曰:「以此为初编,续有裒录,补梓易耳。
」穆既恐残断之稿并归蘦落,又惩夫嫁名伪撰者之厚诬公也,乃偕公门人何编修绍基排比,为赋一卷、诗四卷,又凡稿草之失题者,及诗馀、试帖共为一卷,碑志、哀诔、骈俪、杂著之文五卷,总题曰《程侍郎遗集》,而叙其缘起如此,以詶公知,兼志余痛云。
道光二十有五年端蒙大荒落三月既望,平定张穆序。
程春海先生集·序
嘉庆九年,先生年二十,来乡试江宁,始相见,读其《咏史》诗若干首。先君子呼曾亮曰:「汝见程公子诗乎?渠长汝者一岁耳。」及道光十一年,先生来主讲钟山书院,相见益亲。夜过其邢氏寓园,月出,园中竹石如沐,池光荡人面。坐水槛中,尽读其所作于别后者,而幼闻得名以《黄蝶》诗及前见者,俱不复存矣。是时总督陶文毅公政宽简,民吏乐逸,多兴复湖山寺观,而葆益舟观察尤好为主人,泛酒船至燕子矶,饮绝壁下,还过嘉善石壁,访梅花水、夹萝峰,饭半山亭,听铜沟水声,循定林寺古道归,以为常。先生及曾亮数人,皆其座中客也。复至京师,为先生户部属官,遇我一如其旧。山馆野寺,未尝不偕,偶召宾,未尝不与也。有所作必见示,时命同作,然常十不副一。而先生则于词无所穷,其称情辅意,足以射声叩景,如高赀者无所志而不就也。丁酉夏,忽见语曰:「吾庭中树鸦数百,夜噪而飞,拔巢去,此何祥也?」未几而病,呼余与诀。余虽悲,犹以为倘不至若是。后十馀日竟卒。自先生去江宁,其同游者任阶平、主竹屿、注均之,皆已死,而观察亦归殡京师巩驸马之墓侧。先生往哭甚哀。及余与徐莲峰哭先生,去哭观察时未三四年,今莲峰又亦久死,先生之卒已十年矣。悲夫!户部尚书祁公以其孙幼孤,遗集或散佚,属张石州大令编而校之,曾亮不可无一言缀于末也。先生平居无时去书,其学实事求是,而能创获新义,阮相国、何子贞编修及石州已详言之。故惟述少长离合、南北游处之欢,以见略势分而笃古谊,如先生者,殆不可多见,以志吾哀。至所作深博雄伟,读者当自得之,非言词所能赞也。虽然,先生之异乎流俗者,岂独其诗文哉?人尝属曾亮以事而匿其情,漫为请于先生,覆书曰:「吾子而有是言,岂某生平有不见信于深友者乎?不然,则子受绐也。」其行己情深而义方,虽他事类如此。传曰:「直谅多闻,古之益友。」又曰:「夫惟大雅,卓尔不群。」先生殆无愧斯言夫!殆无愧斯言夫!道光二十六年六月上元梅曾亮撰。
龙泉寺检书图记
歙县少司农师程公既卒之明月,仪徵相国师阮公约同人集龙泉寺,检其遗书。先一日,基以告于公之孤德威,德威泣而言曰:「先公于辨论经史、六书古义及天文地志,札记最夥,诗古文词亦为之甚勤,顾不自存省,其仅未散失者,杂置书簏中,往往无首尾题识。它日从容整理,稍就次弟,当乞阮公鉴定。今苫块迫促未遑也,顾辱公及诸君子存录之盛心,不可以负。有《战国策地名考》二十卷,移写粗毕矣。德威斩焉衰绖,不敢躬诣。明日将浼宗人镇北先生持正于阮公。」同人既集,镇北持书来,公披绎久之,叹曰:「疵类有未涤者,然既博且精矣。闻尚无副墨本,余虽欲为审订,未忍遽携持去。」属镇北还于其孤。且谓曰:「诸君其急为校雠,使无遗憾。余虽老,幸及为覆视,而弁言以行。胡朏明《禹贡锥指》、全谢山《地理志稽疑》后,此其盛业矣。并其它箸作,当成大集,司农其可以不朽。」乌乎!京师才士之薮,魁儒硕生,究朴学能文章者,辐凑鳞比,日至有闻。至于网罗六艺,贯串百家,又巍然有声名位业,使天下士归之如星戴斗,如水赴海,在于今日,惟仪徵及司农两公而已。然仪徵以文章经术受三朝殊遇,扬历封圻,入跻宰辅,儒生勋绩,彪炳人寰。司农继先公兰翘学士后,两世入直书房,督学典试,频膺使命,向用甫殷,迄未足以行其志。仪徵公所箸《研经室集》《十三经校勘记》等书,手付剞劂,又刻宋本《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诸巨册,普惠天下学者。司农则诗文各种既未写定,即此二十卷成书,亦未知付刊何日。仪徵公久得末疾,日有归志,承学之士,谓京师中儒林祭酒,继仪徵者惟司农。乃司农年不中寿,偶撄湿疾,遽归道山。仪徵公年踰七旬,神明不衰,且勤勤焉检其遗书,流连而太息之。噫!资秉之异,学术之大,精神意量包涵斟挹之闳且远,司农视仪徵,亦几如骖之靳矣。信屈殊势,丰啬殊形,脩短异数,如是其不相侔也,岂非天哉?岂非天哉!仪徵少年通籍,蚤负隆誉,由乾隆至道光六十年间,海内覃经讲学之儒,皆其先后所师友,或其门下士,或其再传弟子。司农之起后二十馀年,乾隆时老师宿儒,未及见者已多矣。然基久处京师,所及交若刘丈申甫、潘丈少白、陈丈硕士、陈秋舫、龚璱人、魏默深、陈硕甫、江铁君、徐廉峰、管异之、陈东之、徐君青、郑浣香、俞理初、罗茗香、汪孟慈、陈颂南、张彦惟、许印林、张石州、沈子敦、黄蓉石诸君,大抵皆两公所识习而矜赏者也。基自为弟子员,出司农之门,及成进士,改庶常,仪徵公实为馆师。两公居相邻,基与璱人、孟慈、颂南诸君过从游侍,䡮迹辄相属。今司农已矣,仪徵既告归邗上,文选一楼,如灵光鲁殿。因念基所及交诸君者,前后数十辈,或既逝且老,其尚未至于此者,或浮沈郎署,或留滞公车,或汎滥江湖,如有箸述,早付杀青。天时人事,茫茫汗汗,知谁为后死,当检其遗书者哉?读斯图,不禁为吾师雪涕向天,深悲之而复幸之也。