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有丁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4—? 【介绍】: 清浙江乌程人,字崧瞻,号海珊。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元年举荐博学鸿词,不与试。官至云南嵩明知州。历游豫、楚、滇、黔。诗工咏古,撰《明史杂咏》至四卷。有《海珊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六
严遂成,字崧瞻,号海珊,乌程人。雍正甲辰进士,授知县。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历官嵩明知州。有《明史杂咏》、《海珊诗》。
海珊诗钞·序
壬戌岁,余视学山左,时海珊宰阜城,与余曾同应徵书,邮亭道故,一昔别去,阅十有二年。来吏于滇,蹇伤迟暮,顾益豪于诗,阅《明史杂咏》,知其用世有所未尽,特于诗发之。又手一编以进,则豫、楚、黔游草,余赞之曰:「知人论世,其言有物。于诗为史,于治为谱。信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曩余由滇入觐,得《北上口占》百首,考地理之讹,补古事之阙,雅亦非空言无补。今万里外合海珊若符契,可谓不孤,无俟淯井监弓衣定织梅尧臣《春雪》也,因劝梓之,为弁其端。 乾隆甲戌中元,年眷弟盐城徐铎拜撰。
海珊诗钞·自序
余少为诗,以偏宕相尚,罔识律令。
吾乡姚薏田、同年厉樊榭方负能诗声,雅与余善,而于诗未之许也。
甲寅被荐,居内忧,弗逮赴朝考,顾虚声一时藉甚,思有以禳之。
辛酉夏,量移阜昌,吾师穆堂先生典试江南,止邮亭,余谒见迎,谓曰:「吏亦不易为,知生百无暇,独诗可分余一席,慎毋废。
」余憬然汗下,嗣后收视返听,知功夫有在于诗之外者。
厚其所积,穷其所变,别搆户牖,不屑苟同昔人,迄于今不自知其至犹未也,然我才亦既竭矣。
《后梅花诗》传诵京师,《明史杂咏》人以诗史目之,今裒集十一卷,又补遗二卷,都从零佚中以次改窜,无复前后年地可问。
大参徐南冈先生阅竟,评曰:「君诗必有所为始作,无一字无来历,笔头勾得数十斤起。
」楚中余同麓尝从夏环川太史游,叹为知言,辱参之于竹垞、阮亭二家之间,相劝付梓,惜乎樊榭、薏田蚤下世,无缘重定吾文,此足贻千古知己之憾也。
丁丑试灯日于役宜良,夜宿万寿山僧舍,遂成自记。
明史杂咏
国朝严遂成撰。遂成字海珊,乌程人,雍正甲辰进士,官云南知州。咏史之作,起于班固,承其流者,唐胡曾、周昙皆用近体,明李东阳则用乐府体,遂成此编,赋明一代之事,古体、近体相间,故名曰《杂咏》。严震直一首,力辨史彬《致身录》之诬,虽子孙之词,实则公论。至于刘三吾一首,谓太祖欲立燕王,为三吾所沮,酿靖难之祸,不为无见,至「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犹贤于王莽篡」句,则谬矣。姚广孝二首,盛推其功,比以萧何、李泌,且有「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几多人」句。王越、王骥、王琼三首,谓三人之交结宦侍,乃借其阴助以济国事,非为身家之计,比之郭子仪之俯仰鱼朝恩,持论皆有意抑扬,故翻定案。李梦阳一首,词多诋斥,并有附记曰「北地虽非西涯门人,然如王九思以仿西涯体中选,其馀诸子,多有亲承指授者,皆夺于北地之焰,改辕背之,犹之北地背之也」云云。夫文章公器,各自成家,原非为植党报恩之地,况梦阳与东阳本风马牛不相及,而忽坐以背东阳之罪,尤未免深文锻鍊,踵明末门户之旧论矣。
明史杂咏·序
古者史与诗异体而同用。周世《尚书》,所记不过数十篇,上自文武,下迄春秋之中世,凡王朝得失,列国盛衰,与夫贤士大夫悯俗忧时,草野中士女讴吟言志,其事则具备于诗。迨《黍离》降而雅亡,《閟宫》立而颂亡,《株林》赋而风亦亡,诗亡矣! 诗亡而史亦亡,春秋之所为作。然则诗未亡以前,诗即史也。春秋既作以后,史亦即诗也。自汉氏以来,诗人递起,《文选》所录咏史、咏古、拟古诸篇,何尝不即史为诗?特其以诗为史,可泣可歌,深得三百篇之意,独推工部。又如乐府古题,初皆寔有其事而言其情,后人拟者,亦必稍仿其意,又岂非以史为诗者耶?工部不拟古题而能成乐府,此其所以为诗史也。 曩者词科之役,吾浙荐举,先得十人,皆史才,而海珊先生为举首,海内翕然推之。及临轩召试,而先生顾以艰归里,海内莫不叹其才之奇而不获为史也。乃先生澹然不以介意,频宰剧邑,用儒术饰吏治政事,暇即读书著述以自娱。岁丁卯,余服阙补官,先生遥寄一编,则咏明史古今体也,先生既不获为史,因以其史之具尽发于诗。余读之,欲歌欲泣,其诗即其史也,高者欲攀工部,次亦平视记室诸公,较西涯新乐府何多让焉?先生以余尝校《明史》,索余序,余不得辞,为书古人诗史同用之义以复之。 时乾隆十二年孟秋,年弟天台齐召南拜撰。
维基
