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志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尧峰古刹连翠微,黄茅盖殿白板扉。
鸟窠蟒窟僧住少,秖馀山水含清晖。
楞伽山中大弟子,偶来飞锡披荆枳。
石头路滑雪纷纷,却遇庞家老居士。
相期岩下种青莲,懒乞人间造业钱。
无金布地不著想,有珠系衣且自捐。
一袈裟地无十笏,绵蕞草构为禅室。
松麈蒲团日日閒,黄花翠竹纤纤出。
本来无住亦无生,究竟何能识净因。
且将清澈宝云井,作供灯光华鬘身。
涧底流泉鸣不止,峰头朗月恒如此。
蝴蝶浮生梦已醒,莲花事业心如水。
般若慈航咫尺间,菩提高树岂难攀。
愿留白足常为伴,未许黄梅便出山。
① 附考书院在嘉善治东百步明正德间倪玑建为讲学论治之所
斯道有显晦,人心无古今。
升堂动遐想,时闻钟磬音。
孤鸿赋 南北朝末隋初 · 卢思道
余志学之岁,自乡里游京师,便见识知音,历受群公之眷。年登弱冠,甫就朝列,谈者过误,遂窃虚名。通人杨令君、邢特进已下,皆分庭致礼,倒屣相接,剪拂吹嘘,长其光价。而才本驽拙,性实疏懒,势利货殖,淡然不营。虽笼绊朝市且三十载,而独往之心未始去怀抱也。摄生舛和,有少气疾。分符坐啸,作守东原。洪河之湄,沃野弥望,嚣务既屏,鱼鸟为邻。有离群之鸿,为罗者所获,野人驯养,贡之于余。置诸池庭,朝夕赏玩,既用销忧,兼以轻疾。《大易》称「鸿渐于陆」,羽仪盛也。《扬子》曰「鸿飞冥冥」,骞翥高也。《淮南》云:「东归碣石」,违溽暑也。平子赋曰「南寓衡阳」,避祁寒也。若其雅步清音,远心高韵,鹓鸾以降,罕见其俦,而铩融墙阴,偶影独立,唼喋秕昭卑,鸡鹜为伍,不亦伤乎!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云。其词曰:
惟此孤鸿,擅奇羽虫,实禀清高之气,远生辽碣之东。
氄毛将落,和鸣顺风,壮冰云厚,矫翅排空。
出岛屿之绵邈,犯霜露之溟濛,惊絓鱼之密网,畏落雁之虚弓。
若其斗柄东指,女夷司月,乃遥集于寒门,遂轻举于玄阙。
至如天高气肃,摇落在时,既啸俦于淮浦,亦弄吭于江湄。
摩赤霄以凌厉,乘丹气之威夷,溯商飙之袅袅,玩阳景之迟迟。
彭蠡方春,洞庭初绿,理翮整翰,群浮侣浴。
振雪羽而临风,掩霜毛而候旭,餍江湖之菁藻,饫原野之菽粟。
行离离而高逝,响噰雍而相续,洁齐国之冰纨,皓密山之华玉。
若乃晨沐清露,安趾徐步;
夕息芳洲,延颈乘流;
违寒竞逐,浮沅水宿;
避暑言归,绝漠云飞。
望玄鹄而为侣,比朱鹭而相依,倦天衢之冥漠,降河渚之芳菲。
忽值罗人设网,虞者悬机,永辞寥廓,蹈迹重围。
始则窘束笼樊,忧惮刀俎,靡躯绝命,恨失其所。
终乃驯狎园庭,栖托池籞,稻梁为惠,恣其容与。
于是翕羽宛颈,屏气销声,灭烟霞之高想,閟江海之幽情。
何时骧首奋翼,上凌太清,骞翥鼓舞,远薄层城。
恶禽视而不贵,小鸟顾而相轻,安控地而无耻,岂冲天之复荣!