道州门人何绍基谨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6—1604 【介绍】: 明山西大同山阴人,字忠伯,别号对南。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帝颇敬之。十二年,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在阁中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以继母忧归。及还朝,神宗已深居不出,家屏一年间仅见帝颜两次,乞休,不报。十八年,阁臣因册立太子事,以去就力争,被切责。申时行等皆乞去,独家屏在阁,请速决大计。帝谕二十年春举行,意在搪塞。家屏即宣示外廷,帝意颇恚。次年为首辅。请临朝,请豫教皇储,皆不纳,引疾罢,柄国仅半年。卒于三十一年岁末。有《王文端奏疏》、《王文端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少保谥文瑞有复宿山房集
维基
王家屏 (1536年—1603年),字忠伯,号对南,山西大同府应州山阴县古城人,明朝官员,万历年间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谥文端。
王家屏生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丙申。
隆庆二年(1568年)的廷试高中二甲第二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
权臣高拱之兄高捷时任江都御史,贪赃枉法,民怨沸腾,王家屏不顾老友劝阻,直陈其事。
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王家屏担任修撰,充日讲官,升侍讲学士。
神宗以其博学多才和端庄气质,誉之为“端人”。
王家屏为人正直,还表现在对宰臣张居正的态度上。
张居正从万历元年(1573年)到十年(1582年),一直担任首辅,深得神宗器重,权倾朝野。
谁要想得到高官,必先得居正垂青。
就是这样一位显赫人物,王家屏也能秉公相待。
张居正生病时,朝内大臣都去看望,有的还到寺院祈祷,奉迎至极,唯独王家屏未去。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群臣对他一反常态,倒张的浪潮甚嚣尘上,神宗也撤销了他生前的太师头衔,籍没其家产,而王家屏又能够秉公直言,给予张居正公正的评价。
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家屏升任礼部右侍郎,一个月后,升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理朝政,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
万历十七年时,评事雒于仁进四箴谏神宗,神宗大怒并预备把他重重问罪,王家屏上书进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之娱,庶官不及知、不敢谏者,辅弼之臣得先知而预谏之,故能防欲于微渺。
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茍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神宗听闻后很不高兴,但还是把雒于仁的上书留中不发,从轻发落,雒于仁故而得以善去。
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出任内阁首辅,但后因立储之事与万历帝闹翻。
王家屏执阁六月,时间虽短,但给朝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贪权武断,“推诚秉公,百司事一无所扰”,又“性忠谠,好直谏”,故而颇得朝野赞誉。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三月,给事中李献上疏言国本事,被震怒的神宗罢黜,王家屏不惜封还御批力谏而被责骂,后其为群臣求请的上疏中「若徒犯颜触忌,抗争偾事,被谴罢归,何名之有!
」「更使臣弃名不顾,逢迎为悦,阿谀取容,许敬宗、李林甫之奸佞,无不可为,九庙神灵必阴殛臣,岂特得罪于李献可诸臣已哉!
」「言涉至亲,不宜有怒。
事关典礼,不宜有怒。
臣与诸臣但知为宗社大计,尽言效忠而已,岂意激皇上之怒哉?
」等言论屡屡激怒神宗,最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致仕归里。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卒,葬于山阴县河阳堡桑乾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