严遂成(1694年—?),字崧瞻,号海珊,乌程(现浙江湖州)人。严遂成于康熙年间中举人,后于雍正二年(1724年)中甲辰科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后任雄州知州。著有《明史杂咏》、《海珊诗钞》等书,《三垂冈》等诗。他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牧及吴锡麒并称“浙西六家”。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初字用拙,号青山,父梧,官中书舍人先生生于官舍儿时辄对语惊人父罢官卒于家兄某尽废所遗橐中金走客京师不知其死所先生奉母至孝抚兄孤踰于已出衣食相有无里中俱称先生义至高既绝意仕进唯与故人先宾父杨伯翼闻隐鳞诸先生论诗过从不间风雨诸先生俱兄事之时余文敏公以祭酒在里门重先生风格与定交将为先生起隐居湖上如奉戴安道适公入相薨于官未果后余长公将以门资补官因重父交请得奉先生同游京师先生窃念谓可因觅兄丧即与同往至京师闭门扫席绝不通辇下人惟所交屠田叔先生长公子生超三人相与赋诗都下竞传写即所谓蓟门倡和诗是也先生独间行遍求兄遗骨所在竟得诸寺庑中题识宛然先生哭之恸即日载其柩归长公为治装先生既垂老家屡空意怡然也与先宾父先生交更深宾父垂没属其子丰曰吾死后必岁奉蔡先生谷十石终其身是岁丰以遗命致谷先生坚却不受曰吾无以报亡友地下且君家设有不继是重负先人之命也不若自今日辞之以善故人始终闻者绝叹服时屠田叔亦罢二千石归因招先生使移家其邻幽居里名曰乾溪里中人尽称为乾溪孔子适比邻失火望者俱惊曰是不近蔡夫子居耶火及门风反先生所居宴然年七十偶得微疾即自尅死期闻隐鳞先生过与诀曰若先生今日此中可无愧怍先生笑曰故人知我者至期尽召家人起坐曰伯翼待我久可以行矣遂瞑此外无他语其与朋友为死生若此子起白亦能诗录先生遗集十卷藏于家初屠田叔尝过先忠毅公客四坐或问蔡子行近诗何句最佳田叔曰蔡诗若草绿鹅儿喜天清鹳侣高真不亚杜陵也先忠毅公亦时时诵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嘉甫。万历十—年进士。历掌南京翰林院,官至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有《九经考异》、《普陀山志》、《旧京词林志》、《月湖草》等。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六
字嘉甫,号寅所,初中进士廷试已拟第一人内阁余文敏公以同里引嫌置二甲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神宗将立太子复改传三王子并封公率同官疏谏请先正东宫后封二王不报历迁吏部右侍郎在讲筵多所讽谏以忧归里居十六年光宗立召为南礼部尚书五疏乞休加太子太保归里公少嗜学目数行并下老而弥笃所著有旧京词林志九经考异识小内外编月湖草诸书诗人叶郑朗先生负才气亢世不合公独与申布衣之好吾党贤之
维基
周应宾(1556年—1626年),字君贶,又字嘉甫,号寅所,浙江鄞县人,明朝大臣、学者。。
出自明朝宁波府鄞县西乡(今宁波市海曙区)高桥新庄地方望族新庄周氏,祖父周萃,父亲周仁,字子重,号弘宇。
母陈氏,封淑人。
伯父周保,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殿试金榜登进士第。
侄周晋昌。
周应宾少时嗜书如命,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
周应宾于万历四年中式浙江乡试第八十名举人,二十八岁登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十八名,第二甲第一名进士,相传本应钦点为第一甲第一名(状元),但因当时朝中内阁大学士余有丁为其同乡的鄞县人,遂回避移入二甲第一名(传胪)。
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国子监司业、右中允、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事、右庶子、詹事府少詹事、詹事府詹事,讲筵时多有讽谏之言。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迁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东宫侍班。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教庶吉士。
万历三十三年(1604年),因母亲病逝服丧回乡,居乡十六年,埋头著作。
明光宗即位后,复起用,升南京礼部尚书,任上向明光宗奏申饬学政四事。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改任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
天启三年(1623年)九月,加太子太保,致仕。
天启六年(1626年)二月十七日,卒于乡。
身后赠少保,谥文穆。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宏藻字丙仲嘉善人