若夫图南之羽,伟而去羡,栖睫之虫,微而不贱,各遂性于天壤,弗企怀以交战。
不听《咸池》之乐,不飨太牢之荐,匹晨鸡而共饮,偶野凫以同膳。
匪扬声以显闻,宁校体而求见,聊寓形乎沼沚,且夷心于溏淀。
齐荣辱以晏如,承君子之馀眄(《隋书·卢思道传》)
岛在歙谷县南。去县十五里。岛有石。国岛丛石之支裔也。人所寻玩者。盖穿其腹耳。
小岛出洪波,横穿作通穴。
南北水互连,相激碎飞雪。
满岛石状奇,条条均削截。
横卧若积筹,倒垂如裹铁。
长者束而立,短者散以列。
阴崖或成洼,惊浪常舂齧。
穴中少广平,坐席无地设。
苔石滑而侧,腥润不清洁。
海风忽打头,须臾心不悦。
望岸促行舟,舟人力鼓枻。
行行白沙渚,始喜免鱼鳖。
以岛比丛石,奚止十倍劣。
观彼此可遗,悔余信人说。
使宾远闻名,来往无时节。
岂惟舟楫劳,亦浚民膏血。
霹雳不摧残,此害何时绝(国岛丛石穿岛三诗□终之意一同此余志所归不敢不然。)
江干结矮屋,守鱼为生事。
寂听良苦辛,饱暖无馀志
浩浩万里波,日夕朝东逝。
那解山川灵,徒供诗人致。
遥夜耿无寐,悠悠对青灯。
幽怀不盈掬,缕结如春绳。
垂髫弄柔翰,滥采世上声。
弱岁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生平四十载,鬓发白几茎。
岂不愧窃禄,日给粟数升。
惟馀素心在,不与炎凉更。
营营彼何物,集我垣西庭。
沾我白苧裳,涴我素玉屏。
城狐不敢问,市虎难为撄。
涂人勿复道,知者已复惊。
曾参岂杀人,不疑本无兄。
内省寔自疚,人尤竟谁能。
不闻谤贪者,足浼夷齐清。
古人重不辩,辩极翻益增。
志士耻苟免,壮夫想孤征。
拟寻江湖兴,未结松筠盟。
故国隔湘水,旧游在金陵。
兹谋苦不遂,郁郁竟何成。
誓存操修节,谨独戒未萌。
闭门索古义,著书见高情
著鞭让祖生,割席效管宁。
从此毕馀志垂休俟千龄。
魂兮归欤,望嶷云湘水,投诗何处。
七星坪前风日好,犹记叮咛挚语。
创业心期,分忧怀抱,指点攀峰路。
护花匀露,园丁一片辛苦。

谁信五月飞霜,人妖颠倒,谤诼纷如蛊。
烈火真金凝党性,浩气丹心难侮。
虎穴功辉,骊渊珠灿,虺域终尘土。
薰风重谱,春兰秋菊千古。
嘉靖己丑秋,予被召入京,过广陵。广陵有葛生涧兄弟所为行窝,迤逦甘泉山三十里,而近甘泉。之名若预为我设者。七月二十日,予与巡盐朱侍御子礼、毛黄门式之、周纪善道通、陆廷评伯载、萧督学子鸣及志学之士吕郑诸君数十人同往观焉。酌其泉,甘而冽;登其巅,四顾洒然,特出一方。朱侍御为置酒,尽乐而返,诗以纪之。
是山皆我乐,何必吾家山。
此山非我有,胡乃名甘泉。
而我有行窝,适在泉山前。
始知天所作,意或遗斯人。
我来陟山巘,翕然集群贤。
谁为引天瓢,谁为酌天泉。
一歃尘虑散,再歃澄心魂。
岂止澄心魂,毛骨皆通神。
安得将此泽,普为天下春。
韦岩述怀 清 · 申暻
七言绝句
韦岩精舍在扬州治南忘忧岘下。即我先世墓庐。而远祖文节公所尝卜筑者也。王考议政府君亦尝退休此地。而时值精舍年久倾颓。故重刱而改建。以为经远之规。精舍西倚松阴。东临泉瀑。故有晚翠之扁听流之额。而复其上数百步许。有所称南涧。水石清胜。林壑幽妙。可供杖屦逍遥。余于童子时。犹及陪游于是。自今追思。恍若隔晨。而忽焉三四十年。颠毛已种种矣。每来彷徨怵惕。不胜感欷。今年冬。猥以虚名滥叨台职。故归依先人弊庐。以为从县道修上辞本之计。盖出不得已也。王考改建时。尝有训戒之辞。伯氏承命而为之记矣。惟其精舍十许年前。又因颓落。误为移构于北坪。遂与松阴泉瀑相左。余意深欲复旧基。更图之而力屈未能。然旧基之上。别立太古亭一架。则庶为不忘故墟之道。自乏材具。有志未就。区区惋叹。可胜道哉。寄语子侄辈。俾必追成余志。而姑以此诗。用寓自贬之忱
翠轩不敢忘遗址,南涧犹能蹑旧游。
堂构未能成继述,伤心惟有涕凝眸。
读史 清 · 姚鼐
古来江海人,抗怀天下事。
阅历多激情,沈冥有馀志
贾生洛阳子,梅福抱关吏。
流涕复上书,言之岂不义。
贤者与道隆,儒林恶言肆。
愿从君子游,寡学当默识。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